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無前例 解放軍竟然準備招收外籍雇傭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5-17 16: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5-17 08:23:34 來源: CHN強國論壇 


    金髮碧眼的白種人未來或出現在向來為黃皮膚、黑眼珠的中國軍隊中,中國軍方最近發出信號表明,解放軍求賢若渴。

    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4月20日的全軍人才工作會議上籤署了《2020年前軍隊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綱要透露,解放軍將裁減80萬人,由現在的230萬的規模減至150萬。裁減軍隊員額的同時,軍方計劃在2020年前,培養一批可應對新型作戰武器、網路戰及執行非傳統安全任務方面的人才,走高素質之路。

    在今後的兩個五年計劃中,解放軍將推出力度空前的人才招募計劃,在軍方確立的信息化素質全員提升、軍事鬥爭人才準備拓展深化、重大專項建設人才超前培養等8項引智專項工程中,海外智力資源延攬引進工程頗引人注目,被解讀為中國軍方首次允許海外人才加入解放軍。

    中國軍費的日漸充裕使得解放軍各軍兵種有條件發展各自想要有的武器裝備。海外媒體近來普遍關注中國空軍的隱形戰機殲-20和海軍的改裝航母「瓦良格」號和二炮的「東風21D」彈道導彈,實際上,除了這些媒體關注的尖端武器之外,近年來還有大批發展成熟的先進武器裝備先後列裝解放軍作戰部隊。

    有了先進裝備,並不等於馬上形成戰力,要實現人與武器的最佳結合,還需要懂得並熟練掌握駕馭武器的人才。解放軍在發布的這項人才發展綱要中透露,軍隊雖然獲得一系列高科技武器,但軍人的素質卻遠未跟上。

    中國軍方有關人士受訪時亦承認,解放軍面臨的新尷尬:有了新裝備苦於沒有人才,「看到別人的新裝備紅眼,自己來了新裝備傻眼。」

    解放軍集團軍計算機、雷達、通信專業崗位長期存在缺編的狀況,而氣象、衛星通信與維修等特殊崗位專業技術人員很多還是空白,軍隊的武器裝備升級更新,專業人才緊缺矛盾卻沒得到根本改善。

    解放軍高級管理者下決心面向海內外,敞開胸襟,招募所需要的軍事指揮人才,在短時間內,改變窘境。負責軍隊人才延攬工程的解放軍官員相信,軍方開出的優厚的物質待遇和穩定的工作環境,定能吸引大批海外人士回國參軍,報效國家。

大規模徵召海歸入伍

    沒有上層任何的指令,解放軍的海外人才引進早已悄無聲息地展開。

    今年3月份開始,中組部的千人引才網站和海外nature網站滾動發布來自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的一則人才招募廣告,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位於中國重慶,是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和軍隊「2110工程」整體重點建設院校。

  「海內外人才的引進工作,我們走在全軍前列。招募的計劃早在去年底就開始醞釀了。」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幹部科的潘幹事介紹說,三軍大此次招募計劃在全軍引智規劃綱要發布之前,招聘面向海內外人士,力度在解放軍各類科研院所中堪稱最大。

    重慶三軍大這次招募人才分三個等級:一是兩院院士;二是「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還有就是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單篇影響因子在10分以上、30歲左右的優秀博士。

    對第一類引進人才,學校提供1000萬元的科研資助經費和所需的科研平台,可隨調或特招2-3名工作助手,學校協助建設學術團隊,配備專車和現代化的辦公設備,提供軍職公寓房一套和200萬元的安家費,工資、津貼等福利待遇與校內院士一致,根據本人意願辦理配偶隨調。

    一二類引進人才顯然針對國內頂尖人才層挖潛,而三類引進人才完全向海外學者開放,達到其要求,可享受100萬元的安家費用和相應的軍職公寓房安置,亦可根據本人意願辦理特招入伍手續。

    軍隊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三軍大、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等一些科研院所的海外人才的招募工作其實早於軍委總部的綱要規劃,各單位引智計劃漸次展開,之前大多數各個科研院所處室人員利用己有的人脈向海內外物色人才,個別在談判引進。

    這些招募工作「沒有在海內外媒體公開發布信息」,引入的海內外人才所需經費不是由軍委總部統籌,完全都是本單位負擔,上述人士表示。

「綱要規劃剛發布,操作和執行層面還沒這方面的信息。」解放軍總政治部負責軍隊引智工程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解放軍人才培訓過去僅限於「走出去」和「請進來」兩種方式,「走出去」是指組織高素質指揮人才和戰略統籌學專家走出國門,接受外軍培訓;「請進來」以前也只是為期一二周的短期聘請外軍專家來國內講學。

    4月的解放軍總部的引智綱要計劃,一經發布,意味著今後將由軍委總部層面公開面向海外大規模引進解放軍急需人才,人才政策、信息發布、經費支出等由總部來協調把關,提升人才引進檔次,減輕基層負擔。

20年人才強軍計劃過半

    解放軍日前發布的綱要規劃實則是過去軍隊人才戰略工程的延續。

    上世紀90年代,中共領導人江澤民看到海灣戰爭和世界局部軍事衝突后,指出解放軍自身的軟肋所在:高科技信息化知識匱乏以及缺少聯合作戰指揮人才。

    2003年9月,依據江澤民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中央軍委頒發了《實施軍隊人才戰略工程規劃》,該項軍事人才戰略工程的目標遞進式實施。第一階段是規劃頒布的2003年到2010年,軍隊人才發展目標是,解決急需,使軍隊人才狀況明顯改觀,作戰部隊人才建設大幅提升,「五支隊伍」初具規模。第二階段是2011年至2020年,軍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發展所需的人才招募培訓儲備,為實現本世紀中葉解放軍完成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

    解放軍的這項人才戰略規劃實施時間長達20年,當年制定軍隊人才資源開發的培養重點為「五支隊伍」中的中高級指揮軍官隊伍,主體為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和戰略預備隊的人才隊伍。

    如今軍隊的該項戰略規劃時間過半,解放軍中高級人才隊伍面貌已大為改觀。中高級指揮官序列越來越呈現年輕化、知識化趨向,在解放軍總部、各大軍區和集團軍的重要崗位上,已出現多位「60后」將軍。

    據本港媒體《文匯報》等披露,在一線野戰部隊有海歸學歷的「60后」優秀指揮官也不乏其人。媒體指稱,解放軍第41集團軍軍長劉小午少將、第54集團軍軍長戎貴卿少將、第16集團軍軍長高光輝少將等人都曾在美國、俄羅斯等國海外受訓。各軍兵種中高級指揮官年輕化趨勢也十分明顯。

    大陸中央和地方政府層面,引進人才的步伐也在加快。2008年底,中組部牽頭啟動了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戰略——「千人計劃」,而針對海外中青年學子的「青年千人計劃」也已實施。相較地方來說,軍隊引智計劃進展緩慢,跟不上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的節奏。

    總政官員告訴本刊記者,總政層面先前有過類似的人才引進工作的研究論證,但總部層面迄今沒有具體的規模化的人才計劃開展。在解放軍基層,很多中國普通士兵和營連指揮官因為信息化知識缺乏,對新列裝的武器無所適從,短時間內無法發揮效能。

裁軍亦為強軍

    與人才綱要規劃推出的同步,軍方此次也宣布未來十年的裁軍計劃,軍隊將裁減80萬人,縮小至150萬人規模,以實現其從數量規模型到質量效能型,從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事實上,在軍隊幹部人事調配的操作層面,這樣的精簡行動已悄然展開。

    解放軍南京軍區空軍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解放軍近年來已對不經軍校培訓直接提乾的低學歷軍官服役期滿即安排轉業,對一些高素質特殊崗位人才在服役期滿后,仍會調職調銜,鼓勵其延長服役時間。

    一些急需人才的軍隊科研院所則不惜代價,高薪招募,並許以住房家屬子女就業上學等政策支持。前述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幹部處有關負責人稱,對符合軍隊要求的海內外人才,會想方設法滿足其要求,「如不能特招入伍,就走文職人員路線;如因國籍等原因,不走文職,也可不穿軍裝、不在編,以年薪制全職聘用,使其留人留心。」

    事實上,在軍隊冗員和舊有體制編製沒有理順前,軍隊機器無法輕鬆上陣,所招募人才如果分散到舊有體制里,很可能也無法人盡其才,而是被體制同化或沉淪。

    過去60多年中,中國武裝部隊經歷10次大規模裁軍,已經裁減近200萬兵力。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主導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百萬大裁軍,1990年代中期和2003年中共第三代領導人卸任前夕,又推出了兩輪共計50萬人的裁軍計劃,后一輪裁軍行動在2005年底已完成,軍隊規模保持現在的230萬人。陸軍機動作戰部隊有18個集團軍,武警部隊總員額現為66萬人。

    江澤民主導的兩次裁軍計劃遵循了西方軍事建設學的設計理念,壓縮軍隊行政機關,精簡陸軍比例,調整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兵員比例,優化軍兵種內部編成,撤銷部分集團軍及師團,增加軍旅營指揮體制,使中國軍隊逐漸形成以陸軍為主導具有現代化特徵的機械化部隊的雛形。

    但歷經建政后的10次精兵減員,解放軍至今仍是世界上體系最龐大的軍隊,在拋卻蘇式軍隊建設指導體系,逐漸向外軍特別是美軍學習的過程中,外軍精幹、高效扁平化的網路化指揮結構、多功能小型化的作戰部隊火力單元,令前去考察的中國軍隊領導、學者們艷羨不已,而反觀諸己,中國軍隊的體制編製弊端為人詬病已非一日之功。

  「一支軍隊,即使規模再大,武器裝備再先進,如果力量構成不齊全,也將是個功能不健全的軍隊。」軍方專家告訴本刊記者,裁軍是世界軍事發展的潮流,解放軍也必將順勢而為。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23

主題

233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645
沙發
往事並不如煙 發表於 2011-5-17 17:38 | 只看該作者
貌似開放---其實在為打敗仗做準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