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夢罔生:夏俊峰案呼籲死刑複核程序訴訟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6-15 21: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6月15日09:10紅網夢

夢罔生 評論作者

為公眾廣泛關注的瀋陽小販夏俊峰殺城管一案,短時間內,也許很難再會有實體、程序層面報道發出。因為與司法公開原則不同,最高法院的死刑複核程序,並非公開程序。

夏俊峰案無疑是短期內觀察最高法院死刑複核程序的最佳案例。這也是近期有關該案任何蛛絲馬跡的報道,都彌足珍貴的原因所在。

據報道,最高法院刑庭三名法官「破天荒」的約見夏俊峰辯護律師陳有西,並且,「聽取了律師意見,書記員作了記錄」。

「破天荒」三字是我擅自加上,原因在於,我從未聽說近年來有最高法院法官因死刑複核約見律師;我聽聞的是,死刑複核程序,「程序很亂、複核很難、救命很貴」。

「程序很亂」無需過多解釋,學界直至今天都不知道如何闡述最高法院的這個複核程序。它肯定不是訴訟程序,因為整個程序根本不開庭,甚至,律師能知道主管法官是誰,就已經能算上幸事一件。

對於「複核很難」,我卻難以解釋了。因死刑數據系國家機密,複核程序又無從公開,僅憑媒體報道的這部分案例,不及其餘,就下這麼個定斷,的確不夠科學。我之所以仍舊這麼說,是因為有不少死刑複核律師已是叫苦連連數年。

至於「救命很貴」,其實不言自明。救人一命,本就非容易之事,再加上程序的不規範、不透明,要想做到挽回,道路只有兩條,一是盡萬分努力,二是尋找灰色地帶、潛規則。無論走哪條路,價格都毋庸置疑的會貴。

熟悉死刑複核程序的律師說,被告人家屬想見承辦法官,很難,只能走上訪程序,「基本上就是見不到」。那麼,律師呢?作為防範冤假錯案的「最後一根稻草」,法律無疑應當賦予律師以會見、取證、閱卷權。

可實際結果是,死刑複核律師也是「夾雜在眾多上訪者中間排隊遞交約見法官、遞交法律文件、證據的申請」,我想,這可能也是此次最高法院法官能主動約見夏俊峰辯護律師陳有西的珍貴之處所在。

但僅此不夠。一個好的制度,也一定同樣應該是各項具體制度明確、所有參與方都知道該如何使力、用功的制度。否則,假使只有部分參與者明知「遊戲規則」,特別是只有部分與裁判者相熟悉的參與者知道「遊戲規則」,所有公正都會成擺設。

這或許也是每年都會有新律師試圖涉足死刑複核業務,卻又都不約而同退出的原因。在外界,甚至是在律師群體本身看來,死刑複核律師依舊是個神秘領域。

而這個市場呢?據媒體報道,也是極其混亂:新律師完全摸不清裡邊水深水淺,有勁使不上;資歷深、有「關係」的律師,大多數情況下,又不願意接死刑複核案件,因為經歷過一審、二審,當事人錢財兩空,付不起律師費。

這樣的「遊戲規則」,有無可能有贏家,誰是贏家,不言自明。但舉全社會制度之力,卻只培養出權錢交易潛規則,這絕非一個公正、公平的社會所追求的要義所在。一個好的制度化社會,一定是制度救人,而非包青天救人。

學界為此期待死刑複核程序能改造成一個訴訟化程序,讓刑辯律師,讓檢察官能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而據筆者了解,近期要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如何改造死刑複核程序,就是議題之一。

我們有理由期待夏俊峰案能峰迴路轉,因為按照媒體目前公布出來的案件細節,夏俊峰或許罪不至死。

我們更期待,立法者能還公眾一個公開、公正的死刑複核程序,因為後者可能會成為類似杜培武案、佘祥林案、聶樹斌案不再發生的「最後一道屏障」。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2: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