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遲到的實話 商務部承認中國開始「全面崩潰」!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5-18 1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遲到的實話 : 商務部承認中國開始「全面崩潰」!
  
  「我國在國際貿易體系的定價權,幾乎全面崩潰。」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昨日直言,「中國當前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大宗商品定價權的缺失」。
  
  「中國因素」成為世界市場的熱點,但這顯然是尷尬的「被熱點」。如何破解「中國買什麼,國際市場就漲什麼;中國賣什麼,國際市場就跌什麼」的怪局,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
  
  姚堅指出了破解這一困局的三大途徑:整合國內市場;有效利用反壟斷法及WTO規則;利用中國大市場地位,採取多種金融手段,通過在國內建立期貨市場等增強對價格的影響力。
  
  進口
  
  中國買什麼 什麼就漲價
  
  鐵礦石談判的失利,再一次刺痛了「大宗商品定價權」這根國內企業最敏感的神經。
  
  「鐵礦石談判由年度定價轉為季度定價后,以現價結算,中國鋼企按去年進口量全年要多付700多億美元。」在昨日召開的第二屆國際商務發展論壇上,姚堅算了這樣一筆賬。
  
  從2002年至今,進口鐵礦石價格已經由不足30美元漲到150美元,而鋼材價格僅由2000元左右漲至目前的4400多元。
  
  「在國際市場中,雖然我國佔65%的鐵礦石進口量,但是沒有發言權。」 姚堅表示,事實上,不僅是鐵礦石,石油、銅、糧食等大宗商品的進口也面臨類似局面:供需矛盾突出,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海外收購遭遇阻力,對市場的非理性波動只能被動適應。
  
  進入21世紀,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漸漸出現了「中國買什麼,國際市場就漲什麼;中國賣什麼,國際市場就跌什麼」的怪現象。雖然我國進口量非常大,但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定價權已經「幾乎全面崩潰」。
  
  「中國已經成為國際商品期貨市場的大熱門,尤其是原油、金屬、農產品[14.48 -4.23%],中國需求因素更是成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重要推動力。」長江期貨資深分析師黃駿飛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世界市場所稱的「中國因素」也成為了各方的追逐熱點,一位摩根士丹利專家曾一語中的:「中國要買什麼,我們就趕在他們之前買入。」而這顯然不是中國企業願意看到的。
  
  出口
  
  肥水外流 自棄話語權
  
  由於缺少定價權,中國在「買」的方面不得不多付錢;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國在「賣」的方面也是屢現「肥水外流」。
  
  稀土便是最好的例子。「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話道出了中國稀土[1.75 -4.89%]大國的地位,不過這一資源優勢並未被利用,反而遭遇了賤賣。我國擁有超過全球50%的稀土資源儲量,並佔據全球90%的市場份額,但1990年-2005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近10倍,平均價格卻跌至1990年時的一半。
  
  「貿易強國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努力逐步取得的。」商務部研究院一位專家表示,中國企業慣於一窩蜂出口、降價,結果大家都沒飯吃。同時,不少企業毫無資源保護意識,為了生存與本國企業打價格戰、廉價出口,「崽賣爺田心不疼」並非個例。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醞釀4年的國家礦產地儲備戰略試點即將推出,首批試點將圍繞煤炭和稀土資源展開,這無疑是謀求話語權的有益嘗試。
  
  應對
  
  「世界工廠」也要貿易定價權
  
  當前,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已是全球加工生產中心,掌握了一定的生產主導權,但貿易主導權卻離我們很遠,在建設貿易強國方面,我們顯然是「剛上路」。
  
  「這種情況很不正常,說明我國在市場機制層面存在不少問題,這將影響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姚堅如是說。
  
  他認為,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從國家發展戰略高度進行考慮:一、以市場手段整合國內市場,在企業間建立更穩固的協調與合作關係,不致被「分而治之」;二、有效利用反壟斷法及WTO規則,對國際礦石生產商利用壟斷地位操縱市場的行為進行反制;三、利用我國的大市場地位,採取多種金融手段,通過在國內建立期貨市場、與國外聯合協作等方式,增強我國企業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力。
  
  「通過縱向整合、建立國內期貨市場,我們在爭奪話語權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 黃駿飛表示,「如果關注期貨市場會發現,目前我國銅價已經能夠影響倫敦期貨市場的價格,這在2004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黃駿飛認為,產業集中度低是當前影響我國原料市場話語權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目前貿易主體過多、平均規模較小,企業在談判能力方面很難與國際大集團形成對抗。以鐵礦石為例,我國沒有一個企業能夠與力拓、必和必拓與淡水河谷三個主要跨國集團形成同一級別的對話。
  
  「因此,商務部提出通過行業協會整合行業集中度,再輔以國家扶持,形成行業龍頭,從長遠來看非常必要。」黃駿飛說。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63

主題

307

帖子

1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5
沙發
關士心 發表於 2010-5-18 15:54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可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10

帖子

2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3
3
nfld0962 發表於 2010-5-19 06:52 | 只看該作者
哈,WTO就是人家給你下的套,不懂朱鎔基為何那麼熱心加入,此人似乎有意為之。
北方老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5-19 11:30
幸好, 朱大炮只幹了一屆,留下的後患已夠多的了。如果幹兩屆,老百姓就更慘了!!!
5
匿名  發表於 2010-5-19 14:30
朱一個人賣得了那麼多的資源嗎,黨內黨外鬥爭著賣
6
匿名  發表於 2010-5-20 01:49
稀土的例子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因為還有50%別人可以自己產。而且當中國地方政府願意出口的時候,地價不可避免。除非把稀土如黃金一樣收為國有。
人家問你買的東西,隨時可以轉向別人購買。而你要購買的東西處了他們那裡,別的地方無從供應。這個遊戲規則,誰都會。 比如如果稀土你佔到世界的儲量的70%,再加上出口管理。當然,你有定價權了,否則沒戲。

1

主題

602

帖子

60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04
7
ging 發表於 2010-5-20 03:58 | 只看該作者
那誰有定價權呢?只有市場。難道美國就有定價權嗎?如果他有,就不會金融危機了。中國現在出口進口量極大,任何一個市場行為都會對世界市場產生極大影響。你買,市場就漲價,你賣,市場就降價。還是國力不行,如果底兒厚,我奇貨可居,不就有定價權了嗎?賣鹽的沒鹽吃,不稀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539

帖子

38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0
8
nokisnokil 發表於 2010-5-20 11:49 | 只看該作者
這標題有點斷章取義,不欣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9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22 16:45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就是發現從中國進口的真皮傢具真便宜,比當地人造革的都便宜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74

帖子

1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9
10
letmegogo 發表於 2010-5-22 21:5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至今還以為這是個「怪現象」那真是太天真了。正因為有這樣天真的政府官員,中國市場秩序才會一團糟的。
資源是有限的,市場規模也是有限的,供需矛盾決定價格走向,這是鐵定的原則。並不奇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8: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