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製品大量用于軍工產品製造。圖為波音公司的「大黃蜂」組裝車間。(資料圖)
從中國去年減少稀土產量並限制出口起,作為稀土儲量大國的美國便開始指責中國壟斷該項戰略資源。華盛頓目前開始考慮重建國內的稀土供應鏈。9月20日,美國軍工巨頭波音公司宣布,將利用遙感技術來探查美國的稀土資源,幫助政府制定一項長久的稀土資源開發戰略。不過,美國國會今年4月的一份報告稱,重建國內稀土資源供應鏈涉及因素頗多,至少需要15年。
波音公司用技術優勢找稀土
美國《大眾科技》雜誌網站20日報道,波音公司已同美國稀土公司簽署協議,利用先進的遙感技術來尋找稀土礦藏。波音公司20日宣布,此次全面調查將幫助美國制定一項長久的稀土資源開發戰略。
《大眾科技》稱,波音公司利用遙感技術尋找稀土礦藏的細節並未透露,但預計使用的遠程遙控技術設備將搭載在飛機或衛星上,可對廣闊地區進行掃描,以獲取稀土或其他物質的電磁發射數據,為確定這些物質的化學屬性提供依據。
首輪調查將集中在愛達荷州的北福克市周圍。從此前在該地區發現的礦石標本來看,稀土含量達5.8%,其中以具有磁性的釹元素最為豐富。釹的用途十分廣泛,應用於計算機硬碟、風力渦輪發動機等,客機和戰鬥機也離不開釹合金。此外,波音還將調查蒙大拿州和科羅拉多州等可能蘊含豐富稀土礦藏的地區。
美國稀土公司首席執行官愛德華·科爾岑稱,波音的遙感技術將大大提高對稀土礦藏的探測能力。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分析說,波音是世界著名軍火商,也是稀土產品的大用戶,在當前稀土供應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波音十分樂意用其技術優勢來參與尋找美國的稀土資源。
美國愛達荷州可能蘊藏稀土元素的山地(資料圖)
美評估對中國稀土有多依賴
美國「經濟在線」網站9月20日稱,不久前,中國宣布下半年的稀土產品出口配額下降72%,下半年的最大出口量為8000噸,而2009年同期輸出2.85萬噸。預計到2012年,國際社會對稀土的需求量將超過供應量5萬噸,除非發現新的替代資源,否則稀土供應短缺問題無法解決。
《日本時報》9月3日評論說,2009年,中國開採稀土礦石的數量佔全世界的97%,同時,中國公司幾乎形成了從開礦到礦石處理的全流程壟斷。該報稱,美國的武器系統廣泛使用稀土產品,像通信系統、雷達、航空電子、夜視儀、戰鬥機發動機、導彈制導、電磁對抗、水雷探測、反導系統等裝備,都必須使用稀土合金。目前,美國軍方對於稀土資源的供應短缺已十分緊張,五角大樓將在本月末公布報告,全面評估依賴中國稀土資源給美軍武器系統帶來的風險。
重建稀土供應鏈需要15年
「目前的形勢幾乎就是危機了。」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艾美斯實驗室的冶金學家卡爾·格施內德納稱,他上世紀60年代就從事稀土資源的研究。在1990年前,美國還是稀土的自產自足國,但由於稀土礦石的開採、生產和處理對環境污染嚴重,人工成本也很高,美國被迫關閉國內稀土礦。儘管美國是稀土礦藏儲量大國,但現在「國內幾乎不存在稀土的礦石開採和處理工作」。其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在1998年就已封存,2002年完全關閉。這直接導致美國逐漸失去了稀土應用技術方面的優勢。格施內德納呼籲美政府儘快重建稀土工業體系。
然而,隸屬於美國國會的政府問責辦公室(GAO)今年4月發表報告稱,重建稀土供應鏈要依賴好幾個因素,包括保證有大量資金能修復生產設備、研發新的技術、獲取目前外國公司的專利等。該報告認為,要重建切實可行的美國稀土供應鏈,至少需要15年。(特約軍事觀察員 趙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