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人新年回國觀感:中國變化怎一個快字了得

[複製鏈接]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10-21 0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人新年回國觀感:中國變化怎一個快字了得

  此外,這次桓叢莉領小孩回國,不料因上海冷空氣來襲,加上水土不服,小孩生病,常要去醫院打針吃藥,這也是困擾很多華人的一點——在日本養育了小孩以後,帶回國,尤其是過春節期間,很容易遇上小孩感冒發燒腹瀉這些事情。而在去兒科看病時,往往感到日本的醫院更人性化,因而感到若要回國長住,已經不習慣了。

  另一名華人女性陳丹也是在元旦期間回上海的,她說她已經有2年沒有回過上海了,上海這幾年的變化之大,令人驚異,每次回國面對舊日同學,都要經歷自我感覺的幾番跌宕。十幾年前回國時的良好感覺,隨著國內的迅速發展和幾個要好同學的事業騰飛而消失殆盡,幷逐漸被失落感代替。對於故鄉的發展,陳丹表示心中挺矛盾的,一方面喜歡看到故鄉日新月異,另一方面,又感到如果故鄉發展得很好,那當年自己為何要離開它而出國呢?當然,回國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國內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好位子早被人家佔滿了。陳丹說她也曾為了回國而聯繫了上海的老同學,但雖然在飯桌上大家都說得十分容易,而落實到具體事宜上,幷無人能伸出援手。經過兩三年的折騰后,回上海的心便只得淡了。

  漸漸地,陳丹將自己看作了上海的局外人,她說正因為在局外旁觀,所以也看得比較清晰。上海當然不再是她剛剛出國時那樣一個對外國無比艶羨幷效仿的城市,但也幷非很多報道中所說的那樣完美。習慣了在日本的安靜生活之後,真要回到上海的滾滾人流之中,也許已經不能適應。因為回到上海,能聽到上海話的地方已經不多,熱鬧的地方充斥著外地口音,服務行業更都是外來打工者,熟悉的上海似乎已經遠去。回故鄉只是為了吃一些小時候惦記的食物,見一見親人。但是,即使現在,夢中也依然會出現黃浦江,那不是如今有著東方明珠等現代建築物的黃浦江,而是很久以前的黃浦江。

  生活在日本,偶爾回去看望上海,感受一下它的新鮮、發展、生氣勃勃,然後又回到日本平靜的生活軌跡。這是很多在日上海人的現狀。

  從鄭州變化看中部發展

  1、回家的腳步快了,路費便宜了。「油價漲了,回家的路費卻少了」,在東京某會社就職的小賀感嘆道。元旦放假時,小賀回鄭州老家探親,和往年回國一樣需要從上海轉機,經朋友點撥,定了「春秋航空」的特價機票,上海—鄭州往返才花了700多元人民幣。

  小賀介紹,這是「春秋航空」網路預約的特價機票,上海—鄭州間,單程分99元和199元,僅是標準定價的1/8、1/4。就算加上100元的燃油附加費和50元的機場使用費價格也很便宜,和一般火車卧鋪票的價格差不多。如果怕趕不上飛機還可以乘坐「D字頭」高速列車,上海到鄭州每天往返兩班,6個多小時就能到家。

  2、環保——政策勝於意識。「印象里中國人不注重環保,其實,中國要是行動起來比日本快。」小賀在和朋友聚餐時看不到一次性筷子,他說,這樣看來,政令的效果更明顯。在日本早就開始提倡環保,倡議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然而倡議卻沒有什麼效果。據統計,日本人均年使用200雙左右一次性筷子,幾乎都從中國進口。在日本使用過的筷子雖被回收用於造紙,但中國因造一次性筷子對環境的破壞卻是無法估量的。

  小賀一打聽才知道,鄭州市從2007年開始已經全面禁止飯店提供一次性筷子。在一家很普通的拉麵店裡,小賀看到,在餐桌上擺放著已被反覆消毒使用的竹筷。

  「不僅是一次性筷子,鄭州市還出台了新的文件,今年6月開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還有,在大街上已可看到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雖然很多人幷不知道這兩種垃圾箱的區別,但畢竟邁出了第一步。」小賀說。

  3、都市擴張令人震驚。一個下午,小賀受邀到朋友的公司里做客。公司不大,位於鄭州新城區「鄭東新區」,當小賀坐在接待室里,俯瞰著新區的街景時,他才意識到,就在出國前,這塊地方還是一塊遠離市區的農田。

  「鄭東新區」正是由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黑川紀章設計的。在日本東京新美術館他也看過「鄭東新區」的沙盤,但真正走進了這個現代化的新城,這些建築才讓小賀感到震撼。

  被稱作「河南浦東」的「鄭東新區」是一座總規劃用地面積相當於現有鄭州市老城區面積的新城,總規劃佔地150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150萬。新區由中央商務區、龍湖地區、商住物流區、龍子湖科技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六大功能組團組成。其中的核心中央商務區——中間設計為橢圓形的湖泊與草地,形成中央公園,公園面積比天An門廣場要大四倍。兩邊有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相對而立,連同湖中央400米高的錐形塔狀建築,成為新區的3大標誌性建築。

  鄭州的變化不僅在新城區,其它地方也處處透「亮」。小賀記得,2004年他帶日本友人到鄭州旅遊,趕上下雨天,在候機室里他看到,地上擺放著臉盆、水桶接頂棚的漏水,候機室的座椅也被打濕,這讓小賀十分羞愧,差點兒給市長信箱寫投訴信。然而這次回國,「新鄭國際機場」的新航站樓啟用,讓小賀眼前一亮。九十多個登機手續辦理櫃檯,4000多個旅客休息座位。候機廳里抬頭可見波浪型屋面上鑲嵌的弧形天窗晶瑩剔透,透過玻璃幕牆,機場全景盡收眼底。新航站樓內還增設了兒童遊樂園、母嬰室、商務中心、現場急救室及為殘疾人設置的無障礙設施等。看著新航站樓處處透「亮」。小賀說,「這樣的機場才不愧對『國際』二字」。

  4、文化仍喜跟風。「跟風文化仍然盛行」,看到街頭大大小小的招牌都是「會所」,小賀感觸頗深。那一年出國時,鄭州的街頭夜總會、卡拉OK廳都改名「戀歌房」,這次回國看到街頭的招牌都改名「會所」。

  小賀回家第二天,朋友就帶他去玩,下車抬頭就看到赫然寫著「××會所」,他犯嘀咕,朋友娛樂果然不同當年,現在都到會員制的娛樂場所。進去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會所就是卡拉OK歌廳。朋友說,這幾年鄭州流行「會所」,無論是網吧、洗腳店、浴場都在名字后加個「會所」,以示高檔。連小小的託兒所都起名為「毛毛會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