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特區一日游-美國新聞博物館

[複製鏈接]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2 18: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4 17:34 編輯







聯邦法院法庭
喬治戈登梅亞德將軍
波托馬克軍司令
出生於西班牙, 成長於美國東部. 軍事奇才, 不過有些歷史爭議.

http://www.nps.gov/archive/gett/getttour/sidebar/meadebio.htm







黃金地段的加拿大使館, 有些報紙稱之為'北邊的堂兄弟'.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2 18:54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新聞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3 18:45 編輯









頭版要聞
每天凌晨, 全球六百份以上報紙即將電子版傳輸至博物館. 6:00, 博物館著手準備80多種主要報紙的頭版以展示於眾(全部州, DC, 國際). 8:30, 6百份以上報紙全部上網供查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2 19:31 | 只看該作者

一樓大廳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3 19:00 編輯





貝爾捐的新直升飛機







先後與3位館員探討了這個博物館的宗旨, 大概性質與倫敦-漢堡的行業工會博物館近似. 由主要媒體的基金會集資建成與維持運轉, 不要國家一分錢所以門票較貴(兩日有效). 網上訂的票, 減價兩塊不過DC還要加稅一塊多. 因為諸位還要看其它博物館, 只能挑獨特的實物照了幾百張, 其餘的只能在網上找補了, '新聞發展史'和'貓王特展'都沒時間照.





聯邦調查局特展-百年重大案例與媒介
刑事案件充斥版面聯邦調查局應運而生, 局長埃德加胡佛率重擒黑幫, 阻納粹, 逮間諜, 馳聘天下.



展廳布局



新聞
狗咬人不是新聞, 因為這沒什麼新鮮的; 而人咬狗則不然, 這才是奇聞.

-兒時京城頑童中流行一個順口溜, 意思跟這差不離.
上了大街往前走
看見街頭人咬狗
拿起狗來砍磚頭
磚頭倒咬了狗一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2 20:03 | 只看該作者

賓夕法尼亞大道騎士演播室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2 23:49 編輯







神經中樞
距離白宮最近的演播室, 各大媒體輪流坐莊.





華盛頓圓桌論壇-了解美國政治的利器







目前檔次最高的超清晰度數字攝像機, 價值198,000, 演播室備有兩台.



編導正在準備星期天的重大節目-每周華盛頓



這位思維敏捷而且還非常健談, 向其請教了幾大媒體的演播室時間分配及幾位當紅主播的特點等, 其中一位主持人的周末生活段子尤其精彩, 跟馬季先生南郊釣魚意思差不多. 其它幾位遊客也陸續加入, 後來發現有點兒喧賓奪主曬了那位志願者, 趕緊打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8

主題

9969

帖子

4208

積分

版主

★攝影天地義工★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08
5
bm168 發表於 2010-5-2 22:04 | 只看該作者
欣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2 22:35 | 只看該作者

新聞界聚會場所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3 03:50 編輯







餐具和酒檔次都不低, 可惜沒俺什麼事兒.



第一狗集錦



夥伴
柯林頓
1997年12月萊溫斯基事件爆發前, 柯林頓覓得一條叫作'夥伴'的拉布拉多獵犬. 白宮發言人麥柯里嘲諷道: 總統需要在華盛頓有一個忠實的朋友.





快船, 查理, 沃爾夫和姍儂
肯尼迪
肯尼迪對狗過敏, 儘管如此, 第一家庭仍然擁有9條狗. 其中包括一條國家禮品-赫魯曉夫送的一條混血種普辛卡. 這張1963年攝於海安內斯港的照片包括兩隻普辛卡的小崽.













下里巴晚餐
倒是也挺實惠, 回家路上朋友說這家館子口味不錯, 不過周末門庭若市,  等了一會兒才能就座. 經濟不景氣人們節衣縮食, 中高檔餐館顧客流量銳減, 倒是成全了諸快餐連鎖店. 上周剛剛出爐的麥當勞'季度營運報告'顯示, 其利潤過了10億. 這個飯館位置優越, 附近有一家財富500公司的大型研發中心, 所以客源不成問題. 典型的鄉間小店, 裝璜展示不是打獵就是釣魚, 肉烤的相當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3 00:45 | 只看該作者

新聞自由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3 03:52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3 01:15 | 只看該作者

殉職新聞從業員紀念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4 19:44 編輯





致敬
全球新聞從業人員每天都要面對危險, 已有數百人死於戰爭報道及其它風險性任務, 還有很多人死於報復性謀殺. 本紀念館悼念為新聞而獻身的人們, -在戰爭採訪, 內戰或自然災害和因工作結怨而逝去的記者, 攝影師, 播音員和編導.







艾哈邁德-23歲
自由撰稿攝影師, 逝於坎大哈一次駕車突襲.

米歇爾郎-34歲
卡爾加里先驅報
剛剛訂婚, 赴阿富汗執行一次為時6周的採訪. 逝於路邊炸彈, 為該報有史以來第一個殉職者(126年).

















'時代'攝影師克里斯托弗莫里斯與車(衝突前)

這部裝甲強化防護卡車使'時代'及其它媒介的記者在前1990年代南斯拉夫暴力衝突中免受傷害, 儘管屢受子彈和利器打擊但是堅如磐石.







攝影師在1994年的南非巷戰





在寮國記者殉職現場發現的鋼盔



血染的採訪本





紐約時報記者
約翰波恩斯
1993年因報道波斯尼亞戰爭獲普利策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8

主題

1858

帖子

953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3
9
夢開始的地方777 發表於 2010-5-3 03:31 | 只看該作者
欣賞了,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1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3 04:56 | 只看該作者

柏林牆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4 22:57 編輯



瞭望塔





觀察-射擊孔







死亡塔
柏林牆縱深的致命障礙, -碉堡林立, 反坦克壕溝, 鐵絲網和最重要和不祥的-三層的瞭望塔. 內有武裝警衛和探照燈, 大約共有300個.



東德邊境衛兵收回犧牲者, 槍擊后令其血竭身亡.



西柏林側









東柏林側
牆體沒有任何圖畫字跡, 估計這組數字是拍賣的編號.







質量不錯, 4寸厚的鋼筋水泥結構, 鋼筋直徑約2厘米.

柏林牆
籠中之城
8/13/1951, 柏林牆突然出現. 鐵絲網將邊界與西柏林分割, 隨後100多邁堡壘式鋼筋水泥圍牆取代了鐵絲網. 衛兵被授權射擊任何試圖越境者, 這堵牆不是為了防禦外敵入侵而是為了杜絕國民外逃. 本館將介紹新聞和信息如何越過壁壘, 在封閉與開放的社會之間交流.











西柏林為東德境內的一塊飛地, 軍史和文學作品中均濃墨重彩的記載了'柏林空運'(二戰後最大規模的空中運輸).







幾位志願者全都是隔周來服務, 趕上愛叫真兒的遊客, 博物館發的'大事記備忘錄'可以抵擋一陣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1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3 05:06 | 只看該作者

蘇聯時代的終結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4 18:45 編輯

昨天看了俄羅斯台的二戰60周年記念系列片的一集, '蘇聯科技工作者的貢獻', 非常有意思. 如莫斯科物理所等幾位元老講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物理應用等, -運輸與坦克序列橫渡冰河的力學分析. 儘管蘇制輕武器從射程到穿透力均不容置疑(從被打得千瘡百孔的輕裝甲防護採訪車可略見一斑), 不過核武器開發的段子與FBI博物館的記載南轅北轍.









東歐民主進程加速, 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開始離去, 12/25/1991, 戈爾巴喬夫辭去總司令職務, 將核武器控制權交給葉利欽, 蘇聯時代宣告結束.





筆是跟CNN總裁湯姆約翰遜借的, 當時戈爾巴喬夫的筆不出水兒.  
由約翰遜贈予博物館, 他還做過洛杉磯時報發行人.



路障











這塊柏林牆允許觸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707

帖子

117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74
12
靜靜的白樺林 發表於 2010-5-3 10:08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詳盡的介紹 真佩服那些在槍林彈雨中的攝影記者。跟一張遊行中新聞博物館的彩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1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3 18: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3 19:42 編輯

回復 12# 靜靜的白樺林

多謝添彩, 俺當農民時聽過一位北京電影學院的中年教師講過在越南拍B-52和F-104轟炸的段子. 這位前軍報記者還用B-52殘骸做了一個梳子, 這位帶了一些學生下鄉採風, 當時電影學院還屬於'中央五七藝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81

帖子

262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21
14
瑋哥 發表於 2010-5-4 02:23 | 只看該作者
辛苦了,長見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匿名  發表於 2010-5-4 02:48
多年前去新聞博物館時看到殉職新聞從業員紀念館。心裡很不平靜。當時911還沒發生。現在紀念館里又多了許多為事業捐軀的英靈。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16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10-5-4 04:09 | 只看該作者
開眼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17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10-5-4 04:0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分享了你的快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1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4 20:12 | 只看該作者

年輕一代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5 17:35 編輯



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 國家無權干預百姓在家讀什麼書, 看什麼電影.
大法官瑟古德馬歇爾,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這位的母校有紀念館, 在第一個殖民地小鎮.





電視新聞提綱挈領, 報紙故事細節入微, 錦上添花.

-昨天下班后掃了一眼國際主要媒體關於上海世博會的評論, 泰晤士報藝術版有一篇'英國館主旨設計理念與世博會歷史回顧',  文字與立意均與眾不同.







母女搭檔
這家拍了兩個片段, 除了按照字幕里的台詞來了一段重大新聞直播以外, 還來了一段'母女情深'. 這個小姑娘即興臨場發揮還真挺入戲, 大概這孩子屬於80%的外向性格. 最近用了整整一天參加了一位大牌心理學家的退隱講習班, 全美'性格分析'人物齊集(美國心理學會的一個分會). 其中一位來自一所近年因本科入學錄取標準被訴諸公堂的名校, 婉轉求證了一下, 這位系主任來了一套精採的太極.

現代社會職業分工越來越細, 有些職業要求從業人員見人胡侃, 無所畏懼. 而另外一些行業則要求人們能夠作到不苟言笑, 心如止水, 換句京城俗話就叫作'一腳都踹不出一個屁來'.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屬於混合型的, 如經典模式中定義但凡學問作得好的絕大多數屬於純粹內向型性格, 耐得住寂寞, 神遊書海浮想聯翩. 不過現代社會研究成本步步高, 而多數1-2類大學連基本工資都不給開, 您要是不能忽悠就得流落街頭.









四維電影







老弱病殘孕婦等經不起刺激與折騰的免試, 俺家當家的試了一下子, 說是特別新鮮.



俺提議去試一下原中心火車站的殖民地大餐, 但是諸位覺得浪費時間, 只好作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6
1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5-4 20:32 | 只看該作者

G-男人與媒介-聯邦調查局百年慶特展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5-6 17:57 編輯









媒介對樹立聯邦調查局的形象至關重要-訓練有素的探員使用科技手段排污去詬, 執法機構需要民意支持, 媒介亦受益於聳人聽聞的案例故事. 聯邦調查局曾與記者和好萊塢合作, 製作出了大批讓人砰然心動的故事, 使FBI的曲折探究成為傳奇. 但聯邦調查局的執法責任與新聞媒介的監督職能矛盾重重, 本展覽突出了FBI建立百年以來的重大案例與媒介報道-合作與爭鬥.



什麼是G-男人
幫派份子凱利曾長期與聯邦調查局合作, 偵探們對機槍手這個名字耳熟能詳. 不過G-man這個詞的淵源說法不一, 1933年, 陷入聯邦調查局重圍的凱利乞求: '不要開槍, G-男人, 不要開槍'. 不過一位現場探員告訴記者, 是凱利的老婆凱瑟琳哭泣到: 'G-男人不會放過我們'. 1900年代初在愛爾蘭, 人們管政府偵探叫作G-男人, 晚些時候到了美國就演繹成了政府探員的總稱. 不管來自何方, 胡佛喜歡這個詞的獨特性並將之發揚光大. 不過不要忘了G-女人, FBI僱員20%為女性.





聯邦調查局與流行文化
銀幕犯罪鬥士-FBI百戰百勝, 儘管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影視中大致如此.






冷戰間諜-街頭制匪-犯罪心理分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7

主題

1萬

帖子

593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939
20
媽媽咪 發表於 2010-5-5 15:2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讓我們也能在家裡看到如此豐富的歷史圖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