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融快報 中國軟實力的強大後盾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6-26 0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星島環球網     2010-06-25

 《環球時報》日前轉載印度《金融快報》6月21日文章,題為《獵取善意——中國的方式》,作者迪拉伊·納亞爾,汪析譯,文章摘編如下:

  文章說,中國出色的軟實力外交上周在雅典展現無遺。就在標準普爾對希臘投下不信任票,將其主權債務評級下調至垃圾級時,中國副總理張德江同希臘簽署了至少14項涉及航運、電信和旅遊等領域的協議,承諾向這個歐洲最窘迫的經濟體投資數十億歐元。不僅如此,中國副總理還表示相信希臘能克服當前的經濟困難——這是來自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的明確的信任票。

  中國的介入會有助於解決希臘的債務危機嗎?最終說來,這些投資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今後的增長。就短期而言,希臘的命運仍然依賴於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援助及自身削減政府開支的能力。不過,中國承諾投資數十億歐元的舉動為其贏得了人心。IMF和歐盟的援助條條框框不少,而中國的投資沒有任何附加條件。這樣中國就成了希臘名單上的「好人」,而真正的「救世主」——歐盟和IMF卻被看成了「壞蛋」。

  文章指出,毫無疑問,中國投資希臘並非做慈善。中國試圖為本國公司在希臘獲得一個立足點,進而打開整個東歐的龐大市場。

  中國介入希臘符合其全球拓展影響力的大戰略。中國政府十分清楚,世界許多地方對中國的崛起懷有疑慮。中國政府的最高層總是不失時機地淡化中國的全球野心。本月早些時候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一個亞洲安全峰會上,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明確表示中國永不稱霸。從現實的角度解讀這類聲明,意思說中國無意使用其軍力在全球拓展勢力。中國甚至不願外界認為其努力拓展經濟利益。正如投資希臘及進軍非洲所表明的,中國為獲得新市場會無所顧忌,同時它希望給外界留下「行善者」而非「掠奪者」的印象。

  文章說,中國的軟實力有龐大的盈餘和外匯儲備為後盾。如果說中國當前的軟實力能爭取到如此之多的利益和善意,那麼也就沒有投射硬實力的必要了。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印度作為增長速度僅次於中國的主要經濟體,相對中國的比較優勢應該是在軟實力方面,然而它在全球爭取類似的影響力方面卻不那麼成功。公平地說,印度面臨中國所沒有的兩個限制條件:一是印度的外匯儲備不如中國;二是印度公司跟政府的聯繫不如其中國同行跟政府那麼緊密。

  倘若印度欲趕上中國,在那些尋找強大「行善者」的地方拓展影響力,那麼這種狀況就要改變。

[url][/url]
來源: 環球時報    編輯:黃天賜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9: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