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殺手鐧痛擊餓死幾千萬的混賬邏輯  

[複製鏈接]

145

主題

220

帖子

413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wg772002 發表於 2011-4-4 2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鶴齡:殺手鐧痛擊餓死幾千萬的混賬邏輯  

   

前言  

   

非常抱歉,這個標題的言詞可能有點偏激。不過,請諸位千萬不要在意。因為這只是一個廣告創意。有請諸位來頂帖的。為什麼我出了這個「下策」呢?有個緣固:我的《褒父貶毛,劉源你不要太放肆了》很為天涯網友看好,所以頂得非常積極。到現在為止,樓高已是1336層了。砌樓的材料,無非也就是常用的這幾個——「磚頭石塊鋼精水泥」。用得最多的大家也一定能猜得到,就是餓死人的問題。有人一定要我在那個帖子里回答,為了不干擾那個帖子的主題,我說,我備有專帖,另發吧。  

於是,我就發出了新帖《四個人口非正常死亡數據,你信哪一個》。心想,這是專講餓死人問題的,一定會比《褒父貶毛……》更熱火,用不了多久肯定就會爆棚的。誰知,事與願違,竟然冷清得使我不得不發帖邀請。萬般無奈之下,所以,我就想到了這個廣告創意,決定重整旗鼓,先炒作一番,把大家的眼球吸引到這裡來。現在言歸正傳。  

   

   

(一)  

   

三年大飢荒餓死人的問題,經過某些別有用心的中外專家學者搖唇鼓舌,沸沸揚揚的炒到了餓死三千萬以上,其勢有如今天的樓價,節節攀升!最高數據達到了七千萬之多。「餓死幾千萬」則成了改開以後的一句政治時髦詞。像過去一些人以「言必稱馬列」標榜革命一樣,如今的一些人則是以「言必稱餓死」標榜「改開」!凡精英登場,必言「餓死」,不言「餓死」不「精英」!  

就連袁隆平這樣的專與稻種打交道的專家也不能免俗。也要來一句「餓死幾千萬」。  

就連劉曉慶這樣的賣藝為生的演員也要趕風,高喊著「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如此多的數量不等的「餓死幾千萬」是怎麼來的?據說都是根據國家統計局1983年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經過科學測算得出來的。現在,我們也把這個人口統計數據請出來說話。其實,它就是痛擊這些「餓死幾千萬」的殺手鐧!    

根據這個統計數據公布的1958年至1962年的總人口和人口死亡率計算得出,1959——1961三年實際死亡人數為3078.46萬人。1958——1962五年總共死亡5066·8萬人。掌握了這兩個基本數據以後,下面再看:  

三年餓死3000萬是個什麼概念?三年內沒有一個人是正常死亡和其他非正常死亡,沒有一個老死、病死、車禍死……全部都是餓死!  

三年餓死5000萬是個什麼概念?必須將58年和62年的死人全部調進這三年充數才行,而且這五年不能有一個是老死、病死、車禍死……,必須全部都是餓死!  

三年餓死6000萬是個什麼概念?調進58年和62年的死人還不能足數,必須從國外進口1000萬死屍才能補足!好在美國也有800萬餓死鬼(網上所見)庫存著,是不是請哪位精英與奧巴馬打個商量,讓他出口給我們來充數。如果奧巴馬不舍割愛,那就先借來用一下急吧。  

三年餓死7000萬是個什麼概念?缺額多達2000萬,連美國朋友也幫不上忙了。不過,也不要緊,還有英法日德,他們一定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庫存的。如果再不能足數,就請精英們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去求告列國。  

各位,請不要以為我是在說笑話。這是很實在的話。三年總共才死亡3000萬,五年總共才死亡五千萬。你要設計成餓死6000萬、7000萬,你不向外國進口死屍,你自己有能力完成這個「偉業」嗎?  

可見,設計出這個工程的人有多麼的荒誕,多麼的混蛋!對不起,我又有點偏激了。不過,這樣的事好像也很難叫人不偏激。因為,這種極端荒謬的情況,天字第一號的傻瓜蛋也知道不可能出現。難道這些專家學者的智力竟會不如一個傻蛋!既不是傻蛋而說出了這種連傻蛋也不會說的話,請大家說一說,這樣的人,除了是混蛋,還能有什麼選擇!  

   

   

(二)  

   

下面我們還要說說餓死3000萬,我從統計局的人口統計數據中選取了四個不同時段的死亡率與這五年的平均死亡率進行分析比較。  

(1)、50—52年中的任何一年的死亡率都低於五年的平均死亡率。如果以這三年的任何一年為參照進行分析。58—62年五年間的非正常死亡均為0,根本就不存在非正常死亡的問題。由於這段時期是建國初期,又受抗美援朝戰爭的影響。所以沒有可比性。故不予考慮。  

(2)、 1950——1982年的33年間死亡率最低的是1979年,死亡率為6·21‰  。以此為參照計算得出五年正常死亡為2065·6萬人。已知五年實際死亡5066·8萬人。兩數相減得出五年非正常死亡為3001·2萬人。  

原來,叫囂三年餓死3000萬的人,是要求那三年必須從前九年的平均死亡率14·31‰的水平上,一覺醒來,就要達到1979年的死亡率6·21‰的水平。而這個水平是建國以後的前33年的最低水平。不說這些人混賬罷。但他們這種嚴重脫離客觀實際的胡鬧實在難脫混賬之嫌。  

(3)、1950——1957的8年平均死亡率為14·31‰,參照這個標準計算得出1958——1962五年時間內正常死亡為4744·6萬人。已知五年實際死亡為5066·8萬人。兩數相減得出五年非正常死亡人數為322·2萬人。我認為這個數據比較合理。  

「西元2012」網友認為取1950年——1957年的8年平均數不合理。因為1950年解放戰爭還沒全部結束,緊接著又爆發了朝鮮戰爭,與58——62年沒有可比性。他認為取1954—1957的4年平均死亡率11.915‰比較合理。他比照測算出的非正常死亡大約為1200萬人。  

我以為54——57年是一個全面修養生息時期,又是正常年份。而58年即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緊接著又連續發生了嚴重自然災害。所以,這兩個時段也沒有可比性,應該還是用前8年的平均值為參照得出的非正常人數322萬比較合理。  

   

   

(三)  

   

還有一個殺手鐧數據。這是一位叫「抽象理論」網友不小心算錯了數而在無意之中送給我的。他在我的帖中留言:  

「一年100萬,全國6萬萬人,也就是說,非正常死亡為0.16%左右
  現在每年非正常死亡800萬,人口算13萬萬,非正常死亡為0.6%
  到底是三年災難,還是3年天堂。」  

他在這裡說的「100萬」是將我推算的非正常死亡「322萬」以三年平攤的每年概數。他將現在每年的非正常死亡與當時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作了一個比較。比較的結果,實際是現在的非正常死亡率遠遠的高於過去,約相當於過去的4倍。因為他把這個比值弄顛倒了。誤認為那三年的非正常死亡率是現在的4倍。所以他後來由此發問:「到底是三年災難,還是三年天堂?」  

我把他的留言細細地一看。喲。真要如這數據顯示,當時的非正常死亡率只及現在的四分之一,那三年還真的可以算是天堂哩!當然,這只是就這個數據說的話。事實上那三年並不是天堂。不過,僅憑這個非正常死亡率遠小於今日的「一比四」,就足以說明,它至少不可能成為某些人所說的人間地獄!  

   

   

(四)  

   

由「抽象理論」網友所作的這個數據分析看來,我們對於「非正常死亡」也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了。  

非正常死亡是相對正常死亡的一個表述死亡的大概念。它包括車禍、礦難、過勞、疫病、飢餓、凍餒、兇殺、自殺、刑懲等各種形式的非正常死亡。餓死人只是它內含的一個子項。  

可是,如今的一些精英們萬!餓死幾千萬!卻有意混淆這兩個概念。將非正常死亡與餓死混為一談。一個勁的餓死幾千有的為了迴避當年的嚴重天災。乾脆把三年天災期間的非正常死亡喊成了「大躍進餓死了幾千萬」。而實際上大躍進是發生在1958年。  

無可否認,作為人口死亡的一種類型,非正常死亡確實是一種慘痛的令人難以接受的死亡形式。但是,在人們的生存現實中,非正常死亡又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的死亡形式。任何社會、任何國家都沒有消除它的能力,而只有將它壓縮降低的可能,只有可能儘力把它控制在最低的限度以內。這就需要我們時刻面對現實,找出差距,採取措施。如果我們專把目光死死的盯著歷史,這就給了現實的它一個向上翻騰的可乘之機。大家看,在我們的不經意間,它一蹦,非正常死亡率就增加了將近4倍——每年800萬!  

而我們眼裡看到的卻是那個非正常死亡率只及它四分之一的每年100多萬!  

說起來慚愧得很,像我這個每天在網上談非正常死亡的「磚家」,要不是「抽象理論」網友的慷慨提示,直到現在也不會留意這個800萬。  

有的人在我的帖子里罵我「沒良心、沒人性、是畜牲」,如果拿這個無視800萬來衡量,我認為還真罵得活該。不過,我也希望這些罵我的朋友能和我共勉,都不做沒人性沒良心的畜牲!大家要樹立一個新的觀念,在重視那個每年100多萬的同時,更加重視這個每年800萬、合力敲打這個800萬,刀削斧劈這個800萬!這才是我們的良心所在!人性所在!因為,那個100多萬早已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失,而這個800萬卻在現實中天天與我們同在!  

   

   

(五)  

   

第三個殺手鐧同樣是數據。網上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叫喊餓死幾千萬的人沒有幾個能拿出自家餓死人的數據。  

我曾在華商雜壇發過《三年大飢荒餓死人問題網上調查》帖,帖子發了六遍,在網上掛了20餘天。只有兩位網友提供了當時自家祖孫三代中有餓死人現象,一個是爺爺奶奶,一個是妹妹。  

有位李憲源先生在多維網也作過類似的調查,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尋出了3600萬冤魂的楊繼承很知道自家餓死人數據的重要性。所以,他在《墓碑》中花了很多筆墨描述他那位「餓死」的父親。令人不解的是,面對著家鄉樹皮剝光、塘水「喝」盡的景象,當時已上高中的他竟然沒有感覺到大飢荒已經來臨!下面是楊大師的一段家鄉荒景描寫:  

「門前的榆樹(浠水稱之為油樹)沒有皮,白花花的,底下的根也刨光了,剩下一個凌亂的土坑。池塘幹了,鄰居說是為了撈蚌放乾的。蚌有股難聞的腥味,過去是不吃的。沒有狗叫,沒有雞跑,連過去歡蹦亂跳的小孩子們也待在家裡出不來。灣里一片死寂」。  

他的家鄉這不是快到人吃人的地步了嗎!可是,他又說:  

「我不知道更遠地方發生的事情,我以為我家鄉發生的事是個別現象。我以為父親的死只是我一個家庭的不幸。」  

這是什麼鬼話。個別現象就是個別現象,一個家庭的不幸就是一個家庭的不幸。你楊繼承總不至於糊塗到把眼裡看到的普遍餓死人現象當作個別現象罷!總不至於把許多家庭的不幸當作你一個家庭的不幸吧!  

再說,處在縣城的淆水一中離你家也有幾十公里路。你「不知道更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難道往來學校的路兩邊的餓死人慘象你也會不知道嗎?吃光了樹皮的家鄉,你為何什麼慘象也沒有看到。就看到了你「一個家庭遭到了不幸」,「餓」死了你父親?  

別這麼扭捏作態躲躲閃閃了。我們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家鄉沒有餓死人!你要說你父親是餓死,就乾乾脆脆地說,你的家鄉就餓死了你父親。  

其實,他父親的餓死也是造的假,本人有專文進行過求證。楊繼承造假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墓碑》的可信度蒙人,騙取大家的同情心。  

由他家鄉沒有餓死一個人又可以推測到,他家鄉樹皮吃光的荒景,不是他當時看到的現場,很有可能是他幾十年後「看」到的想象。  

   

   

(六)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問題,每當我的辯論對手在「餓死幾千萬」面前節節敗退的時候,都會拋出同樣的理由:餓死300萬與餓死3000萬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這種說法來源於中國社科院徐友漁的一句名言。徐先生在斷言「餓死幾千萬人則是毛澤東時代的標誌」以後,自知這個患嚴重浮腫病的「幾千萬」來日無多,穿脬的日子不會太久,所以預先就為它找了一條退路,算是一個退守之策。他說:  

「我們可以取最低數的十分之一,質問左派們:難道你們認為,餓死200萬人就天經地義?」  

言下之意,也就是「餓死300萬與餓死3000萬性質一樣,沒有任何的區別」。有了這個法寶,即使2000萬變成了200萬,他仍然可以背水一戰,他不和你談「量」改談「質」,反正200萬與2000萬「質」是一樣的。  

我曾多次回答過這種說法:「沒有本質區別,那就乾脆餓死6萬萬好了,省得我們今天在這裡爭來吵去。」因為全部餓死了嘛。  

當然,這只是一句頂牛的話,當不了真。稍作分析,就會發現兩個數據有著本質的區別。譬如:像當年信陽這樣極端的個案,在發現之後,採取緊急補救措施和任其繼續發展得到的結果肯定是死亡人數一小一大。採取補救措施就遏止了繼續死亡,放任不管就會使死亡無限擴大。難道這兩種對待餓死人的態度竟然會沒有本質區別嗎!  

再說,我們也可以質問右派們一句:既然餓死3000萬與餓死300萬沒有本質的區別,那你們為什麼要把餓死300萬擴大為3000萬甚至還要擴大到6、7千萬!  

借用徐友漁先生的那句名言我們不是也可以質問右派們:「難道你們認為:把200萬擴大10倍增加到2000萬或者擴大15倍、20倍增加到3000萬、4000萬都是天經地義?」  

徐友漁的回答是沒商量:就是天經地義。甚至還有4000萬尚未產生的卵細胞被楊繼承轉化成了餓死鬼。他也認為是天經地義!  

 楊繼繩在《墓碑》22章中作了一個這樣的結論:在1958年到1962年飢荒期間,全國非正常死亡人數大約3600萬;另外,因飢餓使得出生率降低,應出生而沒有出生的人數大約4000萬,大飢荒使中國人口損失大約7600萬。  

這個楊繼承,他好像當了「國家生育部」部長,制定了一個全國育齡婦女的生育產量計劃。如果國家沒有制定具體的年度「人口產量」指標,他這個欠產4000萬人是怎麼計算出來呢?  

4000萬個沒影的卵細胞加入了「餓死人」行列,這樣一個荒唐透頂的東西,徐友漁居然也認為,這是一個比較科學、可信的數字。  

這樣的「科學」,與蕩婦何異!這樣的科學,成了他們造餓死鬼的機器!他們所以如此瘋狂的造餓死鬼,真的是「3000萬與300萬沒有本質區別嗎」,下面就圖窮匕見了:  

 餓死3600萬人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楊繼繩說:  

這個數字相當於1954年8月9日投向長崎的原子彈殺死人數的450倍。1945年8月6日,美國飛機向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炸死7萬1000人;8月9日,美國飛機向長崎投下了另一顆原子彈,炸死80萬人;即大飢荒相當於向中國農村投下了450枚原子彈。   

  這個數字相當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24萬人的150倍,也可以說大飢荒相當於發生了150次唐山大地震。   

  這個數字超過了第1次世界大戰的死亡數字。第1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只有1000多萬人,中國1960年1年就餓死1500萬人以上。   

  大飢荒的慘烈程度遠遠超過了第2次世界大戰。第2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4000萬到5000萬之間。

  

原來,他們瘋狂的擴張餓死人數據,就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他們卻不曾想到,數據也有靈性,你隨意玩弄它,惹得它性起,它就要反擊你。如今,我們欣慰地看到,這些隨意玩弄數據的人,終於在大庭廣眾之中,被數據無情地剝掉了畫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