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白金一代」呼之欲出,莫讓天才變浮雲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1-2-15 16: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晨聲


姚明受傷后,中國籃球開始迅速衰敗。經過亞錦賽的失敗,中國的球迷開始深刻的認識到中國籃球的危機。內線人才一撥不如一撥,移動長城漸成過去式,外線人才匱乏,越來越缺乏特點…所以,這段時間讓中國籃球在反省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新人的成長。所以一個個「小姚明」橫空出世,可從張兆旭到鄭准,一個個大個子都仍遠離姚明甚至易建聯的高度,卻統統被聯賽拔苗助長了。


事實上,中國籃球百花齊放的年代並不是現在,而是上世紀中期。94黃 金一代的橫空出世才造就了中國籃球最為輝煌的時刻。包括胡衛東、鞏曉彬、阿的江、孫軍、鄭武、吳慶龍、單濤等一大批國內頂級球員組成的超級球隊。這支球隊並不像「姚時代」一樣頭重腳輕。而是很均衡的發展。在各個位置上均有亞洲一流球手擔當角色,也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亞洲的地位。


世紀之初,「移動長城」的橫空出世改變了中國籃球的發展路線。以王治郅、巴特爾、姚明為首的內線躋身到世界一流水平,並先後進入NBA最高水平的籃球殿堂。中國籃球發展之路開始趨近於大型化。雖然一定超級球星的出現幫助中國籃球穩固在世界籃球的地位。但造成的發展的失衡同樣致命。后場危機在近十年來困擾著國家隊,而在失去了超級明星之後。中國男籃在亞洲霸主的地位也不再牢固。


從2007年亞錦賽二隊的慘敗到2009年亞錦賽一隊的折戟。畸形發展中的中國籃球走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今年又是亞錦賽年,壯志未酬的男籃仍舊沒有奪冠的把握。卻眼睜睜的看著姚明缺席、王治郅越來越老。新人的表現依然不足以起到接班的作用。


或許,友誼賽中史上奪冠的U16青年隊讓人們看到了希望。這是一支發展趨近於均衡的球隊,或許他們這些95后們能夠超越94黃 金一代開創中國籃球的新的歷史。阿爾德蘭、郭曉鵬、趙繼偉、周琦等人倍受關注。尤其是周琦被稱作是「小姚明」,也被看做最有潛力的球員和最可能超越姚明的球員。但我想,「小姚明」、「小納什」等稱號多半出於球迷和媒體的寄託。這支球隊最給力的還是均衡的表現。有內有外,相得益彰。這批15、6歲的小孩重走了94黃金一代的路線。

94年,這些小孩還未出世,16年後,他們有可能成為中國籃球又一批天才的黃金一代…但莫讓天才成浮雲!同籃球一樣,中國足球也曾經歷過這樣的鼓吹。沈祥福那年的國青隊被稱作是「超白金一代」。可最終,他們還是在國際大賽中輸的體無完膚,沒有阻擋中國足球衰敗的步伐。這批比肩94黃金一代的少年也可以稱作「白金一代」,不希望籃球也這樣。


均衡的上路並不代表均衡的發展。由於各個地方的訓練水平、教練水平不同,球員的發展也會出現不均衡。年輕時名聲大振不代表將來就一定成為明星。現在困擾著他們的是如何繼續培養、深造的問題。有些在青年隊就被各種原因埋沒才華,更有些俱樂部,為了一時的成績放棄基本功的拔苗助長反而害了小球員。


走出去加上請進來,這是小球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方面要增加這批球員之間的磨合,讓他們多打高水平的熱身賽,適應和國外對抗的節奏。但還不能完全走出去參加諸如美國NCAA等聯賽,畢竟語言、文化等差異讓球員難以適應。另一方面,更要聘請高水平外教長期執教,增加這批年輕隊員基本功和技戰術思維的訓練。增加國青隊的集訓次數遠比成年隊來的簡單,畢竟他們沒有職業聯賽和金錢的束縛,集訓更要聽話許多。


並不期待這批小孩個個成為大明星,只要一批隊員里能出來一個超級明星。每三四年裡的青年隊里出一個超級明星。那籃球幸甚,中國幸甚!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