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穌·基督與佛教

[複製鏈接]

79

主題

40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athless 發表於 2010-5-14 2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網頁旨在促進不同宗教之間的理解和對話、探討佛教流派與基督教之間的異同。比較的基礎是我們著眼於在非教會研究中的基督教所呈現的全部潛力。本文不奢望能夠全面地描繪佛(公元前五百年)的生活與學說*),但求能夠準確處理佛教的核心點。

佛最初的學說的核心,也就是佛教"小乘經"的基本點就是要解救眾生,擺脫不屬於其本質的塵念,力求認識內外感官的需要帶來的是苦,是不屬於人的自我的,只有通過相應生活、學習方式、修習等才能最終摒除雜念達到涅槃的境界。這點特別是在以後的由佛教大乘經演生的流派中部分被曲解了,雖然這些流派也有其進步的一面,例如更明顯地同情眾生,而不是明顯地循世,至少在以前的流派中有此傾向。它們對經常出現的無我的概念解釋非常極端,好象在除掉自私、低下的自我以後,全不剩絲毫「我」。同時這些流派也傾向於將"涅槃"理解為虛無。佛自己在他的最高體驗的描述中也說:"我看穿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既非知又非無知之境的痛苦使我感覺越來越明顯,並且漸變為感知升化的幸福,同時去盡情體味。"(增一阿含經第九卷第四十一條)

在此可以看出耶穌基督與佛都鼓勵凈化人的氣質,並且每個人都要審視自己,首先自我批評、再批評別人...

此外基督與他的門徒認為自己並不是歸屬於這個塵世或文明中的一分子――然而比原始的佛教還清楚地強調――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對這個世界發生作用(約翰福音第17章)。耶穌也向整個世界承認,他們可以通過他的使徒象一塊發酵麵糰一樣改變世界,從而產生一個嶄新的更充滿愛心的世界。

總之耶穌與佛對生命問題的話語有很多相合之處,使得近幾十年有些人開始猜測,耶穌傳授的是佛教。這是無稽之談。您同樣也可以說:耶穌也為這個或那個學說做了說教。在我們的正文中還闡述了這些部分的共同點基於精神世界的事實,這是所有能感悟到的人不用互相抄襲就會有類似的認知。各宗教之間乃至世界觀之間的共同之處並不影響他們走各自自己的道路。

但是在猶太教和基督教中需要凈化的人性又與對神犯罪連在一起。這裡指的是要遵守一種宗教的基本倫理標準,更準確地說就要克服所有那些將我們與上帝分隔的屬性(也是阻礙我們與周圍人凝聚的屬性)。

人們普遍認為佛教中是沒有神的。在不同宗教中關於倫理問題的共同表態中只涉及了所有宗教都假設的物質生活之外的「最終現實」。這樣做並不完全正確。佛從沒有說過沒有神,而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注重將對人類道路的認知傳播下去。佛在回答印度教的僧侶問及印度教的創教神――婆羅門的問題時說:"我知道婆羅門和婆羅門世界,以及通往婆羅門世界的路徑,甚至婆羅門怎樣到達婆羅門世界,我也知道。"(迪迦論,第13講-有關思的經驗)。印度教的婆羅門不能簡單地與基督教中的天父――上帝等同起來,這首先是一個不同文化中的逐漸形成的部分神性的擬人化。他肯定不是對負面力量的稱謂。

基督教福音書與啟示錄卻是將那個創造生靈起於茲且生靈完美終於茲(始與終)的人稱為「天父」,超然與萬物及其屬性之上。基督教的神秘學家們,例如雅各布?波墨,基於他們確實的親身經歷明確地指出,上帝不僅居於塵世間萬物之上,也超然於彼岸和天界。只有藉助於那些有深刻經驗的人,才能找出一種促使各宗教在更深層面上互相理解的語言。.***)

佛教之路是要通往「涅槃」,這對大部分佛教徒而言當然很遙遠,正如大部分基督教徒與上帝的神秘合一****)很難達到一樣。大乘佛教也告訴人們已從輪迴中解脫出來的菩薩可能會自願來到下界,普渡剩下的眾生。

基督教的傳承說是基督升天去天父(上帝)處,且預告他將重來。今日通過對基督的信仰亦可使上帝更多滲透到塵世中。

這裡值得一提的魯多夫?施泰訥,他認為佛帶來了愛的智慧,基督帶來了愛的力量。他將佛看作是某種意義上的開路先鋒。誰要想知道真實如何,就不妨在各自的道路上前進,同時在內心問基督或佛,自己去探索。

*) 佛流傳下來的學說特別見於篇幅宏大的佛祖語錄「中集」,也見於「長集」。也參見迦陵瑪經:"不要讓聽說、傳說、每天的意見、聖典的權威、單一的理智原因和邏輯結論、思想理論和佔優勢的觀點和先入為主的印象以及大師的權威牽住你們。如果你們自己悟出..."。 (感悟和真正信仰有很多共同之處,大大多於單純知性的真假判斷與信仰之間的共同之處)

***) 基督神秘學家艾卡特大師曾特別描述了他的經驗:雖沒有提及涅槃的概念但卻感知到一種與涅槃相類似的體驗,也包括其相異之處:對他來說那是一種人與上帝的相會。

****) 吸收了人生經驗的精髓后回歸上帝,一方面是回歸太初,一個一直存在的狀態,而同時又是一個高於原先的狀態,正如兩個互相重疊的三角形。

「基督之道」
 
Loving kindness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沙發
八福 發表於 2010-5-15 04:45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信徒因為相信基督而上天堂,永生。
佛教:佛弟子通過自我修行而涅槃,永死。
青草地,溪水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3
八福 發表於 2010-5-15 04:58 | 只看該作者
忘了說了,上面兩句不是我原創,轉載。 Google 上搜索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
chico 發表於 2010-5-15 05:00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信徒因為相信基督而上天堂,永生。
佛教:佛弟子通過自我修行而涅槃,永死。
八福 發表於 2010-5-15 04:45


高見,實在是少有的高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5 05: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5 0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八福


    明白了,不是造謠,是傳謠.愛因斯坦是基督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chico 發表於 2010-5-15 05:52 | 只看該作者
忘了說了,上面兩句不是我原創,轉載。 Google 上搜索來的。
八福 發表於 2010-5-15 04:58

從來沒人教你老祖宗這條教誨:「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你當然不知道。很正常,不奇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8
八福 發表於 2010-5-15 06:09 | 只看該作者
引用出處: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418598.html

幾天沒來,覺得大伙兒積極性有所下降,拋磚引玉一把。

上面說我「傳謠」的人,請先說說為什麼是「謠」。
說不清楚的話,您不就是直接在「造謠」了?
青草地,溪水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5 06: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5-15 23:41 編輯

好.

1. 涅磐是永死.涅磐是不生不滅的狀態. 上帝是自有永有,不生不滅的,所以上帝永死.

2. "The Buddha explains Nirvāṇa as "the unconditioned" (asankhata) mind, a mind that has come to a point of perfect lucidity and clarity due to the cess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volitional formations. This is described by the Buddha as "deathlessness" (Pali: amata or amaravati) and as the highest spiritual attainment, the natural result that accrues to one who lives a life of virtuous conduct and pract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引自維基的定義

3. 或者說,涅磐是cosmic consciousness. 注意:佛教不講靈魂. 問題:基督徒帶著身體永生嗎?

4.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涅磐平行於儒家的天人合一或者基督教的"我與父原為一"(擬人說法).


5.西方人用物理學的熱寂來描述涅磐.熱寂是宇宙的永恆狀態.涅磐可以說是永恆.涅磐是永死.基督徒追求的是永恆,所以基督徒追求永死.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10
八福 發表於 2010-5-15 1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信仰平等

都是一些特屬主觀的個人看法或者觀點。

問一下,憑個人看法,就可以定別人造謠或者傳謠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11
八福 發表於 2010-5-15 12:24 | 只看該作者
順口提一句,原帖作者似乎和樓上兩位一樣,都是信奉佛經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5 19: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5-16 00:44 編輯

回復 10# 八福

我說的是最基本的佛教常識,不是個人看法. 我把上面的1-5簡單解釋一下:

1. 涅磐翻譯過來就是不生不滅.據南本與北本涅槃經卷五載,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稱為大涅槃。這叫個人看法?    

*心經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2. 這段英文引自維基對Nirvana(涅磐)的定義(以佛經為依據):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rvana

3. 是西方學界和佛教界的共識.consciousness是永死? 這麼說, 上天堂的基督徒的靈魂也是永死了.

4. 為了讓你明白涅磐是怎麼回事,我打了個比方.

5.西方學者的結論.


這五條都指向同一個結論: 涅磐不是永死.

下面請你指出為什麼我說的是個人看法而不是佛教的常識. 拿出證據來.

"原帖作者'似乎'和樓上兩位一樣," 似乎? 這回吃不準了? 我要證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5 19: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5-15 23:14 編輯

那個人的帖子還說:
"基督教:對大多數人很有誘惑力,現在以及未來都會是第一宗教
佛教:對大多數人沒有誘惑力,現在已衰落,未來必定滅亡。"

基督徒說: 基督教將來必定滅亡.
"現在已衰落"又是謠言,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佛教徒的人數都在增長.基督教在西方衰落,尤其是歐洲,倒是事實.這個人說話口無遮攔.

引用回帖:

1. "一派胡言。哈哈哈。。。"
2. "runsun這份對比估計連wisdom的常客都不能認可"
3. "永死」這個不對,容易讓人誤解,換成永出輪迴可能好一些。"

發貼人回應3解釋了為什麼這麼說:

"這個是故意這麼說的。五蘊這種存在形式的徹底消失,即是「永死」。而涅槃,是已經超越五蘊這種存在形式,不具備五蘊的任何屬性。超越了我們理解的生和死。"

原來是故意誤導別人.但做出了更正:他說的永死是指五蘊的消失而不是涅磐.涅磐超越了人的生死輪迴.

你只貼出原句,沒有貼出更正. 用心何在? 不是傳謠是什麼?傳謠就是傳不實的話.加上12樓的理由,你就更是傳謠了.怪不得"曾三殺人"了,都是你這樣的人盲信出來的. 別人說什麼你信什麼(只要對自己有利),自己不加考證.

給你指出一點: 我不是穆斯林,儘管我經常提真主.  看佛經的(如佛教學者)未必信奉佛經,否則我就是基督徒了,因為我研究過聖經,還去教堂聽過牧師講道.

根據他的發帖, 下不了他是什麼徒的定論. 只能說他對佛教和基督教都有所涉獵.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4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5 1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八福


    不用覺得難堪,每個人(包括我)都可能在無意中造謠或傳謠.知道后改正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5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5-16 00: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10-5-16 01:34 編輯

平等兄上面的引證,分析和解釋很客觀,理性和到位,辯才令人讚歎啊。你還不是佛弟子吧?你的悟性難得啊。

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是太通俗了以至於有點誤導。但是說都是真理的部分體現就更加確切,而被遮蓋的部分就是個人的「自性見」。自性見去除的越多,見到的真理就越完整。

宗教為什麼要用「唯一」來建立「信心」呢?其實也不難理解---怕信徒們心不定,挑花了眼,這山望著那山高啊!所以這也是教學的方便--有其良性的一面。但是當信徒們拿著它不是針對自己而是針對別人的時候,其惡性的一面也開始顯露了。那就是恐嚇(不然就必下地獄)利誘(只要信就可以一勞永逸上天堂--甚至不用勞,好的行為不是必須的)絕智(不能分析不用思考,將信心與理智對立起來)排他(就此一條活路,唯有什麼才能救你!)。

剛一走出火車站就有人來拉你去他的旅店。我們是這裡的獨一家,非常便宜,而且一走就到了,只要你有信心。你還要去走看看?你還要看什麼呀?你為什麼對我們店沒有信心呢?信心很重要,如果你相信了我們就是這裡唯一旅店。你住進去之後就肯定覺得是美滿了。是的,因為你相信你沒有選擇所以唯一的選擇當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了。什麼你還要比較和考慮一下?你以為你真可以走得這麼遠找到第二家嗎?你能相信你自己的能力嗎?你根本就是一個沒錢還病弱的(有原罪的)人,而且天已經黑了,靠你自己是肯定走不到的!如果你還比較勇敢的話,他可以再加一句「這裡的治安很不好,撒旦在橫行。」

你的決定是什麼呢?特別是當你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比如面對生命面對死亡這種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驗的問題的時候。你果真要自己嘗試看看嗎,你還敢懷疑他的說法嗎?99%你會放棄了自己尋找的決心,就跟著去了這個旅店。這個旅店當然會興旺啊!還有1%的人自己去找,因為他思考--如果你是唯一的,你又何必要這麼急著拉我去?如果你是這兒的最好的一家旅店,我走走看看還是會回來的,你就根本不用怕我去做比較么!如果你真是好的,等我了解了這個地方后,我一定會來選擇你的,還需要這麼強調信心嗎?你為什麼不願意我去多了解一下呢?如果你能夠這麼想也這麼做,那麼你會是孤獨的。

大家沒有看到希爾頓萬豪等大酒店派人去火車站飛機場拉客的。他們也從來不會說他們是最好的。當然也不會說他們是便宜的。你進去看了問了了解了,要離開的時候,門童一樣會彬彬有禮地給你開門!

綠水原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本不老,為雪白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6 01: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5-16 01:14 編輯

回復 15# 一說實相

我是個智障,沒有悟性,所幸力求嚴謹.

我沒有受戒,形式上沒有皈依.如果以形式為準,不能說我信佛. 如果以內心為準, 毫無疑問我想信佛,但是不管從心念上還是從行為上來說持戒太差. 不能嚴格持戒,妄談佛理,即為心魔所擄獲.如果用低得沒底線的標準來衡量,我是佛弟子,但我知道這是妄稱,不具有實際意義.總之,我就是一門外漢. chico都說自己在門外,那我就差十萬八千里了,給佛陀擦鞋都不夠格.

一說兄說得非常正確. 唯一一說本來就是讓基督徒自己堅固信心,一心專用,徑登天堂的.到處對外人說,甚至強迫人接受是用錯了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7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5-16 0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 信仰平等

其實正見比持戒更重要更核心。一般大家都是說由戒生定由定得慧,但是過分這樣的強調是不對的。這個過程也是循環的,那就是有了一定的慧之後,得定就容易多了。而且由慧帶出的定,是活的三昧,很好用。所以說定慧等持。而有了一定的定慧基礎下,再來修持戒就會容易很多很多。打個比方說一個心智健全的人不會需要去戒自殺。因為你明白這是傷害自己的事情你絕對不會去做!但是一個患了憂鬱症的人,一個有自殘妄想症的人就需要戒自殺了。守戒苦難的情況往往是我們還沒有真正看到戒的是什麼,因為我們貪心太重我執太強。這裡面有次第有訣竅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6 01:38 | 只看該作者
說得好! 這種看法很平衡. 讓我豁然開朗.

還是回到八福的問題吧,免得把這裡變成了樹下,讓版主心生嗔恨,開始刪貼.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16 0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八福


    憑佛經可以定你傳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20
八福 發表於 2010-5-17 1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信仰平等

永生與永死,是原帖作者的一個敘述。

只不過因為不合你的意見,就定人家一個「造謠」?

你和他都看佛經,體會不同而已,我轉來給大家參考,就定我一個「傳謠」?

我以前以為平等網友是位成熟的筆友,沒想到一個周末沒見,回來看看,還在為自己開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