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被西方化僅僅是第一步,現在應該邁出第二步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0-6-25 0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剛才看了ManCreatedGod 網友轉過來的《六四事件的美國因素:對歷史的大尺度解讀》的帖子,將中國從近代到現代追求富民強國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做了一番大尺度的梳理,尤其是對於中國共產黨執政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實現國家發展進步的歷程有一番自己的理解:無論二十年前的中國政府其決策出於怎樣的一種思想基礎,實際的結果是:實行了改革開放的中國,這一次沒再犯糊塗,在共產主義運動退潮之後,強力保住了其中央集權制度,終於走上了「中央集權+現代化」這一條真正「西方化」的發展道路。連續三十年「西方化」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經濟規模擴大了幾十倍,GDP的世界排名從第十幾位上升到了世界第三位,而且很快將超過日本成為第二位。

    其實,經過改革開放的30年,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個越來越發展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實在是被發展被進步被強大的,也就是被西化的,雖然這其中有中國自己的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體制改革,但是如果沒有全球化,沒有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資本技術的持續流入,中國是發展進步強大不到現在的程度的。當然了,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技術的流入,其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幫助中國發展進步強大,更不是為了中國人民的民主自由人權,而僅僅就是想讓地大物博、一窮二白的中國成為其成本低廉的生產基地或者加工場,就是為了殘酷地剝削中國人民通過勞動創造的的剩餘價值。只是現在的結果是西方所不願意看到的,中國幾乎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雄踞世界第一,並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最大債權國,而且中國資本業已開始嘗試全球擴張,更是令西方憂心忡忡呢。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由於投資和製造業的轉移,導致就業市場萎縮,中產階級每況愈下,政府福利開支壓力增大,債務急劇上升,社會矛盾開始逐步顯現。

    所謂中國的被西化,其實意味著這不是內生性的發展模式,所以社會結構的變化一定是滯後於國家發展進步強大的事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特色吧。這樣的一個中國特色,實在是一個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促進過程,自然偏重於追求物質生產和經濟實力,現實表現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國富民窮,GDP雄踞世界第二而人均水平依然是落後國家,社會面上存在的許許多多的不公平現象,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貧富差距擴大,腐敗現象嚴重,民生問題重重,如何讓老百姓有尊嚴的生活就顯得非常緊迫和現實起來。

    華中科大校長「根叔」說得好:只要我們共同記憶那些醜陋,總有一天,我們能將醜陋轉化成美麗!隨著中國的越來越發展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強大,中國應該已經具備了從被西化的非內生性的發展模式向自我崛起的內生性發展模式轉變的基本條件。有人對此曾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之前中國搭便車得以迅速發展,接下來中國就要學會自己開車了,因為別人已經不想讓你繼續搭便車,而且他們的車已經出現了問題。至於中國將如何演繹下一個特色,就要看絕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中國政府如何繼續摸著石頭過河了。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對於自己的祖國充滿信心和無限的憧憬,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一定能在中華大地這一片熱土上,重鑄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並不斷創造屬於中國人民的美好未來。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0: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