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新快報 2010-06-29

平時對古文感興趣,熟讀《史記》《尚書》翻爛《資治通鑒》
新快報訊 據《東方早報》報道,「呱呱小兒,但飲牛湩,至於弱冠,不明犍狀。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識豜豭。」在今年江蘇高考以《綠色生活》命題的作文中,一名考生就以這樣通篇駢體古文的方式完成。南京市語文基礎知識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在看完全篇后,僅註釋就寫了4頁紙,媒體幾經尋找,前天,這位曾把《資治通鑒》翻爛的才子終於露面。
「不僅普通閱卷老師不認識、看不懂,就連我這個教古典文獻的老師也不全懂,還有四五十個古字根本不認識。回去后我查閱資料,做了註釋,光註釋就寫了滿滿4頁!」閱卷老師、古文專家吳新江在評價這名學生時,自覺慚愧。他表示,這篇文章熟練運用「恰到好處」的古文,緊扣「綠色生活」的主題,「古為今用,十分切題」。此外,今年江蘇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也對這名考生高度讚揚,他表示,「以他現在的文化修養完全可以被破格錄取!」
前天,該生首度露面,是江蘇如皋中學高三(12)班的學生,名為王雲飛,家住如皋下原鎮一個叫文庄村的地方,其父母都是農民。他還是一名理科生,從他的高考成績看,其總分已經超過了一本分數線。王雲飛表示,自己平時就對古文比較感興趣,先後自購了《史記》和《尚書》,曾經把《資治通鑒》翻爛,此前在多次考試中還嘗試寫過武俠小說、文言文小故事等。
「高考前一天晚上,我還跟媽媽說,我要冒險了,我要寫文言文。」王雲飛說,「我覺得寫得還不錯,但心裡也沒底。不知道閱卷老師看了怎麼想。」
一位閱卷老師表示,「這位考生此方面造詣相當深,不僅會用古字,而且用得很得體,能在考場上短時間裡活用古字,說明他已純熟於心。此外,這篇作文也很有思想,他從歷史發展角度來說明現在環境遭破壞,幻想能回到農耕時代,寫得相當不錯。專家一致認同給他打了高分。」這是江蘇高考繼2001年《赤兔之死》后又一篇文言文高分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