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面對羅馬帝國,耶穌沒有退隱遁世,獨善其身

[複製鏈接]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uthrose 發表於 2011-4-17 0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ruthrose 於 2011-4-17 04:37 編輯

zt:耶穌不單是我們的救主,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主;無論是個人生活或社會生活,耶穌都是我們的模範。 耶穌的倫理並不只是個人倫理,也有社會倫理。 因此任何尊重聖經的基督教社會倫理立場,都必須以耶穌的模範為依據; 用倫理學的術語來說,這是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社會倫理。

所謂「政治」有狹義及廣義之分,狹義之政治指的是政府事務及競逐政府權力的活動;廣義的政治是指社會中所有的公共事務及群體秩序的安排。 耶穌也參與政治事務,並不是耶穌有涉足官場的野心,而是耶穌在世時關心社會事務及群體關係的秩序,以致於耶穌不能對政府的統治威信保持中立。

耶穌在世所傳講的好信息(福音),是神國的福音。 所謂神國,是由上帝執掌政權的國度,所以耶穌所傳的好消息,核心內容是在一個新政權的來臨。 神國的福音,是一個全人的福音,並不只限於個人「屬靈」問題;神國的生活,包括人生活的每一方面(個人生活、群體生活),沒有聖俗二分(把政治、經濟、社會等群體問題視為世俗事務而排除於神國以外)。

以路加福音為例,路加福音四章 16 至 30 節是耶穌傳道生涯的第一篇講道,也可說是他為這個新政權既神國所宣告的政綱;他引用以賽亞書的彌賽亞預言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遺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耶穌且隨即宣告,他就是這個要帶來禧年的受膏者。 換言之,在神的國度中,在這個新政權的統治下,要重組社會秩序;以往的弱勢人群及受欺壓的人會得到平反,重獲人的尊嚴,不再受到歧視。 路加福音除了記載這篇別開生面的講道外,也強調耶穌喜歡接觸一些受到當時社會輕視的人(如稅吏、罪人、女人、寡婦等);因此,神國的社會生活特別受到強調。

耶穌呼召門徒,建立神國的群體,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把這個神國的新社會秩序實踐出來。 所以,耶穌在世的事工,不單帶來一個新的宗教運動,也帶來一個社會運動,及無可避免地對現存的社會秩存有衝擊。 因此,當時 ​​社會中有財有勢之士及既得利益者,一定會感到威脅。 這種間接的社會批判也同時會使維持社會現狀秩序的權力擁有者(除了羅馬人外,還包括希律王、希律黨人、撒都該人、祭司長等)感到不安,因為他們會認為他們的統治威信受到挑戰。

跟從耶穌的人,必會受到逼迫,不單因為宗教原因,也因為他們違反主流的社會價值觀,衝擊現存的社會秩序。 因此,跟從耶穌的人,要付出很大代價,要準備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他(路九: 23 )。 十字架,是當時羅馬政府對顛覆分子的懲罰,是所有不接受羅馬官府及其猶太人親信在巴勒斯坦所建立的社會秩序的人,所要面對的命運下場;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從耶穌,就是天天都作好心理準備,會被政府敵視為顛覆分子而加以懲罰。 事實上,耶穌後來被釘十字架的罪名是「這是猶太人的王」(路二十三: 38 );換言之,對耶穌的控罪是叛逆造反,顛覆中央政府(參路二十三: 2 )。

因此,作為耶穌的門徒及神國的群體,教會社會價值觀無可避免地突出性, 一定和拒絕神國的廣泛社會水火不相容。 教會的社會使命因此有二:第一、教會要忠於其突出性,成為社會中的模範群體,在群體生活上建立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告訴世人如何建立正確的社會秩序,這是教會關心社會的策略。 第二、教會要堅持神國的價值觀,不可貪圖成為建制的一部分,希望成為主流文化,而 ​​妥協了神國的價值觀,「自廢武功」,失去抗衡或批判的聲音。 神國群體,要提高警惕,不可被其他群體所同化。 所以,教會對現世政府(任何政府,而不只是共產黨政府)要特別警惕,不為政治特權所誘,避免受到政治權力所腐化。 教會寧可接受挫敗,在社會事務上無權無勢,得不到政府的歡心,也不與政府同流合污。 教會不可用「面對現實」或「務實」為理由,妥協地透過擇惡成善。 教會的任務不是去管治這世界,嘗試去控制此時此地的歷史進程,而是要建立神國的群體,因此在神國的社會價值觀上不容妥協。 在現世的事工上教會要「輸得起」,看得開,因為教會的首要任務是忠於上帝,而不是在現世事務上促成功效。 啟示錄不斷宣布「被殺的羔羊」已經得勝;所以,當教會寧願接受損失也不妥協時,是參與羔羊的苦難,是一個最終以凱歌告 ​​終的苦難。

耶穌在世時,面對羅馬帝國的凌厲強權,他可以有幾個選擇。 第一、他可以遁世,獨善其身,不理會「俗世」事務,如當時的愛色尼人( Essenes ,名聞天下的死海古卷就是他們的遺物)。 第二、他可以在政治上妥協,和當地羅馬政權保持良好的關係,接受羅馬人所支持的社會秩序,以便宗教活動可以不受干擾,如當時的撒都該人(包括祭司)。 第三、他可以密謀揭竿起義,武力革命,嘗試推翻羅馬政府的管治,建立新政權,如當的奮銳黨人。 可是,他卻對這三個選擇全皆放棄,而指出第四個選擇,建立一個另類群體,落實活出神國的社會新秩序,沉默地對當時的社會及政治 ​​建製作批判及轉化。 神國的降臨,並不倚賴政治力量,所以毋須在政治上乖巧,尋求政府的保護傘(如撒都該人);上帝的政權也不屬此世,所以毋須與現世政府對抗,誓不兩立(如奮銳黨人);神國的群體有其社會面,會衝擊現世的社會建制,所以不能退隱遁世,獨善其身,避免得罪權貴(如愛色尼人)。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此,面對社會不公,基督徒既不應該裝聾作啞,也不應該造反奪權,而是應該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活出神那慈愛,聖潔的生命來,做光做鹽,榮神宜人。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沙發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7 12:11 | 只看該作者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6:15)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
jiandao 發表於 2011-4-17 12: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4-16 23:26 編輯
ruthrose 發表於 2011-4-16 15:26
zt:耶穌不單是我們的救主,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主;無論是個人生活或社會生活,耶穌都是我們的模範。 耶穌的倫 ...




面對社會不公,基督徒既不應該裝聾作啞,也不應該造反奪權,而是應該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活出神那慈愛,聖潔的生命來,做光做鹽,榮神宜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
jiandao 發表於 2011-4-17 12:24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6 23:11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6:15)

老兄,耶穌最後去了耶路撒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7 12: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4-17 12:27 編輯
jiandao 發表於 2011-4-17 12:24
老兄,耶穌最後去了耶路撒冷。


黃袍加身,拒而不受,還去耶路撒冷幹啥?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6
jiandao 發表於 2011-4-17 12:31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6 23:26
黃袍加身,拒而不受,還去耶路撒冷幹啥?

受死、復活,彰顯神的公義、恩典,也顯明神是生命之主,勝過陰間的權勢,帶給神的兒女永生的盼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7
 樓主| ruthrose 發表於 2011-4-17 14:33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7 12:11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6:15)

耶穌沒有涉足官場的野心,耶穌是神國的君王,拯救一切勞苦擔重擔的人。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遺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7 18:02 | 只看該作者
同胞受異族壓迫,不該拯救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9
 樓主| ruthrose 發表於 2011-4-17 19:35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7 18:02
同胞受異族壓迫,不該拯救嗎?

一切勞苦擔重擔的人,包括同胞包括異族。被罪所奴役的人,都是耶穌要拯救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0
jiandao 發表於 2011-4-18 09: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4-17 20:38 編輯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7 05:02
同胞受異族壓迫,不該拯救嗎?


同胞受異族壓迫,應該拯救,而耶穌要拯救的不只其受異族壓迫的同胞,也包括壓迫他同胞的異族。神要使萬族都因著耶穌基督而蒙福。

客觀地看,以色列的復國就與基督信仰、基督信仰的道德感召有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1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11-4-18 12:03 | 只看該作者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此,面對社會不公,基督徒既不應該裝聾作啞,也不應該造反奪權,而是應該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活出神那慈愛,聖潔的生命來,做光做鹽,榮神宜人。

阿門!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12
催肥 發表於 2011-4-18 17: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催肥 於 2011-4-18 17:28 編輯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11-4-18 12:03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此,面對社會不公,基督徒既不應該裝聾作啞, ...


是啊,自己背自己的十字架,別讓別人替你背著,對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13
 樓主| ruthrose 發表於 2011-4-18 18: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同往錫安 11樓 的帖子

同奔天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4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11-4-19 0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ruthrose 13樓 的帖子

是的~全是神的恩典~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5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11-4-19 0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催肥 12樓 的帖子

也要愛人如己,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受苦的人一起受苦。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16
催肥 發表於 2011-4-19 08:28 | 只看該作者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11-4-19 07:35
回復 催肥 12樓 的帖子

也要愛人如己,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受苦的人一起受苦。

people mountain,people sea,你哭哪個啊?哭得過來么?

還不是你自己想哭才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7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11-4-19 1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催肥 16樓 的帖子

哈哈~想了一會兒才明白你說的people mountain~ 只要我知道的,都會同哭並禱告。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18
催肥 發表於 2011-4-19 21:12 | 只看該作者
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 嘗嘗闊別已久眼淚的滋味 就算下雨也是一種美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4: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