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普通話是一種落後的語言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6 1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南方網
一家之言:普通話是一種落後的語言


以方言為代表的古漢語成了大力遏制的糟粕,而被奴化的普通話成了官方語言。更讓人失望的是,胡化后的漢語由於過於簡陋,歧義過多,以至於現在專業性強一點的演講,在不允許用粵語時,必須要用英語說,或者每個人必須要有份演講者的稿子

  我是一個北方人,說著標準的普通話,沒有經過任何訓練,輕鬆的過二級。但,隨著英語水平的不斷增強,發現漢語有很多地方不如英語,至少在準確性上,差了很多,記得以前有很多人都說漢語比英語先進,可是問他們原因的時候,最多只能說出個博大精深,因為一詞多義,而,一詞多義,卻正是一門語言落後原始的標誌,證明了這門語言的辭彙少。可是,在上大學后,以及后工作接觸到很多南方人,發現他們依然肯定漢語,認為即使不是最先進最準確最優美的語言,也是所有語言的佼佼者,但不同的是,他們能從音色,用詞等很多方面說明,有理有據。可惜我不懂粵語和客家話,他們的觀點,我沒有記住,也無法重述,所以我從歷史的觀點來分析這件事。

  中國在宋以前,說的是客家話,或是類似閩南話,或是粵語的方言。後來五胡亂華,中原人被迫南遷,於是古代漢語被帶到了江南,其中客家人,便是正宗的古代漢族後裔,他們操縱者原汁原味的漢語。現在的官方語言,是被稱為北方方言的,這是被胡華的語言,在歷史上,簡陋的胡語混血了優美的古漢語,使得漢語變的簡單,除了漢藏語系基本的主謂賓的語法結構外,漢語基本被打的支離破碎面目全非,最終被阿爾泰語系胡化,這種方言在語言其準確性,實用性,遠遠的退步了,都遠不如南方方言先進。語言退步的同時,中國的人才結構,文明的範圍也發生了變化。

  先來說文化方面,古漢語普及時期,產生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基本等同於宋詞,而在造詣上,遠落後宋詞,所以這裡就不提了)。在政治上,忘記古代漢語的北人無力抗爭外族,導致南方淪陷,宋朝滅亡,這是中國人第一次亡國,被蒙古殺掉的人又6000多萬(更可悲的是,中國人竟然將成吉思汗當做民族英雄崇拜)。之後是明朝,從這個朝代開始北方方言開始作為官方語言,也正是這個朝代的建立,標誌了中華民族衰弱的開始。

  接著是清朝,離我們現在最近,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我們考察清末至今的中國歷史,可以說就是由南方人寫就的--洋務運動,太平天國,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國民革命運動,共產主義運動,改革開放。引領時代的人物,也基本都是南方人--李鴻章,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還有建國至今的中國黨政領袖基本全是南方人。北方人我只能想到葉赫納拉氏和袁大頭幾位了。科學,藝術,文化菁英,南方人也是占統治地位的。

  我們現在所謂的官方語言其實卻是被奴化后的語言,如果說漢語偉大,請明確,那是指古代漢語,漢族人優秀,那是指具有正宗漢族血統的漢族人,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同樣抗戰淪陷區,南方抗戰英雄多,自古狀元絕大多數出自南方。

  我並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我也不相信血統決定智商優劣的那一套,但南北地區的人的智商差異也的確是存在的,而且非常明顯。原因我認為與兩者所使用的語言不同有關。

  北方人與南方人的語言不同

  在英語中是沒有 Chinese(中國語)的說法,只有Mandarin和Cantonese的說法。

  Mandarin指的是普通話,也就是北方話的代表,其詞源自於mandareno(滿大人),意思就是指那些滿洲官員所使用的語言。

  Cantonese指的是南方話的代表--廣東話。

  由於北方自唐末以來就長期由北方的契丹、女真(滿)、蒙古等民族統治(主要是阿爾泰語系),所以北方話也就難免被阿爾泰化,從而丟失了大部分漢語方言所具備的特徵,還帶進來某些外族口音。

  比如大部分漢語方言能夠分尖團音,北方話就分不了;大部分漢語方言能夠區分入聲和非入聲,北方話就分不了;北方話的聲調只有四聲:陰平、陽平、陰上、陰去。而古漢語的聲調分為八聲: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南方話中除了粵語外大多也有聲調丟失的現象,但所保存的聲調都較北方話為多,均在六聲以上。而粵語不單止完整保存了八聲聲調,而且還在陰入、陽入中間分出了一個中入,從而變成九聲聲調。

  北方話的所謂輕聲,實際就是聲調丟失,這種現象是母語無聲調的滿蒙族人留下的特徵,其他方言區都沒有輕聲現象;北方話中的兒化音非常多,也是其他方言所沒有的。

  阿爾泰語系的特點是語素少,音節多,最極端的例子是日本語。

  北方話相對於南方話也有這個特點,這就給表達帶來很大困難。比如稍微學術一點的普通話演講,光用口語是不行的,必須輔以文字說明,因為音素少而導致同音詞現象太多了。所以,為了減少同音詞,北方話不得不增加辭彙的音節數量,北方話中的單音節辭彙極其的少,而多音節的辭彙卻特別的多。

  而南方話即相反,由於其音素多,同音的現象少,所以單音節辭彙非常豐富,三個音節以上的多音節辭彙很少,並且多是自北方話里引進而來。這樣一來,表達同樣意思的一段話,南方話可以用比北方話少得多的音節,其效率自然而然就高得多了。

  北方話中由其令人不理解的就是其兒化音,平白無故增加一個音「r」,使本來就效率不高的語言變得越加低下。如果你對比香港電影的粵語版與國語版,你就會發現用普通話譯制粵語電影時,常常有刪減語言內容的現象。原因是廣東話用十個音節就能說明的話,普通話非得用十五、六個音節才行,為了對口型只能刪減內容。

  曾經有人論述過漢語是種落後的語言,很多地方都是錯誤的,但也有很多地方完全正確,美中不足的是那個人的出發點,是站在現在漢語的基礎上來論述的,言論充滿了崇洋媚外,實在是可憐,他似乎忘記了什麼是古代漢語。事實上我們要敢於承認,單音節語言,如果只有四個音調,想讓他具有準確性,簡直是天方夜譚。而以客家話為代表的南方方言,因為發音多,很好的解決了現代漢語中歧義句過多的現象,語言是一種工具試想,如果一把槍沒有準心,還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嗎,語言作為一種工具他具有文明興衰承載的作用,他絕對不僅僅是一個使用工具那麼簡單。

  語言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實,自石器開始,文明歷便遠遠落後於西方文明,在中國建立夏商時,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已經領先中國2000至3000年,而中國,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用了近兩千年的時間,終於趕上來了,而後一直遙遙領先,但,自宋朝後,便迅速衰落,這有個很重要的現象,宋以前掌握國家政權的官方語言是古漢語,優美,準確,而宋朝後變成了北方方言,這恐怕不是巧合吧,如果是巧合,有怎麼解釋,唐,宋南北狀元基本相同,自宋以後,基本被南方壟斷,近代,南方發達要遠高於北方,北方要遠高於西北,東北作為一隻獨秀,因是建國初期重工業聚集地,在國家那麼扶持的情況下,依然無法與南方相比

  不要說現在南方發達時應為地理位置,也不要說是什麼機會,如果是這樣,那麼那些具有正宗漢族血統的人,南北朝前在北方,北方發達,南北朝後去了南方,南方發達,這個現象又怎麼解釋。北方音有大量的南方音所沒有的耳話音,后鼻音,后舌音,說話需要舌頭作大量的運動,南方話就少的多,所以語速快。大家可以試一下,用北方音說「騎車上公園兒」比南方音說「騎ce sang公園」慢的多。思維的速度和語速是成正比的,說話思維都拖拖拉拉慢慢騰騰的北方人怎麼可能競爭得過高效率的南方人?

  悲哀啊,我們母語現在成了大力遏制的糟粕,而被奴化的普通話成了官方語言,真的不知道,那些曾為了抗擊胡奴的勇士,拋家棄子,視死如歸,最終馬革裹屍卻仍沒留下姓名,而他的後代,踏著他們的鮮血將自己的語言胡化,更讓人失望的是,胡化后的漢語由於過於簡陋,歧義過多,以至於現在專業性強一點的演講,在不允許用粵語時,必須要用英語說,或者每個人必須要有份演講者的稿子。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民族的語言具有本民族的獨立,那麼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就強,一個民族語言語用語準確先進,那麼這個民族就繁榮,一個民族語言音色優美,這個民族的文化素質就高,現在普遍在強調中華復興,復興是沒錯,但不要忘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之本,中國古漢語,並沒有消亡,在國家大力提倡普通話的背景下,他依然生命力頑強,這也許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吧,永遠不甘心滅亡 。

1

主題

667

帖子

18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5
沙發
gzlychenfeng 發表於 2010-7-16 12:13 | 只看該作者
一派胡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3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6 12:59 | 只看該作者
一派胡言!
gzlychenfeng 發表於 2010-7-16 12:13

無論是十六國還是繼之而起的北魏,面臨的問題遠不止是如何處理與漢人、漢人大族的關係,更為複雜棘手的是如何統治語言、風俗各異的其他胡族。北魏的民族政策既有遠承漢晉的傳統辦法,也有其新舉措,在痛苦和複雜的民族鬥爭與民族融合中,最終為六世紀末北方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gzlychenfeng,你現在所使用的漢語,從遠近來看,遠,應歸功於鮮卑族拓跋部,特別是孝文帝的漢化改革.近,歸功於滿族,,特別是乾隆帝,如四庫全書.
"一派胡言"的"胡"字,本身就是對少數民族的蔑稱.這話題就不好展開了.

歷史上的胡族 相對於漢族 都是尚未進化的落後種族 直到今天都尚且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7-16 13:05
專業性不強,沒有說服力
5
匿名  發表於 2010-7-16 13:06
太情緒話,明顯是一個南方人寫的,北方南方到底誰強,自有歷史評說,容不得一個南方小兒胡扯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6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6 13:38 | 只看該作者
太情緒話,明顯是一個南方人寫的,北方南方到底誰強,自有歷史評說,容不得一個南方小兒胡扯
Guest from 123.252.185.x 發表於 2010-7-16 13:06


老兄的情緒話也很明顯,原作者是不是南方人,我沒考證過,考證也不夠歷史評說的水平.
政府強力推行普通話的成效有多大?
各地方言的生命力似乎更強大,歷史更長遠.
語言和生命一樣,在表現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何苦要強求語言的統一?

引伸的聯想:何苦要強求疆域的統一?何苦要強求信仰的統一?..................

引伸的話題:全國一盤棋是一種落後的思維.

意下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49

帖子

2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5
7
太涼 發表於 2010-7-16 14:06 | 只看該作者
無知加無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8
iamcaibird 發表於 2010-7-16 15: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amcaibird 於 2010-7-16 15:19 編輯

以廣東話和福建為代表的南方方言當然是比北方方言落後的語言,因為他們古老,所以落後。

1,語法問題,北方方言普通話借鑒了西方拉丁語的語法概念,而中國古代語言沒有語法,甚至連標點符號都沒有,斷句成為玩弄辭藻,耍花招。
2,語音問題,現代語言發音向簡單化發展,只保留明顯清晰原音,輔音基本弱化。以英文為例,a,e,i,o,u五個,其他都是都是輔助,音調也只有兩個,輕音和重音。為能快速說話,甚至把部分非關鍵音模糊掉,即所謂連讀,不完全爆破。北方方言也如此發展,把各種必須重點表達的音剩略,依靠複合詞,句子表達。比如古代多用單音詞,如「是」的反義詞是「否」,而現代漢語用符合詞的表達「不是」,既容易理解,發音也容易區分。南方方言,保留了過多的單音字,所以說話速度必須放慢,咬字必須清晰,否則容易造成誤解。
3,表達嚴謹問題,由於北方方言大量借鑒了外來語言,而且採用複合詞構詞,構造新詞比較靈活積極,即可音譯,有可意譯,尤其借鑒了大量的日文辭彙,所以就表達的豐富,細膩,遠比南方方言更適合嚴謹的法律,科技表達。而南方方言必須直接藉助英文原文表達才行。
4,語言的抽象度。語言嚴謹現代化的一個標記就是抽象度。普通話作為中國的官方語言,其抽象度是經過幾百年(明代形成了現代普通話的雛形,或官話,而不是滿清)的作為要求嚴謹,抽象的法律,政治語言使用的結果。而南方方言,早在1千多年前就沒有了官方語言的地位,嚴謹抽象沒有的到加強。
5,詩歌問題。舊體詩也許用南方方言更合適,但那些都是過去死亡了傳統,並不能說明南方方言在現代生活中比北方方言有先進的地方。
6,語言的統一絕對必要。文化思想的傳播,社會的管理,商品的交換都依賴語言的表達。在一個國家內,如果不能做到相互無障礙地語言交流,社會摩擦和隔閡必然出現。刻意對立一個國家內部語言的區別,不是思想的開放,而是人為製造封閉,是落後的。

多年前,和個廣東客戶吃飯,他誇口說廣東話好,同一個「shui」有8,9種不同的發音,表達細微差別的不同意思,而北方話卻只有4種,可見北方話落後。我回答,本地雖是南方,但卻是北方語系,學北方話走樣了,只有3種音調,故黃王不分,蔡柴一家,但我們用複合詞解決單音詞容易混淆的問題,更容易學習理解,更能清晰表達。有一種印第安語言,對每種樹木都有不同的名稱,表達更豐富,但沒有抽象的「樹」的辭彙,所以是落後的。廣東話同此。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9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7-18 21:56 | 只看該作者
廣東正推廣普通話, 受到當地老百姓一定的抵制, 本文是配合這種抵制的輿論導向. 但是一個國家的語言總應統一的. 最多口音有些差別. 廣東話和福建話等與中國的文字讀音完全不同, 所以推廣普通話是歷史的必然.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6

帖子

3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9
10
馬拉泰斯塔 發表於 2010-7-19 07:4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在宋以前,說的是客家話,或是類似閩南話,或是粵語的方言。」
唐朝的國都在什麼地方?北宋的國都在什麼地方?
唐詩的韻是怎麼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匿名  發表於 2010-7-23 03:13
科技不斷進步,語言也是. 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普通話是一種溝通的手段, 並且也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的.說普通話並不是排斥方言. 如果要是立古漢語為官方語言, 那是立粵語還是立閩南話呢?陝西話似乎也靠譜.如果從文學的角度, 那屬於專業愛好者考慮的範疇了,如果你覺得用某種方言有美感, 你可以去學習, 但不是把每個人都培養成古漢語專家.
我所見過的印度人之間的交流都是用英語, 因為方言太多,用方言無法溝通.
隨著社會發展,普通話也在發展,如果大勢所趨,也會發生變革. 其他語言也是這樣, 就象被說正宗英語的人士所不屑一顧的Chinglish的出現一樣, 如果不能滿足發展需要,自然會被淘汰,如果辭能達義,同樣會被收入辭典, 但這並不妨礙文學愛好者對古典作品的欣賞.

31

主題

657

帖子

213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4

積分
2136
12
bbpp 發表於 2010-8-11 00: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bpp 於 2010-8-11 00:16 編輯

回復8樓
學北方話走樣了,只有3種音調,故黃王不分,蔡柴一家,

廣東話【蔡】唸Coi 3,【柴】唸Caai 4,分得清清楚楚。不懂不要裝懂扮專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3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8-14 09:24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哈。樓主接下來就該說中國人是一群落後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4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16 03:1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各位頂帖.

回復 13# buweizhai
哈哈哈。樓主接下來就該說中國人是一群落後的人。


哈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5
iamcaibird 發表於 2010-8-19 17: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8樓
廣東話【蔡】唸Coi 3,【柴】唸Caai 4,分得清清楚楚。不懂不要裝懂扮專家。
bbpp 發表於 2010-8-11 00:14

你這種連中文都讀不懂,還好意思來說我?我帖子里哪裡說廣東人蔡柴不分了?我說的我當時所在的南方某省,屬於北方方言區,那裡是3聲,不是普通話的4聲,所以黃王,蔡柴不分,但從來不造成交流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16
akihito 發表於 2010-8-23 06:12 | 只看該作者
一個國家要有國家統一的語言(國語)!

南方語言和北方語言不同的是南方語言有觸音, 發音超過四音節, 往往是八個音節, 很難掌握準確!

我認為目前使用的國語(普通話)很好, 根本不落後, 因為隨著傳播工具的發達, 語言正在進步中, 不可能落後...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17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8-23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8樓
廣東話【蔡】唸Coi 3,【柴】唸Caai 4,分得清清楚楚。不懂不要裝懂扮專家。
bbpp 發表於 2010-8-11 00:14



至少在吳語中的確是王黃不分的. 中國那一個地方都有方言, 你廣東人能聽懂溫州話? 可能連外來人極多而形成的上海話, 廣東人也不一定聽得懂. 全國總得有一種便於交流的語言. 請問不用普通話, 用那一種方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匿名  發表於 2010-8-25 06:35
很多人腦子就是有問題
明明說是要推廣普通話
偏偏想象為廢除廣東話
這方言全國何其多廢乎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9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8-25 07:51 | 只看該作者
推廣普通話並不等於要廢除方言, 這完全是兩碼事. 在美國工作語言是英文, 但你在家裡或和中國朋友完全可以講中國話一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