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中國大陸不能急於實踐西式民主?

[複製鏈接]

343

主題

2156

帖子

2059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零雨其蒙 發表於 2010-10-21 0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零雨其蒙 於 2010-10-21 09:29 編輯

民主作為人類社會一種文明的政治制度,百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各政黨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標。但對於如何實現民主、實現什麼樣的民主,始終存在著兩種根本不同的道路和模式:一種是中國國民黨曾經實踐和中國共產黨正在實踐的中國特色民主(簡稱中式民主);另一種是被政治權力中心之外的主流知識分子和民運人士推崇的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簡稱西式民主)。

1     中西式民主的宗教文化根基的差異
     中國國民黨過去在台灣,中國共產黨如今在大陸實踐的民主模式,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確實是在治國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條可以操作、並且社會動亂風險較小的民主模式。這種模式與西式民主有根本不同的原因,是由中國的宗教、文化和現實國情決定的。中國的權力中心之外的主流知識分子和民運人士,由於一直心懷對西式民主的嚮往,但是缺乏民主實踐和作業的經驗,所以對中國的政治民主現狀一直處於隨著自己性子(這是一種情慾)批評和論斷的階段。
  西式民主的資本主義社會打破了封建等級制和特權思想,根據「天賦人權」理論,在法律上承認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民主權利,這無疑是歷史的重大進步。但是,西方社會之所以能將民主實踐成今天這個讓中國人羨慕的樣式,是基於人家自己的宗教、文化所培養出來的國民的民主素養。
    歐美國家的主流宗教是基於兩約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流文化是希臘的城邦公民文化(或曰商業文化)。這兩者的結合,使人民重視契約和個體權利,個體也具有基於只有在上帝面前才可以俯伏的獨立人格(例如基督徒就是父子、母女間也是兄弟、姐妹版的平等關係,講權柄不講人和人之間的歸屬關係),因而整個社會,有觀點不同依然有尋求公義、公平、最大公約數,依然尋求和平、和睦相處的契約和共識。因此,人家的民主政治能操作的波瀾不驚。
    但是中國的宗教和文化是基於儒家的家庭宗法制度建立的,人民不重視契約,但重視權力,不重視個人權利而重視集體(或者小團體)利益,個體沒有獨立的人格,必須依附於某個權力人物(子依附於父、女依附於母,妻依附於夫,黨員依附於黨組織,下級依附於上級等)。這樣的宗教文化背景培養出來的國民,就需要一個至高無上的最高權力和整體的國家利益。如果不是這樣,國家就會形成多個權力中心,多個利益團體,彼此你爭我奪,最終國家就會四分五裂。
    孫中山和國民黨的民主革命實踐,從最初的西式民主理想,回到軍政、訓政和憲政的專制路子上來,中共建國后,從過去的高唱西式民主、高喊民主變成高度的中央集權,鄧小平時代的中共從否定文革,重評毛澤東,倡導改革開放,最後變成四個堅持,都一再說明,面對這樣的宗教文化培養出來的沒有西式民主素養的國民,斷不可以實踐西式的民主。
  
2  中西式民主的權力結構比較分析
  基於西方國家的宗教、文化和國情,在這些西式民主國家,政治權力是由不同的國家機構分別行使的,其中議會行使立法權,總統(總理)和政府行使行政權,法院行使司法權,形成了三權分立的多元權力結構。這三個機構地位是平等的,彼此間沒有從屬關係;權力是平行運行的,彼此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議會一般分為上議院、下議院或參議院、眾議院,同樣也是彼此地位平等而且相互制約,按多元方式行使立法權,被稱為兩院制。三權分立和兩院制對反對封建專制主義、防止權力高度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體現的權力制衡與監督原則,是對人類民主政治發展的積極貢獻。
     但是如果這種政治制度拿到中國來實踐,就存在著明顯的內在缺陷。原因如前所述,由於中國國民習慣於圍繞權力走、圍著小集團利益走,如果權力多元行使,必然導致各權力中心之間為了自己小集團的利益而互相扯皮、互相掣肘,最終造成政治權力運行效率不高、成本昂貴不說,並且必然導致不公和不義。這種缺陷在中國的國情背景下是無法克服的。
  而在大陸,中式民主的特色,是國家權力由人民選舉產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人民代表大會直接行使立法權、監督權、重要人事任免權、重大事項決策權,國務院行使的行政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行使的司法權都是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它們都要向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定期向它報告工作並接受它的監督。
     國家的這種一元化權力結構是由中國的特定國情決定的。
     這樣的運作模式避免了西式民主三權分立運作模式在中國可能造成的互相牽制、互相扯皮,以及行政權膨脹和議會變成「謾罵、打架、扯淡」之類場所的弊端,把民主與集中有機地結合起來了,把民主和效率、公平、公義和公正成功地統一起來了。
3  西式民主的多黨競爭與中式民主的多黨合作
  在西式民主社會,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各個政黨在選舉中進行公平、平等的激烈競爭,由取得選舉勝利的政黨或政黨聯盟上台執政,而在競選中遭到失敗的政黨則成為反對黨,對執政黨進行制衡和監督,這樣就形成了兩個或多個政黨通過競選輪流上台執政的局面。兩黨或多黨競爭可以對資產階級政黨產生巨大的壓力和動力,有利於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
     然而多黨競爭、輪流執政如果在中國實踐,因著前述原因,一定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問題。首先,每個政黨所代表的只是某一個或部分資本家或者社會集團(例如農民、工人)的利益,並且通常這個政黨或者集團,除了自己小集團、小團體的利益,根本罔顧國家、民族的集體利益,因此,無論哪個政黨上台執政,都必然首先維護支持他們上台的小集團的利益,不可能完全公平地對待其他社會力量(國民黨、共產黨都曾經如此,但後來都改革了)。其次,競爭是西式政黨關係的本質和主流,在中國,這樣的相互競爭,一定會嚴重影響政黨之間的團結與合作,進而影響和削弱了全社會整體力量的凝聚和發揮。再次,制衡和監督本來是民主的必要條件,但由於西式民主的制衡與監督是建立在政黨競爭的基礎上,如果在中國實踐,就使這種制衡與監督具有嚴重的政黨偏見,容易失去對事物判斷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往往是「你贊成的我就反對,你反對的我就贊成」(---毛澤東就曾經說過:被敵人反對的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中共和台灣的民進黨到現在還有這樣的偏執表現,左右愛國憤青也常常很偏執),致使制衡與監督變成了相互間的攻訐與掣肘。
    台灣西式民主的實踐,可以作為以上所論的最好的註腳。
  大陸中式民主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與西式民主國家的兩黨或多黨輪流執政制度有著根本的區別。首先,合作共贏是中國政黨制度的鮮明屬性。中國社會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這構成了政黨合作的堅實基礎,使一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成為可能。
    在中國大陸的政黨關係,如果沒有共產黨的最高權力的領導,必然是那種對立的或者競爭的關係。但是,因為有了權力中心,政黨之間必須友好合作。這樣各政黨在中共領導下團結合作,群策群力,和諧相處,共同為實現國家、民族的利益而奮鬥。這同時又尊重了差異、包容了多樣,重視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利益和要求,重視了各個政黨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堅持了全國人民根本利益與各階層人民具體利益的統一,使各階層人民在為中國和平崛起的事業共同奮鬥中互利共贏,使各黨派在多黨合作中長期共存、共同發展。
     經過長期的執政實踐和探索,中國大陸已經形成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和諧政黨關係格局,創立了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模式。再次,民主監督是我國政黨制度的突出特徵。我們的政黨監督是相互合作的友好政黨間的民主監督,監督的目的不是出於本黨的私利,而是為了共同實現好中國人民的利益,這就使彼此的監督具有真誠的、不帶偏見的、積極建設的性質,從而避免了中國在西式民主模式下、政黨為了競爭需要而難以克服的相互拆台、相互攻訐、相互掣肘之類的弊端。

4  中西式民主的實現形式
  在民主的實現形式方面,西式民主國家普遍採用代議制的間接民主,由選民通過投票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它們代表選民來行使國家權力。這就使投票選舉在代議制民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人把這種民主稱為選舉民主或票決民主。
    但代議制的選舉民主如果在中國全面實踐,也存在著巨大的缺陷:選民只能通過投票來決定誰代表他們行使國家權力,而不可能自己直接參與國家權力的行使,他們的民主權利實際上就是隔幾年參加一次選舉投票。各利益集團在競選中用謊言和金錢操縱選舉,進一步放大了代議制選舉民主的在中國的這種問題和缺陷。
  中式民主形式是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結合。中國大陸的主要民主形式是選舉民主。憲法規定,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按照選舉民主規則運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和領導機構是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決議是投票表決通過的。這些規定都非常好,但是由於中國特定的國情,國民的民主素養很差,這種民主實踐起來,已經暴露了很多缺點和不足。
    作為這個的補充,政黨之間的協商成為另外一種民主的實現形式。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經常就國家重大問題直接與參政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協商對話,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這些協商意見被吸收到執政黨提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建議中,作為人民代表大會決策和立法的基礎。

5   中式民主的發展之路
    中式民主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形成的民主政治體系,符合目前中國的國情,具有強大的可操作性,並且避免了社會的劇烈紛爭和動蕩。
    但是,由於中式民主誕生的時間還比較短,要達到完善和成熟尚需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把堅持與發展中式民主統一起來,堅定不移地走中式民主政治發展道路。
     中國的民主發展之路,必須是在保證社會安定的前提下,逐步的通過教化和經濟發展提升國民的民主素養,然後逐步的提升民主政治的水平和作用。
     目前的中國社會,官商勾結侵犯弱勢群體同胞的利益,弱勢同胞被逼的暴力反抗,已經成為這個社會動亂的又一根源。作為執政黨的中共目前一方面重拳出擊打擊腐敗,另一方面通過強化國家機器的暴力加強維穩。但根本的手段,一是在短期內,通過加強民主和法制建設,來監督、控制、防止官員的腐敗墮落,二是在長期內,加強對全民的教化,重建社會的信仰與道德,從而為建設一個高級民主的社會打下好的基礎。
    中國大陸和港澳台,要實現比較完美的現代民主政治,根本來說,必須從兩方面入手解決問題。一是宗教文化,要使人民不尚人的權力,不尚賞小集團的利益,建立起獨立於人的權力和小集團利益的獨立人格,去尋求上帝的公義,尋求超越小集團利益的公正與公平,尋求上帝對中國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命定。二是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使人人有獨立的經濟和社會人格。
    這樣,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具備基本的民主素養時,中式民主才能發展到一個較高的層次,成為使中國社會實現公平、公義、公正,使中國成為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愛好和平的國家的政治手段。
     那時的中國,將成為全世界勞動大眾嚮往的福地。我們熱切的期盼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47

主題

1285

帖子

8萬

積分

貝殼一級功勛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5028
31
qxw66 發表於 2010-10-31 14:14 | 只看該作者
同意。放鬆專政社會亂動,西方笑死,中國完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9 22:19
回復 29# ·八戒·


   
雖然你一出來,你媽就挨操,看來你媽的b欠操啊,你爺爺我就操一送一,不但操你媽,再操你奶奶的,玩個雙飛,雖然是兩個老騷逼,看你這麼孝順,成全你把。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29
·八戒· 發表於 2010-10-28 01:47 | 只看該作者
劉曉波是對的,言論自由最可貴了。共產黨害怕言論自由,因為國民黨當時給了共產黨言論自由,這是國民黨被 ...
Guest from 24.25.210.x 發表於 2010-10-22 12:27

既然國民黨言論自由是「對」的,那麼為什麼老百姓要放棄這個「對」的,反倒用小車去支持那個「錯」的共產黨,放棄「自由」,回歸「獨裁」呢?

「對」與「錯」不是你想什麼就是什麼,而是大多數國民選擇的結果。當年老百姓放棄「自由」,支持老毛打敗老蔣,還能說明什麼呢?如果劉曉波是「對」的,為什麼中國老百姓對之嗤之以鼻呢?要知道,「好」的東西不是行政命令能擋得住的,你的東西好還是壞,老百姓心裡都有賬。如果劉曉波是對的,那麼中共再怎麼都不可能阻攔。

劉的「理論」不能被大家認同,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的理論只是誇誇其談,沒有任何實用價值。不要把老百姓都當傻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28
11nn93n9 發表於 2010-10-26 03:03 | 只看該作者
[西方民主可能不符中國國情,但是現在中國這一套實際證明是不行的,腐敗橫行,沒有監督。中央一級可以由共產 ...
Guest from 173.206.205.x 發表於 2010-10-21 22:49



    地方基層應該搞普選. 高層由共產黨當領導. 地方資源可以讓選舉的領導人支配. 國家資源,比如外交,軍隊,貨幣,由中央領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4 02:15
中南海來信:欠債太多,積重難返,政改難!/斯偉江
2010年10月23日
這個稿件來自斯偉江的博客
      ...
Guest from 24.25.210.x 發表於 2010-10-24 02:12



    PS. 我們只是一群抽中南海煙的人,沒什麼特殊身份,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叫中南海,請不必亂聯想。如果你還想不通,有回信,請發電郵地址zhongnanhai@ccav.com

  又,請理解我的苦口婆心,我是用二指禪輸入法,寫了那麼多內容,我容易嗎!

  作者聲明,本文系虛擬,謝絕對號入座。
26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4 02:12
零雨其蒙不是五毛,但是腦子壞了,講民主時GCD總是威脅說民主了社會就不穩定,會動亂並舉出泰國,菲律賓的反 ...
zhousx18 發表於 2010-10-23 10:30

中南海來信:欠債太多,積重難返,政改難!/斯偉江
2010年10月23日
這個稿件來自斯偉江的博客
     小斯:
      首先,收到我的EMIAL,不要震驚,我們也是人,不是神,西諺說,離群索居者,不是天使,就是魔鬼,而我們不是,我們是有生活圈子的。正如我以前公開說,我也上網看東西。即使不上網,周圍討論政改的人也不少,畢竟,我們才是當事人。在局外的人都討論政改的必要性,很多都是基於破的角度,似乎,一改就一了百了。但是,沒有考慮到政改的困難。我們看過社科院某些人的方案,也聽過體制內學者的分析,最後自己權衡再三,發現,當下政改的難度,遠遠超出了你們的想象。你的文章我也讀了,似乎能摸到一點點門道,然而,在民間的人,即使有多少名望,有多少才華,卻找不出一個人具有治理國家的實際經驗,最優秀的也不只是空談理論的人。(伯克語),當然,你不必沮喪也不必高興,你不是前者,卻恐怕屬於後者。

   
      民主是個好東西,我們其實也承認。但是,走向民主的過程,是一條崎嶇的山路,不小心,是要翻車的。給你打個比方吧,中國是一輛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的車,學者基本上是剛考完駕駛理論的人,而我們這些人(你可以稱我們為老朽),卻是開了多年車的人,你們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道路情況,卻無法代替我們駕駛。這駕駛技術,不是說出來的,是練出來的,可惜的是,你們沒這個機會練習,因此,可以告訴你,不管政治局面如何改,駕駛員只能在我們這些局內人中產生,你想想葉利欽吧。即使那個得獎的人,今後的作用,也無非是反對派的精神領袖之一,而已。
   
      第一個難題,歷史障礙。
   
      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共產黨統治的國家搞政改成功的。因為這種體制很難改革。這其中的理由之一是,欠債太多,積重難返。第二個理由是,憲法難題。第三是,意識形態。
   
      歷史欠債
   
      先講第一個問題,你看一下建國以後的歷史就知道了,不必多說。即使,當下,也是因為建設效率和公平的問題,得益了大部分人,得罪了不少人,就其總量,後者數量是不小的。從這六十年的歷史,積累起來得罪的人,這債務不小,要是容許他們自由要債,結果是什麼?大部分得益的人,或許還因為分配不公等原因,基本上算沉默的大多數,不改,他們也沉默,改了,債主逼債,他們也沉默。前人積累的舊帳要我們這些人還,似乎不公平,擊鼓傳花,讓後人去面對吧,後人或許比我們有智慧。
   
      憲法難題
   
      離開憲法談政改是不可能的。畢竟,在任何國家,憲法是神主牌。西方有人說,以不合乎憲法規範的手段更動憲法,是革命。顯然,我國已經是革命過度的國度,誰也不想革命。所有的共產主義國家,最大的問題是,在變革前,沒有一個可以供和平解決爭端的憲法,以及憲法下的機構設置。之前是一黨領導,誰也沒有想用憲法來制衡自己,因此,不可能有可行的憲法機構。導致有爭端時,靠武力解決問題。蘇聯俄羅斯坦克上街,炮打白宮,都有這個因素。
   
      其次,憲法不是設計出來的,本身是各派實力的平衡,然後反映在文本上。而在政治改革前,憲法是虛擬的,不能反映實力平衡,而當開始政改時,各方的實力浮上水面出來后,往往會過於自信,誤判自己的實力,導致要價過高,達不成一個新憲法的合意,於是,大炮代替了談判,軍隊支持誰,誰就是憲法制定者,一旦他不是通過合意達成的憲法,往往會設計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憲法,於是,這又不是憲政,甚至可能是軍政。至少是,精英統治。無量頭顱無量血,換得一個假共和。你覺得,這樣的政改值得嗎?而且,我告訴你,軍隊總歸站在我們局內人中某一個人當中,也是輪不到得獎的人的。然而,我們,也不想成為戈爾巴喬夫,不想成為打開潘多拉盒子的人。
   
      意識形態、歷史
   
      你也很清楚,我們之前當家的,封鎖了大量的歷史信息,製造了大量假信息,這些信息,都是和我們的統治基礎有關。雖然,現在腐敗很嚴重,我也說過,可能會導致亡黨。但是,和腐敗相比,如果所有老百姓都知道了歷史真相,恐怕人心真的全散了,真的會有大災難。前些日子讓大家不要折騰黨史,也就是這個道理。意識形態的重要性有時比武力還重要。
   
      這些都是歷史出的難題,不是我們想改就能改的。
   
      第二個大問題,現實難題,
   
      民族問題
   
      雖然民族問題,也是有歷史原因,但是,我必須指出,這是一個大難題。學者告訴我們,拉美民主化的歷史,多民族的國家多磨難。畢竟,所謂的民族自決權,導致很多民族,一有機會就要獨立,尤其是資源豐富的地方,或者是語言文化獨特的地方。蘇聯就是這麼解體的。搞政改、民主,一旦他們有這個權,你是選擇武力還是坐視。或者一旦選票是僵局,更可能動亂,甚至,恐怖活動會延續到內地,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至今,我們是沒想出什麼良策。這也是政改不動的原因之一。
   
      民粹和精英。
   
      你可以說,這種人為分類的話語,我不可能在公開場合說,譬如任志強,他說的話,刺激民間,大多也是大實話,遭世人痛罵,主要不是說話偏激,而是他位處精英,要是一個窮學者,沒那麼多人痛恨。鑒於現在的官員都已經也收入良好,精英其實和官員+富人可以替換,兩者之間恐怕不是意識形態的差別,還有實際利益的衝突。仇官、仇富如此普遍,一旦,搞民主搞成民粹,恐怕,所有搞政改的人,多少是要坐牢的,家產沒收,最關鍵的是,國家將會非常動蕩,最後,人數多未必一定力量大,中國仍然會走向普京或者皮諾切特政治,你覺得我們會選擇這種危險的道路嗎?這樣的道路和現在有多少區別呢?我們現在少數人坐在高速公路上,風光旖旎,座椅舒適,你告訴我們,前面是斷頭路,要通過另一條路才能讓整個國家(或許包括我們),平安到達下一站。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畢竟,路的盡頭沒看到。
   
      體制內的反對派
   
      要知道,改革不是請客吃飯,是要動別人乳酪的。毛主席說,有人就有左中右。我是中間派。誰都認為自己站在中間,而別人偏了。這其中,有些人保守是因為利益,有些人保守,是認為自己思想正確,後者更要命。利益問題,尚可以妥協,而思想僵化,等於網路上說的腦殘,基本上和他是沒法說理的。你說,既得利益,加上思想僵化的人,在我們院內,還少嗎?貿然政改,沒說想改革成功,就是體制內的開明派,都會被一舉滅掉。你認為值得嗎?
   
      馬克斯韋伯說,政治志業的人,需要激情、責任感、判斷力。只有在激情燃燒的歲月,才需要激情,承平時期,穩重是第一位的,聽話出活,因此,圈內人幾乎無人有激情。至於責任,我認為,我們對國家也是有責任感的,最關鍵是判斷力問題。政改的核心是1,競爭;2,立憲;3,包容性。前面說了第二條難,其實,打開潘多拉盒子的是第一條,而根本在第3條。我們這些年代過來的人,說實話,寬容只是對家人的,對政敵都是要秋風掃落葉,談何寬容呢。恰恰,反對派都是有激情的人,這時代,只有偏激的人才會去搞危險的政治,對不對。我們判斷,政改一開始,局面無法掌控,只掌握開始,看不到結局的事,穩重的人不會做。
   
      說了,什麼政改都會觸動上面三個核心,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我老了,不打算折騰了。小平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現在體制好不好,要不要改,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反對派自然失去支持,這就瓜熟蒂落。現在,生意紅火,顯然不是改革的時候。謝國忠說,等泡沫破滅時,我會通知你。泡沫破了,還要他通知嗎。什麼是政改開始的時候,無需人預言,大家都會看到。
   
      政改會亂,代價很高
   
      不願政改,還有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民主會亂。民主在其故鄉,也是打打殺殺出來的,移植過來,也不是那麼容易成活的。民國時不就試過了嘛。大多數的人會承認,民主會帶來混亂。朝綱解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沒有我們,天下不知幾人稱孤。一亂,不但是官員,人民也會付出代價的。當然,你可以說,是什麼樣的代價,什麼樣的亂。當下的食品,空氣、拆遷,交通、拘留所,天天在死人。議會亂,比暗鬥強,看法不同,可以交流。然而,國家經不住實驗,中國人偏好的是秩序優先,怎麼改,最好是中樞不亂。然而,要中樞穩定地該,似乎目前已經不可能了。不如,小車不倒只管推,依我看,這幾年,車似乎不會壞。下一站如何,已經與我無關。周立波的清口中早就戲說過我們的前任,這種傳統,不妨保留。(編者按:有序政改可能會不亂,或者小亂,不政改肯定要大亂)
   
      你雖然不是一個人才,基本上算個明白人,而且,聽說,愛看書,看書不是壞事,就是不要看書談政治,很危險,所以寫封信給你點醒你。我們不想折騰了,我馬上到站下車了。你恐怕也不想做趙括,好好滴做你前途無量的律師吧。當然,這封信其實等於寫給所有的人,各安天命吧,安吧。
   
      順頌業祺!
   
      知名不具(你懂的)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25
zhousx18 發表於 2010-10-23 10:30 | 只看該作者
零雨其蒙不是五毛,但是腦子壞了,講民主時GCD總是威脅說民主了社會就不穩定,會動亂並舉出泰國,菲律賓的反例。看看中國呀,你還可以問為什麼中國要辦現代化的西式大學?中國的科舉很好嗎?大學里設個比校長還高的黨委書記就妨礙了中國大學成了世界一流大學!中國城市的市長上面再安個市委書記就讓中國的城市進入不了世界一流,國家一樣,黨衛軍永遠成不了一流的軍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12:27
民主作為人類社會一種文明的政治制度,百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各政黨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標。但對於如何 ...
零雨其蒙 發表於 2010-10-21 07:22

劉曉波是對的,言論自由最可貴了。共產黨害怕言論自由,因為國民黨當時給了共產黨言論自由,這是國民黨被趕跑了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老共不想重蹈覆轍。
23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12:21
民主在不知其為何物時,
斷不可行之。
高唱民主卻不去教導民眾何謂民主,
不去培養民主所必須依賴的文化 ...
Guest from 69.196.183.x 發表於 2010-10-22 09:14


它們壓制言論自由,你如何讓民眾有民主意識?
22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09:14
民主在不知其為何物時,
斷不可行之。
高唱民主卻不去教導民眾何謂民主,
不去培養民主所必須依賴的文化,
必然以民主為幌子而干出獨裁、專制的勾當。
毛澤東就是一個從民主的捍衛者走向民主的叛徒。
當他在台下時,他發動人民向蔣介石要民主,
當他成了主人時,就不讓別人向他要民主了。
今天人們還不完全清楚是被毛澤東利用了。
所以,民主不是別人賜予的,必須你自己不被別人利用,
知道如何使用手中的權利,才能培養出民主。
鄧小平的偉大就在這裡,他打開國門讓國人向世界學習,
但他不急於搞民主。他知道政治改革是必然的但不能立刻進行。
國門打開之後,當國人學習具備充分的民主文化之時,民主水到渠成。
21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05:45
高薪養不了廉。人是貪婪的。沒看見哪個國家搞什麼高薪養廉。

343

主題

2156

帖子

2059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9
20
 樓主| 零雨其蒙 發表於 2010-10-22 03:31 | 只看該作者
我看「零雨其蒙」就是五毛!還真把自己當五百大洋呢!
Guest from 152.19.112.x 發表於 2010-10-22 03:19

哈哈,可惜黨組織沒有空給俺發錢。還得自己養活自己。這樣吧,你找個黨組織,每篇給我發五毛,我一定感謝你。哥們還不解氣,把文革的帽子給俺戴上一頂。只要你開心就行。俺是過來人,臉皮很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03:24
民主的目的是公正公義平等和自由。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基本達到平等和公義,但沒有公正和自由。改革開放后,公正公義平等都變形了,但自由度增加了。現在的改革的首要應該是監督體制的建立。特別是對法制的監督,畢竟國家專政機器的使用對每一個國民都有關係。建立公正公義平等的關鍵,在於法制的公正廉明。公開判案,開放媒體對法律案件的監督,建立陪審團制度以限制法律系統腐敗應該為當務之急。第二是法制建設,法律的建立要讓公民參與,重大法案要全民公投,執法犯法罪加一等。有了好的法律秩序,才能談下一步。第二步應該是幹部制度。高薪養廉,但重罰重判貪官污吏。政府的服務要公開監督。地方惡勢力一旦發現,加重判。對無所作為的庸官,堅決下行。保障了社會公平,分配製度的合理落實必然水到渠成。
18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03:19
我看「零雨其蒙」就是五毛!還真把自己當五百大洋呢!
17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03:17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026939/

hahah
16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02:00
一派胡言! LZ的這些謬論,早在1930年代就被毛澤東和其他共產黨人駁斥,毫無任何價值。 樓主說來說去無非是要重複袁世凱、蔣介石等復辟派、獨裁者說過的那些話,只不過是換個強調來說罷了。 總而言之。中國人是下三濫、阿斗、賤民、賊、自私自利者,不講信義者,不配搞民主,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倍可親就只能出這種比狗屎還臭的爛帖。 作者該不是中國領事館的政治顧問吧。 噁心!
15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00:28
西方的民主有它的問題,很多政治家到後來都在玩嘴皮子或沒有辦法做很多好事或正確的事。

很多比較有遠見的事,在美國很難實行,心裡明知道對,也不敢做,不然你就選不上。當然壞事也不敢多做(會做得更巧妙)。象這次金融崩潰的事,很多美國「高官」早就知道,誰敢說!大家都想先執過這一政或拿到這次獎金再說,下次到別人執政了,事情爆發了,就不是我的事了。
14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2 00:20
回復 3# 零雨其蒙


    Ding!!!!!!

235

主題

606

帖子

466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13
蘭馨兒 發表於 2010-10-21 23:1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民主發展之路,必須是在保證社會安定的前提下,逐步的通過教化和經濟發展提升國民的民主素養,然後逐步的提升民主政治的水平和作用。

這句話有道理。中國的民主,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教條,要在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國民富裕的前提下,循序漸進不斷探索找出一條能夠適應中國國情的民主道路。
我似乎聞到了蘭花淡淡的幽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7 0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