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節開始,作者一連引用七處舊約經文,旨在引經據典,力證基督的超越(作者引用的經文皆出自七十士譯本,此點與保羅在其書信內多引自瑪瑣拉本的習慣有別)(注7)。G. W. Buchanan謂這種將散布在舊約各處的經文彙集起來去證實一個神學主題是猶太文學的一個特色,名為Florilegia,此法在本書及新約多處出現(注8)。在此處,作者同時引用兩節猶太人承認為彌賽亞預言之經文,詩2:7及撒下7:14旨在證實基督與神乃父子之關係。據死海古卷學者J. M. Allegro之考究,昆蘭社團之敬虔猶太人士早已將詩2:7及撒下7:14兩節編在一起,顯出初期猶太教人士異常重視本段作者所引用的七處經文中之二句(注9)。T. K. Oberholtzer釋稱,這七句舊約經文內每句所預指的皆在彌賽亞國內應驗,而基督的降生正是每句將要應驗的保證(注10)。同作者謂此處之兩句舊約經文,首句證出基督擁有為王的身分,次句證出凡大衛的後裔均有資格成為「神的兒子」,而基督這兒子便是撒下7:14最後的應驗(注11)。
在舊約,神呼彌賽亞為其兒子,這便指出神與基督是父子之關係;此點基督確是勝過天使;雖然天使全體來說(collectively)曾被稱「神的兒子」(詩29:1;89:6),這正指出天使亦需倚賴神,他們在功用上亦需反照神的權能(注12);但個別來說,天使則沒此雅號(注13)。神與基督是父子之關係,是一個極親密之關係(「今日生你」),神與天使之間卻是主僕之關係,因他們只是服役之靈。「今日生你」的「生」字( )在聖經神學上是耶穌與神的父子關係,「今日」有學者解作基督的降生(注14),或基督的復活(參徒13:33;羅1:4;西1:18;啟1:5)(注15),甚至兩方意義皆有(注16),無論何是確實之意,本節所證明的主題,基督遠超天使是不在話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