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偉大」的毛澤東時代的「幸福」生活!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11-1-9 1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DDT001 於 2011-1-10 03:29 編輯

2011-01-07 文章來源:凱迪網路

一、收入
    農民一般一個勞動日只有0.1元多,一個勞動日掙幾分錢,也非常普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之子董良翩下放農村勞動,一年到頭,扣除分糧款,只落下0.37元。絕大多數農民家庭,無錢購買點燈用的煤油和吃飯必不可少的食鹽。煤油、食鹽都要靠養雞下蛋解決。因為區區幾分錢,打架、吵罵是司空見慣之事。城鎮職工一般,月工資都是30—40多元,50多元以上就是高工資。
    二、飲食
    農民全國各地絕大多數農民,口糧都以紅薯、土豆為主。因為它們是高產作物。頓頓天天月月年年都以紅薯充饑的農民們編有順口溜,如下:「蒸紅薯,煮紅薯,上頓下頓皆紅薯,吃罷紅薯酸水吐,紅薯把人吃糊塗」,「紅薯葉、紅薯干,紅薯旦旦紅薯面,離了紅薯沒法辦」,「紅薯麵湯,紅薯面饃,還有紅薯面餄餎,沒有紅薯沒法活」。許多農民因常年吃紅薯而患胃病。即使紅薯也不夠吃——閑時喝稀湯,處於半飢餓狀態;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許多家庭斷糧。蔬菜極少,許多家庭主要靠鹹菜、豆醬佐食,很多農民往往只吃干饃喝涼水。食用油更少,大多數家庭一年難得炸兩次油條。雞蛋捨不得吃,要積攢起來兌換日用品。什麼時候能吃了一頓肉,便是夢寐以求最奢侈的享受。
    城鎮居民口糧定量供應,普通城鎮居民每月20多斤,工人30多斤—50斤。難以滿足食慾。食用油、蔥、蒜、豆芽、其他蔬菜、雞蛋、肉全部憑證憑票購買,供應量很少。砂糖、糖塊、糕點也都憑票供應,量極少。市場極難見到水果——也很少有人捨得花錢購買水果。一般大小飯店,都經營一道大眾菜,就是將客人吃剩的菜肴倒在一起,熱熱再賣,美其名曰:雜燴菜。家中來客,大多吃家常便飯。很難用肉蛋招待。不少家庭,即使有票,也無錢購買。無論城鎮或農村,都很難留客人住上一個星期,因為沒有多餘的糧票和糧食。提起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民的飲食,不能不說說驚心動魄的大躍進時期。當時的親歷者,誰沒有喝過大鍋煮清菜湯?誰沒有吃過連豬狗都不吃的代食品?
    三、衣著
    農民產棉區家家都有紡線車和織布機,自己動手紡線、織布、印染。服式,以流行兩三千年的對襟、大襟服裝為主。頭扎毛巾,是許多地方男男女女的共同愛好。一身制服、軍裝是令人羨慕的裝束。無棉區的農民和山民十分可憐。一件破爛棉衣穿幾代,一條破爛被子蓋幾代人。不少家庭只有一條整齊褲子,兄弟、姐妹、夫妻,誰出門誰穿。山民穿草鞋,打赤腳,是普遍現象。城鎮居民布料、紗線憑票定量供應。每人每年的布票是1米多—4米多,僅夠做一件上衣,一條褲子,多者可以做一套衣服。大多數家庭都有縫紉機,自己動手裁剪,縫製服裝。服式,基本上是中山裝或軍裝,顏色多為蘭、綠、黑、白四種純色,十分單調。很長時間,在大街上、公共廁所里搶軍帽是常見的一道風景線。「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全國各地的流行語,也是受人稱道的美德。幾乎人人都有帶補丁的衣服。一件補丁摞補丁洗得發白的服裝是不少人宣示儉樸的標誌。
    四、住房
    農村破破爛爛的土坯房、窯洞、茅草房是全國各地農村的普遍風景。與兩千多年前相比,幾無差別。陰雨季節,房頂漏雨,無法安睡,住窯洞的農民外出躲避,以防窯頂坍塌,許多家庭早已成為習慣。城鎮住房難,和孩子就業難是毛澤東時代城鎮居民最煩心最揪心的兩大難題。所有居民住的都是公房。大多數普通家庭,人均居住面積僅有一平方米多些。五六口,七八口,擠塞在一間破破爛爛的小屋裡,一張摺疊床,晚上裝好,加上地鋪,上中下三層,長年累月睡三代人是不少家庭的寫真——住房難,破滅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
    五、醫療
    具備公費醫療資格者僅占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六七。廣大農民和城鎮貧民患病之後大多採用偏方土法自我療治,或者根本不治(沒錢)聽天由命。90%多的孕婦因為交不起幾十元住院費只得在家裡分娩,為此,嬰兒夭折、產婦喪命者不在少數。
    六、家庭財產
    毛澤東時代,自行車,收音機,手錶,是寬裕家庭追求的令人艷羨的「三大件」。桌子、凳子、木箱、被褥,就是當時殷實家庭的財產。西部地區的農民以及中、東部地區的山民,家庭所有財產就是:鋤頭、鐵杴、一領破席、一床爛被子。
    七、城市建築面貌
    全國各地的縣城,大多只有一兩條、三四條小街,儘是些破爛屋。中小城市,都是道路狹窄,路面坑凹不平,樓房極少,大多是破爛瓦房,路邊流淌著污水,廁所飄散著惡臭。以上林林總總,只是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社會掛一漏萬的浮光掠影。儘管如此,人們也可以感受到,在長達28年的歲月中,中國人民的物資生活是何等的「美滿」!何等的「幸福」!請注意!這種「美滿」、「幸福」的真實內涵是:在水深火熱中備受煎熬,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而與此同時,卻正是人類發展史上最燦爛的黃金時期。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人類生活飛速改善。地球上許多國家,紛紛實現了家電化、轎車化,弱勢群體享有了種田、食品、住房、醫療、失業等種種補貼。社會實行了最低收入保障。表中,中國的數字為中國國家統計局所公布,比實際高出許多——儘管如此,但看得清清楚楚,「偉大、幸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上不足——有天壤之別;比下也不足!——哇哉!
    1976年,原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處於同一起跑線上的日本,這一年,彩電普及率96.6%,(中國近於0%),電冰箱普及率100%(中國是0%),每3—4人擁有1輛私人汽車(中國是0)——日本所有的無產者都變成了富人,而中國除少數高官權貴以外,近9億人幾乎都是赤貧赤貧的無產者!
    1976年,中國的GDP在全球所佔的比重由1949年的5.7%,降至1%(根據鄭必堅先生的文章《中國的發展與和平崛起新道路》)。而這年中國人口佔全球的22.6%。這就是說,中國的人均GDP比全球平均水平的1/22.6還低!
1976年,全球各國貧困線是人均國民收入300美元,《中國年鑒》公布的中國農民(佔總人口百分之八九十)的年收入合56美元。然而,他們除了難以果腹的口糧(以紅薯為主)外一無所有。其真實收入充其量只有十幾美元,是全球貧困標準的1/20!特別是,在「偉大幸福」的毛澤東時代,階級鬥爭接連不斷,人人噤若寒蟬、萬馬齊喑。這就是「開天闢地第一偉人」、「偉大的人民大救星」帶給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
但是,什麼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當時,擁有巨大特權的高級官員,經常體檢,小病大養,公費醫療保障無微不至。像江青之流利用公費醫療專款購置私人生活用品者大有人在。——權貴們,竟然耗費了全國醫療支出的85%!當時,權貴享有精美蔬菜優質魚肉蛋、名酒、名煙等等特殊供應,享有轎車、暖氣、空調、保姆、勤雜、司機、秘書、警衛等等特殊待遇。當時,毛澤東擁有40多處富麗堂皇的現代化行宮。當時,全國取消了稿費制度,唯獨毛澤東一人獨享高標準稿酬,而且從不納稅。其私人資產可躋身於當時世界級富豪行列——即使按照既得利益者汪東興不可信的說法,毛澤東的財產也相當於中國普通農民家庭的200萬倍。這就是「偉大」的毛澤東時代的「幸福」生活!而且是「人類5000年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幸福和偉大」——「實在讓人噁心透頂!」,這話應該對誰講?受慣了忽悠的朋友們父老鄉親們、心明眼亮的後世子孫們,千萬不要忘記!

8

主題

1163

帖子

129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9
沙發
snsnjsn 發表於 2011-1-9 23:29 | 只看該作者
很膚淺,回家洗洗睡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

帖子

9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1
3
田彘 發表於 2011-1-12 0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nsnjsn 2樓 的帖子

大多數 中國人還是像2樓這位一樣,有時間請閱覽:http://blog.ifeng.com/article/9555962.html               相信對你的下一代有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