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美國公務員花錢,比照中國大陸的體制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1-09-22 01:14:31
顏昌海 鳳凰播報

出門坐經濟艙,吃「79元總統套餐」,這就是美國高官在中國的「三公消費」。新任駐華大使駱家輝帶來的這股節儉風顯得是那麼刺眼,甚至讓人懷疑美國的公務員是不是都如此「寒酸」。事實上,美國公務員「三公消費」都受嚴格限制,想亂花納稅人的錢門都沒有。

頭等艙:除殘疾,趕時間等特殊理由外不批准。美國各個聯邦部門對公款出差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公款出差必須遵循兩個基本標準:確實出於公務;花費最少。按照《聯邦旅行守則》的規定,美國公務員只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乘坐頭等艙。第一,出差者是殘疾人,在經濟艙內無法方便的活動。第二,有重要會議或活動參加,須在24小時內趕到,在此時間段內無法訂到經濟艙。第三,隨身攜帶重要機密文件,或有特工隨從,飛往對美國不友好的國家。其中,乘坐頭等艙的公務員需提供書面的醫院證明且每兩年必須複查一次。如果是無法訂到經濟艙的情況,須提供各大主要航空公司的票務信息。

商務艙:旅行時間少於14小時不批准。正如新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所說,美國公務員出行,時間在14小時以內的,一般只乘坐經濟艙。按照美國國務院規定,這14小時包括飛行時間和在機場的等候時間(國內航班2小時,國際航班3小時)。公務員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可乘坐商務艙,且需事先申請並得到上級和旅行審核部門的批准。可以乘坐商務艙的特殊情況與頭等艙大體相同,但額外增加了數種特殊情況。例如,外國航空公司的經濟艙如果不能提供衛生的旅行設備時可以乘坐商務艙;陪同重要人物一起出行時,如果對方選擇商務艙則自己也可乘坐。但並不是所有超過14小時的因公旅行都可乘坐商務艙。按照美國國務院《報銷手冊》的規定,只有出行時間在14小時以上,且第二天需要工作的公務員才可乘坐商務艙,如第二天無需工作,飛行時間再長也不會被批准乘坐商務艙。美國各部門還對因公旅行所獲得的里程積分有不同規定,農業部允許其僱員使用公款旅行獲得的里程積分用於私人目的;商務部和國務院只允許積分用於公務旅行,其中商務部允許用積分升艙;國防部則不允許任何形式的積分使用。

住宿標準:每年根據目的地物價指數調整,北京每天257美元。美國公務員出差的住宿標準分為兩種,國內出差和國際出差。每年美國各駐外使領館會根據當地情況制定出美國公務員的國際出差標準,經過聯邦總務管理局的批准后成為正式標準。該標準極其詳細,會規定某個國家的具體城市的標準,並每年根據物價指數調準。例如在中國的住宿標準分為29類,每個城市之間的差異很大。如果在北京出差,住宿的標準高達257美元(1644元人民幣),如果在重慶出差,住宿標準就只有99美元。此外,美國公務員在出差時每天還可得到數額不等的雜費。雜費的標準和住宿標準一樣,也是因城市而異。例如在北京出差時,每天的雜費是23美元,在重慶出差時,雜費為19美元。除了雜費,公職人員還享受其他一些補貼,例如電話費等,但此類補貼也有著較嚴格的規定。給家裡打電話的補貼標準是每天5美元,超過部分需自己買單。

省錢指南:只報銷簽約公司的機票,提供免費停車場位置圖。由於存在嚴格的出行規範存在,各部門會提前為員工提供「省錢絕招」。例如美國政府會跟航空公司或租車公司合作,簽訂長期的優惠合同,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政府的開支。財政部和國務院都規定自己的僱員必須選擇與政府簽有合同的航空公司,否則不能報銷。商務部會建議租車的員工在長途旅行前在租車公司處加滿油,因為租車公司為長途旅行的客戶提供優惠油價。農業部還會提供出差時當地免費停車場的具體位置,以減少停車費的報銷。

公款用車粥少僧多,嚴格受限。近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公務車數量基本保持穩定,年增長率在1%左右。由於舊車淘汰的緣故,有些年份公務車保有量甚至有所減少。公務車中,還包括了消防車,救護車等。聯邦政府公務車總數65.2萬,公車私用上司也要遭「連坐」停職。在美國,所謂的公車消費其實包括三種:開公家的車,開自己的車辦公事以及租車辦公事。這其中,第一種情況非常少見。根據有「聯邦管家」之稱的聯邦總務管理局統計,美國聯邦政府各部門公務車數量的總和僅為65.2萬輛。這一數據不僅包括了轎車、巴士等載人機動車,而且涵蓋卡車、救護車、郵政車等。州一級政府,公務車往往不足萬輛。如新澤西州僅7600輛,北卡羅來納州為8500輛。美國公車不僅數量少,申請使用也極其麻煩,申請人需提前說明理由並經過上級批准。比如在美國農業部,只有部長,授權的保安和執法人員以及一天內需要到不同地點工作的僱員才可申請使用公車。

對「公車私用」者,處罰相當嚴厲。聯邦政府規定,公務員若「不當」使用公務車將被停職一個月以上。如果「不當」使用行為是受到其上司批准的,上司也將遭「連坐」停職。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威斯康星州公務員西蒙·勒爾斯因讓太太搭乘自己的車去上班,結果被他人舉報,隨即被州府辦公室扣去6個月的油耗津貼,停止6個月行使州經濟法高級諮詢師權力的資格,並作為「醜聞」記錄在本人的信用檔案里。

私車公用可報銷0.55美元/英里,辦公產生罰款不能報銷。當公務員使用私家車執行公務時,汽車的報銷標準是0.55美元/英里,摩托車為0.52美元/英里,每天封頂91美元。各部門在自己的公車使用手冊上都會著重強調,該標準是以車為單位,而不是以人為單位。比如4名公務員同乘一車時,4個人的報銷標準總共也只有0.55美元/英里。各部門對私車公用的報銷還有著種種額外的限制。比如報銷的里程只包括當前所在地到目的地的距離,如果公務員在辦事途中辦了私事,報銷距離中將扣除這部分距離。開私車辦公時產生的罰款也不能報銷。

比打的便宜才可租車辦公事,商務部租車停車費每天限報銷8美元。沒有公車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一般鼓勵公務員乘坐計程車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美國商務部的員工手冊強調,只有在確認比計程車便宜的情況下,公務員才可租車辦公事。政府會報銷租車的費用,但不會報銷交通罰單和超時停車等其他費用。對於租車公幹產生的停車費,商務部規定的費用標準時每天8美元,國務院為12美元。此外,美國的各政府部門不僅可以向私營的租賃公司租車,還可向美國聯邦總務管理局租車。該局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向各政府機關租車,每輛用於給公務員租賃的汽車都有專用的銀行卡用於加油、日常維修等業務以防濫用。北卡羅來納州還要求每輛公務車每月行駛里程必須達到1700公里的下限。如果需要使用公務車又達不到里程要求的部門,可以向州車隊管理部門申請租車。

公款吃喝:貴為美國副總統,拜登吃面太過「寒酸」。相比較美國官員在北京的飲食報銷標準,拜登的這頓「79元總統套餐」實在過於節儉。北京飲食報銷標準一天113美元,分早中晚三頓。美國公務員的公款吃喝分為出差時和非出差時。就像住宿標準一樣,當公務人員因公出差時,可報銷的飯錢也因地而異。還拿中國的城市來說,北京的飲食標準是每天90美元,重慶的標準是80美元,麗江的標準則為62美元。客觀來說,美國公務員在外出差時的飲食標準並不低。儘管每人一天飲食標準是113美元,但這並不代表公務人員可以一頓吃掉113美元,這113美元中分別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按照美國國務院的規定,113美元中早餐為17美元,午餐28美元,晚餐45美元。參照此標準,早前美國副總統拜登一行5人在北京姚記炒肝吃炸醬麵才花79元實在是太過「寒酸」。5人的午餐報銷額加起來共有140美元,約合896元人民幣。

「牙籤法案」嚴控遊說者擺宴席請官員吃飯。相比較在國外出差時的高標準,美國公務員在沒有出差任務時基本沒有公款吃喝的機會。國會和地方議會為了控制公款吃喝不僅嚴格監管,還制訂了很多相關法律,其中以「牙籤法案」最為著名。根據這條法律,企業或者行業的遊說者不得擺宴席請官員吃飯,只可以請他們參加酒會。酒會上所有的食品都只能用牙籤或者手指頭拿著吃(是以也有人稱做「指頭食品立法」),不得有正式的飯菜。法案一經通過,華盛頓各種經營甜點和下午茶的餐廳立馬火爆了起來,而那些只提供傳統正餐的餐廳則生意慘淡,門可羅雀。

如果仔細閱讀美國政府關於「三公消費」的規定,最大的感覺就是事無鉅細,甚至有些時候顯得「婆婆媽媽」。但正是這些細緻入微的規定,表現出了政府對納稅人最大程度的尊重。但中國大陸,「三公消費」近每年2萬億元人民幣,公務員吃喝玩樂窮奢極欲,只因為中國大陸是公務員當家作主的「官有制」(官方美化其為「公有制」),老百姓血汗錢,都被官們無恥地揮霍掉了。官媒居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嘲笑美國大使坐公務艙是「提醒美國欠中國的錢」,殊不知這些錢都是中國大陸官方為了貪圖美國政府的利息而主動的投資行為,與一般的貸款、「借錢」扯不上邊,且這些錢都是從老百姓身上敲骨吸髓而來,大陸官方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本身這個錢就充滿血腥和和暴力,官媒卻拿來炫耀。

中國大陸官方自身窮奢極欲和對百姓敲骨吸髓,已舉世聞名。近年,中國大陸人民的稅負,在國際上的名列第一(名義上比法國低,但法國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而中國大陸一切都是「國家機密」)。每一次國際稅負榜單出來,都引起熱烈反響。但中國大陸官方從來就是既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自欺欺人。比如2011年9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否認福布斯「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全球第二」說法,稱《福布斯》的「稅負痛苦指數」科學性較差,不能反映真實情況。理由是,計算方法存在多種缺陷,包括名義稅率不等同實際稅率、最高邊際稅率適用範圍很小等。而福布斯方面則立即回應,說衡量方法可能存在不足,但不能說它不科學,稅負痛苦程度主要取決於稅收是否「還之於民」。這一回擊的耳光,著實響亮。

有專家指,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是政府行政管理費用擠佔了民生支出。據《新京報》報道,19日當天下午,《福布斯》中文版總編輯周健工對《人民日報》文章逐條回應。在接受該報記者採訪時,周健工強調,「這個榜單的目的,是為了在全世界各國的稅負之間尋找一個可以比較的尺度,因此對各樣本國家一視同仁地選取了各國政府通行的稅種和最高稅率。」《福布斯》認為,一般稅率越高,納稅人越痛苦,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沒必要爭論。而「財政支出結構需要更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一點,很有道理。周健工也認為,之所以該話題如此受關注,一是因為今年原本個稅改革等話題就很火熱,而深層原因是納稅人意識的覺醒。他也指出,眼下關鍵是要有一個透明的、程序化的、通過財稅制度的方式來表達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的方式。這在中國是欠缺的。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經濟學者馬光遠認為,目前中國稅負總體確實過重。數據顯示,中國大陸財政收入遠高於GDP和居民收入增速,而財政收入過快增長必然導致國富民窮。「稅收太高肯定是不對的,在初次分配中,國家拿得太多,這不合理。」馬光遠說。

著名財經博客、專欄作者余豐慧撰文評論,中國到底稅負高不高、被徵稅對象痛苦與否,專家與其反駁不如反思。以數據來說話可以看到:2007年中國大陸累計完成稅收收入49449億元,增長31.4%;2008年全國稅收超過5.4萬億元,同比增18.8%;2009年全國稅收收入6.31萬億元,增長9.1%;2010年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732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2011年上半年,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50028.43億元,同比增長29.6%。從中可以看出,除了金融危機的2008年和2009年稅收增速低於20%以外,2007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都高於20%,既是在金融危機的2008年仍然高達18.8%。從絕對額來說,2007年全國稅收只有接近5萬億元,而到今年全年可能達到10萬億元,短短5年時間增長兩倍。除了金融危機時期的2009年以外,2007年和今年上半年稅收增長都高於GDP增速20個百分點,2008年和2010年高於10個百分點以上。2007年和今年上半年稅收增長高於城鄉居民扣除物價以後的收入增速20個百分點以上,2008年和2010年高於10個百分點以上。同時,加上每年幾萬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收入、歸財政和不歸財政的每年幾萬億元的各種收費,「中國內地的稅負並不輕,痛苦指數居世界前列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

文章中說,稅負痛苦指數主要痛苦在普通百姓和中小企業身上。普通百姓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稅收負擔。2007年個人所得稅完成3096.8億元,增速高達29.8%;2008年個人所得稅完成3722.19億元,同比增長16.8%;2009年,全國個人所得稅完成3944億元,比上年增長5.9%;2010年個稅收入4837億同比增長22.5%;2011年上半年個人所得稅完成3554.78億元,同比增長35.4%。五年中除了2009年金融危機外,其餘四年增長都在15%以上,今年上半年竟然高達35.4%。而同期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徘徊在7-8%左右;二是百姓的間接負擔。中國企業稅負過重,但是,企業將稅負最終轉嫁到了最終商品成本里,普通消費者和百姓是企業高稅負的最終間接承擔者。物價持續走高,通脹難以回頭,高稅負是剛性推手之一,而最終都轉嫁到百姓身上。

財訊網文章「稅負痛苦指數的實質是公共服務性價比」評論,福布斯的計算雖不夠嚴謹,但其排行選用的標準是連續、一致的,既然是適用於所有國家的統一指標,中國的「痛苦」程度較高並非無稽之談。文章分析指,稅負痛苦指數反映的是「公共服務」的性價比,僅僅比較國家之間的稅負水平,而不考慮公共服務的供應,意義不大。比如北歐的大政府在全球是出了名的,但北歐的公共服務和政府清廉程度也是出了名的。高稅收高福利,再加有民意的支持,因此這是一種理性選擇。而之所以許多人相信福布斯的稅負排行,就在於能感受到公共服務提供不夠。例如以小口徑宏觀稅負(稅收收入佔GDP比例)為例,中國大陸2009年的數值為17.46%,這個數值與發達國家相關數值接近,但反觀中國大陸的公共醫療、教育、社會保障服務,卻未趕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則認為,雖然《福布斯》稅負痛苦指數有不科學因素,沒有考慮到各國稅收制度的差別,但它作為評價一個國家法定稅負的指數仍是合理的。施正文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指,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財政支出過多地用於政府行政管理費用,甚至是三公消費,擠佔了民生的支出。從納稅人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務來看,中國大陸的稅負「痛感」確實很高。他並指,由於這兩年財稅收入增長很快,業內比較認可的數字是目前大口徑宏觀稅負已經達到35%左右。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說,專家多表示,收稅的數量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關鍵是財政的支出應該更多地傾向民生,從而提升納稅人享受公共服務。《新京報》報道指,在美國,中高收入人群是納稅主要群體,而低收入家庭一般會得到政府的退稅。2009年,美國有47%的家庭享受這一優惠。而中國大陸百姓,對稅負痛苦有認同感,就在於對日常生活的感知,政府只增稅往往不減稅,而公共服務的相關投入,又落後於許多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

然而,讓老百姓深惡痛覺的,卻不僅是稅負。據報道,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起草的「關於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下發,新一期北京《瞭望》新聞周刊披露了這項消息。報道指,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如今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機制建設;從高層的強調看,這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該消息,引起兩岸三地媒體關注轉載。台灣中央社引述《瞭望》報道指,中共中央要求加強廉政風險的「重點防控」,要突出防控的重點對象,把領導幹部,尤其是掌握人事權、執法權、司法權、審批權、監督權等權力的領導幹部作為重點防控對象。此外,還要突出重點領域的防控。如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等容易發生腐敗現象領域的防控;並且要加強征地拆遷、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生產等民生領域的廉政風險防控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毛昭輝對此表示,目前整個制度的設計還是一種閉環系統,依託於紀檢監察機關、黨政機關來構建。但社會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內容,在現有廉政風險防範機制體系框架里沒有凸顯得很清晰。實事求是的說,如果沒有外部監督的參與,就容易出現制度的效果不明顯,甚至流於形式的情況。中國監察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廉政建設中心主任李成言則認為「這一步難度是很大的」。他提到,「正確的方向是,什麼情況下違法,什麼情況下不違法,不能由人說了算。」

據《瞭望》報道,截至目前,全中國31個省(區、市)有21個開始部署廉政風險防控工作、10個在試點,部分機關、國企、金融機構、高校等企事業單位也開始了這項工作。有關毛昭輝所言的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眾多藉由網路發言的民間輿論——中國網民們,對此紛紛表達看法。有網民表示,防控對象,重點是各級地方黨委書記。一言堂現象突出,無人監督,不敢監督;運動只能是一陣風,起不了多大作用。能起根本作用的是制度創新,是公開透明的政府行為和寬鬆的輿論監督環境。民眾關注的是實際行動,而不是口號

也有網民指出根本問題:「毛昭輝說:目前整個制度的設計還是一種閉環系統,依託於紀檢監察機關、黨政機關來構建」——揭露體制秘密了。我們說「監督」,說「民權」,說「司法獨立」,說了多少年了?有些官員上任初期,也許原本還是好人,是體制讓他們變成了貪官污吏。我們恨貪官,但我們更恨體制;口號喊了很多年了,不公開,不透明沒人信!

「我們恨貪官,但我們更恨體制」,一語道破中國大陸所有癥結。從美國公務員花錢,可以看到的是美國體制的優越,從中國大陸公務員的窮奢極欲、官方對老百姓的敲骨吸髓以及中國大陸的官富民窮,可以看到中國大陸體制的腐朽。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11-9-22 06:52 | 只看該作者
黨國狗官,十惡不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2217

帖子

982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2
3
summit30c 發表於 2011-9-22 16:18 | 只看該作者
多貪一分,國家就弱一分;在強國之間的對角上,失敗的機率就高了一分;中共同老
美的對角,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勝負立判!
愛國不等於愛中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1-9-22 21:44 | 只看該作者
傻蛋文章!

小布希以莫須有的罪名,發動了毫無疑義的伊拉克戰爭,僅此一項,美國納稅人的上萬億美元軍費就白白打了水漂。
說實話,還不如讓公務員們吃喝享受掉了,即便如此,花費也不及無恥戰爭的十分之一。

文章這樣給主子舔屁股,十分無恥。
釣魚島是中國的!小鬼子挑釁就堅決消滅它!
作爲一個國家,日本從各方面來説都是禽獸,必須以對待畜牲的方式對待它!

共匪、五毛、貪官、老憤 - 泰山石敢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