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學者提議"引渤海入新疆" 海水澆灌沙漠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11-6 1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新疆頻道 日期: 2010-11-05

作者:劉兵 郭燕

新華網烏魯木齊11月5日電(記者劉兵 郭燕)

11月5日,「陸海統籌 海水西調」高峰論壇在烏魯木齊召開,來自北京、河北、內蒙古、新疆的煤炭、水利、農業等部門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120餘人就利用海水緩解西北、華北地區缺水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陸海統籌 海水西調」高峰論壇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海洋分會、東西部經濟研究院等主辦。論壇還就破解困擾新疆發展的水資源平衡問題、生態環境問題和油氣等礦產資源有效開發問題等進行了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海洋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曾恆一表示,我國西北、華北地區分佈著塔克拉瑪干、烏蘭布和、騰格里等8大沙漠,總面積達54.64萬平方公里,是嚴重缺水乾旱地帶。我國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經濟損失每年達642億元,乾旱缺水造成的土地沙化、沙塵暴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災難。由於乾旱缺水,西北地區本身不具備水氣供應源,東調海水填充到內蒙古和新疆的沙漠盆地中,形成人造海填壓沙漠,擴大濕地面積,通過海水自然蒸發,提供濕潤西北地區的氣候條件,增加降雨的水汽供應源,可從根本上改變西北和華北地區乾旱的惡劣生態環境。

據「海水西調」設想的創始人之一、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霍有光介紹,「海水西調 引渤入新」基本思路是:從渤海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順北緯42度線東西方向的窪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余脈進入新疆。西調渤海海水不會改變中國陸地上任何一個地區原有水資源的數量及配給,不會顧此失彼。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趙平表示,錫林郭勒盟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但由於地處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的缺乏嚴重製約了煤電煤化工產業的發展。2007年,錫林郭勒盟提出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項目,每年從渤海灣調水3.65億立方米,同時利用煤化工項目產生的低品位餘熱進行海水淡化,年產淡水3.1億噸,供工業項目用水,緩解水資源制約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壓力。目前,這一項目已得到國務院批准,上升為國家戰略,項目部分基礎建設工作已經動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處長李新娥認為,海水西調可有效破解水資源短缺對北方資源富集省區經濟發展的制約,不僅使我國很多省區市自然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工農業得到發展,周邊國家的生態環境也將得到改善並有進一步合作引水的可能性。(完)(責任編輯:馬敏)
清靜無為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11-7 02:01
跟大自然過不去, 大自然就不要你過.偉大的跟炸掉長江大橋讓萬噸巨輪到重慶,喜峰挖洞引印度洋暖流進西藏一樣.
3
匿名  發表於 2010-11-7 05:08
這些磚家實在搞笑。 還沒忘記與天奮鬥/與地奮鬥其樂無窮的遺訓。他們也太傻,挖渤入新,整個工程都是在刨自家的土地。破壞資源不划算。 應該專題研究一下,如何挖通地球,直達密西西比河, 「引密入新」! 水質好,又保住了自己,多好!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4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11-7 07:25 | 只看該作者
引渤海入內蒙古沙漠或許靠近一些?

可防進一步沙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3011

帖子

392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20
5
ManCreatedGod 發表於 2010-11-7 07:40 | 只看該作者
嚴重破壞生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匿名  發表於 2010-11-7 08:23
回復 5# ManCreatedGod


    雖然想法看起來有點搞笑,但是確實是一個大膽而且完全能夠實現的想法。中國地大但物不博,雖然是個農業大國卻可耕地十分稀少。幾千年前中國西部有著迤邐的風光,有著發達的農業,由於過度的開發而風光不再。西旱東澇嚴重製約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相信如能實現在西部製造一個人工海將會徹底改革西部的氣候和水資源,雖然這個過程還很漫長,困難重重。

4

主題

155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7
深潛 發表於 2010-11-7 14:24 | 只看該作者
SB專家,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每年還是3.65億立方米(=3.65億噸),能源的耗損是4.28億億焦耳,約等於11.89億度電。如果按09年的平均電價0.53元算,就是6億3千萬的價錢了,沒經過淡化,單價已經達到了08年京滬大城市的水價了。淡化后,作為工業用水,比可樂都貴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主題

660

帖子

987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871
8
chinaman 發表於 2010-11-7 21:24 | 只看該作者
好事。美國的得天獨厚之一就是西邊是海。地球自轉時蒸發的海水就降到美國。不要人工淡化。把海水注入中國的大沙漠,就靠太陽蒸發,中國就會受益極大。別說整個西北受益,就是55萬平方公里的十分之一能非沙漠化,那6億3千萬電費就相當每平米1分錢。
互聯網是上帝送給生活在黑暗中的中國人民的最好禮物。除非共產黨封了互聯網,不然中國走向文明的腳步將不可阻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匿名  發表於 2010-11-8 02:05
戰天鬥地沒什麼可怕的吧?!我們應該在塔克拉瑪乾的地下建20座核反應堆,然後利用核能提水綠化沙漠.使沙漠綠洲逐漸擴大,將沙漠徹底隔斷然後在技術進步的未來在割斷的沙漠內進行太陽能發電,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徹底根治沙漠.
10
匿名  發表於 2010-11-8 07:10
又是什麼磚家,引海水搞成鹽鹼地,還不如沙漠。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1
sousuo 發表於 2010-11-8 10:55 | 只看該作者
真不知飯都吃那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匿名  發表於 2010-11-8 11:39
8樓忘了洛基山脈了吧?美國的水大部分是從墨西哥灣還有大西洋飄過來的!

1

主題

144

帖子

2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9
13
獨上江樓 發表於 2010-11-8 11:53 | 只看該作者
想法不錯,新疆的內陸湖本來就是鹹水湖。好好論證一下吧。也許是個改善中國生態的好辦法。這個應該拉相關受益的外國也投點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1327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14
hsinchutw 發表於 2010-11-8 1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深潛


    你是傻子演算法.17倍大的台灣可利用.每年幾百億損失可減少.
中國21世紀革命青年
去祖國最需要地方。
台灣001
hsinchut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2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15
閑庭漫步 發表於 2010-11-10 01:24 | 只看該作者
想法大膽,但要仔細記算,別得不賞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16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11-10 01: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匿名  發表於 2010-11-10 01:51
SB專家,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每年還是3.65億立方米(=3.65億噸),能源的耗損是4.28億 ...
深潛 發表於 2010-11-7 14:24



提高之後是下降。下降過程中是否可以發電來抵消一部分提高時的電力?
如果西部大量土地可用,帶來的好處是無可估量的。這筆賬不能不算。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18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11-10 06: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enote 於 2010-11-10 06:14 編輯

調渤海之水入疆,不如調西藏之水入疆



送交者: 三把刀 2010年11月07日 於 [世界時事論壇]  


調渤海之水入新疆的設想確實比較大膽,似乎有所不妥。需要跨過1000多米的高度差,相當於三峽大壩的10倍落差,需要消耗的能量太多。如果考慮到全部使用沿線的太陽能發電,供給能量,似乎可行,但是成本太高,暫時不宜進行,長遠看可能還是有利可圖的。

內蒙古也想用渤海之水,比新疆用渤海之水,相對要實際一些,畢竟距離近,跨過的高度差相對也要小。

如果國家真的想大搞遠距離調水,建議可以分開行動。內蒙古就用渤海之水,新疆另找途徑。西藏之水是新疆遠距離調水的最佳來源地。西藏之水潔凈(一流的天然雪水),屬於淡水,白白流入印度洋,確實可惜,不如調取一部分輸送到新疆。西藏海拔高,是中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區域,可以靠太陽能發電,抽引雅魯藏布江中上游江水,取多個抽水地點,經過多個管道,輸送到新疆的不同地方。這樣可以分期行動,一次可以搞一個管道,全部搞好以後,在搞第二期,也就是第二個管道。不必急,要慢慢來,這樣有自我總結,檢討的機會。

西藏之水調到新疆,跨過的海拔可能不太高,可以通過修建隧道,降低抽水高度,節省抽水消耗的能量。抽水不是引水,抽水不需要建設大壩,投資可以少一些,對環境或氣候的改變或影響也要小許多。建議要抽水,不要引水,盡量不要建設大壩。

內蒙古如果調渤海之水,抽取的是海水,可以直接填充到內蒙古的鹹水湖中,改善附近環境。這些水依然無法引用或灌溉莊稼,總體價值不大。

內蒙古調水理由主要是可以增加內蒙古降水,這樣內蒙古就可以獲得淡水了。有人說,一立方米海水到沙漠后,可回落2.7立方米淡水,這是誰研究出的道理呢?究竟存在不存在這個道理呢?氣候的改變是很複雜的,究竟存不存在這個道理很難說。問題是這些增加的降水,並不全部在內蒙古降落,會有一部分在華北地區降落。估計可以增加華北平原的冬季降水,甚至春季降水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是為了改變內蒙古氣候而引渤海之水,建議多做研究,暫緩行動。不要輕易改變氣候,也不要有這個想法,弄巧成拙的事情很多,謹慎行事很有必要。內蒙古地區對華北氣候影響很大,華北氣候已經很不錯了,不要在改變了。如果在改變內蒙古氣候的同時,較大影響了華北氣候,這個影響難以確定,後果也許不好。華北氣候不需要改變,最好維持現狀。

內蒙古也確實需要調水,但不應該以改變氣候為目的,應該以直接獲得淡水為目的。可以考慮調黃河之水,也可以考慮調渤海沿岸河流的淡水。調水要靈活,不要固定。要選擇在黃河等河流水源過剩的時候調水,不讓這些過剩的淡水白白流入渤海。這個調水模式的好處是,可以實現河流洪水時期的洪水利用,調水的海拔落差也小,消耗的調水能量小。缺點是,不能有計劃的持續調水,只能看天調水。這個模式適合把河流洪水調到內蒙古的湖泊裡面,讓湖泊起著水量調蓄作用,可以實現內蒙古地區持續穩定的淡水供給。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