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9-07 08:26:36 來源: 互聯網 強國論壇
中國5家國企組成的財團將以19.5億美元現金購買全球最大的鈮礦生產商15%的股份,此舉凸顯出在供應日趨緊張的背景下鋼鐵製造商為確保資源而展開的競爭。
巴西冶金與礦業公司(CBMM)生產的鈮佔全球供應總量的80%以上。鈮被用來提高鋼材的強度,廣泛應用於汽車和天然氣管道的製造。
CBMM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中國財團是由中信集團牽頭,成員包括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寶鋼集團、鞍山鋼鐵集團和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的鍊鋼能力已增至年產約7億噸,它是全球最大的鈮礦進口國,正在為保障其全球供應而努力。去年,中國國有的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探局獲得了對澳大利亞環球金屬與礦業公司的控制權,後者在非洲擁有鈮礦。
CBMM成立於1955年,由莫雷拉·薩列斯家族控制,此次交易完成後該家族仍將持有CBMM70%的股份。CBMM開採的鈮礦位於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阿拉沙市附近。
莫雷拉·薩列斯家族也是巴西伊塔烏聯合銀行的股東之一。
CBMM今年早些時候以幾乎完全相同的條件與一個日韓財團簽署了類似的協議。該財團包括兩家日本鋼鐵製造商——日本鋼鐵工程式控制股公司和新日本制鐵公司、日本貿易公司雙日株式會社、由政府出資的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韓國國民年金公司以及韓國浦項制鐵公司。
CBMM說:「由於對特種鋼材的需求日益增多,2002年至2009年之間全球對鈮的需求每年增長約10%。因為鈮將在鍊鋼技術中發揮更大作用,未來對鈮的需求應該仍會增長得比鋼產量更快。」
5家中國國企罕見地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聯盟,這表明中國企業正在團結起來,以便更有效地與其他渴求資源的國家競爭;這也表明批准該交易的管理機構支持他們為資源而戰。寶鋼集團的一名管理人員6月說,未來5至10年,中國對不鏽鋼的需求很可能每年增長多達7%。
一名了解情況的人士說,中國財團為達成這項協議花了大約兩年時間,因為這些國企的行動需要得到內部批准以及中國管理機構的審批。
為中國財團和CBMM提供顧問服務的分別是瑞士銀行和德意志銀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