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正確看待文革必須提出的十個重大問題!

[複製鏈接]

188

主題

654

帖子

66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龍 發表於 2011-2-8 19: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正確看待文革必須提出的十個重大問題!

發布: 2011-2-08 02:26 | 作者: 江山風雨情 | 來源: 毛澤東旗幟網 | 點擊: 2270 | 回復: 14



對於受到文革衝擊的人來說,想理智地不帶任何偏見地評價文革,是不可能的。而現在對文革的評價,是在權利爭鬥和思想混亂的年代,匆忙地進行定性的。歷史證明,由歷史的當事人來評判歷史,是很難公正的,哪怕他很想公正,時間和現實才是歷史的最好裁判。
  
  1981年做出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能不能經受歷史的考驗?為什麼作出這個決議以後,就不再討論這些問題了?否定一段歷史以後,不再提"實踐是真理的唯一標準"?難道這30多年可以不用實踐來檢驗嗎?難道這個討論只是工具,達到目的以後就丟了?為什麼記者提到以前的歷史,就簡單地把問題推到《決議》中而不再回答?也不再辯論?那麼複雜的歷史是幾句簡潔的結論可以總結的嗎?同樣,對30多年來的歷史,也不是我們這代人可以評價的。我說的評價是指那種定性的、不容辯駁的評價。秦始皇2000年了,也沒有統一的最終結論呢,何況我們這個時代?根據文件說《決議》徵求了上千人的意見,可是大家看看《鄧小平文選》,決議主要的內容都是這個裡面的,一錘定音,胡喬木作為政治局委員參加的討論也不過是聆聽罷了,根本沒有討論的餘地。面對今天的無官不貪,黃賭毒遍地,大量的被自焚、被自殺、被強姦、被車禍、被轉基因等等觸目驚心的亂局,我們必須對文革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一、文革是動亂嗎?
  
 《決議》中正式給文革取的名字是"十年動亂"、"十年浩劫"。眾所周知,動亂是社會基本利益衝突或政權內部發生矛盾衝突而累及社會的產物,即動亂的前提是政治危機或者社會危機。動亂一般是自下而上的,很少自上而下的。作為當政者,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家發生危機或者動亂。

   文革卻是自上而下的,是毛澤東發動的,文革爆發前有這樣動亂的徵兆嗎?當然沒有,不存在這樣的矛盾基礎。文革前是一片火熱的建設景象和學雷鋒的風氣,產生了王進喜、雷鋒等英雄人物和"東方紅"的大型歌舞劇,社會非常平靜,經濟已經完全好轉,共產黨的聲望如日中天。雖然有"四清"運動和1965年的一些政治運動在前,但是,根據現在所有的回憶錄都可以看出,文革的發生是突然的,任何人都對文革的爆發沒有思想準備。

   當時新華社記者出國半個月回來,才知道國內正在興起文革運動,而且對於文革怎樣發展,怎樣進行,都是不知道的。因此,文革是毛澤東發動的思想和社會的全面革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動亂,不是因為大家對現實不滿而爆發的動亂,而是由黨主導的烏托邦的革命。這和毛澤東對形勢的判斷和手段的運用是直接關聯的。社會主義作為一個人類理想的探索,它的弊端沒有完全暴露出來,而美國和西方世界當時正是內外交困,整個西方是動蕩的。毛澤東說"敵人一天一天爛下去,我們一天一天好起來,"這個話是有充分根據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當時的歷史資料和報刊。美國60年代初肯尼迪總統被打死,以後又陷入越戰和70年代的石油危機以及長期的經濟危機中。當時的美國出動軍隊鎮壓各種運動是經常的。

  美國社會一直到卡特時代才平靜下來。本世紀美國最滋潤的日子就是柯林頓時期,社會階級矛盾大大緩解。但是,在以前那樣一個時代,社會主義被廣泛認為比資本主義優越的多,而且是"埋葬"的關係,但不論怎麼說,動亂這個性質是不準確的,它沒有反映問題的實質和根本。即不是由社會矛盾才產生的"文革",而是毛澤東自己打碎了他親自建立起來的一整套體系。至於他為什麼這樣做?其實,當今的亂局已經告訴我們,毛澤東是偉大的,毛澤東的文革就是鞏固政權,就是要跳出歷史周期律,不做李自成,還權於人民。
  
                  二、文革是權力鬥爭的結果嗎?
  
  在那個時代,毛澤東就是代表革命真理,這是所有人根深蒂固的意識。毛澤東如果想搞掉誰,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了。威信如此,無須他法。而劉少奇從1964年就開始在中央檢討了,到1966年八屆十一中全會上已經排名第八了,根本不需要發動文革。從文革發生前後來看,劉、鄧連絲毫反抗的能力都沒有,有的只是檢討,發動文革的正式決定即"5.16通知"本身就是由劉少奇主持通過的。何來權力鬥爭?在那個時代,誰想取代毛澤東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瘋子。

   即使是現在,誰想否定毛澤東及其思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認為毛是對得起劉的。毛澤東曾經多次扶持和挽救劉少奇,30年代就開始培養他,1945年七大時劉少奇排黨內第二,就有很多人反對,還是毛做工作。開國大典劉少奇把剛結婚的王光美帶上天安門,引起中南海工作人員和領導幹部中的廣泛議論。(因為江青和毛結婚十幾年了,還參加了轉戰陝北,毛也不許江青上天安門)。

  1953年中央財經會議大肆批劉,被毛制止,批了高崗。為了扶持劉,毛澤東把國家主席讓給他,在許多領導人不同意的情況下,堅持在國慶節的人民日報上並排刊登兩個主席同樣大小的照片,並表揚他說"叄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以樹立其威信。但是四清運動中,毛劉分歧明顯,毛認定如果繼續讓劉接班,必將改變黨的路線,變成修正主義,因此劉多次在中央檢討,1965年其地位更加岌岌可危,搞掉他太容易了。就象後來林立果對親信所說的,毛的威信實在太高了,要搞掉誰,只需要一句話。其實,劉也是很左的,老婆搞出個"桃圓經驗"就是左的經驗,劉派工作組進清華大學,幾天內把一千多個師生打成反革命,並逼著幾個學生自殺。文革時群眾對劉那麼恨,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然,對劉少奇的死毛澤東有責任,他把劉交給了林彪。

  "劉少奇專案組"的組長是周恩來,如果打開當時的檔案,則"洪桐縣裡無好人"了。據說80年代初,應鄧穎超的要求,中央銷毀了一批文革檔案。劉少奇的死,的確是一大悲劇。他的死,是階級鬥爭理論發展至極端荒唐的結果。但是,文革中許多幹部被折磨成那樣,也沒有說過一句對毛不恭的話。文革結束以後,受到衝擊的老幹部對毛澤東本人並不抱怨,相反,仍然敬仰有加。因此,並不是權力鬥爭導致了文革。如果由此懷疑毛的品格和動機,我認為,只有小人才會想到別人和自己一樣是小人。自己骯髒,以為別人也和自己一樣骯髒。

  現在有些人甚至對戰爭年代的毛澤東也開始誹謗了,說他發的電報都是商量語氣,是因為毛怕承擔責任。對於這些人說什麼好呢?毛的一切思想和行為,如同他的文章和詩歌,坦坦蕩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任何懷疑和誹謗都是可恥的,如同狂犬吠日。一個有私心的人是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愛戴的。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去世前對自己的子女都沒有任何的安排,但毛去世后,老婆被判死刑自殺,唯一的侄子毛新遠被抓進秦城監獄,從此不知音訊和死活(他的罪行那麼大嗎?不過在毛澤東耳邊說過一次"壞話"罷了),毛的子女成為高幹子女中最可憐的一批人,一度連基本生活都很難維持。而其他老幹部子女不是從政就是經商,成了太子黨。這些也實在做的過分了。

   1976年毛並不想打倒鄧,剛樹起來的人怎麼會樂意去免掉他呢?免掉他也會影響自己的威信,何況毛當時已經病入膏肓,免掉他對於毛澤東是極其痛苦的,但是沒有辦法,鄧小平對走資本主義頑固到底,對文革持否定態度,這是毛主席絕難容忍的,同時毛擔心自己死後其他人不是他的對手,因此才下決心免掉他,免掉以後毛澤東專門叮囑汪東興給鄧安排秘密住處,避免四人幫找他的麻煩,江青找不到鄧,說鄧小平失蹤了。因此這次鄧的一家人沒有受到任何衝擊,而是受到周密的保護。無論如何,毛是重用過鄧的,其職務和權力居黨內第二,大大超過他文革以前的地位,不是這次重用,以後鄧是無法取得那麼引人注目的地位的。毛僅僅因為路線的問題免掉了他。而在毛去世以後,鄧卻這樣對待毛的一家人,實在寒心。
  
               三、文革造成的混亂是十年嗎?
  
  從理論上講是十年,但是從實際來看顯然不是。從1966年下半年檢閱紅衛兵到九大,是鬧的比較厲害的時期,九大標誌文革取得決定性勝利,以後就基本平靜下來了。真正鬧得厲害的就是一年多。"忠字舞"、"早請示,晚彙報"等極端做法只是流行了很短一段時間,卻成為永遠的笑話。其實中國整個70年代是十分平靜的(雖然思想大批判和文革理論仍然實行)。70年代,日本代表團訪問中國,對中國當時社會的平靜留下深刻印象。在很多文革中長大的人群當中,70年代沒有亂的感覺,社會秩序和治安都很正常,學校裡面正常上課,還有集中午睡,放學排隊,還有綠豆湯以及為防止感冒喝鹽水、打各種預防針等等,紅衛兵、紅小兵只是一個榮譽(取代了少先隊)。

  有對雙胞胎,1968年她們的媽媽從湖北把她們帶到青島,一路上都是遇見幫助她們的人,絕對沒有現在這樣到處"兵荒馬亂"的感覺(現在各個地方到處貼著"搶劫可當場擊斃"的恐怖標語)。造反派不是為了個人權力,也沒有任何人從中發財,而是為了保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這些概念現在人是無法理解的。各派造反組織都是為了保衛毛主席革命路線而爭,屬於純粹的政治狂熱。


  珍寶島事件就是中國軍人手拿"毛主席語錄"和蘇聯軍人鬥嘴仗開始的,然後身體碰撞(就象孩子打架),但是那時的人就是這樣思想很單純的。"頭可斷,血可流,毛澤東思想不可丟",這就是那時人們的思想認識。就象我們現在認為賺錢就是根本一樣,這樣你就好理解當時的人們了。"五七"幹校也不是為了迫害幹部,就是幹部參加一段時間的農業勞動。毛澤東70年代初期也叫李納下放到幹校,難道他也想迫害自己的孩子嗎?所以,十年浩劫的說法不符合事實,說是十年動亂更是以偏蓋全.
  
            四、如何評價文革時期的經濟社會成就?
  
 批判四人幫的時候說,他們把中國經濟搞到"崩潰"邊沿。這些話真是有些莫名其妙。四人幫根本就不分管經濟,發幾篇文章就可以衝擊得那麼厲害?伊拉克被制裁那麼多年,現在也是說它的經濟處於崩潰邊沿,難道1976年的中國經濟形勢和伊拉克一樣?實際上,文革時期工業和農業迅猛增長(具體可見報表),十年平均是7%,僅比最近十年低1--2個點。

  中國的高科技均是文革時期奠定的基礎,外交的輝煌更加不用說,國際上"叄大角"的形勢就是文革時形成的。"叄個世界理論"一直被國際社會引用至今。一大批中小城市和主要產業就是在文革時期發展起來的。比如湖北沙市(沙市現在很糟糕),以前連紐扣都不能生產,到了文革結束時,擁有紡織、印染、機械、電子、化工、橡膠、化肥、農藥、儀器儀錶等幾十個門類的工業企業,這些都是白手起家干出來的。沒有這些,以後什麼改革連平台都沒有。辦過企業的人知道,創業要困難得多。

  1976年以前的文學藝術成就,更是最近20年所無法相比的。近20年來,沒有一部真正有影響的小說,沒有經典的芭蕾舞、歌劇、話劇、交響樂,電影成就也比不上以前,戲曲沒有創新,有的只是流行文藝,而這個根本不是代表國家藝術水平的東西。國防方面,氫彈、驅除艦、衛星、核潛艇、航空工業(水上飛機、殲7、殲8)都是文革時期發展的,大型客機到1981年在上海試飛(後來取消此項目)。水利、水電站等發展巨大。1991年和1998年抗擊洪水,難道不是主要依靠以前的水利設施嗎?

  70年代初國際形勢好轉,中國就馬上開展了經濟技術合作,引進成套化工和紡織設備。社會方面,農村醫療衛生在文革中有了根本變化。如果否定了這些東西,我們國家還有什麼可以說的?更重要的是,那時我們的方針是"自力更生、獨立自主",所以我國的經濟都是實在的,自有的。現在的GDP有一半是外國人的,不要看進出口增長多大,很多都是外資的。廣東一個鎮有幾億美圓的出口,你又有什麼高興的?那是日本公司產品,他利用你的勞動力,你無非是出賣勞動力罷了。我們是在利用外資嗎?不,我們是被外資利用。

  綜觀發達國家,沒有哪個國家是靠外資發展起來的,日本、韓國從來沒有這樣把經濟交給外國,大規模引進外國企業。引進外資主要是一些落後的小國家,如東盟等,他們可以做外國的經濟附庸,但是中國是一個大國,經濟長期這樣發展,等於殖民化在加深。上海經濟那麼"龐大",除了造船以外,還有什麼自己可以拿出來驕傲的產業?無非是給別人築巢罷了,自己還高興得要命(建房子修路,只要投資,誰都可以)。建國61年了,還要拿已經崩潰的大國(俄羅斯)的二流武器撐門面。外交上的被動就更加不用說了。有人說,現在思想比那時自由多了。是的,的確如此。但是這也是不好比的,時代畢竟完全不同了。

   現在到處都是妓女,有什麼言論不能說呢?但是,你發表一篇反對現在領導人的文章看看抓不抓你?文革時你對書記、廠長可以寫大字報,你現在有這個權利和膽量嗎?憲法已經取締了這個權利。過去有走後門,但是沒有腐敗,現在呢?我實在不希望大家這樣比,拿現在的長處比過去的短處,或者拿過去的長處比現在的短處,都是沒有意義的無聊事情。以前的成就是靠覺悟和熱情取得的,現在的成就是靠利益驅動取得的。大家知道,人們對金錢的追逐也同樣是經濟發展的極大動力,善和惡都能夠創造歷史。這兩個動力所帶來的思想和社會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我不是否定改革開放的成就,這30多年的成就是很大的,主要是人民生活提高了,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了,但我們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是巨大的,但是我們要看到以前的成就,也要看到現在的不足,不能夠輕易否定前人的探索和艱辛。隨便舉個例子,沒有大慶就沒有現在中國的發展。所以,否定了過去,也就否定了中國人民艱苦奮鬥的歷史。有人說:中國由鄧小平執政是其大幸。這是笑話。鄧不是缺其不可的人,不象毛澤東,沒有毛澤東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但是,沒有鄧,別的領導人一樣帶領中國發展起來,也許還更好些。鄧有功勞,但是如果說其錯誤也是多多。知道整個80年代的民怨嗎?說鄧是"第二代集體"的核心,本身就是錯誤的。

  無論是按照憲法和黨章,核心都不應該是他。這不是破壞憲法到極點嗎?1987年學潮時,鄧"召見"(中央文件原文用詞)黨總書記、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以及其他政治局常委在鄧家裡開會的文件傳達嗎?哪裡有半點民主的味道,比毛澤東厲害多了。毛澤東畢竟是身在其位。鄧安排接班人的方式和毛有什麼區別嗎?1977年鄧支持西單民主牆,因為那裡經常有大字報呼籲他復出。但是復出以後,有了批評他的大字報,馬上就關閉了民主牆,並取消大鳴大放大字報和大辯論這些當時憲法里賦予人民的權利。也就是說利用了民主派。算了,這裡不評價他了。現在隨便怎麼侮辱毛澤東都可以,沒有任何風險,但是批評鄧是有很大風險的。鄧在文革前做了10年總書記,政治局會議的精神都是由他帶領書記處去落實的,以前的錯誤他沒有份嗎?高級領導人隨便犯個什麼錯誤都是大錯誤,因為其影響大。一個清潔工,想犯歷史錯誤也沒可能。

  我想,還是毛主席說的對,對於歷史問題易粗不易細,否則會有很多紛爭和說不清楚的東西,影響團結。有些人杜撰了很多歷史上的人物"對話",拿來賣錢。稍微有頭腦的人可以分析一下,除非當時有記錄,你能夠記得自己5年前的某次對話嗎?每個字和每個感受、環境也記得嗎?當領導人日理萬機的歲月里,每天不知道會見多少人,處理多少事情,說多少話,他能夠全部記得嗎?可是有的人把幾十年前兩個人之間的對話,開會的情景一一描述,甚至能夠知道別人的私下對話。有這個可能嗎?不要說幾十年前,大家可以自己試驗一下能否記得自己5年前和某個領導或者朋友關於任何一件事情的對話,把它寫下來。這樣你就知道哪些是騙子,那些有真實的成分了。
  
            五、以前的生活為什麼比較貧窮?
  
 新中國建立以後,我們在短短叄年內恢復了國民經濟,同時還打贏了朝鮮戰爭(有人說是打平了,但是如果把中國和美國的裝備倒一下?美國人早就被趕下大海了),清除了危害幾千年的匪患和落後殘餘,社會的清明是自古未有的,真正是萬眾歸心。沒有失業,連國民黨殘留的幾百萬黨政人員都養下來了,歷史上有哪個政權那麼寬容?一直潦倒的文人再也不會為生活發愁了。所以,應該說吃飯問題50年代就基本解決了(溫飽標準不同),這也是外國人感到驚訝的地方。但是總的來說,人民生活水平長期提高不快,原因有3個:一是因為國家的工業化需要高積累,我國當時的積累率一直在30%以上,最高達到39%,嚴重地擠壓了人民生活(蘇聯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工業化也是由於高積累)。

  比如我國1953年就裝備了3000作戰飛機,1956年開始自造飛機,1958年就裝備了5000架(殲6屬於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這些沒有高積累是不可能實現的。1978年後,由於欠人民生活的債太多,國家開始還債,首先是加工資,為什麼人們喊出:鄧小平讓我們富了?這是揀了毛澤東的便宜(因為毛澤東反對單純的物質刺激)。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沒有當時的高積累,中國的工業化將沒有基礎。再說,輕工業見效快,有市場就可以搞。當時降低積累率時,一些領導人就說:"分光吃光,沒有希望。"表示了反對的態度。

   軍轉民時,軍工企業受到空前打擊,研製飛機導彈的企業甚至去燒磚來維持職工的生活。總之,降低積累率必然會使得人民生活提高起來。這也是取得人心的一個最好手段。二是過左的經濟政策,限制了人們的經濟行為。到處割資本主義的尾巴,把意識形態的鬥爭絕對化、普遍化了。對中國人創造力的發揮起到嚴重阻礙作用。叄是人口增長過快,對生活是有影響的。1956年中國有6億人口,20年後的1976年有8億,增加 2億。當然,再過20年,也就是1996年中國就有了13億人口,凈增5億。從絕對值上講,後者增長更多。不過建國以後人口的增長有很多是戰爭以後的現象(戰爭以後人口通常急劇膨脹),人口政策的失誤不到10年時間。

  當然,有些人的比較方法也有問題,比如說現在我們能夠上網,有電話,有電冰箱、複印機等等。這些真是不值得一駁,豬腦袋才這樣比。網路、手機這些是90年代才有的。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家用電器的逐步普及也僅僅是6、70年代的事情(中國在70年代前期電視機已經普及到各單位了,我1972年就看到上海生產的彩電了,當然色彩一般)。複印機在80年代也是很稀罕的東西。當時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是沒有這些東西的。何況時代不可能完全相比,中國人掌握電視機的生產也是90年代以後了(晶元和顯象管仍然是外國的產品或者技術)。技術進步主要是由於80年代新科技浪潮帶來的,怎麼能夠把不同時代條件下的東西拿來比呢?何況我們現在真正掌握多少核心技術呢?
  
      六、文革真的出現"全面內戰"嗎?真的是不要黨的領導嗎?
  
 "全面內戰"是毛澤東提出的,毛澤東晚年的語言特點就是浪漫加實質。全面內戰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內戰,而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在思想領域的全面較量"。如果想打倒走資派,只需要發個免職文件就可以了,何鬚髮動文革,費那麼大的事。又比如毛澤東多次說感謝蔣介石、感謝杜勒斯做反面教員等等,也說感謝日本侵略,使中國人民覺悟起來取得勝利。這些意思其實很清楚的,是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事物的反作用。稍微有頭腦的人也不會想到毛澤東是真的感謝日本侵略。可是這句話居然引起好多別有用心的人的歪曲。

   所以,認識毛澤東,特別要認識他晚年的一些語言特點(他還說投了尼克松一票)。文革當中造反派曾經提出"踢開黨委鬧革命",但是那時奪權以後分"舊市委"和"新市委",共產黨的威信並沒有絲毫受損,實際上黨更加神聖了,因為文革本身就是黨領導的。文革取得勝利,當然黨就更加偉大了。大家從九大電影中就可以看出來。入黨是當時人們追求的最終政治生命。踢開黨委是指踢開走資派,而且也只是很短一段時間內造反派說過這個話,以後就沒有這樣說了。到處都是"黨領導一切"、"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口號。黨的地位從來沒有動搖過,而是增強了。因此,根本不存在全國失控的危險,根本不存在獨立的政權體系。有人把80年代以後的學潮和文革時不要黨委等同起來,真是風馬牛不相及。
  
           七、對毛澤東的崇拜是文革宣傳的結果嗎?
  
 毛澤東從來就是受到人民擁護的,斯諾在《西行漫記》里就預測毛澤東將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蘇聯醫生在延安給中央領導人看病,深深感到毛澤東是強有力的當之無愧的領袖,是其他領導人無法比擬的。對毛的崇拜是從軍隊和民間開始的,當時國統區人民痛苦不堪,而解放區人人安居樂業,沒有土匪,沒有失業,也沒有妓女,官兵一致。1942年陝北老百姓就自動送"人民救星"的牌匾給毛澤東,農民自發唱出的"東方紅"就誕生了。而當時中國的宣傳機器掌握在國民黨手裡,都是對共產黨的謾罵。黨內也從來沒有搞過個人宣傳。

  據有些人回憶"毛主席萬歲"的口號40年代初老百姓就叫開了。因此,毛澤東的威信首先是從軍隊和老百姓當中取得的。見過毛澤東的人很少不承認他的偉大。國民黨統治區的知識分子(如粱漱溟)去了延安后個個被毛澤東所傾倒,連駐延安的美國觀察團的大部分成員也為毛澤東的魅力所征服,從而使他們失去美國政府的信任。因此,對毛的崇拜是歷史自然產生的。而且,樹立毛主席的權威也是當時革命鬥爭的需要,否則黨就沒有一個核心,無法凝聚黨心、民心。但是領袖不是自封的(王明就是自封的),而是在鬥爭中自然產生的。我們知道,老百姓對當政者出自內心的歌功頌德是不容易的,一般都是罵當官的,就和我們現在這樣。所以,取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不是那麼容易的。

   隨便問一個老人,他們對毛的感情真是令人感動。一個留學生去年到貴州調查,貴州的農民一談起毛主席就是哭,就是流淚。去年拍《長征》電視劇時,藏族同胞看見"毛主席的隊伍"來了,無不熱淚盈眶,拿出食物給攝製組的人吃,堅決不要錢。導演深有感觸地說"不拍長征,不知道毛主席的偉大。"這些難道是宣傳能夠得來的嗎?現在我們的宣傳機器鋪天蓋地,你會去崇拜他們嗎?越宣傳越噁心。又有人說,個人崇拜是封建殘餘。那就更荒誕了,綜觀世界各國,個人崇拜還少嗎?最普遍的就是明星崇拜。因此,不能夠簡單的下結論。

  文革中對毛澤東思想的宣傳是庸俗化了,並沒有增多人們對毛的崇拜,只是更集中的表現出來了。由於極度的個人崇拜,造成了很大損失,這個教訓值得記取。但是不等於說毛的威信是宣傳的結果,也不等於人民把毛當作神,而是對領袖的熱愛。去年一個老軍人接受採訪時,記者問他:毛主席對於他們是不是象神一樣的崇拜心理?他回答說:"怎麼會呢?他是我們的領袖,是我們最親的人,老百姓都有心裡話都想和他說。怎麼會當作神呢?"什麼"走下神壇"的毛澤東,簡直是扯淡。

  世界各國對毛的評價與中國截然不同。世界對毛的尊崇是我們不敢想的。尼克松、基辛格在90年代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從來都是尊稱毛主席,而我們國內官方稱呼毛澤東同志。一些人則稱呼"老毛",把蔣介石卻叫"蔣先生"。所以現在世界上對毛最不尊敬的是中國人自己。瑞典有個政治家從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落成以後,每年都要來中國瞻仰。80年代初期,面對反毛的現象,他焦急地說:"中國的年輕人要記住毛主席,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中國"(此事人民日報登載)。80年代中央作了個《黨內生活的若干準則》,就是領導人不再稱呼職務,一律稱呼同志,個人說話不再稱呼"指示",但是大家看看現在的報紙吧,都忘記這個則准了,只有稱呼毛澤東的時候才叫"同志"。
  
還 · 看 · 今 · 朝

188

主題

654

帖子

66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1
沙發
 樓主| 廣龍 發表於 2011-2-8 19:04 | 只看該作者
           八、毛澤東思想真的是全黨的集體智慧嗎?
  
《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論述毛澤東思想的時候說:"毛澤東思想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他們的根據是毛澤東總結的這些思想,是全黨實踐的結果,其他領導人也有自己的貢獻,有些經驗也是很多人一起創造的。於是,這個說法就延續下來了,並影響了人們的思維。這個話表面上看起來合理,其實是似是而非,經不起起碼的推敲。本人經常研究毛澤東選集和黨史,我認為這個說法是十分荒謬的。

    首先任何思想和學說都不是孤立產生的,總是源於人的實踐活動,這個在《實踐論》裡面有闡述。所以,毛澤東思想當然是產生於中國革命的實踐,沒有實踐就沒有這些思想活動。

   第二、有實踐並不必然會產生思想。即使產生了思想,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思想。判斷錯了,思想也錯了,正如毛澤東晚期那樣。思想和學說體系的形成必須通過人的思維,進行分析、推理、歸納、判斷,得出結論,這是需要站在歷史前沿的人,並具有很強寫作能力的人,才能夠完成。比如,長徵到陝北后,你們看見誰去系統地思考、總結中國的戰爭規律和歷史教訓?只有毛澤東。如果他不去思考,或者不去寫,黨內就根本不會有成熟的系統的軍事思想。這個不是誰叫他寫的,而是他作為一個偉大人物自覺的行動,寫出來以後作為指引方向的指針。很清楚,沒有毛澤東,當然就不可能有後來的毛澤東思想。其他人根本寫不出來。

  第三、毛澤東的思想真的有很多人參與進來嗎?沒有。大家都很清楚,毛澤東的文章全是自己動筆的,看文筆都知道。不僅如此,他還不斷告戒各級領導也要自己動筆。他寫的文章或者代替中央寫的文件,由於高瞻遠矚,在中央討論時從來沒有修改過,這是很多人回憶中也談到的。最近發表的"關於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前後"一文,很清楚的說明了這個問題。那是毛澤東對一些新來解放區的文學藝術工作者中暴露的一些資產階級思想作了調查,找很多人談話以後才寫的,博古看了以後興奮的要命,催著儘快發表,產生了很大反響,連國統區文藝界也爭相傳看,從而誕生了黨的文藝路線。朱德也在那個會議講了話,那完全是軍人的大白話,根本沒有理論可言。所以在這個裡面,根本沒有什麼集體智慧的結晶。大家可以看看其他領導人的選集,都是談具體工作,沒有理論,更沒有理論體系,和毛完全無法比。

  第四、有人說,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實踐和討論,難道都是毛澤東一人的功勞嗎?這個話問的沒有道理。如果按這個說法,馬克思的學說就是第一共產國際集體智慧的結晶了,列寧的學說就是俄共(布)的集體智慧了,因為沒有巴黎公社、沒有十月革命就沒有這些思想嘛,難道俄國的思想家還少嗎?對列寧學說就沒有一點貢獻?你寫一篇小說也是集體的結晶,因為你是根據社會生活寫的嘛,發表時編輯還幫助你改,還要審稿,大型作品還要反覆討論、修改。就好象你踢了一場足球,踢完了以後你寫了篇感想文章,你能夠說這文章是球隊集體智慧的結晶嗎?這不滑稽嗎?打了一場仗也是這樣的道理,有人在戰鬥后總結了經驗教訓,難道就變成集體智慧了嗎?這是中國人貪便宜心理的表現,有好處就撈。為什麼這20多年來那麼豐富的實踐卻沒有理論呢?鄧小平的叄步走戰略那不是理論,他的書屬於口頭政治,沒有理論的東西,說了以後,別人就開始論證、宣傳。所以,除了毛澤東代中央起草的一部分文件以外,毛澤東的思想就是他自己獨立觀察中國革命的結果,而這個思想被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所接受和宣傳。否則,大家就不用研究毛澤東了。


   第五世界任何政治或者思想人物裡面,也找不到什麼集體結晶的說法。毛澤東去世以後,有些人覺得毛澤東思想不能夠讓毛一個人獨吞,所以說什麼集體智慧結晶,那意思就是說,裡面也有我的功勞,我的思想,只是不好意思明說罷了。《決議》當中還專門舉了幾個例子,說這個人對這個問題提過這個建議,那個人對那個問題提過那個建議,簡直是分功勞一樣。反正毛澤東正確的思想,大家都有份;但是毛澤東的錯誤呢?對不起,那是毛澤東自己的,因為他後來"獨斷"嘛。可是不要忘記了,即使毛澤東真的獨斷,你為什麼不反對呢?有些人一直是中央核心領導成員,為什麼從來不說話?明哲保身嘛!這是一個革命家應有的態度嗎?所以這些人,得到那些,卻必然失去這些,只想給自己貼金,污水都是別人的,那怎麼可能?毛澤東如果真的獨斷的話,就不用發動文革了。另外,《決議》中把毛澤東的晚年和以前的思想割裂開來也是不合邏輯的。從思想史上很難看到一個人的思想會截然分開的。當然,毛澤東晚年的確有很多不同於50年代的思想,但也應該結合起來研究。
  
                九、徹底否定文革的後果。
  
 對於文革中受到衝擊的人,不否定文革,他就無法出來工作。但是,徹底否定是會有很大政治代價的,也許這個代價當時看不清楚。首先,文化大革命是億萬人民積极參加的。徹底否定文革,就表示一大批人要重新評價,因為這些當時在台上的人都是極力擁護文革的,我認為投了贊成票的人都有責任。我非常佩服九大時對劉少奇決議唯一投反對票的那個女黨代表(她後來並沒有受到排斥)。這個票是你代表人民投的,為什麼有意見不投反對票呢?如果你是怕政治錯誤,那就更加證明你的政治品格有問題了。包括鄧本人,大家可以看看他的檢討書和給毛澤東的信,為什麼其女兒毛毛在她回憶父親的書中不提這個事情呢?檢討、取得信任、翻案,這難道是正當的人們應該做的嗎?

  從邏輯上講,如果毛澤東犯了那麼大的錯誤,那麼所謂"敬愛的周總理"又怎麼能敬愛的起來呢?因為毛的每個指示都是周去積極落實的,從來沒有半句反對意見。正如許世友喝酒時說的: "現在要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了,我當時在台上,我是打而未倒。在文化大革命中,沒倒的肯定犯錯誤。" 事實上,文革的發動、組織都是經過中央的決議,有合法程序。即使是劉少奇的問題也是逐步升級的,先調查了好幾年,有了大量的人證物證,才專門作了個決議。不象逮捕四人幫,一個晚上搞定,然後宣布取得勝利。江青的心是狠毒,但是比她毒的多的是。逮捕江青的那天,她還在和工作人員一起摘蘋果呢,這是在準備政變的人嗎?逮捕他們的理由是根據光明日報發了一篇"按既定方針辦"的社論。實際上他們既沒有軍隊,也不掌握警衛部隊,都是秀才,王洪文早就沒有實權,怎麼敢動手?當然,先抓起來就什麼都好說了。據說陳雲對此不以為然,並說今後黨內再不允許搞什麼粉碎了,一律通過組織程序解決問題,人家也是選上去的嘛。頭一天你投票選舉他們,第二天就抓他們。這樣的宮廷活動開了先例以後會搞的人人自危。從以後調查的情況看,沒有充分證據說明四人幫在準備政變,只找到王洪文的標準照,然後把他分管的民兵武器拿了一部分出來作為證據。其實我認為林彪(他是管軍隊的)確實有政變的企圖和行動,但是四人幫的打算是想在即將召開的中央全會上取得多數,而絕對不敢政變。我並不是說四人幫好,但是什麼事情都應該合理合法。最偉大的人和最壞的女人結合,最後是這樣一個結局,毛的畫像掛在天安門,他的老婆卻被關了十幾年自殺了,難道這不是悲劇嗎?還有什麼比這更離奇的故事嗎?(關押毛的親屬比文革中任何政治人物的關押時間都長)

  徹底否定文革就必然牽涉到文革前的歷史。那麼整個黨的歷史就給抹殺了。要知道,中國是1949年解放的,而不是1978年解放的。現在的情況是,連80年代都不宣傳了,只宣傳13年。這樣割裂歷史的宣傳,對黨真的有好處嗎?否定了黨的歷史就必然對現在有好處嗎?人們為什麼老是要生活在否定之否定當中呢?一下子把文革抬得那麼搞,一下子踩到腳下,人民的思想難道是木偶嗎?如果這樣,思想道德意識的混亂就是必然的。這30多年來,經濟在發展,據說取得了偉大成就,但是共產黨和解放軍的威信卻節節滑坡,這不是事實嗎?其實,現在人們對共產黨的感情還是以前的。這30多年,根本沒有建立什麼感情。

   徹底否定文革,就會使後人無法正確理解黨的歷史,無法理解當時黨的領導人,也無法正確評價毛澤東,而只是從無限誇大的錯誤和全盤否定中來認識他們。80年代以後長大的人一說到文革就以為整個十年都是戴高帽、遊行抄家、潑墨水,以及造反派一些極端的口號。把毛澤東自認為平生兩件大事之一的文革理解成這個樣子,這是對待歷史的態度嗎?

   徹底否定文革必然就犯了新的錯誤,即沒有實事求是地看待歷史。這對於現實是沒有好處的。現在我們奉行的理論,和以前一直奉行的理論已經找不到共同點了。這怎麼解釋中國革命?怎麼解釋黨的革命歷史?從而使人們對共產黨的合法存在產生疑問。因為這是一個選擇題,肯定現在的理論,即為有錢人的理論,西化的理論,則必然否定過去一切。如果連中國革命的理論也否定了(事實上已經否定了),那麼幾千萬人的血真的是白流了。中國1840年以來就沒有值得肯定的東西了: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共產黨的錯誤。唯一值得肯定是1978年以來的道路。但是這個道路究竟會如何?現在還沒有歷史的結論。實際上,文革不是動亂,而是政治運動。動亂危機的產生是80年代以後,一直到現在,我們的社會、經濟、政治、民族危機是越來越深刻(文革當中沒有民族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按照鄧的話來說,就是幾億人往外跑。

  因此,真正存在動亂危機的是現在,是需要我們領導人拿出勇氣和魄力的時候,不應該再把責任推給過去。就象柯林頓不能把責任推給里根、布希不能推給柯林頓一樣。改革還要堅持100年不動搖,也就是說還要繼續革1978年以前的體制和思想的命,這有些好笑,毛澤東用20年(1956年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到去世)建立的體系,已經用24年(1978到2002)來改革它?有這樣改革的嗎?改的時間居然長於建立的時間?還沒改好?乾脆重新建好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也僅僅用了叄年罷了。實際上改革是每個政府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做的,也就是施政,為什麼一定要說改革呢?是改掉毛澤東的東西,還是改掉後來建立的東西?何必強調如此?反正現在沒有幾個人懂邏輯。
  
                 十、對文革的應有評價。
  
  客觀評價文革和毛澤東,對於黨是有好處的,也不必搞得象現在這樣把文革作為一個"准禁區",有了決議就不管了。又徹底否定它,又不許建文革博物館,怕影響黨的形象,十分難辦。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很多東西不是一個決議能夠決定的,關於劉少奇的問題也是有決議的,不是平反了嗎?總之,時間會判定一切。但是我們不能等時間來判斷,否則,國家會遭受痛苦。我認為,肯定文革成就,肯定毛主席的功績,只會使人民高興,增加各民族的凝聚力,不會影響現在和以後的路線和政策,因為時代不同了。

  現在的人只記得鄧小平的一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可是他的思想還是很廣泛的,比如紀律和理想、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等等。發展是硬道理,但是錢不是萬能的,一個大國必須有自己的哲學、文化、價值觀、安全、尊嚴、發展戰略以及政治的感召力,僅僅靠冷冰冰的錢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的。80年代中期鄧小平就說過:如果產生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真的就是走了斜路了。還說:如果貪污遍地,到處烏煙瘴氣,即使經濟搞上去了,又有什麼意義?看看現實,想想這些話,不值得崇拜鄧的人深思嗎?

  寫這篇文章,只是即興,所以顯得很亂。我不是為文革招魂,相反,本人是"六.四"那年大學畢業的,我從激進的叛逆者變成了冷靜的思索者。我是主張西化的,因為,西方有反對黨,文革不能重演,我非常了解反右和否定文革的危害,文革主要的3年中(1966到1969)暴露出的野蠻的政治狂熱、人權迫害、政治行為的歇斯底里、對文化藝術的摧殘以及政治理論的烏托邦,是我們黨犯的極大錯誤。如果我寫那個罪行,可以寫幾本書。但是,我對文革從激烈的抨擊轉到冷靜的思考。因為如果我們從這個大教訓中得不到有益的東西,豈不是白白付出了代價嗎?判斷一個事物也不能夠用非好即壞的二維思維。如果文革真的那麼完全是壞的不能再壞了,為什麼億萬人民還主動參與呢?為什麼一直到1980年才作出結論呢?

  當然,人的思維走入誤區的時候是很難轉頭的,人民也是會犯錯誤的。既然是人民創造的這個歷史,當然歷史的責任要由大家來負。如果都責怪到毛澤東身上,老子一點問題都沒有,那麼就等於我們這個民族什麼教訓也沒吸收到。我擔心一本糊塗的歷史帳,會成為導致真正動亂的根源。民國否定了前清,共和國否定了民國,改革否定了文革,100年來,人們總是生活在這兩個極端的政治架構和理念中,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歷史中找到有益的東西呢?在這樣的架構中,任何社會價值觀都會崩潰。
還 · 看 · 今 · 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3
老法師 發表於 2011-2-8 19: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1-2-8 20:11 編輯

你嘮嘮叨叨說再多也沒用, 徹底否定文革已寫進黨史. 除非你推翻共產黨, 重新再寫你的黨史. 不過要等你下輩子了.

文革造成社會極大破壞, 製造數不清的冤假錯案. 多少無辜生命受到迫害. 法制精神蕩然無存. 完全就是一場浩劫. 你在這裡塗脂抹粉也是枉費心機. 你還是認命吧.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539

帖子

38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0
4
nokisnokil 發表於 2011-2-9 03:06 | 只看該作者
能獨立思考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俺佩服此文的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2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