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國家密碼博物館續

[複製鏈接]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3 2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5 04:11 編輯

前邊圖片接近飽和, 修改時反應奇慢只好另起爐灶.










冷戰後設備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3 21:23 | 只看該作者

保護技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5 04:28 編輯





防偽包裝常規應用
在正常商品流通中防偽包裝用於保護消費者, 至今人們仍舊對1982年的Tylenol事件記憶猶新.

Tylenol謀殺案
1982年在芝加哥, 7人因使用含氰化物的Tylenol膠囊製劑受害, 這是歷史上第一起此類殺人案. 罪犯將含毒藥品隨機置於6家商店, 其中一位年僅12歲的受害者因感冒而服藥. 另外一個受害者剛剛生完孩子,  雪上加霜的悲劇是一個痛失親人的家庭不知曉其中毒原因, 另外兩名成員連續服下同瓶毒物. 此案至今未破, 製造商懸賞十萬無人領取.

-近年來藥品偽造花樣翻新, 層出不窮. 除了這類急性劇毒案件以外, 還有一些危害極大的案例, 如頻頻發現的以賦型劑等充數導致的藥量不足, 造成了一些局部耐葯菌或病原體等泛濫成災(非洲區域性耐葯型瘧疾-NEJM), 使昂貴的特效藥加速失效並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存.



通緝犯









各式防偽包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3 23:22 | 只看該作者

早期密碼與相關裝備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5 00:09 編輯







毋庸置疑, 良好的情報收集與保密事關重大. 大多數成功都依賴周密的籌劃...  喬治華盛頓-177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3 23:31 | 只看該作者

美國首部單轉子電動密碼機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5 00:10 編輯







赫博恩電動密碼機
二戰前20年, 愛德華赫博恩(1869-1952)是第一個為密碼機開發作出顯著貢獻的美國發明家, 首創有線轉子加密機. 以後他繼續設計和建造機電轉子型密碼機直到戰爭爆發, 因多種原因從此再也沒有拿到聯邦政府大型合同. 本展品為其首部單轉子密碼機, 機體為黃銅製造工藝考究, 該機與一台電動打字機結合. 製造於赫博恩加州奧克蘭機器作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3 23:35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現代密碼學總教頭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5 18:34 編輯







威廉弗里德曼
美國現代密碼學總教頭, 為陸軍密碼機構的創始人, 是將科學原理引入密碼學的最傑出的先驅. 1891年出生於俄國基希訥烏, 次年赴美. 服務35年後於1955從安全局退休, 1969年逝於華盛頓特區. 1914年畢業於康奈爾, 主修遺傳學. 在研究院教書時受雇於伊利諾伊一家佔地達500英畝的著名私立研究機構-河岸, 從事遺傳學研究以改良農作物和牲畜. 但是不久就授命於怪異的老闆, 轉而從事語言破譯工作-是否培根寫的劇本和十四行詩並歸因於莎士比亞. 其早年研究訓練除了鹹肉問題以外就是密碼(東主與陸海軍情報機構締結的合同). 一戰中作為美國探險隊助理還接受了特殊密碼訓練, 1921年裡德曼赴華盛頓首席信息官辦公室任職. 1922-29任代碼和密碼編譯室首腦, 1929年被任命為取代密碼局的信息情報機構首腦. 此後數年他一手組建了該機構, 后演化為陸軍情報局. 從技術上來講, 是赫博恩將密碼研究與破譯從鉛筆紙張的原始雛型帶入加密技術和密碼分析的機電一體化階段. 二戰中赫博恩貢獻卓著, -成功地領導幾位傑出的弟子破譯日軍'紫色'等密碼系統, 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現代密碼科學奠基人與領袖人物. 因建樹卓著屢獲表彰, 如戰爭部傑出文職僱員獎(1944), 總統優異成就獎(1935), 總統國家安全獎(1955), 及國會秘密大獎-表彰密碼學發明與專利.

-相當專業的莎士比亞研究網站, 其中關於莎翁生平與著作的考證非常有意思. 根據其出生證明, 結婚證件及極端嫉妒的同行的攻擊文章, 遺囑, 還有牛津, 劍橋等主要學派的系統計算機語言分析論文系列(藉以與其它可能的50多位作者比較鑒別), 比單純讀歐洲文學史過癮得多, 與國粹中的紅樓夢作者考證, 靜靜的頓河作者爭論, 在思路方面異曲同工. 如文學創作中素材來源的多種多樣, -親歷, 源於日常接觸的社會圈子, 亦或汲取於史料或文學作品等. 如牛津論文基本否定了培根為莎劇作者的可能性, 其計算機語言分析與紅學研究殊途同歸-兒童語言習慣的形成. 莎士比亞兒時就讀的學校偏重於拉丁與希臘語的一些特點, 如陰陽變格應用等, 而曹雪芹就讀的旗人子弟學校亦注重滿族人習俗, 大概就像有些人藝出身的演員即使是客串電視劇, 只要一張口無形中即自報家門.
http://www.bardweb.net/debates.html
http://shakespeareauthorship.com/elval.html





伊麗莎白史密斯弗里德曼
威廉弗里德曼的夫人, 也是一位美國密碼學先驅. 夫婦合作編寫了莎士比亞密碼及許多技術論文. 曾經受雇於財政部, 陸軍, 海軍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國家服務, 並在查禁國際毒品和烈酒走私中作出顯著貢獻. 兩位相遇於河岸研究院, 在當時全國唯一的密碼研究室共事, 並於一戰中創辦訓練班培養陸海軍及文職密碼人才, 全家於1921年起任職於戰爭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3 23:4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海軍密碼之父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5 04:09 編輯







伍德羅威爾遜簽發的美國海軍學院畢業生派遣令



勞倫斯薩福德
儘管美國海軍密碼應用可以追溯到內戰時期, 但是始終沒有形成有效的組織結構.  直到1924年薩福德中尉擔任密碼學研究室負責人以後(隸屬於通信部代碼和信號處), 才開始集中有限的資源組建海軍通信情報組織, 並進而在1949年過渡到三軍情報局乃至1952年成立國家安全局. 薩福德出生於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  畢業於海軍學院, 6/6/1916授少尉軍銜, 隨戰時驅逐艦兩次赴歐洲, 后在幾艘潛艇服役曾任職亞洲編隊. 1958年國會獎勵薩福德中尉10萬美元, 以表彰其密碼技術發明(因為國家安全不能申報專利). 1973年逝於馬里蘭州貝塞斯達海軍醫院, 終結了美國海軍和國家密碼學的一個重要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4 21:11 | 只看該作者

齊默曼電報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5 18:33 編輯





阿瑟齊默曼
德國外交部長, 1/16/1917發出了一封電報即著名的'齊默曼電報', 建議與墨西哥結盟肢解美國, -將新墨西哥, 德克薩斯和亞利桑那三州歸還墨西哥. 因為其重要性, 用了3條通道與兩種密碼. 隨著3/1/1917電文的公諸於眾, 齊默曼承認了事實真相.





從華盛頓電報局得到的密碼電報, 德國駐美大使轉發至德國駐墨西哥大使馮埃克哈特, 電文所用密碼為13040, 英國情報機構已經具有破譯的經驗. 密碼員奈傑爾德格雷當著美國外交官愛德華貝爾的面破譯了電文, 以便再次證實德國威脅證據確鑿.



約翰馮斯托夫伯爵
德國駐美大使, 接到密碼電報后再次加密並通過電報局(西部聯盟)轉發至德國駐墨西哥大使館.







1914年歐洲勢態



改變歷史進程的信息
...不為德國人所知, 英國密碼中心(40室)截獲並破譯了電報. -德國建議發起無限制的潛艇戰, 與墨西哥及日本結盟, 許願歸還美國西南部. 驚悉電文內容英國人如獲至寶, 他們立即意識到手中王牌將促使美國加入同盟國. 不過英國人還面臨兩個棘手的問題: 40室的保密和如何使美國人相信電報的真實性. 為達此目的, 首先從墨西哥城電報局拿到德國駐美大使所發電報的複製件, 並面呈美國駐英大使沃爾特帕戈(Walter Page), 大使隨即通告威爾遜總統和蘭辛國務卿. 憤怒之至, 總統於3/1/1917將信息泄露給媒體, 為對德宣戰贏得公眾支持. 有些議員置疑電文的真實性, 確信英國捏造了電報以拖美國下水. 一份德國駐美大使從華盛頓發出的密碼電報的附件亦送至倫敦, 英國密碼專家現場為美國外交官破譯, 以再次鑒別其真實性. 確鑿證據在握, 威爾遜總統遂於4/2/1917在國會致詞, 懇請對德宣戰. 四天後, 美國加入同盟國參與一戰. 這份珍貴的密碼分析在世界歷史上舉足輕重, 正如歷史學家大衛卡恩指出的那樣'密碼員手握乾坤'.





威爾遜總統進退維谷, 當時其連任競選口號為'威爾遜帶你遠離戰爭'.
http://www.age-of-the-sage.org/history/zimmermann_telegram.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7

主題

1萬

帖子

593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939
8
媽媽咪 發表於 2010-4-5 04:2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很詳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5 04:58 | 只看該作者

內戰時期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6 20:54 編輯





美國內戰時期代碼, 密碼和信號
1861-1865
儘管沒有密碼學原理主要進展, 但是在軍事電信方面取得了顯著改善, 其促成了獨特的情報收集方式. 有線電報和視覺信號為雙方軍事指揮官和政治領導人提供了與其軍隊密切和及時的聯繫的有力工具. 可是這些系統脆弱易擊信息非常容易被截獲, 所以應用密碼學機理而產生了許多代碼, 密碼以保障通信安全, 各項基本技術手段得以蓬勃發展.



喬治A. '閃電' 埃爾斯沃思
信息鬥士
一位加拿大公民, 戰爭爆發前在德克薩斯工作. 肯塔基第二騎兵旅旅長約翰亨特摩根將軍麾下一位極具天分的電報員, 在肯塔基的數次對北軍的突襲中屢建奇功. 綽號'閃電'來自在暴風雪中操作電報磁帶, 他的小組機動性極強, 曾經24天馳聘過千邁. 埃爾斯沃思截取北軍情報的方法一般為沿鐵路幹線, 將其接收器與北軍電報電線和電纜連接, 這些情報對摩根將軍的戰場運籌至關重要. 有時他還切斷對方的戰場聯絡並以發送假情報迷惑敵軍, 誘使對方暴露位置及火車運行資料, 看起來他的技巧主要為行動機密及混淆視聽. 不過百密一疏, 這位也有被發現的時候.

有時有些電文直言不諱, 下面是埃爾斯沃思受命於7/7/1862給北軍將領發的電報
博伊爾將軍, 路易斯維爾
早安傑里, 電文至關重要閱后即毀. 我的朋友埃爾斯沃思對你近來的軍事布署了如指掌, 您象要一份複製件嘛?
摩根旅長

埃爾斯沃思是一位早期信息偵聽電子藝術的實踐者: 反偵察, 迷惑及戰術與戰略水平的心理戰.



視覺信號通信
旗語和火炬為內戰時期戰術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 利用專用的信號塔和自然制高點, 兩軍信號兵均證實了其重要性. 與現代微波系統大同小異, 視覺信號由一系列的站點完成長程接力傳遞, 兩種系統的信號都容易被截獲, 所以必須用密碼.

邁爾信號系統
軍醫邁爾上校1856年發明的視覺信號系統-旗語, 帶來了十九世紀的軍事信息交流革命. 邁爾開發了一種二進位制信號系統, 以便在一定距離使任何長度的信息迅速有效地傳遞. 信息由3種基本動作組成: 旗或火炬起始自正前方(舉手過頭), 一為向左揮東並回位, 二為簡單向右, 三為向前揮動(或前傾). 字母由幾個快速連續動作組成, 字母之間則由相隔很短的停頓分離, 詞或句子的分離是由一個或多個前傾動作來完成(哪位感興趣可以參考一下電視劇, 李雲龍麾下那個神槍手阻擊日軍中將的那集里有好幾段, -日偽軍戰場聯絡). 閃光信號由20多種色彩組合來完成, 可以傳達更加複雜的信息. 白旗中心帶方形紅心最為常見, 下雪時改用黑旗, 長距離和背景有異時則用白心紅旗.

-高等動物與人類的視網膜非常發達, 在漫長的遺傳與進化過程中賦予云云眾生敏銳的視力以利生存. 適者生存與發達, 如貓頭鷹等晝伏夜出的動物, 視網膜的結構與細胞組成及功能就與眾不同(錐體與桿狀細胞), 而文革中交通燈改變顏色亦險象叢生, 只能草草收場. 不過患各種色盲者亦不罕見, 另外大腦的視覺皮質功能也非常複雜, 近年有些科學家分析了大腦皮質200多種主要神經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放電方式等), 發現視覺皮質有許多獨特的東西.



南軍密碼盤
現公私收藏僅5件



戰爭晚期信息代碼





北軍密電碼
這本汗浸的袖珍型密碼為北軍第9號密電碼, 1863年戰爭部用於電磁發報機. 屬於約翰克拉克上尉, 后升任上校-軍事電訊總監第二助理.







南軍密碼盤和捲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8

主題

9969

帖子

4208

積分

版主

★攝影天地義工★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08
10
bm168 發表於 2010-4-5 07:44 | 只看該作者
開眼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5 1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bm168

多謝諸位助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2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7 16:41 | 只看該作者

9樓倒數第4圖補丁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7 19:43 編輯

軍旗的榮譽
一位北軍軍官的戰場表彰
少見經傳的內戰謎團之一, 戰場旗幟誕生於1862年, 設計師為通訊官亞伯特邁爾-軍事通訊之父, 曾隨騎兵衝鋒陷陣. 當時的軍旗獎勵榮譽與目前的獎章系統相仿, 儘管現行通訊兵軍旗中心的星取代了原設計中的方形(用於標誌戰場或其所在地). 現存此類旗幟近20面, 展示的軍旗中標誌了發生於1862年的5個重大戰役: 弗吉尼亞州約克鎮, 西點, 弗雷德里克斯堡, 波多馬克河和馬里蘭安蒂特姆. 從記錄中鑒別, 旗子的擁有者為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弗雷德里克伍斯特歐文少尉-第38紐約騎兵團中校(布雷維特名譽上校).

假髮搖擺
旗語雛型的雅號, 為世界軍史中首創的戰場實用性遠程交流手段. 1861年在馬納薩斯(跑牛嶺?) 首次用於實戰.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使用者卻是發明者邁爾上校的弟子與同事(愛德華波特亞歷山大-喬治亞人, 出身西點軍校), 師徒二人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一旦交戰雙方截取情報(SIGINT-信息情報)成為現實, 而信息安全(COMSEC)則為必要措施, '假髮搖擺'遂應運而生. 邁爾的視覺信號系統是無線電通訊的雛型和開發雷達系統的奠基石.

-喬治亞在內戰中舉足輕重, 大概是因為浩劫空前以致人們對此刻骨銘心. 在大學文科必讀書目中(美國文學史與美國文藝批評)點到了'漂'等幾本與該州相關的名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7 18:40 | 只看該作者

奴隸拼圖傳奇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7 19:41 編輯












逃亡密碼
1993年, 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歷史街區, 傑奎琳托賓, 一位作家, 教師和婦女故事收藏家遇到一位拼圖藝人, 談到了拼圖在歷史性大逃亡中的作用-密碼式聯絡圖. 很少實物傳世, 圖案與故事長存. 不過據有些歷史學家考證, 這個故事大概是傳奇勝過史實. 證據是當時人們主要來自南北邊界周邊各州, 熟悉地理環境, 主要手段為利用一系列的避難所接力北逃, 沒有必要用聯絡圖. 在安全局人事處雷蒙德杜巴得博士的指導下複製了這件密碼拼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8 17:45 | 只看該作者

二戰-對日作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10 17:26 編輯

19世紀末, 美國外交保密電訊所使用的先進通信系統已遠遠超出了簡單的密碼, 並於1775年首次採用代碼系統. 美國革命時期, 開國元勛們不相信應用密碼的'用心顯惡與殘忍'. 歐洲各國首都的"黑室'幹員一再告戒美國著名政治家, 創建密碼和代碼系統以保障機密書面通信.
http://www.nsa.gov/applications/ ... 0Janpanese%20empire







針對日本紫色密碼開發的改進型模擬信號解碼機
美國陸軍密碼分析員將日本外交密碼稱作'紫色', 1940年陸軍密碼部門首先製造了原型機, 掌握了日本使領館活動規律以後即予以常規監測, 這台機器為1944年的改進型.



利奧羅森
出身麻省理工學院, 陸軍預備役訓練后加入信息情報機構. 受命製造紫色密碼機美國版, 儘管從來沒有任何西方人見過實物, 羅森還是設計並製造了一個實用性機器. 利用電話交換機工作原理模擬紫色密碼機複雜的加擾模式, 事後得知, 其關鍵部件的選擇-步進開關, 竟然與日本人不謀而合. 在密碼技術現代應用中, 以機械驅動的編碼系統模擬對手機器出現於1930年代末期, 紫色模擬信號密碼機的開發是密碼技術的一個重大創新.



威廉弗里德曼
康奈爾大學結業后受雇於'河岸實驗室'-一個位於芝加哥地區的思想庫, 並在那裡與密碼結下了不解之源. 因在編碼和密碼破譯的理論與應用方面建樹累累, 被譽為'美國密碼學之父'. 作為陸軍通訊機構首腦, 他的統計學分析理論對成功破解紫色密碼起到了關鍵性指導作用.





神奇的紫色密碼
紫色密碼於二戰前夕投入始用, 事實證明為美軍密碼分析部門的巨大挑戰. 信息情報部門竭盡全力用了18個月最後將其破解, 此項重大突破將弗里德曼載入情報史冊. 紅色和紫色密碼掩蓋著日本帝國的秘密外交通訊, 現公諸於重. 這些標記為'高度神奇機密'的秘密通訊使美國高層得以深入了解日本官方的思路與重大決策, 而且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德國情報.



大日本帝國
十九世紀末日本的觸角開始伸向亞洲, 這個雄心勃勃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引起了美國領導層關注. 日積月累政經矛盾逐步激化, 衝突迭起. 有鑒於此, 監測日本人動向則成為情報機構的重要任務. 與當時其它強國無異, 日本電訊交通使用了各式不同密碼系統. '紅色'和'紫色'密碼機為東京和其駐外使領館保持秘密聯絡提供技術保障, 隨著兩套系統的破解, 美國政府對日本的策略與動向了如指掌.





碧玉
二戰中美國密碼人員將這種日本97型密碼機稱為'碧玉', 當時日本的3種密碼機(碧玉, 珊瑚和紫色)均利用系列電話交換機原理傳遞密碼信息, 幾種信息均為美國陸海軍情報機構所截獲並破譯, 成為國家最高機密, 為盟軍太平洋大捷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儘管從未繳獲過紫色密碼機, 不過據信其與碧玉非常接近, 這台機器是1944年塞班血戰的戰利品.



挑戰
6位碼
耗盡心血, 陸軍情報機構羅利特小組終於辨別出一種以不同頻率出現的六位碼, 通過分析大量截獲的情報及一個6 x 25 替代圖表, 利用加密電文頻率計數, 密碼分析員算出了哪些字母組成了當日的六位碼.

20位碼
儘管破解六位碼至關重要, 但是下一步的20位碼更加撲塑迷離. 羅利特小組幾乎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全力以赴, 翻閱截獲的大量電訊還是沒有規律可尋, 最後還是智力洞察的閃念破解了難題. 吉納維夫意識到一種規律性周期, 其長達25個鍵位. 這組密碼並非一氣呵成, 而是由一系列首尾相顧的3位碼組成, 這項關鍵突破導致了紫色密碼機的成功製造.






紅色手動模擬信號密碼機
1930年代中期, 日本開始使用A-型密碼機傳遞高度外交機密, 美國陸軍隨即破譯了這個密碼系統並代號為'紅色'. 展出的是用於解碼的首台手動模擬信號機. 直至1938年三月引入B-型密碼機, 美軍代號為'紫色'.



紫色密碼模擬機
包括14個電話步進開關, 而每個開關有25種位置, 用改良的電子打字機輸入密碼電文, 從模擬信號開關產生的輸出文本即為解密版. 美國在二戰中一共生產了5部紫色密碼模擬機, 展出的機器是製造於1940年秋的首台樣機, 破譯電文揭示日本將於12/7/1941終止與美國的外交談判, 不過沒有提及襲擊珍珠港的任何細節.

二戰中軍方經常用顏色作為代號, 事實上當時紅色和紫色機同時使用. 紫色是用於重大外交通訊-華盛頓, 倫敦和莫斯科, 一些不太重要的位置用紅色. 而有些地方如華盛頓有兩種機器, 能夠直接與東京及其他海外使團橫向溝通. 雖然一些重要情報獲得於紅色, 但美國人最想要的材料是用紫色機加密的. 這兩種機型有一個共同基本弱點, 最終成為美國密碼專家破譯它的關鍵環節之一. 編碼中將日語音節分門別類, 並對母音和輔音分別加密, 一旦這個20/6分割被識別其它細節則迎刃而解.
http://www.nsa.gov/about/cryptol ... ew/red_purple.s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9 21: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10 19:46 編輯

日本還犯了兩個基本的程序性錯誤:由於紅色和紫色在不同的海外使領館使用, 他們經常發出在兩個系統雙重加密的同樣信息. 此外, 他們加密英文外交文書. 紫色的破解基於集體努力, 威廉弗里德曼統籌整體方向, 弗蘭克羅利特領導日常工作. 主要由吉納維夫和小阿爾貝完成, 塞繆爾斯奈德-一位低年資密碼員, 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後期, 陸軍和海軍終於達成共識聯手密碼破譯工作. 1941年1月通過協議, '魔術譯文'呈送範圍僅限於10人(重要電文-弗里德曼命名的保密代號), -總統, 戰爭部長, 海軍部長,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海軍作戰部主管, 海陸軍作戰計劃部門及情報機構首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10 16:05 | 只看該作者

中途島之戰-6/3-6/194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12 01:19 編輯





1942年4月末, 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及其幕僚完成了中途島作戰方案. 基本戰略是出其不意, 與珍珠港如出一轍. 山本五十六躊躇滿志, 原計劃布署戰艦200條, 飛機700架, 包括不少於11艘戰列艦, 8艘航空母艦(6艘中途島2艘阿留申群島), 23艘巡洋艦, 65艘驅逐艦及20條潛艇, 這個特混艦隊的規模空前絕後. 與其對壘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擁有3艘航空母艦, 8艘巡洋艦, 12艘驅逐艦及19條潛艇. 由於珊瑚海戰役的損失, 山本五十六將航空母艦減至6艘. 儘管實力對比懸殊日方似乎穩操勝券, 但是由於美方密碼人員的傑出工作, 指揮官對日本艦隊的攻擊時間和地點了如指掌, 倒是給日方快速航母編隊司令官南雲忠一個措手不及.

海戰在6/3打響, 意在誘使美軍北進, 美國據守的阿留申群島遭到攻擊, 戰區指揮官海軍上將切斯特尼米茲不為所動. 當中途島陸基水上飛機發現日本艦隊后, 陸軍航空兵, 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和海軍發動猛烈的空襲, 無功而返損失數架飛機和飛行員. 南雲忠一6/4凌晨開始轟炸中途島, 迅即發現東北方向海域的不明美國艦隻, 根據作戰計劃他們不應在此出現. 這些航空母艦分別為約克敦號, 企業號和黃蜂號. 9:30對日艦發動攻擊, 首波41架魚雷轟炸機大部分被擊落, 10:26美國俯衝轟炸機從14,000尺發起攻擊, 戰局急轉直下, 幾分鐘之內蒼龍, 加賀和赤城號航空母艦被擊沉. 次日早晨飛龍號亦遭滅頂之災, 日軍共損失四艘航空母艦, 一艘巡洋艦, 戰機253架和3,500名軍人. 美軍損失約克敦號航空母艦(轟炸重創后又遇潛艇), 哈曼號驅逐艦, 151架戰機和307人, 此役使日本第一航空母艦艦隊全軍覆滅, 從此至二戰終結日軍一蹶不振, 轉入守勢.

美國在這場拉鋸式海戰中取勝的重要因素歸結於幾點: 密碼破譯, 水手英勇善戰和運氣. 海軍上將尼米茲特彆強調海軍情報人員的傑出表現, -從日本艦隊起航前即開始的全程精確定位.



1941年12月, 海軍上將尼米茲上任伊始, 在巡視夏威夷諸島軍事設施時訪問了海軍14戰區一個單位. 上將被告知, 位於類似墓穴的地下掩體的這個機密情報單位綽號'海馬', 隸屬於華盛頓的海軍通訊辦公室信息安全處, 是一個專門監聽日本海軍無線電通訊的單位. 分析來往電訊, 定位和解碼. 海馬的專精為日軍日常密碼-代號JN25, 還有3個位於華盛頓, 科雷吉多爾和新加坡的單位與海馬通力合作, 將所得情報送至夏威夷以便破譯JN25. 雖然出於禮貌上將問了幾個問題, 不過他並不感興趣, 如果這個單位如此高效, 為什麼不能對珍珠港襲擊作出預警. 其實尼米茲有所不知, JN25並非日本使團所用密碼, 日本軍方通訊保密制非常出色, 從未在來往電訊中透露任何具體作戰計劃.

1942年春, 歷經磨難決定性突破終於來臨, JN25密碼由45,000組五位碼組成, 其中每一組均代表一個詞或短語. 密碼變幻無常常常定期修改, 由於其基本要素支離破碎寓意撲溯迷離, 所以必須從缺失的部分推斷整個信息進而解密, 用一位參與破譯的資深密碼員的話來說, 就像玩兒一副主要組件不翼而飛的拼圖, 必須用缺失部分推斷整個信息的內容. 指揮官羅什福特經常衣衫不整, 疲疲塌塌, 足不出戶除非發現重要情報. 他常常開會遲到甚至上將的情況簡報都不例外, 其時, 這位是全力以赴廢寢忘食. 接近5/8/1942, 羅什福特知曉日方將有大動作, 目標代號為位於太平洋中部的'AF'. 幾天之內通宵達旦確定目標為中途島, 而華盛頓的頂頭上司卻不以為然, 羅什福特略施小計予以證實. 首先經尼米茲上將批准由中途島駐軍電台發出假信息, 島上水蒸餾系統發生故障, 造成淡水極度短缺, 48小時之內夏威夷和墨爾本的兩個監聽站得到信息, 日軍已經將情報即時通知戰地指揮官. 在下一輪密碼更新前夕(5/27/1942), 羅什福特已經對日軍作戰方案了如指掌, 以致尼米茲上將的情報官埃德溫萊頓可以預測日方主力艦隊的出現時間和地點, 甚至作戰命令細節.

上將採取了一系列因應措施, 包括另一個陷阱, 航母編隊從西南太平洋返回夏威夷, 修復重創的約克敦號航空母艦-3天之內完成了大修. 數小時內完成了作戰計劃, 緊急加強中途島上三軍航空兵力量, 相當於增加了一艘航母的火力, 小規模力量亦派遣至阿留申群島以抵禦牽制性攻擊, 不過主力全數布署於中途島海域. 中途島之役為二戰中最重要的海戰, 航母特混艦隊5月底從夏威夷出航, 會合於幸運點-中途島東北海域, 這個位於浩瀚的太平洋中, 距夏威夷1135邁的不毛之地從此載入史冊.







日本海軍紅色密碼機
美國海軍繳獲的, 與其外交型一樣將字母分為兩組, 不過沒有採用羅馬字母而是使用片假名鍵盤, 據信由於使用與維修不易, 故很少使用.



命名循規蹈矩-雛型與成熟型位列光譜兩端-赤橙黃綠青藍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11 03:41 | 只看該作者

朝鮮戰爭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12 19:13 編輯

韓戰密碼史話
這個簡短的摘要提供了朝鮮戰爭的密碼學背景, 並對情報支持的一些重要問題給予初步答覆, 本文引用了近期解密的文件(這篇系列分析文章特別象'蘭德智庫'的政府合同研究報告, 一板一眼, 平鋪直敘, 簡明扼要).

1945年8月形勢開始明朗化-日本打算投降, 美國的政策制定者開始為日本佔領的周邊地區作出安排. 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韓國的地位. 幾個世紀以來朝鮮半島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直到1910年被日本殖民地化. 1945年8月, 蘇聯軍隊在中朝地區與日軍鏖戰, 看來紅軍可能佔領朝鮮全境. 美國的解決方案是該國臨時分隔, 美國人將在南部地區接受日本投降, 蘇聯軍隊則在北部. 經過一個過渡時期(沒有明確時限, 適時而定), 朝鮮將負責自治準備, 屆時雙方軍隊將撤出. 蘇聯同意了這一計劃, 朝鮮半島以三八線為界一分為二.

然而隨著冷戰的發展, 半島成了一個規模更大的國際意識形態鬥爭的棋子. 三年後美國把這個問題提交聯合國, 聯合國授權選舉以產生統一的政府. 選舉導致了1948年8月15日成立李承晚總統為首的朝鮮共和國(大韓民國), 定都漢城. 北朝鮮拒絕參加選舉並形成了自己的政府, 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 以金日成為領袖, 並以平壤為首都. 未來兩年的特點是軍事, 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衝突.  摩擦和沿三八線的武裝入侵頻繁. 雙方不斷擴軍, 但有一個區別:蘇聯為平壤提供了坦克和飛機而美國拒絕為漢城提供同類武器.

1950年6月25日凌晨, 實力雄厚的朝鮮人民軍越過分界線, 開始南下並向漢城推進. 經過一番初步抵抗, 韓國軍隊在強敵面前放棄, 從退縮演變為潰不成軍. 戰爭歷時三年結束於1953年8月, 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的調查中, 有許多關於美國情報機構失職的指責, 特別是兩次重大失敗: 北朝鮮1950年6月襲擊警告和中國在1950年10月進入戰爭.

中國參戰
始自1945年, 陸軍和空軍通訊單位已經開始接觸中共'問題', 但在解放軍干預朝鮮戰爭之前, 在很大程度上只限於流量分析. 軍人生命攸關, 需要加速提供新的戰術和戰略信息導致工作力度大大加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密碼服務已開始加強對大陸範圍目標的涵蓋. 1950年3月, USCIB授權增加對大陸通信的收集和處理, 但需要近兩年以健全軍事信息的有效處理體系.

http://www.nsa.gov/about/cryptol ... ar_sigint_bkg.shtml



空軍情報機構協助掌握制空權
空軍安全機構在韓戰中職能多種多樣, 一個很好的例子發生於1951年6月, 空軍監聽站分析員準確地預測了朝鮮轟炸機對聯合國軍所佔小島的一次突襲, 這一情報使美國第5航空隊司令做好了充分準備. 一舉擊落一架氂牛式和兩架IL-10轟炸機並擊傷其餘數架, 2架護航的米格戰鬥機也被損壞.





中蘇實際參戰, 蘇軍飛行員在北朝鮮參與空戰, 儘管沒有派遣地面部隊. 蘇聯集團空防經典為由塔台指揮局部空戰, 美國空軍安全單位即時研究朝鮮, 中國和蘇聯地面指令, 雷達作圖定位后近乎同步送達美軍飛行員. 德爾馬郎中尉曾在韓戰中組織包括語言學家的特別小組, 為飛行員提供准即時信息並在越戰中提供類似服務(上排中圖, 時間太緊沒能照特寫).



釜山外圍防禦戰
1950年7月, 雖然聯合國軍人數與人民軍不相上下, 但是美國和韓國軍隊散布在廣闊而薄弱的防線. 朝鮮人民軍可以在戰場任何局部選擇攻擊地點和時機, 最初其可以集中優勢兵力, 不止一次接近突破美軍防線. 在這關鍵階段通信情報單位的角色生死攸關, 包括確定北朝鮮機場位置, 其建設進展和機庫配置. 並嚴密監視火炮彈藥配送中心及北朝鮮後勤供應體系的整體動向. 在人民軍調動方面, 往往及時給第8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將軍足夠的警告, 令其適時調度以應付威脅.

由於聯合國軍向北壓迫朝鮮人民軍, 通信單位獲悉其陸軍等系統的逐步潰逃, 許多機場后遷.  到10月下旬, 人民軍空軍和海岸防衛網路活動已經減少到近乎崩潰, 僅由警方網路處理幾乎所有軍政通訊. 從通信情報估計, 似乎最高司令部已經搬到滿洲邊境附近的新義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13 17:2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參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13 20:41 編輯

始自1945年, 陸軍和空軍通訊單位已經開始接觸中共'問題', 但在解放軍干預朝鮮戰爭之前, 在很大程度上只限於流量分析. 隨著戰爭爆發, 軍人生命攸關, 需要加速提供新的戰術和戰略信息導致工作力度大大加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密碼服務已開始加強對大陸範圍目標的涵蓋. 1950年3月, USCIB授權增加對大陸通信的收集和處理, 但需要近兩年以健全軍事信息的有效處理體系.

雖然發展對解放軍的全面偵察能力需要時間, 但是可以從某些方面入手. 二戰後在米爾頓阿格洛領導下, 一組中國語言學家和分析專家從研究中國民用通信入手, 如其中包括個人電報及未加密的官方信息. 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為綜合分析支離破碎的信息, 從一些蛛絲馬跡中尋找中國入朝參戰的可能性.

意外還在後面, 基於翻譯和民用通信分析, 空軍偵查機構於1950年7月報告, 4月-5月中國第四野戰軍一部已經從中國中部調防到滿洲. 9月初又立足於中國民用通信指出, 中國繼續從中部和南部調集重兵部署於滿洲, 9月和10月這些軍隊繼續向中朝邊境地區運動並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7月中旬一則發自上海消息的確定, 林彪將軍就任中國司令官將在韓國綜合干預. 1950年9月下旬消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周恩來曾經警告中立國外交官, 如果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解放軍將在韓國參戰. 在東歐人11月初一次從北京發出的無線電話呼叫報道中透露, 命令已經下達-每一個中國士兵自願爭取在韓國作戰, '我們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人們早就知道, 軍事和情報官員從非軍方情報來源得到相當大的警告, 不過結論為: 要麼是虛張聲勢, 亦或無足輕重. 因為當時中國已經錯過干預的最佳時機. 寫這篇文章時對華盛頓, 東京和漢城美國人物的反應還不十分清楚, 值得進一步研究(言外之意, 且聽下回分解-還得掏銀子. 在MIT系列演講中, 一位教授的軟體市場分析結論意思跟這位差不多: 大部分軟體商生存靠得是技術服務與更新換代, 而後者對用戶的資金與時間浪費極大, 往往得不償失-包括與新版配套的母板和外圍硬體等).

在北朝鮮的解放軍部隊10月25日首次襲擊聯合國軍, 然後莫名其妙中斷了一個月的接觸, 儘管大規模中國軍隊進入朝鮮和屯兵邊境地區. 許多人認為, 最初的攻擊只是對聯合國部隊的警告. 但是, 中斷接觸期間從11月下旬開始, 每月額外的通信顯示中國軍隊向滿洲增兵, 而電訊流通量顯示11月北京處於緊急狀態. 11月上中旬一則民事電訊透露, 有人從上海訂購了3萬幅朝鮮地圖, 收貨地點位於滿洲. 根據軍事情報官員的計算, 這些地圖將足以供應30個師. 11月下旬, 解放軍襲擊美國和盟軍部隊的兵力與估計完全吻合.

1950年7月早期通信情報顯示, 蘇聯空軍在中國建立了一個通信網, 為在朝鮮和滿洲機場的軍用和民用飛機服務. 監聽顯示, 1951年3月以後韓國最北部地區共產聯軍挑戰聯合國軍空中運行的活動由蘇軍控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1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13 20:55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原住民口語代碼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15 17:48 編輯







美國陸軍於一戰後期首次啟用原住民口語代碼員, 二戰中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戰區再次實踐此法. 陸軍在歐洲和北非戰場亦有較小規模應用, 頻繁應徵的口語代碼員主要來自科曼奇, 查克托, 和納瓦霍, 其它部落亦作出了一定貢獻, 如河溪, 帕尼, 切諾基, 梅諾默尼, 西皮瓦和霍皮.



查克託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 美軍第142步兵團在戰鬥中首次使用美國原住民口頭代碼員. 10/26/1918於法國北部阿貢森林. 此前, 第36步兵師曾經因為德軍監聽其交流而受創, 連長勞倫斯上尉偶爾聽到兩個查克託人交談而突發奇想. 首次在突襲中利用口語代碼員使德軍瘁不及防, 大功告成. 首批為8個人, 成功后隨即訓練了其它6人. 查克託人以其日常用語取代軍事辭彙, 使其成為首批口語代碼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1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08
2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0-4-14 19:50 | 只看該作者

美洲印第安人生活插曲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4-16 18:58 編輯

舊貼'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館'圖片還剩下不少, 給安全博物館來一個畫蛇添足. 還有幾個主要印第安人遺迹和保留地的照片和幻燈片, 有時間也可以翻拍湊數.





硬底軟面鞋
歲月遷沿, 為了適應環境原住民創造了獨特的硬底軟面鞋. 鞋面裝飾花樣隨使用者而異, 包括嬰幼兒並標誌本部落, 宗族或家族. 至今這種裝飾型鞋仍然貴為印第安人傳統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常用於特殊場合, 部落大事, 跳舞和大型聚會.

-在歐洲史中, 由於謀生或生活方式多種多樣, 所以不同國家習慣用部落或宗族起源, 爭雄與遷移來描寫歷史進程, 有的英語辭源學著作就分門別類追尋不同德-英部落的影響. 而在家譜學研究中, 蘇格蘭多用Clan而英, 德, 愛爾蘭等常用Tribe.


童鞋
拉科塔, 可能位於南達科他州或北達科他州.
玻璃珠, 金屬面珠, 獸皮製品(類似於淡色羊皮紙), 獸筋.



特林吉特人的帽子與波特拉奇環
1850-1875
錫德拉, 阿拉斯加
除了其它責任以外, 酋長還有義務重新分配多餘物品而不是自家積累, 以示威儀. 在北太平洋沿岸祖制猶存, 酋長及其它長老仍然經常舉行布施集會, 發放大量食品, 日用品和貨幣, 每個波特拉奇環代表一次施捨.





密西西比晚期水下黑豹形器皿, 1400-1600
阿肯色
陶瓷, 彩繪
克拉倫斯穆爾出土於1909-1910
博物館購買於1929

-近期原住民在高等法院贏了一個官司, 各大博物館必須歸還其先祖遺骨. 主導博物館學期刊曾經探討過一些解決方法, 由於裁決中亦有先決條件, 即確認的居留地, 而印第安人大多以漁獵採集為生, 逐山谷水草遷移居無定所, 所以大概僅僅可以追討一小部分遺骸. 近年全球接連發現了兩個近幾萬年內消失的亞人種(俄羅斯電視台做了專題報道-一個男孩兒的不期而遇), 有些專家擔憂此舉將對人類學研究造成重大損失.



在原住民的許多部落, 人們的宇宙觀為將世界分為獨特的3重: 即上蒼, 陸地和地下. 地下包括水生物, 如美國中西部的水下黑豹和西南部的阿萬由宇. 二者代表水的兩面性: 降雨使農業受益而暴風雨具有潛在的破壞性, 人們往往試圖通過儀式祈求他們的祝福和保護.

阿萬由宇-一個特瓦族神, 水的監護人. 頭頂帶角身飾羽毛的蛇, 以其體型曲線表示流動的水.





阿萬由宇裝飾瓷盤
1984
新墨西哥





水瓶
幾千年來, 安第斯陶工塑造了人類, 動物神形態的日常生活和儀式用器皿. 在這裡, 藝術家延續了悠久的傳統, 這個象徵大地之母的造型將動物和植物及所有具有生命屬性的萬物融為一體.



彩色玻璃珠編織



創造故事
哈里豐塞卡
梅杜/夏威夷/葡萄牙)
薩克拉門托, 加利福尼亞
畫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