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惟神是智 -和八戒,呵呵

[複製鏈接]

20

主題

659

帖子

3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冰箭 發表於 2011-7-27 07: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冰箭 於 2011-7-27 07:21 編輯

摘自:巴刻的認識神


  聖經說神有智慧,意思是什麼?聖經中的智慧,是一種道德和理性的特質,而不只是聰明和知識,也不只是靈巧或狡猾。根據聖經,真有智慧的人,其聰明和靈巧必須導向正確的目的。智慧是對準最佳美和最崇高的目標,是必有看見的能力,有選擇的傾向,同時有最可靠的方法去達到目標。

  事實上,智慧是道德的良善實踐的一面。這樣,它只有在神裡面才最完滿。只有他才是自然、完全、不變的智慧。誠如一首聖詩所說:「他的智慧永不打盹。」 神在他一切所作的事上,除了智慧以外,沒有別的。正如古代神學家們常說,智慧是他的本質(essence),如能力、真理、恩慈——即構成他位格的原素 ——是他的本質一樣。

  人的智慧,會因智慧所不能控制的環境因素受抑挫。大衛的叛臣亞希多弗獻良策給押沙龍,慫恿他趁大衛在押沙龍第一次叛變后驚魂未定之際解決大衛。可惜押沙龍卻另出下策,以致亞希多弗自尊心大受打擊,他無疑預知這叛變必敗,既不能原諒自己愚蠢的參與,結果絕望回家自縊身亡(撒下17章)。

  但神的智慧,不會像亞希多弗的「良謀」( 撒下17:14節)一樣受挫,因為這是和他的全知分不開的。神的本質如何,能力也如何,智慧亦如是。無所不知規限無所不能,無限智慧管轄無限權能,這是聖經對神性位格基本的描述。「他心裡有智慧,且大有能力。」(伯 9:4),「在神有智慧和能力」(伯 12:13),「神有大能……智慧」(伯 36:5),「他的大能大力……他的智慧無法測度」(賽40:26、28),「智慧能力都屬乎他」(但 2:20)。新約聖經也同樣把兩者並列:「惟有神能(英譯『有能力的神』——譯註)照我所傳的福音……堅固你們的心……獨一全智的神……」(羅16:25、27)。沒有權能的智慧是可憐的,是折斷的蘆葦;沒有智慧的權能只會是可怕的。但在神裡面,無限的智慧和無際的權能連在一起,這就使他絕對配受我們最完全的信靠。

  神全能的智慧是常常活躍的,而且永不誤事。這已從他一切的創造、安排和恩典的作為彰顯出來,我們若看不見,就是看不中。但除非我們知道神工作的目的,也不能認識他的智慧。這方面很多人都錯了。他們誤解了聖經所說神是愛(參約一4:8-10)的意義,以為神為所有人命定毫無困難的人生,不管他們道德和靈性的境況如何。他們因此斷定:任何痛苦、令人困擾的事(疾病、意外、受傷、失業、所愛的人受苦),都顯出若非神的智慧或權能,或兩者都失去效能,就是神根本不存在。但這樣思想神的目的是完全錯了。神的智慧不會,也不曾答應給墮落的世界快樂,或使不敬虔的人舒服。連基督徒他也沒有應許毫無困難的人生;倒是相反的,他不讓每一個人在今生活得容易,是別有目的的。

  那麼,他想怎麼樣?他目的是什麼?他居心何在?他造人的時候,目的是要人愛他、尊崇他,為他那奇妙、有秩序、複雜、多采多姿的世界稱頌他,並按他旨意運用這世界,叫人享受世界,也享受他。雖然人墮落了,神卻沒有放棄他最初的目的。他仍然計劃一大群人類應該來愛他、尊崇他。他最終的目的是帶領他們進入完全討他喜悅、恰當地讚美他的美境——在這美境中,他全然在他們中間,與他們一起,不斷在認識彼此間的愛中歡欣快樂——人在神自永恆以來賜給他們救贖的大愛中歡欣,而神則因他藉著恩典和福音所得的、人報恩的愛中歡欣。

  這將會是神的「榮耀」,也是人的「榮耀」——從這個很夠分量的字所能負荷的各種意義而言。但這隻能在來世中,在整個被造的秩序更新的環境中,才得完全實現。然而,現在神卻逐漸向這目標工作。他目前的目的,就是吸引個別的男女與他有信、望、愛的關係,拯救他們脫離罪惡,藉他們的生活彰顯他恩典的權能;保護他的子民抵擋邪惡的勢力;把他用以救人的福音傳遍全世界。主耶穌基督,是完成這目的每一部分的中心人物,因神已定他為罪人必須信靠的救主,也是教會的主,是人必須順服的。我們必須思想,神的智慧在基督道成肉身和十架所彰顯的方法。在此要補充說:只有從上述神複雜的心意的亮光中,才能看見神對付個別人類的智慧。
  

  聖經的傳記故事對此很有幫助。神的智慧策劃人生的例子,沒有比某些聖經故事更清楚了。亞伯拉罕的生平就是一例。亞伯拉罕竟然屢次出下策瞞騙人,實在危害他妻子的貞節(創12:10等節;20章)。顯然,他生性是道德勇氣薄弱的人,對自己的安全未免神經過敏(12:12;20:11等節)。此外,他也易受壓力,經他妻子要求,他就從使女夏甲生一個兒子;後來夏甲因懷孕瞧不起撒萊,以致撒萊報以歇斯底里的咒罵時,亞伯拉罕就讓妻子把夏甲逐出家門(21 章)。顯然,亞伯拉罕也不是一個原則堅定的人,他的責任感也頗有漏洞。但神的智慧卻有效地對付了這麼一個隨便、不英雄的人物,不但使他在教會歷史的舞台上忠心地扮演了既定的角色,成為迦南地拓荒的居民,成為神契約的第一位承受人(15:17-18),成為用神跡所生的兒子以撒的父親,他也成為新造的人。
  
亞伯拉罕最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在神的同在中生活,視人生的一切都與神有關,只仰望他(且只他而已)作總司令、保護者和賞賜者。這是神一直用智慧專心致意教導亞伯拉罕的偉大功課。

  「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15:1)「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專一而誠懇)」(17:1)。神三番四次親自向亞伯拉罕顯現,直到亞伯拉罕內心能像詩人一樣說:「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73:25-26)從故事的發展,可在亞伯拉罕的人生中看到他學習這功課以後的結果。他從前的軟弱有時會重現,同時卻出現新的高貴的氣質和獨立性,是亞伯拉罕培養出來與神同行的習慣的表現:在神啟示的旨意中安息,倚靠他、等候他、順服他的安排,甚至順服他一些奇特、異乎尋常的命令。屬世的亞伯拉罕變成屬神的人。

  這樣,他回應神的呼召,離開家庭,旅行過他後裔——注意:不是他自己——將要佔有的土地(12:7);在迦南地,亞伯拉罕所佔有的只是一個墳墓(23 章)。我們從他身上觀察到,當他拒絕與侄兒羅得相爭的時候(13:8節等),他有一種新的溫柔。當他為救羅得而帶區區三百人去迎戰四王的聯合軍隊的時候,又看到他有新的勇氣(14章)。當他不屑收受掠物,以免所多瑪王說是他而不是至高者神使亞伯蘭富有的時候(14:22等節),也看到他有新的尊嚴。當他等候神所應許的後裔的降生,由七十五歲等到一百歲,整整等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候(12:4;21:5),又看到他有新的忍耐。我們看見他變成一個禱告的人,一位在神面前為別人的好處肩負沉重的責任感的代求者(18:23等節)。最後,我們看見他全然赤膽忠於神的旨意,很自信神知道他在作什麼,以致他願意照神的命令殺死自己的兒子——這個他等了這麼久的後裔(22章)。神教他這功課是多麼明智!亞伯拉罕又學習得多麼美好!
  
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卻需要不同的對付。雅各任性、嬌生慣養,有投機者的天性(這算是祝福還是咒詛),有商人不顧道德、不擇手段、眼見心謀的質素。神智慧的安排是:雅各雖是次子,卻應有長子的名分和祝福,因此承擔了聖約的應許(參28:13等節);另外,他又安排雅各娶表妹利亞和拉結,成為繼承應許的十二族長之父(48-49章)
  
但神也智慧地安排把真敬虔注滿雅各整個人。雅各整個人生的態度是不敬虔的,非改不可。雅各必須擺脫倚賴自己的聰明而倚靠神,必須學習憎惡自己那自然而發、玩弄手段的詭詐。因此,雅各必須被逼感受到自己完全的軟弱和愚妄,被帶到完全不信任自己的境地,以致他不再試圖損人利己。雅各的自信必須徹底消除。神用忍耐的智慧(因他總是等候適當的時機),在雅各靈魂的深處留下不可避免、不可磨滅、決定性的「無能無助」的烙印。追尋一下神做這事的腳蹤,必有教益。
  
首先,神讓雅各任意編織那騙詐之網歷二十年之久。必然的結果是:彼此猜忌、友變為敵、騙子孤立。雅各狡詐的結果,就是神的咒詛。雅各騙取了以掃的長子名分和祝福以後(25、27章),以掃找他算賬(當然嘛),雅各趕緊離家逃亡,他去舅父拉班那裡。這拉班原來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拉班佔盡雅各的便宜,不但騙他娶了雅各自己心愛美麗的女兒,還要他娶那長得並不漂亮,「眼睛沒有神氣」,很難出嫁的另一女兒(29:15-30)。
  
雅各碰上拉班可說是「強中自有強中手」。神藉此給雅各嘗嘗被騙詐的滋味——如果他要恨惡從前的生活方式,這是他必須學習的。但雅各還未學會呢。他即時的反應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用精明的判斷力,控制拉班的羊的交配,使自己賺大錢,拉班虧大本,以致拉班暴跳如雷;雅各就看風使帆,和家人前往迦南,以免拉班動手報復(30:25-31:17)。這時,一直容忍雅各的詭詐而不斥責他的神,也鼓勵他前去(31:13等節;參32:1、9等節);因為他知道雅各旅途結束時他會做什麼。雅各走後,拉班窮追,清楚給雅各知道他永不可再回頭(31章)。
  
當雅各的行旅到達以掃地方的邊界,雅各派人向哥哥禮貌地通報,說他回來了。但得回的消息,使他以為以掃要帶大隊人馬來報復二十年前偷長子名分之仇。雅各不禁極度絕望。神的時候到了!當夜,雅各獨自站在雅博渡口,神遇上他(32:24等節)。好幾個小時,雅各經歷心靈上和肉體上絕望、痛苦的掙扎。雅各抓住神,他要祝福,要確知在這危機中有神的眷顧和保護,卻得不到所要的。他反而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境況——完全無能為力,若沒有神,也完全絕望。他感覺到從前不擇手段、憤世嫉俗的行為,到頭來全是痛苦。他一直自恃,相信自己應付任何事物都遊刃有餘。但現在他感覺到完全不能應付事情,內心通明、確實地知道,他再也不敢相信自己,照顧自己,塑造自己的命運;他再也不敢靠自己的聰明做人了。
  
為加倍使雅各對此有清楚的認識,神在摔跤時使他瘸了(32:25),把他的大腿窩扭脫了跤,使這肉體的缺憾能永遠提醒他屬靈的軟弱,需要常常倚靠神,正如他以後一輩子要倚杖而行一樣。雅各痛恨自己,他發現自己平生第一次全心全意憎恨——真的憎恨——自己那虛浮的聰明。這「聰明」使以掃憎恨他(很公平嘛),拉班自不在話下了。現在這「聰明」好像也使神不願意祝福他。「容我去吧!」(32:26中)那和他摔跤的說,神好像要撇棄他。但雅各抱得緊緊的, 「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32:26下)。神終於祝福了!因為現在雅各夠軟弱、夠絕望、夠謙卑、夠倚靠,可以受祝福。詩人說:「他使我的力量中道衰弱」(詩 102:23),這就是神向雅各所作的。神對付完雅各以後,他裡面再沒有一點自恃了。雅各與神較力「得了勝」(32:28),意思說當神使他軟弱,在他裡面締造順服和不信自己的心靈時,他緊緊抓住神;另外意思說,他渴慕神的祝福,以致在這痛苦的降卑經驗中,他始終緊緊抓住神,直至地降卑到神可以把他升高,用平安的話安慰他,向他保證不必再懼怕以掃。誠然,雅各不是在一夜之間變成聖人;第二天他和以掃的誤會還沒有冰消瓦解(33:14-17);但原則上神已贏了雅各,而且贏得徹底。雅各永不再依然故我。一跛一拐的雅各學乖了。神的智慧又做妥要做的工作。
  
《創世記》另一個不同的例子是約瑟。約瑟年輕時被哥哥們賣到埃及做奴隸,被波提乏陰毒的妻子讒害,身陷囹圄;但後來他榮升尊位。神這個智慧的計劃有什麼目的?對約瑟個人來說,答案在《詩篇》105:19——「耶和華的話試煉他」。約瑟被試煉,使他更精純、更成熟。在做奴隸,在坐牢的時候,他學習倚靠神,在逆境中仍然快樂寬懷,並忍耐等候神。神很多時候用長久的困苦教導這些功課。對神子民的生活來說,約瑟向哥哥們表露身分時說的話,就回答了我們的問題:「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余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45:7)約瑟的愛心多深,他的神學也多強。再一次,我們認識到神命定人生的事情有雙重目的:要人自己成聖,又要人完成在神的子民中所派定的侍奉和服務。在約瑟的人生,像亞伯拉罕和雅各一樣,我們都看見這雙重目的圓滿的完成。
  

  這些事都記下來給我們學習:神的智慧如何命定聖經時代聖賢們所走的路,今天也同樣命定基督徒的人生。因此,我們今天若遭遇出乎意料之外、困擾和挫折的事,不必覺得太迷惘。這些事有什麼意義?很簡單,智慧的神為要使我們達到仍未達到的境地,就這樣對付我們了。

  或許,神要加強我們的忍耐力、幽默感、同情心、謙卑或溫柔,使我們在特別困難的崗位上多點操練這些美德。或許,他要教導我們舍己和恨己的新功課。或許,他要破碎我們的自滿自足,或不腳踏實地,或隱藏的各種驕傲和自負。或許,他的目的只是要我們更靠近他,與他交往;因為如諸聖所知,與父和子相交是最活潑、最甜蜜的;十字架最沉重的時候,基督徒的快樂也最大。說不定神在準備我們從事一些現在聞所未聞的侍奉。

  保羅看見他自己受苦的部分原因,他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后 1:4) 連主耶穌也「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故此「得以完全」,在大祭司的職事上能夠體恤和幫助受苦的信徒(來5:8-9)。意思是說:一方面他可以堅固我們,使我們在一切困難和挫敗中得勝有餘,因此另一方面如果他呼召我們跟隨他的腳蹤,使我們經歷頗不配的痛苦,準備好服侍他人,這也不足為奇。「他知道所行的道」,雖然我們暫時不知道。無可諱言,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我們或感迷惘,但神在處理這些事情時,清楚知道他在做什麼,為了什麼。他常常而且在每件事上是智慧的:即使我們今生看不到,來生必瞭然於胸(約伯在天上完全知道他受苦的原因,雖然他生前從不知道)。同時,即使神把我們蒙在鼓裡,我們也不可猶豫相信他的智慧。
  
如果暫時看不見神的目的,又怎樣應付這些挫折和鍛煉的境況?首先,看這些都出於神,然後問自己:神的福音要我們有什麼反應?其次,特為這些事尋求神的面。如果做這兩件事,就不會完全不知道神在這些困境中有何目的了。我們最少能夠像保羅一樣看見他身上的刺(無論那是什麼)的目的。他說,他看此為「撒但的差役」,引誘他懷疑神。他抗拒這引誘,三次求主叫這刺離開他,所得惟一的答案卻是:「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反省之餘,保羅看見他如此受苦有一個目的:使他謙卑——「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這個思想和基督的話已經夠了。他不再尋求。他最後的態度是: 「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12:7-9)
  
保羅的態度足為模範。基督徒的困難雖未進一步為將來的侍奉裝備他,卻最少有保羅肉身的刺所共有的目的:被差來促使、保持我們謙卑,給我們新的機會,在必死的生命中彰顯基督的大能。我們還需要知道更多嗎?這豈不足以使我們相信神在其中的智慧嗎?保羅一看見他的困難乃被差來使他能榮耀基督,他就接受,認為是神智慧的命定,也為此歡樂。願神施恩與我們,在一切困難當中遵此而行。
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20

主題

659

帖子

3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4
沙發
 樓主| 冰箭 發表於 2011-7-27 07: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冰箭 於 2011-7-27 07:38 編輯

第十章 神智與人智

  一
  古代改革派神學家們總喜歡把神的屬性分為兩類:不可傳達的(incommunicable)和可以傳達的(communicable)。
  他們把神那些超越的屬性放在第一類,從中可見神與我們這些被造物何等不同。通常這一類包括:神的獨立性(independ-ence)(自存、自足);他的不變性(immutability)(完全不受變遷的限制,因而行動完全一致);他的無限性(infinity)(不受一切時空的限制,即他的永恆性和無所不在);他的純一性(simplicity)(他裡面沒有衝突的原素,因此他不會和人一樣被分歧的思想和慾望分化)。神學家們叫這些性質為不可傳達的,因為這些是惟神獨有的個性;人,正因為是人而不是神,就不會也不能分享以上任何一種屬性。

  神學家們又把所有神的靈體性(spirituality)、自由、無所不能和他一切道德屬性如恩慈、真實、聖潔、公義等全部歸入第二類。分類的原則又是什麼?是這樣的:當神造人的時候,他向人傳達了這些特性。這就是聖經所說神照著他自己的形像造人的意思(創1:26等節)。即是說,神把人造成一個自由、有靈體的存在物,一位要負責任、有德性的個體,有選擇和行動的權力,能夠和神交往,向他回應,且本質上是良善、真實、聖潔、正直的(參傳7:29)。一言蔽之:人是像神(godly)。

  人墮落後就失去了那些屬於神形像的道德性質;神在人裡面的形像已普世性地毀壞了,因為全人類用不同的方法陷入邪惡。但聖經說,現在神藉著完全救贖的計劃,在信主的基督徒裡面彌補這毀壞的形像,方法是重新向他們傳達這些性質。聖經所說基督徒在基督(林后 3:18)和神(西 3:10)的形像上更新,就是這個意思。

  在這些可傳達的屬性中,神學家們又加上了智慧。神本身是智慧的,故也使人有智慧。

  聖經有很多關於智慧這屬天賞賜的真理。《箴言書》起初九章就一氣呵成地教導人怎樣尋求這賞賜。「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他是你的生命。」(箴4:7、13 )智慧已人格化,會為自己說話了:「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因為尋得我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得罪我的,卻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惡我的,都喜愛死亡。」(箴8:34-36)

  智慧是女主人,招呼窮人赴她的筵席:「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裡來!」(箴 9:4) 全部經文的重點是:神已準備向一切要得這賞賜,並願採取必要的步驟去取得的人,賜下智慧(以女主人的喜客比喻智慧的隨手可得)。新約聖經也有類似的重點。基督徒需要有智慧〔「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I 5、17等節)〕;「你們要……用智慧與外人交往」(西 4:5)。保羅祈求神賜人智慧〔「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西 1:9)〕。雅各奉神的名應許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神,主就必賜給他。」(雅 1:5)
  
智慧從哪裡來?人要採取什麼步驟才可得這賞賜?據聖經說,有兩個先決條件。第一,必須學習敬畏神。「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111:1 0;箴9:1 0;參伯28:28;箴1:7;15:33)只有當我們謙卑受教,在神的聖潔和主權中驚懼(「大而可畏的神」,尼1:5;參4:1 4;9:3 2;申7:21;10:I 7;詩99:3;耶20:11),承認自己的渺小,不相信自己的思想,願意徹底改變心思意念,屬天的智慧才屬於我們。恐怕很多基督徒一生就有太不謙卑和自負的心態,根本從神得不到智慧。聖經說「謙遜人卻有智慧」(箴 11:2)是大有道理的。

  第二,必須學習接受神的話。神只把智慧賜給那些把神的啟示身體力行的人。詩人說:「你的命令……使我比仇敵有智慧。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為什麼?「……因我思想你的法度。」(詩119:98、99)因此,保羅勸勉歌羅西人說:「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西 3:16)。今天我們活在二十世紀的人要怎樣做?要浸淫在聖經中,如保羅向提摩太說(他當時心目中只有舊約),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后 3:15)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后 3:17)。

  今天,恐怕又有很多自命屬基督的人,從未學到智慧,正因為對聖經不夠注重。克藍麥的禱告冊(Cranmer』s Prayer Book)(本來是所有英國聖公會信徒應該用的),可助人每年讀一次舊約,兩次新約。清教徒高治(WiIIiam Gouge)每天固定讀十五章聖經。前副主教韓蒙德(T.C.Hammond)每三個月把全部聖經讀一遍。你上次從頭到尾讀完聖經是多久以前的事?你每天最少用看報紙同樣多時間去請聖經嗎?我們多麼愚蠢!——我們一生會繼續愚蠢下去,只因為怕麻煩,不做應做的事,去獲得神免費的賞賜——智慧。

  二
  但神的賞賜——智慧——究竟是什麼東西?它對人有什麼影響?
  這方面很多人錯了。用個比喻,就可以清楚澄清他們錯誤的本質。

  如果你站在約克(York)火車站月台的一端,可以看見一系列火車在開動。如果你酷愛火車,這可是賞心樂事了。但對於決定這些火車開動的整個計劃(時間表所定的運作形式,必要時可按實際行車情形逐分逐秒調整時間表等),恐怕你只有粗略的概念吧。然而,如果你很榮幸能坐上升降機,到橫跨第七、第八號月台的高樓參觀宏偉的電訊室,你就可以在最長的一邊牆上,看見車站兩旁伸延五里的整個路軌分布圖,還可見到不同路軌上有著或閃動或靜止的小燈,讓訊號員對每部車頭和車廂的位置一目了然。你可以立刻從管理員的眼中看到整個形勢:你會從圖表上明白,為什麼要示意某列車停下來,另一列車要調離正常的路軌,另一部則暫停一旁。你一縱觀全局,這些動靜的因由就顯而易見了。

  一般的錯誤,是以為這比喻說明了神賜人智慧時所作的事。即是說,以為智慧的賞賜包括深度的洞察力,能看見四周發生的事所包涵屬天的意義和目的,看見神在某件事上為什麼這樣做,以及他下一步要做什麼。人覺得如果真的緊緊與神同行,他就可以自由地賜他們智慧,那麼他們就好像在電訊室了;他們就會分辦每一件發生的事的目的,就會時刻明白神如何使一切為了人的益處而互相效力。這些人花很多時間把聖經當作占卜去研究,猜想為什麼神容許這件或那件事發生,應否以此為停止或開始做某件事的訊號,或從其中推論出一些什麼。如果最後仍覺得迷惘,就怨自己不夠屬靈了。

  這樣白費功夫的尋根究底,會逼使在生理、心理、或靈性(請注意:這是三件不同的事情)上本已消沉的基督徒近於瘋狂。這的確是白費功夫的。沒錯,當神應用原則引導我們的時候,有時也會用不尋常的境遇去印證,而我們立刻就看出那是確定性的訊號。但若在每件不尋常的事上試圖窺見神秘密的目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智慧的賞賜絕不是這種能力,事實上,這賞賜是先假定我們不能洞察一切。此點容后詳述。

  三
  再問一次:神給我們智慧用意何在?這賞賜究竟是什麼?

  如果可以再學一個交通的例子,就拿學習駕駛來說吧。駕駛最要緊的,是對事物的反應是否夠迅速和適當,以及對當時情況的判斷是否準確。你不會問自己,那條路為什麼那樣窄,為什麼彎彎曲曲;或問那部貨車為什麼要停在那裡;或問前面那位先生或女士為什麼要在馬路上流連忘返。你只要看清楚當時實際的形勢,做應該做的事。屬天智慧的果效,正是要使你我能在每天實際的情況中這樣做。

  駕駛技術要優良,你的眼睛要盯緊前面。要活得有智慧,你要眼目清楚,思想現實——一點不留情——去正視人生。舒徐的錯覺,虛假的情感和樂觀的幻想,都不能和智慧共存。很多人活在夢境里,埋首在雲里,雙腳凌空,從來看不見世界和在其中實際生活的真相。這種根深蒂固、由罪衍生的不現實,正是我們——甚至信仰最穩固、最正統的人——缺乏智慧的原因。要醫好不現實的病,光有無懈可擊的教義是不夠的。然而,聖經有一卷書,顯然特別是為要把我們變成現實主義而寫的:《傳道書》。我們要比往常多加註意書中的信息。現在就來看看吧。
 
 四
  《傳道書》書名的希臘文EccIesiastes是從希伯來文Qoheleth翻譯過來的,原意是「傳道者」(the preacher)。這書是一篇講章,以「虛空的虛空」(1:2;12:8)為主題,加以闡釋(1-10章)和應用(11:1-12:7)。解釋的部分很多是自傳式。傳道者自稱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1:1)。無論傳道者是所羅門自己,或如亨斯登伯(Hengstenberg) 和楊以德(E.J.Young)這麼保守的學者所說,是另一位傳道者假借所羅門而講出的教訓,這問題暫可不理。這講章無疑是與所羅門有關的,因其中的教訓都是所羅門才有機會學習的。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者用一種什麼心境宣布這命題?有什麼目的?是一位憤世嫉俗的犬懦的自白?如愛略特(W. H.E lli ot)所說:「一位自私、冷漠、飽經世故的老人,到生命盡頭時什麼也找不到,只找到悲慘的幻滅。」現在要分享他所感受到人生的廉賤和醜惡?抑或他以佈道家的身分,想說服不信的人,想在神以外的「日光之下」尋找快樂是不可能的?答案兩者都不是,但第二個答案比第一個更可用「雖不中亦不遠矣」來形容。

  作者以一位老練的教師的身分,向一位年輕的門徒,教導自己長久所體驗和省察的結果(11:9;12:1、1 2)。他要帶這年輕的門徒進入智慧,使他不致犯類似「約克火車站訊號室」的錯誤。顯然,這年輕人像自古以來很多年輕人一樣,以為智慧等於廣博的知識,以為只要廢寢忘食地啃書(12:1 2),就可得到智慧了。顯然,他以為一得著智慧,就能明白神在一般安排中不同作為的原因。傳道者要他看見的是:智慧的真正基礎是坦白承認這世界的演變是難解的,發生的事大部分都不可解釋「日光之下」發生的事,大部分從表面完全看不到有一位有理智、有道德的神在安排。從講章本身可看出,中心命題是要警告尋求智慧的錯誤想法;它說明這樣坦誠實際的尋求,到頭來只能得到令人失望的結論而已。講章的信息可陳述如下:
  
傳道者說,看看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吧。放下樂觀的夢想,揉清眼睛,仔細去看吧。看見什麼?你看見人生的背景是由自然界中毫無目的、重複的循環(1:4等節)所構成。我們不能控制的時間和環境,規限了人生的狀況(3:1;9:11等節)。你看見死亡遲早臨到眾人,而且來得突然;不論好人壞人,死亡都不賣情面(7:1 5;8:8)。人死如禽獸(3:1 9等節),好人之死有如壞人之死,聰明人之死亦如愚笨人之死(2:1 4、1 7;9:2等節)。你看見罪惡昭彰(3:1 6;4:1;5:8;8:11;9:3),壞人得勢,好人倒霉(8:14)。面對這一切,你發覺神安排這些事真是莫名其妙;你越要想通,越想不通 (3:11;7:13等節;8:17;11:5);你越難明白神對一般事情安排的目的,便受各事表面的無目的所困擾,越受挫壓,結果也越被迫結論說:人生從表面看來,真是毫無意義。

  你若斷定事物真的沒有協調和理智,那今後任何建設性的工作又得到什麼「酬報」——價值、收穫、意義、目的呢?(1:3;2:11、 22;3:9;5:16)如果人生沒有意義,就沒有價值;這樣一來,創作、建立事業、賺錢、甚至追求智慧有什麼用呢?因為沒有一樣會有任何能見的好處 (2:15、22等節;5:11),只會使你成為嫉妒的對象(4:4),你死後一點也不能帶走(2:18;4:8;5:15等節);你死後留下來的很可能得不到妥善的管理(2:19)。這樣,勞碌流汗的努力作工有什麼意義呢?人一切所作的豈不是「虛空(虛無、挫敗),都是捕風嗎」(1:14)?——這些活動,豈非本身既無意義,對我們又毫無益處嗎?傳道者說,人若樂觀地希望在一切事情上找到神的旨意,最後只會引起這麼悲觀的結論(參1:17等節)。當然他是對的。我們也是活在如他所描述的世界里。管理這世界的神躲起來了。這世界簡直不像有一位慈愛的主宰在管理了。這一切的背後簡直不像有理性的力量了。沒有價值的常常存留,有價值的卻消失了。傳道者說,現實一點吧,面對這些事實吧,正視人生吧,若不,就得不到真智慧。

  我們真需要這樣的勸誡。我們不但陷入了「約克火車站訊號室」的概念中,也對智慧存有錯誤的想法;我們還覺得,為了神的榮譽(雖然沒說出來,也為了自己有「屬靈基督徒」的美名),我們需要自誇說己身在訊號室中,正在享受內幕消息,知道神的作為的來龍去脈。這種悠然自得的偽裝就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了;我們肯定覺得,神已使我們明白他對付我們的一切辦法,也以為今後在任何事上都能立刻看到個中原委。當一些非常痛苦、不可解釋的事發生的時候,我們以為處身神的秘密會議中那種得意的錯覺就粉碎了。驕傲受創了,覺得神忽略我們了。除非此時我們悔改,為從前的假設徹底謙卑下來,否則今後整個屬靈生命恐怕要枯萎了。

  中世紀傳統所說七大死罪其中之一是懶惰——心靈上一種苦毒、不快樂、冷漠的狀態。今天在基督教圈子中,這種心態多得很。病徵是個人靈性的怠惰,加上對教會憤世嫉俗的批評,對其他基督徒的行為和工作傲慢的怨懟。在這病態和致命的心境背後,往往是受到創傷的自傲。從前以為知道神所安排的一切,結果從痛苦困惑的經驗中體認原來一無所知。我們若不聆教《傳道書》的信息也會如此。事實是:神在智慧中,為保持我們謙卑,教導我們憑信而活,就不讓我們知道我們想要知道的,關於他在教會和個人的生活中幾乎無一項安排的目的。「風從何道來,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神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傳 11:5)

  這樣,什麼是智慧呢?傳道者幫助我們看見什麼不是智慧;他有沒有提示什麼是智慧呢?當然有,最少提綱挈領地說了。「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 (12:13)信靠順服他、敬畏他、敬拜他、在他面前謙卑,向神禱告的時候,永不言過其行的話,許願要償還(5:l-7);行善事(3:12);緊記有一天神要審問你(11:9;12:14);因此,甚至在私底下,要避免那些當神審問時顯露出來使你覺得羞愧的思想(12:14)。充分享受你目前的生活 (7:14;9:7;11:9等節),目前的快樂是神美好的賞賜。傳道者雖然譴責輕佻浮躁的人(參7:4-6),他顯然沒有時間參與那高傲到不屑於歡笑和遊戲的「高級屬靈」(super-spirituality)。但無論生活要你做什麼,都要靠恩典努力去完成(9:10),做的時候要享受其中的福樂 (2:24;3:12;5:18;8:15等節)。把工作問題交託給神,讓神斗量工作最終的價值。你的責任是運用你所有的常理和事業去盡量利用當前的機會 (11:1-6)。

  這是智慧之路。顯然,這只是信心生活的一方面。但支撐和維繫著的是什麼呢?沒有別的,就是相信不可思議的命運的神,就是有智慧、有恩典、創造和救贖的神。我們可以確信那一位創造這宏奇複雜的世界秩序的神,策劃脫離埃及的偉大拯救的神,後來又策劃脫離罪和撒但的更大拯救的神,必定知道他在做什麼,而且 「做得美善」,縱然他暫時不施援手。即使我們不能分辨他的道路,也可以信靠他,在他裡面歡樂。因此,傳道者智慧之路歸根結蒂就是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一首詩所說:
  
      勞碌諸聖徒,
  當拜天上王,
  向前齊舉步,
  凱歌同歡唱。
  無論誰存活,
  領受他恩賞,
  無論福與禍,
  總向他頌讚。
  

  這就是神用來使我們聰明的智慧。以上的分析,進一步揭示賜智慧的神是何等智慧。前面說過,智慧包括選擇最好的方法達到最好的目的。神賜智慧的工作,是達到已選定要恢復、成全神人關係(人本來為此被造)這目的的一個方法。他賜這智慧為了什麼?前面已說過,不是為了使我們有份於他一切的知識,乃是為使我們願意承認他是智慧的,並與他聯合,在他話語的亮光中,好歹也為他而活。
  
因此,他賞賜智慧的果效,是使我們更謙卑、更快樂、更敬虔、更敏捷地認識他的旨意、更決斷地去遵行,而當我們在這墮落的世界中生活,充滿著這麼多黑暗和痛苦的事情時,我們比以前更不受困擾(並非更不敏感,乃更少迷惘)。新約聖經說,智慧的果子是像基督——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雅 3:17)——而它的根是在基督里的信心(林前3:18;參提前3:15),是神智慧的明證(林前1:24、30)。故此,神等候賜給尋求的人的智慧,是一種把我們與神相連起來的智慧,是一種表現於信心的態度和信靠的生活的智慧。

  既然如此,我們務要在尋求智慧的時候尋求這些事物,並且不為了追尋一些神沒有在這世上給我們的知識,而忽略信心和信靠,從而使神智慧的目的受挫。
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3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7-27 12:21 | 只看該作者
h還是撒但說得對,人能分別善惡就會像神一樣。但神不要亞當能分別善惡。一切說要有神的智慧的說法,就是快點吃禁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4
hellman 發表於 2011-7-27 12:53 | 只看該作者
神的智慧會不會與時俱進? 現在神還要人們買賣奴隸嗎?治死同性戀的政策還執行不執行了?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5
催肥 發表於 2011-7-27 13:05 | 只看該作者
可憐的八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659

帖子

3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4
6
 樓主| 冰箭 發表於 2011-7-28 06:45 | 只看該作者
hellman 發表於 2011-7-27 12:53
神的智慧會不會與時俱進? 現在神還要人們買賣奴隸嗎?治死同性戀的政策還執行不執行了?

神永遠不變,人的智慧倒是有可能有進步和退步,哈哈!
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