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內心毛澤東多一些, 還是鄧小平多一些?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0-9-5 05: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人內心毛澤東多一些, 還是鄧小平多一些?
【來源:華爾街日報】

上個禮拜,和一位美國朋友共進午餐,席間自然又談起了中國。這位老兄對中國的八卦熱情很高,平常只要看到關於中國的比較有意思的報道或評論就會熱情洋溢地轉發給我,但他本人好像從沒靜下心來看過整本關於中國的著作,儘管在他的要求下我已先後給他推薦了不下十本書。不過,這次他歪打正著,用他有限的中國知識挑戰了我一把:「告訴我,在你們這一代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是毛(澤東)多一些,還是鄧(小平)多一些?」

我當時沒有立即作答,一是因為嘴裡還嚼著東西,二是也確實覺得他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一兩句話還真說不清楚。抬頭看這位老兄,他的眼神里既有等待的好奇,也涌動著將我一軍的得意。為了不破壞他的這種心境,我對他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不過你得容我回去仔細想想再回答你。」

雖然這位老兄知道我是何年生人,但我想他所說的「你們這一代中國人」的定義可能在他心中都比較模糊。在回去的路上,我把問題重新捋了一下,覺得適用的範圍應該更廣泛。起碼對於我認識的不少同胞而言,在政治意義上對自身心路歷程影響最大的也就是這兩位歷史巨人了。考慮到時下流行的政治體制改革、國進民退、新左派等種種話題,這個問題應該可以更廣義地來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走過的路,以及正在進行中的種種糾結,毛和鄧的影子或許始終交織其中。

前些日子在新浪上開了微博,閱讀上面轉來轉去的各種新聞、傳聞以及各界名人和「人名」的諸種人生感慨和相互「掐架」,是一種相對另類的樂趣,也著實佔用了不少時間。我發現,微博的好處在於濃縮,從中既能相對容易地抓住時代的脈搏,又能揣摩出時代個體的諸種心態。在和政策時局有關的帖子中看來看去,我似乎總是能在其中感覺到或者毛時代或者鄧時代的情結。

這兩天有幾條微博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一個和毛時代有關。某外語學院的80后和90后大學生利用自身優勢,用八國語言排練誦讀《共產黨宣言》,據說這已經成為學校「唱讀講傳」的經典節目。看著照片上的幾十名大學生擺出革命小將的姿勢,想象他們大聲誦讀著「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來反駁關於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的時候了」,難怪微博上有評論說這和文革時期的忠字舞頗有一拼。如果唱紅歌可以成為別樣流行趨勢,這樣的表演能被學校推崇倒也不足為怪。

另一個和鄧時代有關。不少博友借深圳特區30年生日之際,對鄧小平當年改革開放的舉措大興緬懷之勢,通過各種方式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發出了呼喚。宣揚者好像多是知識界和媒體界人士,60后和70後生人居多,這個呼喚和溫家寶在訪問深圳時督促政改的說法相得益彰。問題是,政改呼聲雖然音量不小,但我似乎並沒有看到有人提出具體的一二三來,在可實施的方案層面不知是乏善可陳,還是在目前的階段只能猶抱琵琶半遮面。而這一切,充其量不過是在人云亦云鄧公在22年前說過的話:「改革,應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而且應該把它作為改革向前推進的一個標誌。」

從微博上,我還了解到《新周刊》就現代人的生活狀態作了一個專題,說中國的經濟依然在快步向前,但許多當中的個體已激情不再,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在變成無夢、無痛、無趣的「橡皮人」。文章試圖從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角度開方子,不過我個人相信這種表象的背後卻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之間的失衡導致了信仰的集體缺失,毛時代和鄧時代情結的盤根錯節讓個體們無所適從,國運走向的不確定性更是這個時代從焦躁到無感的心理源頭。儘管作者的訴求可能和我有所不同,但我很喜歡這篇專題文章最後引用的一句話:「因為怎麼努力都沒辦法到任何地方,所以到這地步,只好彼此覺悟。」

中國自古以來皇權至上,對領袖式人物的依賴和迷信總是大過對制度修正和完善的關注和努力,因此中國社會的走向似乎始終纏繞在輪迴的怪圈之中,也總是在迫不得已甚至危機當頭的時刻方有可能突出重圍、走出羈絆。無論是毛澤東,還是鄧小平,作為顯赫的歷史人物都已書寫了自己的篇章,完成了自身的使命。讓歷史告訴未來,但不要讓歷史左右未來。一味空喊政改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現代版忠字舞」也許只能跳出更多困惑的「橡皮人」吧。

(作者張濤畢業於哈佛大學和Wake Forest大學,曾先後做過駐外記者和跨國公司經理人,目前從事投資和政策諮詢工作。本欄目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0: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