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央視新聞調查還原錢雲會死亡之謎 關鍵證人解析五疑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1-1-29 0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CCTV《新聞調查》    2011年1月27日

  央視《新聞調查》欄目1月26日播出《錢雲會之死》,經過多天的實地調查,分別採訪了浙江樂清錢雲會被碾壓致死案的目擊者錢成宇、錢雲會之子、肇事司機、給錢雲會打電話者王立權、現場保安等,部分還原了案發時的情形,解釋了該案的幾大疑點。以下為節目實錄。

  解說:在浙江溫州樂清市蒲岐鎮,有一個名叫寨橋村的臨海村莊,一條名叫虹南公路的交通幹道從村口經過。2010年12月25日早晨,在公路和村口交界處,53歲的寨橋村前任村委會主任錢雲會被一輛工程車碾壓死亡。但是,村民們並不相信這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他們中間流傳著一種說法:有人目擊,錢雲會是被四個人強行按在車輪下碾壓致死的。這個說法迅速通過網路傳播開來,引起了公眾的強烈關注。事發當天,有媒體轉載了網友列舉的「五大疑問」:「工程車逆行之謎」、「死者身體方向之謎」、「路口攝像頭失效之謎」、「工程車不剎車之謎」、「肇事司機被帶走之謎」,這些疑問都指向錢雲會有可能是被謀殺的。隨著事件進展,在網路上和媒體報道中,質疑和猜測每天不斷更新,加上死者是長期為征地問題上訪的前任村委會主任,人們對錢雲會的死亡真相疑問重重。

  12月27日,樂清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經過調查,錢雲會之死是普通的交通肇事。然而,質疑之聲並沒有因此停止,當天,溫州市市委宣布由溫州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前往樂清對事件進行複查。

  【新聞發布會現場】

  沈強(溫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我就樂清蒲岐,12·25案件的調查情況進行通報。

  解說:12月29日晚,溫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複查結論。

  沈強:案件事實已經查清,證據已經固定。樂清蒲岐「1225」案件排除謀殺可能,認定為交通肇事案件。

  記者:你們怎麼知道他是被車撞死的,而不是本來就死了放在那裡呢?

  記者:錢雲會生前打的最後一個電話是打給誰的?

  解說:對於錢雲會之死,人們有諸多疑問未解。我們前往寨橋村,詢問錢雲會家人的想法。在村民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錢雲會家。錢雲會的兒子錢成旭接受了我們的採訪,但他希望隱去自己的形象。

  錢成旭(錢雲會之子 樂清市蒲岐鎮寨橋村村民):我也想我爸不是謀殺的,是事故,我們家裡也保證有個安全。假如真的是謀殺的話,兇手沒有抓出來的話,我這個家裡全都不安全。

  記者:公安機關調查的結論是交通事故,你自己到現在相信這個結論嗎?

  錢成旭:我也不好說。

  記者:你也不好說?

  錢成旭:別人都說,錢成宇說的,好像是那幾個人謀殺的,那四個人把他壓住,這個說法。

  解說:很多村民說,一個名叫錢成宇的村民目擊了事發過程,「四個人把錢雲會按住碾死」的說法,最初就是從他那裡聽來的。由於事發當天,錢成宇就因涉嫌尋釁鬧事被刑事拘留,外界無法接觸,他是否真的目睹了傳言中的情景,一直為人們所關注。

  警方表示,錢成宇並沒有看到事發瞬間,也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並向我們提供了對錢成宇進行問訊的錄像片段。

  警員:你和他們怎麼說的?

  錢成宇(樂清市蒲岐鎮寨橋村村民):我也就是說幾句。

  警員:說幾句是怎麼說的?

  錢成宇:我說這個人肯定是謀殺的,我就這樣吹的。

  警員:吹?

  錢成宇:不是,我對別人說這個意思。

  警員:猜測的?

  錢成宇:猜測的。

  警員:具體點?

  錢成宇:我具體就是這樣說,我說這個人是害死的我說這是被人害死的,不會是車禍出事的,我這樣講,我在馬路上這樣講。

  警員:被穿制服的人按住,叫車過來軋,這些有沒有說?

  錢成宇:沒有,這些沒說,這些是他們說的。

  警員:誰說的?

  錢成宇:他們農民百姓說的,我這句話沒說,我只講後面有四個人,我沒有這樣說。

  解說:作為事故現場最早的目擊者之一,錢成宇究竟看到了什麼?他說的四個人又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村民們會說傳言是從他那裡聽來的呢?在樂清市看守所,我們採訪了錢成宇。

  記者:作為村民到達現場你是第一個人?

  錢成宇:對,我是第一個。

  記者:你當時到那附近是去做什麼?

  錢成宇:我早上吃完飯沒啥事,我過馬路,看到怎麼那個車往那邊停呢。

  記者:就是說這個車是逆行的?

  錢成宇:逆行的,倒行的。

  記者:你當時離那輛車有多遠?

  錢成宇:十四五米這麼遠,我就去看一下,看一下這個車底下有個人,我再仔細看看,是我們村長,我腦子一片空白,我跑出七八米的地方叫我說皇天三寶(老天爺啊),就像叫救命一樣。

  記者:這中間的時間間隔長短有多少?

  錢成宇:第一眼看到車,離叫人差不多兩分多鐘。

  記者:距離這個車大約也就是十四五米,為什麼會走了一兩分鐘的時間?

  錢成宇:過來過去的車這麼多,有時候車過來的時候我得停下來。

  記者:當時還有其它的車輛經過?

  錢成宇:那天聖誕節,好多車,馬路上還有工程。

  記者:在事故發生的現場,你有沒有看到司機?

  錢成宇:沒看到,有看到就好了。

  解說:錢成宇說,他沒有看到四個人把錢雲會按在車輪下面,但他在現場的確看到了四個人,而且對四個人有懷疑。

  錢成宇:我一過來的時候這個車後面有四個人。車頭在這裡,離開車一米處,後面這四個人就這樣,這樣斜過來走。

  記者:你看到四個人是你剛才說的跑到馬路中間大叫之前還是之後?

  錢成宇:之前,之前就看到了。

  記者:你是從馬路對面走過來的過程中看到有四個人,然後你走到車前面看見了村長,然後跑到馬路中間開始叫人?

  錢成宇:差不多。

  記者:你看到的四個人是什麼樣子?穿什麼衣服?

  錢成宇:穿保安衣服,就是這個過程我有懷疑,你是保安人員,你在那邊在一塊對不對?為啥跑到那個車後面去?我覺得就這個奇怪。

  記者:有很多村民都說他們聽到你親口說看到村長被四個人抬著放到車底下?

  錢成宇:沒有,這個是沒有的,說實話,這個是沒有,被人抬過去這個是沒有的,你抬過去,我是死人啊,對不對?這個是我村長,我會讓你把他抬過去啊,對不對?我這麼個人保護村長都保護不住?

  記者:那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要說是聽你說的呢?

  錢成宇:我說後面有四個人,別人聽錯了,說四個人抬過去。

  解說:事發幾天後,一家媒體報道中,又出現了另一位「目擊證人」。這篇報道說,28日傍晚,鄰村華一村村民黃迪燕突然出現在寨橋村,說自己目擊了現場。據她描述,「3個男人都戴著白手套、黑口罩,其中兩個反扭著錢雲會的手,另外一個人掐住了脖子」,自己上前好心勸阻,卻被人一把推開,「當她回望之際,一輛停在旁邊的卡車慢慢開過來,3個人推著錢雲會背過去的雙手,將脖子推向車輪下。」警方說,看到媒體報道后,他們找到黃迪燕進行了調查,黃迪燕說自己當時其實不在現場,是遇到的一個年輕人教她這麼說的。

  黃迪燕(樂清市蒲岐鎮華一村村民):我是聽別人說的,我不知道,那個人叫我別說不是自己看到的,那個青年人挺高大的。什麼人、哪裡的我也不知道,他叫我說是我自己看見的,我不知道,就說自己看到的,有幾個人過來問(我就說了),然後我回到家,我老公說你怎麼亂說,你這個女人怎麼不去死啊,你這個傻子、傻子,說著還往我腿上踢了一腳,我老公說你這個傻子、傻子,我說傻子、傻子,如果我死了你家的傻女兒誰帶?我每天都幫她洗澡,飯端給她、睡也跟我一起。

  解說:黃迪燕說,自己身體不好,女兒也患有精神障礙,這個年輕人告訴她,如果她去作證,說自己看到了事情經過,她們的病就會好。

  黃迪燕:那個人跟我說,叫我做好事,事後你女兒也會變聰明,自己身體也會好的,我不知道讓我做好事要怎麼做,他說就說看到這個人被謀殺了。

  解說:傳言中的兩位目擊證人,都說自己沒有看到事發經過。不過,據錢成宇描述,當時現場還出現了四個保安,他們是誰,為什麼會在那裡出現?警方稱,經過調查,在場的保安屬於樂清市保安公司,當時正好在事發地附近有工作任務,沒有證據顯示他們和錢雲會之死有關。我們來到樂清市保安公司,在場的幾位主要人員接受了我們的採訪。他們說,從12月21日開始,虹南大道要鋪設電纜,聘請他們公司去維護施工。

  孫金緒(樂清市保安公司保安隊長):這個路段受到村民有些不讓它施工,萬一施工的時候,村民過來鬧或者怎麼樣,我們去阻攔一下,保證這裡施工能夠順利地進行。

  記者:你們每天的工作狀態是什麼樣的?

  孫金緒:我們一共是一百來人,一輛車是十個人、二十個人,有施工的話,我們就派幾個人下去看看,巡邏一下。

  解說:錢雲會的兒子錢成旭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這幾天這個路段的確一直有不少保安。

  錢成旭(錢雲會之子 樂清市蒲岐鎮寨橋村村民):出事前,大概6天前,我們這邊有三個路口,一個路口最少有一輛車還是兩輛車,保護好現場,這6天都在馬路上的。

  解說:保安們說,錢雲會出事那天,由於下雨沒有施工,所有隊員坐在幾輛中巴車上休息待命。中巴車停在肇事車的車尾方向,距離肇事地點大約有四五十米。其中一輛車上有一位名叫鄭元章的保安,事發時碰巧下了車。

  鄭元章(樂清市保安公司保安):當時我就是想下車到對面去小便。

  記者:正好下車?

  鄭元章:對。剛走兩步,然後就聽到剎車的聲音,然後回頭一看,然後那個人已經在車底下了。

  解說:鄭元章跑回車裡告訴了其他人,有的保安就下車跑過去看。

  張回(樂清市保安公司保安):我以為他是在開玩笑,我說不可能的,我就過去看,那個人壓在輪胎下面。

  蔡得寶(樂清市保安公司保安):當時我們隊員有兩個下車的,我就把他們喊回來了,當時我也下去了。

  記者:為什麼想把他們要叫回來?

  蔡得寶:沒有隊長命令我們是不能下車的。

  解說:正在附近巡邏的隊長孫金緒接到隊員電話,也迅速趕到了現場。

  孫金緒:走近車頭看了一下,駕駛室兩個門是開著的,車是發動著的,裡面沒有駕駛員。

  解說:當時,他們都看到有一個村民,衝到路中間大聲叫喊。

  孫金緒:有一個高個子,一米八左右,一米八多,他臉朝著村裡面在叫。

  解說:他們看到的人,就是錢成宇。隨後,村民就和保安發生了衝突。

  孫金緒:我看了下這個人,確定應該已經死亡,然後我轉身就打110電話,打完電話轉頭回去的時候,就那個高個子他就說,就這個,打電話這個,具體什麼原因我也不知道,然後被四五個村民圍著就打。

  記者:那是把你誤認為?

  孫金緒:那我就不知道了,他就說打電話這個。

  記者:那後來這個誤會怎麼解釋清楚的?

  孫金緒:沒有解釋,他們圍著我就打,把我金項鏈都扯走了,幾個隊員看到我被打,他們從車上就下來了,把我拉開,拉開以後我就跑,高個子手裡不知道拿著什麼東西,我看不清楚,我一邊跑,他後面一直追過來,把我追到大概一百多米的時候,又被他們抓住了,又被暴打了一頓。

  解說:這些保安的服裝,袖標上有「警察」字樣,這違反了《人民警察法》,屬於非法穿著警服。有一個傳言說,現場當時迅速出現了不少特警,並和村民發生衝突。按照時間推斷,傳言中的特警,可能就是這些保安。

  孫金緒:磚頭什麼東西都是亂扔過來的,我們用盾牌擋,一邊擋,一邊退出來的。

  記者:然後呢?

  孫金緒:然後我們就跑了,我把整個隊伍全部撤走了。

  解說:事發之後,錢雲會的家人還提出了一個疑問。他們說,當天早上,錢雲會是接到一個電話匆匆離開家的,並懷疑這與錢雲會之死有關。

  錢成旭(錢雲會之子 樂清市蒲岐鎮寨橋村村民):他在樓下面做了麵條,我媽在吃的時候還有老人家過來,跟我爸聊了聊天,煮了麵條,吃了麵條,這個最少有半個小時,我媽在吃麵條的時候,我爸電話響起來了,最少是八點半以後了。

  記者:你爸爸接了一個電話?

  錢成旭:接了一個電話,我爸就從門口出來了,這個是認識的人,好像約我爸出來。

  解說:不少人猜測,這個電話的目的是把錢雲會引到村口,錢雲會的死有可能不是一場簡單的交通事故。在新聞發布會上,警方就這個電話作了如下說明。

  黃小中(溫州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我們查了,而且查到了。打電話者是同村的村民王某,據王某介紹,他打電話主要是跟他講一些村裡的事務,跟交通肇事這個案件本身無關。

  解說:這位村民名叫王立權,目前因為涉嫌尋釁鬧事被刑事拘留。

  記者:出事那天上午,您是給錢雲會打過電話嗎?

  王立權(樂清市蒲岐鎮寨橋村村民):對。

  記者:大約是幾點鐘?

  王立權:八點多一點。

  解說:王立權多年和錢雲會一起為征地問題上訪,他說,當天上午,他正乘公共汽車去虹橋鎮,接到了錢雲會的電話。

  王立權:公共汽車上當然不好說話,我在車上就把他的電話掛了,後來下車的時候,我電話打給他,他就問我上訪材料還有沒有?不知道材料哪裡用的,他沒有說,他就問我材料還有沒有,我說材料沒有了。

  記者:你沒有約他到村口去?

  王立權:沒有,我約他幹嗎?

  記者:有人懷疑說,是有人打電話把村長引到村口要害他。

  王立權:我謀殺他幹嗎,他死我死不是一個樣,是吧?

  記者:他死你死都一個樣?

  王立權: 我們上訪了這麼久,錢幾百萬用了,你兩個人有一個人死了,人家說我用了,人家有些人說錢雲會用的,這個怎麼算呢?有些是有發票的,有些是沒有發票的。

  解說:據溫州市公安局介紹,警方調查結果顯示,12月25日上午,錢雲會接到最後一個電話的準確時間是8點31分,通話時間長度為47秒,來電號碼就是王立權的手機號碼。王立權說,自己打的電話與這起事件無關,但他也懷疑錢雲會是被人謀殺的。

  王立權:有人指揮,這個工程車開過來,這個埋伏已經做好了,這個是有可能性的。

  記者:您覺得它可能是安排好了故意撞人?

  王立權:對。

  解說:錢雲會出事的路口,正好是有攝像頭的,但事後人們得知,它沒能記錄下當時的監控畫面。有報道說,攝像頭在當天「離奇失蹤失效」。警方則說,攝像頭並未失蹤,也並非忽然失效,而是在事故發生前4天新安裝的,因此還沒有啟動存儲功能。承接攝像頭安裝工程的是中國移動樂清分公司,我們找到相關工作人員了解情況。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1-1-29 09:08 | 只看該作者
  蔣阿碎(溫州通信服務公司工程部經理):這個監控項目屬於在建工程,還沒有正式交接投入使用的,12月21日開始啟動施工的。

  記者:是不是應該裝上去馬上就發揮作用了?

  蔣阿碎:裝上去以後發現球機屏幕會抖,以前我們裝的攝像頭都是標清的,這個是高清的,我們懷疑可能是數據線還有視頻頭的問題,22日、23日、24日我們都在換球機。

  記者:那25日當天是一個什麼情況?這個攝像頭?

  蔣阿碎:實時瀏覽已經是可以看了,但是因為調試還沒有正式完工,還無法存儲。

  解說:樂清移動公司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是在中午接到警方電話后,才緊急啟動了監控畫面的存儲功能。

  陳韓騰(樂清移動公司網路部副經理): 12點52分左右,正式實現了存儲功能。

  記者:會不會這個攝像頭已經是開始存儲了,但是最後這一段視頻不願意公開?

  陳韓騰:如果有這方面的疑問,我們完全可以從平台上面的操作來證明,有記錄的。

  記者:能看到嗎?怎麼能證明當時沒有存儲?

  楊林建(樂清移動公司網路部技術員):這可以打開,我們截屏也截下來了,紙質的資料也有的。

  記者:這是從這裡列印出來的是吧?

  楊林建:對。

  記者:從哪裡能看出來?

  楊林建:這是12月25日12點52分21秒,這是制定存儲計劃成功。這三個編號2744、45、46,就相對應寨橋這三個點。

  記者:關於這三個攝像頭,在這之前還有什麼記錄嗎?

  楊林建:這裡可以列印出來,沒有,全部都沒有記錄的。你在上面做過的一切事情,它這裡面都有記錄的,一切指令。你刪除或者什麼,它裡面都是有記錄的。

  記者:如果說刪除能夠看出來?

  楊林建:刪除也有記錄的。

  解說:攝像頭本來應該是最可靠的目擊證人,但遺憾的是,現在它無法提供證詞。到目前為止,能描述事發瞬間情景的,只有肇事車輛上的兩個人:費良玉和黃標。費良玉是車主,黃標是他的老鄉,也是他專門請的駕駛員。但是,當時開車的卻是費良玉,他還沒有拿到駕駛執照,屬於無證駕駛。

  記者:你到現在還沒有駕駛證是嗎?

  費良玉(肇事嫌疑人):考過三關還差最後一關。

  記者:你當時沒有想過,無證是不能駕駛的嗎?

  費良玉:因為這個車子也開了有一段時間,經常也去加油、加水、頂替駕駛員吃飯,也開過。

  記者:您當時也沒有再提醒一下,是不是由你來開更好一些?

  黃標(費良玉同車人員):因為平時都是我們兩個輪流開的。

  解說:事發之後,費良玉因為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拘,黃標則因為一度想替費良玉頂罪,作假證說車是自己開的,被處以拘留十天,罰款200元。我們分別向兩人詢問了事發瞬間的情景。

  費良玉(肇事嫌疑人):當我到達出事地點的時候,就是我的正前方有一個行人,從右側他快速向左側通過,我第一反應就是鳴笛,他是看了我一眼,揚了一下手沒有理我,就繼續往前走。

  記者:揚了一下手是什麼意思?

  費良玉:這個我就不太明白,他就揚了一下手,看了我一眼,就繼續往前走。

  記者: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他距離你有多遠?

  費良玉:五六米、六七米遠的樣子。他是從封閉的那半道過來,我當時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走到道路的中間。我鳴笛以為他會停下來,是吧,按照正常的思維的話,他稍微停頓半分鐘我也就過去了。他沒有停,他繼續往前走。我就緊急踩剎車,向左打方向避讓。可是沒有避開。

  記者:你當時自己車速大概什麼狀況?

  費良玉:不會超過40碼。但是超載的車子一下剎死是很難的。

  解說:同車的黃標說,自己看到行人的時間應該比費良玉還要晚。

  黃標(費良玉同車人員):我坐在副駕駛上面,我就把座位稍微往下鬆了一點,我發現得是比較晚,鳴笛之後我才看到的這個人。他這個車子往左邊靠, 一邊帶這個剎車,但人還在往左邊走。我看見的只是這樣。

  解說:事故發生后,網上有帖子說,從現場照片看「一點剎車痕迹都沒有」,說明司機是故意撞人。警方在發布會上出示了現場照片,並進行了解釋,工程車左前輪後方有5.4米的剎車痕迹,痕迹表面光滑,看不到輪胎花紋,顯然是滑動而非滾動造成的。警方表示,這足以說明司機當時在剎車制動。

  費良玉:我車子沒有熄火就跳下來,跳下來看人怎麼樣。我當時最盼望的就是不會發生命案,還有救。但是我看到的是他躺在我左前輪下,可能是已經不行了,馬上就拿出電話撥打了110報警。

  解說:我們來到樂清市110指揮中心,查詢當時的報警記錄。當天的值班人員告訴我們,這起事故他們先後接到過5個報警電話,第一個電話經查證確實是費良玉打來的,時間是9點46分。

  記者:我聽一下這條錄音好嗎?第一個。

  值班民警:錄音調出來。


 【費良玉報警錄音】

  接警員:110。

  費良玉:你好,出交通事故。

  接警員:交通事故位置在哪裡?

  費良玉:在虹橋鎮華一村。

  接警員:華一村是嗎?

  費良玉:對,虹南大道上面,蒲岐鎮。

  接警員:兩個車打起來嗎?

  費良玉:沒有,是人,人。撞了人,工程車撞了人。

  接警員:工程車嗎?人有沒有受傷,嚴重嗎?

  費良玉:已經可能死亡了。

  接警員:啊?

  費良玉:可能死亡了。

  接警員:那怎麼樣,人現在已經送醫院還是怎麼樣?

  費良玉:沒有,沒有,在車子下面。

  接警員:好的,我們先通知中隊過來看一下。

  解說:費良玉說,黃標出事後跑回了家,自己則一直在事發現場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觀望。在這期間他看到了錢成宇,還目睹了村民和保安的衝突。

  費良玉(肇事嫌疑人):那兒停了好幾輛車,當時有一個人,我也不清楚是警察還是保安,然後就到車子跟前看了一下,那個村民上去可能要阻撓他,他們就是人越來越多,完了磚塊什麼的就飛起來了。

  記者:你在什麼地方?

  費良玉:我在道路右半側,就是封閉的那一側。

  解說:事發后,最早趕到現場的是蒲岐鎮邊防派出所的三位民警,由於派出所離事發現場只有幾公里,他們7分鐘就到了現場。隨後,虹橋中隊的交警也趕到了。費良玉悄悄上前告訴交警自己就是車主,交警將他帶離了現場。

  費良玉:虹橋交警支隊的警車,我是坐他警車回去的,應該是十多分鐘以後。

  解說:事件發生后,有不少質疑是圍繞著肇事司機提出的。怎麼能證明他不是預先埋伏在現場?怎麼能確定他不是有意撞向錢雲會呢?費良玉說,他每天都往返在虹橋鎮灣底村石料場和臨港開發區圍墾工地之間,寨橋村正好在這條路線中間,他只是在一趟正常的運送石料過程中,發生了意外事故。

  記者:當天 你從起床到發生事故這個中間你都做了些什麼呢?

  費良玉:沒什麼,就是早上起床去醫院看我老婆去了。

  記者:然後呢?

  費良玉:然後從醫院回來本身那天我不想回來,因為下雨,干不幹活不一定,後來我那駕駛員給我打電話跟我說幹活了。

  記者:你說你早上第一件事情是去看你的老婆,在醫院,她怎麼了?

  費良玉:病了。

  記者:她是從老家跟你一起來的是嗎?

  費良玉:對。

  記者:什麼時候來的樂清?

  費良玉:9月份。老鄉介紹的一個事情,在這邊幹活。

  記者:你家裡除了你的妻子,還有什麼人?

  費良玉:還有我父母,孩子。

  記者:孩子多大?

  費良玉:9歲。

  記者:男孩,女孩?

  費良玉:男孩。

  解說:費良玉的說法是否屬實?我們到灣底村石料場了解情況,找到了工程車的包工頭老高。老高是費良玉的老鄉,他說,正是經過自己介紹,費良玉才買了輛車,從安徽老家到樂清來跑運輸。

  老高(工程車包工頭):他在買車之前的話給我打電話,他說我買個車過去干行不行,我說那不行,你人要過來看一下。然後費良玉又特意來看了一次,回去才買的這個車子。

  記者:他一共已經在這裡待了多久了?

  老高:兩個月多了。

  記者:聽說費良玉是父母在老家,還有個孩子是嗎?

  老高:他父母都還在,他有孩子沒孩子我還不知道,畢竟我這麼多年都不在家了。

  記者:出來打工比較早。

  老高:我在寧波做了15年了。

  記者:費良玉跟我們說,說他愛人正在住院,現在情況怎麼樣?

  老高:他愛人住院,醫生說他愛人很危險,結果給她打了一針什麼針,然後我叫我的駕駛員把她送回老家去了,這裡她沒有錢繼續治療了,就是這樣的。

  記者:出事之後,傳言很多,我想您肯定也聽說不少。

  老高:我感覺不公平。因為他人一直都是每天都在這裡給車子加加水、洗洗車,這些我都看到過。故意殺人的話,誰也不會這樣,東借西湊,買了一部車,幾十萬塊錢,那麼誰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記者:他每天運這個石料,都是要走這條路嗎?

  老高:必經之路,就這一條路,沒有兩條路的。

  記者:石料場到最後出事的路口,大概多遠?

  老高:我估計就是3公里,3公里還要多

  解說:從石料場到事發地點,沿途有些路口有攝像頭監控。警方調取了當天的監控錄像,有兩段記錄下了費良玉的車輛。第一段是在石料場出口,約9點38分有一輛車離開,錄像拍到的是車右側面,上面能清晰地看到編號23。在事故現場錄像中,能看到費良玉的車右側的確有編號23,位置和錄像中一致。第二段是在華一村路口,約9點42分有一輛工程車經過,這段錄像拍到的是車輛左側。錄像清晰度不夠,無法看清車牌,但是將左側面的一些細節和費良玉的車作比對,能夠一一契合。華一村路口再往前,就是寨橋村。警方認為,監控的時間和費良玉撞倒錢雲會的這趟行程基本吻合,工程車的確是從石料場開過來的,不是一直埋伏在寨橋村村口。

  記者:還有一種傳言,你是不是受人指使,或者是雇傭?

  費良玉:沒有。我在樂清這邊沒親沒故,就幾個老鄉。

  記者:也有人懷疑說你是不是缺錢?

  費良玉:是缺錢,我從小到現在一直缺錢。但是我的錢都是通過合法的渠道獲取的,我不需要這樣的錢。

  記者:你認識這個死者嗎?

  費良玉:不認識。但是現在我知道他叫錢雲會,以前不認識。如果說死者的家屬能看到這一段的話,我想請求他們原諒我,真的。

  記者:你自己能原諒自己嗎?

  費良玉:我自己也不能原諒自己。我現在非常後悔,真的,非常非常後悔。我覺得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死者的家屬和我的家人,兩個家庭。

  解說:錢雲會死亡時的姿勢,也是很多人懷疑的一個原因。他身體俯卧,臉部朝下,很像傳言中說的被人按在地上形成的。還有人提出,如果死者是被撞倒,身體方嚮應該和車輛行駛方向一致,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和行駛方向基本垂直。如果這真是一次交通肇事,這樣的姿態是怎樣形成的?我們採訪了警方痕迹檢驗負責人。

  高文淵(溫州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痕迹檢驗室主任):我們就現場我們收集到的這麼多痕迹信息,對整個現場做了一個還原重建的過程。

  解說:高文淵警官介紹說,在工程車上,有三個部位發現了新鮮的刮擦痕迹。第一處在車頭前保險杠左側,能看出刮蹭摩擦留下的痕迹。第二處在水箱支架底部,有一塊灰塵明顯被蹭掉。第三處在工字梁底部,也呈現同樣的特點。

  高文淵(溫州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痕迹檢驗室主任):一個在這裡,另一個在這裡,還有一個在這條梁。一二三,這幾個部位。從它的線條、擦划方向來判斷,方向是一致的,能夠對應得起來,連貫的運動造成的。

  解說:從這三個點的方位順序來看,應該是由一次連續運動造成的,它們反映出的,可能就是錢雲會與車輛碰撞,繼而被捲入車底的軌跡。這樣的推斷,在死者體表勘驗過程中找到了對應的支撐依據。

  高文淵:非常重要的一個痕迹就是說在左側大腿,到足跟的距離是84公分,有一個皮下出血點,暗紫色的,應該推斷就是說,這個部位,跟車輛的保險杠發生一個碰撞。

  解說:錢雲會左側大腿的出血點,到足跟的距離為84厘米,而保險杠下沿到地面的距離為74厘米,保險杠左上方發現的刮擦痕迹,位置高度與死者左腿出血點吻合。警方判斷,這應該是錢雲會與車輛最初的碰撞點,錢雲會應該是在站立姿勢下,身體左側與車輛發生碰撞。

  高文淵:體表勘驗的話,發現他身體的右側吧,右側就是說這個部位,他的泥水的附著情況特別明顯,那麼背部相對比較乾淨,身體的左側相對來說也是比較乾淨的,那麼這個給我們一個什麼信息呢?就是說他倒地的時候應該是右側倒地。

  記者:死者是和車的行駛正好成90度角這樣的一個方向,大家認為這裡面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高文淵:人不可能像根鐵管一樣,你這麼撞,他就筆直這樣倒下去,他可能是身體有點向前傾,這樣撞過去倒地以後,車輛軋過來,左側車輪最靠近的這個部位,應該是死者的頸部頭部造成一個接觸,被推著往前,他的身體以及他的腳他沒有受到一個力的作用點造成了一定的角度,跟當時的運動狀態不矛盾的。

  解說:警方認為,結合費良玉的陳述和現場痕迹,可以基本還原事發過程。當時,虹南大道右側由於電纜施工,車輛只能從左側的兩條車道通行。費良玉駕駛工程車從西向東行駛,快到寨橋村村口時,錢雲會撐著傘從南向北橫穿馬路。費良玉看到了正前方五六米遠的錢雲會,鳴笛警示,並向左打方向盤閃避、同時踩剎車。但錢雲會仍然在繼續行進,在車頭左側處發生碰撞,身體右側倒地,頸胸部被輪胎壓住向前推行,當場死亡。

  在人們對錢雲會之死的諸多疑問中,警方的處置方式,也是人們不斷質疑的一個方面。當天,現場發生了警民衝突,村民們說,警方几次「搶屍」,還帶走了多位村民。樂清市警方通報中則說,「死者家屬和部分村民在事發現場搭建靈堂、非法設置路障,並阻撓民警進行現場調查工作」,「部分村民在個別人煽動下圍攻民警,警方才採取了相應措施。

  記者:警察當時要把遺體帶走的時候,和村民發生了一些爭執,有人用了一個詞來描述,叫做「搶屍」。

  黃小中:屍體移到殯儀館,不是需要家屬同意的。所以很多記者把屍體移到殯儀館,要不要家屬同意,跟解剖要家屬同意,這兩個是混在一起的,對不對?事實上屍體到現在還沒解剖,像這麼一個交通案件,我們也沒必要強行解剖。所以這個裡邊一定要澄清,就是說我們強行把屍體從現場移到殯儀館,一是為了保護證據需要,如果萬一產生有些人做其它動作,會影響案件的公正勘察。第二個目的是要恢復正常交通秩序,阻攔我們移屍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在道路上搭棚設靈堂。你說他不同意移,我們就不移,那麼這個交通秩序怎麼保障。所以對這種行為,不得已採取這麼一個強制措施。

  記者:難道就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處置方式了嗎?

  黃小中:我們邊防派出所到達以後,他居然把我們出警的一個見習民警,正因為他穿的是迷彩服,就說他是司機,就把他打了。後來我們趕來了治安大隊,連大隊長都被打了,而且人群越集越多,我們才出動特警。平息事態也好,還是被打傷的人要帶離現場也好,肯定要採取一些強制措施,也就是說我們的強制措施跟我們受到的阻力是相適應的。

  解說:警方說,當天在現場,部分村民多次以暴力行為阻撓警方工作,有5名民警被打傷,並出示了部分現場錄像。

  我們在樂清採訪時,有6位村民被刑事拘留,其中包括人們關注的目擊證人錢成宇、給錢雲會撥打了最後一個電話的王立權。在公眾看來,他們是關係到事件真相的重要人物,人們對警方拘留他們的依據和動機提出了質疑。

  記者:錢成宇是傳聞的目擊證人,這個目擊證人到目前也一直是處於一個羈押狀態,那他到底是以什麼樣的理由被羈押?

  黃小中:這個很清楚,這個是妨礙公務。在這期間,錢成宇就是一個主要參與成員。

  記者:有確鑿的證據嗎?

  黃小中:當然有確鑿的證據。除了他本人承認之外,還有大量的旁證,甚至有視聽資料。

  記者:王立權,他是在過去很多年裡,和錢雲會一起上訪的一位村民。為什麼王立權也被羈押?

  黃小中:跟錢成宇一樣,在這個妨礙公務期間,阻攔,甚至用暴力襲擊我們警員。

  記者:我們採訪王立權的時候,他本人否認存在這樣的事實。

  黃小中:我們是以查證屬實的事實說話,同時這些證據現在都在提供檢察機關審查。

  記者:是什麼樣的證據,能公開嗎?

  黃小中:當然,事實上兩次新聞發布會,都已經做了適度的公開。但是全案證據的公開,需要公開審判的時候才能公

  記者:那到公開審判的時候,所有的您說的這些證據就到了公開的時候?

  黃小中:庭審的一個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對偵查機關的證據進行質證,確證無誤,然後才會展開辯論。

  記者:警方經過調查,是不是認為所掌握的事實和證據足以得出沒有謀殺可能這樣一個結論?

  黃小中:絕對。

  記者:絕對?

  黃小中:嗯。

  記者:但是這個和很多人的感受,似乎就有很大的差異,很多人說,我仍然沒有看到讓我信服的事實和證據,仍然覺得不夠充分,你覺得這種差距是怎麼形成的呢?

  黃小中:可能有些偶發因素也起了一定的推進作用,比如說監控錄像的確是新裝。應該說村民都知道,那幾天在裝,但是沒有人把這個事情說清楚,願意把它說清楚。第二個方面,錢雲會在村民當中,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感情,所以有了感情以後,村民會情緒化,所以可能也引發了一些聯想和猜疑。

  記者:如果說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交通事故,為什麼會帶來這麼多的疑問,造成這麼大的社會影響,您覺得是什麼原因?

  黃小中:有一個網民在網路上說的很好,他說你們要的真相,可能就是想用你們事先預設的答案來跟公安的結論來對,對得上你就承認,對不上你就不承認。我們的結論要基於事實,而不能基於事先設定。這種想法恰恰需要公安機關有理有據的說法,也需要我們的媒體客觀公正地報道,這也很重要,而不是炒新聞。

  記者:對於一個廣受關注的公共事件,記者在自己的調查採訪基礎上,提出一些質疑,這不也是他們職責範圍內應該做的事嗎?

  黃小中:那就是一句老話了,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面,可以不留情面。我舉一個例子,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拋出來,有位網民把另外一個車的保險杠拍下來,然後把我們上傳到網路上的保險杠的擦痕對照,說公安做假,你看,我拍的當時沒有擦痕。後來居然是兩個車前板有四個孔,我們的車四個孔都是圓的,他那輛四個孔是有三個圓的,一個方的。如果作為一個嚴謹的記者的話,這是兩部車,你要先分清楚,對吧。記者可以質疑,但是需要做一點功課。

  記者:會不會信息的公開中間,也存在著一些公開程度和公開方式上值得商榷之處?

  黃小中:說實話,如果這個案件沒這麼特殊的話,不應該很多證據過早的公開。因為確保工作機密,恰恰是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處理。你證據過早公開,會影響另外還沒有到案的人的口供。國家的法律法規,尤其是程序性法規,是在不斷總結工作經驗上做出來的。所以從這句話來講,我們認為不是公開的太少,而是已經公開的不少了。

  解說:1月4日,經溫州市檢察機關批准,對肇事司機費良玉以涉嫌交通肇事罪正式逮捕。錢雲會死亡案件已從偵查階段進入司法程序,溫州市警方表示,全案證據將在庭審時公開。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11-1-30 0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aodai 1樓 的帖子

CCTV、三鹿奶粉、真實的謊言(轉)

2008-09-15 12:51

CCTV: 希望中國出現越來越多三鹿這樣的「中國製造」



文章提交者:pliscu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路】 http://www.



  9月2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播出了特別節目——「中國
製造」首集——《1100道檢測關的背後》。中央電視台對三鹿嬰幼兒奶粉的生產
過程進行了詳盡調查,展示了中國嬰幼兒奶粉標杆企業——三鹿集團過硬的產品
質量和科學、嚴謹的過程管理。

  7月底,中央電視台記者在北京一家超市奶粉貨架前看到,有個三鹿幼兒配
方奶粉廣告特別醒目,廣告稱該幼兒配方奶粉經過「1100道檢測關,呵護寶寶健
康,值得媽媽信賴!」。然而,一些消費者對三鹿的幼兒配方奶粉要經過1100多
道檢測關的說法表示懷疑。8月1日,中央電視台記者帶著無數的疑問先後從源頭
到成品出廠的全程生產鏈的各個質量控制環節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暗訪、調查。

  央視記者來到石家莊靈壽縣金柱奶牛場,進場前,被嚴格要求進行了5分鐘
的紫外線消毒。在奶牛場內,央視記者還了解到,奶牛場必須有三證,即奶牛場
要有衛生許可證、奶牛要有動物檢疫合格證、工作人員要有健康證;每頭奶牛都
有電子檔案,詳細記錄了奶牛譜系、飼料添加劑的使用、疫病防治和產奶情況等
信息;採用中草藥治療奶牛疾病,不僅防止了抗生素殘留,還降低了疾病發生率;
採用國際先進的全混合日糧技術,把奶牛的飼料搭配得營養美味;實行機械化擠
奶,擠掉前三把牛奶……

  記者跟隨送奶車到三鹿集團一個嬰幼兒奶粉加工廠,隨後選擇兩輛送奶車跟
蹤調查,目睹了抽樣檢測的整個過程。奶粉廠檢測員依次對每輛奶車的牛奶樣品
進行新鮮度、蛋白質等營養指標、微生物含量等衛生指標以及藥物殘留等安全指
標檢測,總共達33個項目,全部項目合格的收購,有一項不合格的就拒收。記者
查看了加工廠的檢驗記錄后發現,幾乎每一天都會有鮮奶因為某一個檢測項目不
合格而被企業拒收。今年的1到7月份,已經有476個批次,3542噸的鮮奶被三鹿
拒收。記者悄悄地跟隨一個因為亞硝酸鹽超標和氣味不合格而被奶粉廠拒收的送
奶戶,拒收的牛奶杯被送到石家莊郊區的一個養豬場餵豬。

  記者隨後對奶粉輔料檢測、奶粉加工、包材檢驗、入庫檢疫等環節進行了進
一步詳細暗訪、調查,還到其他五家奶牛場和兩家加工廠,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情
況,眼見為實,經過10多天的調查,央視記者仔細計算了一下,三鹿嬰幼兒奶粉
用國際先進的全日糧飼養技術飼養的奶牛,產出的鮮牛奶,經過冷鏈儲運、原料
檢測、添加營養素、殺菌濃縮、噴霧乾燥、包裝檢驗等一系列環節, 經過1100
多項檢驗檢測后,才最終出廠運往全國各地。

  據了解,三鹿集團具有50多年的乳品專業生產經驗,是我國率先生產嬰幼兒
配方奶粉的企業,三鹿奶粉產銷量連續14年全國第一;2006年6月,與全球領先
的紐西蘭恆天然合資,擁有了世界級水準的乳品科研製造能力;2006年7月,三
鹿奶粉榮獲中國奶粉行業唯一標誌性品牌。

  三鹿集團副總裁王玉良說,嬰幼兒奶粉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和成長,更關係
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嬰幼兒奶粉的生產鏈條比較長,涉及到畜牧養殖、奶牛
疫病的防疫和進口原材料的檢測,還有半成品和工序的檢測、包裝材料的檢測,
每一個工藝要求不能出任何的差錯,產品的質量就是嬰兒的生命,同時也是企業
的生命,多年來,三鹿集團一直以高度地責任感、使命感,確保每一袋產品安全
優質!

  採訪結束后,央視記者不由得感慨:希望中國出現越來越多的象三鹿這樣視
產品質量為生命的「中國製造」。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