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外嘩然:《南方都市報》竟然踩紅線 曲筆紀念六四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6-4 0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6/3  消息來源:美國之音

  不少海內外媒體報道,「南方都市報」6月1號刊登的疑似影射「六四」的兒童漫畫雖然關鍵部分很快被刪除,卻促使人們對即將到來的八九民運紀念日進行更多的思考。

  美聯社稱,就在紀念21年前6月3號發生的天安門事件即將來臨的兩天前,中國「 最有主見的」報紙之一,「南方都市報」刊登了紀念國際兒童節的系列漫畫。其中一幅為一個小男孩兒用白色粉筆在黑板上繪出三輛往前行駛的坦克,坦克前方隱約可見站著一個小人。

  報道說,這幅畫很快開始在中國內外傳開,人們紛紛猜測它影射當年的「六四」事件。被喻為「英雄」的王維林擋住坦克前行的鏡頭為那次事件中最經典的畫面之一。不過,這幅漫畫中的坦克很快便被「南方都市報」從網頁上抹去,而且報社也沒有對有關漫畫的問題給予立即回應。

  香港「蘋果日報」評論說,「南方都市報」打了一個「漂亮的擦邊球」,向當年的「坦克人低調致敬」。這家報紙形象敢言,用「曲線法批評官方政策或諷刺時政」並非第一次。「蘋果日報」還說,「南方都市報」今年4月在歷史評論版刊登標題為「愛國家不等於愛朝廷」的文章,「借古諷今」批評中國當今政府「黨國不分」。

  「南方都市報」作為「吃皇糧」的省級官媒,曾經首家報道被廣州收容人員毆打致死的孫志剛案和薩斯疫情等。該報包括編輯、副總編、副主編以及相關負責人等在內的人員多次被掉換和撤離,人們猜測的原因是報紙的報道屢屢觸犯地方政府的利益。

  「南方都市報」這次再闖「禁地」,而且矛頭直指最高行政當局的最敏感地帶,自然引發波瀾。位於北京的資深媒體人凌滄洲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媒體敢於觸碰真實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凌滄洲說:「一些負面事件會得到報道,不過角度有待全面,立場有待均衡。但是,一些被認為『太敏感的』也會淡化處理。昨天永州槍殺法官事件在報紙和網路上都經過了淡化處理;但是,鄭州拆遷居民車撞拆遷人員的新聞仍然刊登在互連網上。」

  凌滄洲指出,「南方都市報」的「筆誤」至少體現有人進行嘗試「踩紅線」的努力。他說:「在中國媒體,有些話題為尤其敏感類,有些話題為次級敏感類。不一定是故意嘗試,有時是作者的努力,有時是編輯的努力。審稿人員--主任和總編沒留神,放過了『地雷』。」

  「」新聞網評論說,每年「六四」,國人都利用智慧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紀念。「蘋果日報」報道,新浪微博日前出現大量與「六四」有關圖片,由名為「世六說實話拾」的網友提供。有心者注意到,該網友名字反念為「實話實說六四」的諧音。不過,「蘋果日報」說,該內容在新浪嚴格審查下,半小時便被「河蟹」了。

  「1989:365中德藝術」一書的編輯、中國當代藝術家黃銳曾經目睹當年6月3號的天安門事件。他對美國之音記者表示,他也屬於每年的紀念者行列:「我每年都有個人的紀念行為,希望把這一天留在記憶里。實現方法是不參與社會活動,一整天不吃飯,已經堅持了20年。」

  蘋果日報說,香港很多人嫌香港舉行的悼念活動「20年如一日缺乏新意」,不過,與內地人必須發揮創意和想象來紀念相比,誰更加幸運,一目了然。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