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冤死」的麵粉增白劑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4-13 2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衛生部撤銷「麵粉增白劑」 2011-03-02 第 1581 期
今日話題 麵粉增白劑的是與非
剛磨出的麵粉發黃


「冤死」的麵粉增白劑 昨日,衛生部等部門正式發布公告,撤銷 「麵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鈣,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產、在麵粉中添加這兩種物質。


不出意外,網友對此普遍歡迎,有質疑的也是在問為什麼非要等到5月…

麵粉增白劑不是不能禁止,比如歐盟就禁了。但是像中國這樣,把麵粉增白劑說成或看成「十惡不赦」,幾乎人人「喊打喊殺」,也有點太不正常了。這樣的不正常,當然又與我們的「國情」不無關係。
麵粉增白劑有益嗎?——益處不大

剛磨出的麵粉顏色發黃、黏性大、彈性差,用它做面點不好看也不好吃。但是儲存一段時間后,空氣將麵粉氧化了(這個過程稱為後熟),顏色就變白了(麵粉中的類胡蘿蔔素被氧化),同時可以形成麵筋。但是儲存會佔用時間、倉庫,而且容易變質和蟲害,所以需要人工添加氧化劑加快氧化過程。

一般漂白(其實不是增白)用的氧化劑是過氧化苯甲醯,形成麵筋用的氧化劑是偶氮甲醯胺、過氧化鈣等。所以這次實際上是禁用了一個增白劑,一個強筋劑。單就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來說,它的益處就是改變麵粉製品的觀感,這個作用不是必須的,所以說增白劑的益處不大。…  

麵粉增白劑有害嗎?——正常使用量下未證實有害

不管是過氧化苯甲醯本身,還是過氧化苯甲醯漂白麵粉后的產物(如苯甲酸),科學界從幾十年前就開始研究它們對於健康的影響。目前,廣泛接受的觀點是:過氧化苯甲醯漂白會破壞麵粉中的一些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但是這對人體攝入營養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在正常使用量下,過氧化苯甲醯本身以及產物都沒有發現足以危害健康的成分。所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都允許把過氧化苯甲醯列為麵粉增白劑。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食品和藥品領域,絕對無害是無法被證明的,沒有一種東西能夠被證明「絕對安全」。通常所說的「安全審查」其實是採用「排除法」:先提出「可能有害的方面」,然後一項一項去檢測。如果把能夠想到的「可能危害」都檢測過了,沒有發現「有害的證據」,在公共決策的時候就作為「無害」。但是這種無害本身不意味著「絕對安全」,也有一些食品添加劑經過了「安全審查」,後來又發現了新的危害而被禁用(也有被禁用后發現其實無害,又解禁,如糖精)。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以「萬一還有沒有發現的危害」去質疑任何東西的安全性,這都是成立的,而世界上也就沒有一種東西是安全的。…  

低收益+低風險,禁或不禁就不是那麼容易確定

如果是高收益+低風險,或者低收益+高風險,我們都可以很容易的確定禁或不禁,但是低收益+低風險,或者高收益+高風險,就不容易確定了。於是在實踐中,同一種物質,基於相同的科學證據,不同的國家做出相反的決策,這在食品衛生領域是相當常見的現象。比如麵粉增白劑,美國就允許,歐盟就禁止,但這不代表二者對麵粉增白劑的安全性有何分歧,這和中國輿論把麵粉增白劑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
  


追求天然可以作為拒絕麵粉增白劑的理由嗎
蘇丹紅並不是食品添加劑
雞蛋甚至比蘇丹紅的健康風險還大

我國糧食主管部門經過調查研究提出,我國消費者普遍要求小麥粉保持其原有的色、香、味和營養成分,追求自然健康,盡量減少化學物質的攝入。看來,麵粉增白劑的倒掉,與近年來鼓吹的「天然綠色健康風」有很大關係。這是正確的嗎?

化學物質蘇丹紅是一種可能的致癌物,對蘇丹紅的恐懼使得許多人看到紅色的食品就很害怕。不過,在辣椒粉或者鴨蛋中的蘇丹紅並不多,實際上距離實驗發現的致癌劑量還很遙遠。之所以禁止使用,並不是因為它「能夠」導致癌症——這種劑量增加的癌症風險或許跟喝水噎死差不多,而是它的使用不會帶來任何實質上的好處。而雞蛋中的膽固醇,卻完全在影響健康的劑量範圍之內。就增加的健康風險來說,雞蛋中的膽固醇可能比蘇丹紅還大。我們拒絕蘇丹紅,但是對膽固醇卻無可奈何。我們想要獲得雞蛋中的其它營養成分,就不得不「容忍」膽固醇這樣的「有害成分」。  

純天然的野菜居然會致癌?

中國人有一種很熟悉的野菜——蕨菜。傳說中,它不僅「安全」「無污染」,還有著豐富的營養,甚至有「抗癌」的作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日本中部山區調查過吃蕨菜和食道癌的關係,發現在那裡的居民中,吃蕨菜使得男性的食道癌發生率增加了2.1倍,而女性則增加了3.7倍。在英國的北威爾士地區,胃癌發生率一直很高。1990年進行過一項「病例-對照」研究也顯示幼年時代吃蕨菜會增加後來胃癌發生的風險。類似的研究在世界其它地方還做過一些,結果也基本一致。假如一種人工合成的物質或者加工食品有這樣的「劣跡」——尤其是致癌能力,它一定會被口誅筆伐,「拉出去槍斃五分鐘」。但是,蕨菜是一種「古老的」「純天然的」「綠色食品」,所以人們對它的寬容能到「縱容」的地步。…
  

「天然健康、人工有害」——錯誤的觀念

什麼叫「天然」食品?如果是指沒有人工干預的話,那麼整個農牧業就不存在天然這回事,因為農牧業是人類的發明,是對植物和動物按人類利益的利用和改造,在1萬5千年左右才開始出現。如果是指沒有加入合成成分的食品,那麼又有兩個問題。第一,有些食品成分,天然存在,但也可以合成,如亞硝酸鈉,不管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亞硝酸鈉就是亞硝酸鈉,要安全都安全,要有害都有害。第二,合成食品成分有害,自然食品安全,這種觀念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比如有一種有機酸,健康危險等級是3(最高是4),進入人體之後可能導致腎結石,而它在一種食物中的含量到達1%,這種食物叫菠菜。不管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食物,關鍵都在於它裡面含有什麼東西,而不是它從何而來的。…
  

是什麼讓人們憎恨麵粉增白劑
中國人不知道該信誰
一、權威的缺失

對美國人來說,「食品添加劑」這個概念跟其它的食品成分一樣,完全沒有讓人不適的地方。美國人把一種食品成分是否安全的評估交給了FDA。總體來說,只要是獲得FDA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中國人可以信誰呢?沒有這樣一個權威給大家吃定心丸,只好寧願相信它是有害的才穩妥。甚至,由於中國的政府部門和專家一貫聲譽不佳,所以民眾還有種反著來的心態——既然是你批准進入的,那就肯定是該剔除出來的。…
  

二、被食品安全問題嚇怕了

把化工原料用作食品添加劑(如蘇丹紅、三聚氰胺);把食品添加劑超標使用(其實麵粉增白劑就被普遍超標使用,2000年、2003年的抽查,超標率都達到了60%,只不過超標后的量也還沒超過加拿大的標準);不禁止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如胭脂紅)。由於這三種情況在中國普遍出現,案例很多,搞得人們聞「添加劑」、「化合物」則色變,巴不得什麼食品都是「純天然」,如果這次被揪出來的不是麵粉增白劑,而是別的什麼添加劑,估計也得是「喊打喊殺」的局面。…
  

三、受宣傳的影響

正是看到了人們這種心態,一些人或機構就出於自身利益神化「天然綠色食品」,同時妖魔化食品添加劑。讓人們進一步增加了對「天然綠色食品」的好感,同時加深了對食品添加劑的恐懼。
  

如果像歐盟那樣以科學和程序判麵粉增白劑「死刑」,那也「死」得有理,而像中國這樣用大哄大嗡的方式了結了麵粉增白劑,它「死」得豈不冤枉?…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6: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