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周前壇內見一文 「生死之由來」, 其中第3段如下所述, 僅做一些補充 :
生死之由來
3-11-2010
吾人學佛主要的目的,乃在追求究竟的『離苦得樂』,這是最現實,也是最切身的問題。在所有的『苦』當中,以『生死』之苦甚於一切,同時也是一切苦的根本,因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人命在呼吸之間,一息不來,便就後世,這是我們必須提高警覺的地方。然而吾人要了脫生死,當先明白『生死之由來』,和懂得『解脫生死』的方法,否則怎能了脫生死,而達到學佛的最高目的呢?在此以佛教之『十二因緣』,來說明吾人生死之由來如下:
3、識:就是『業識』(即第八識,是人生的總報主),此識(民間謂之靈魂)隨業受報,於有緣父母,當其性交時,剎那即到父母身邊,那時昏昏迷迷,忽起一念愛心(男的則愛母憎父,女的則愛父憎母),流愛為種,納識為胎,於父精母血之中而成胞胎,此乃為投胎之最初第一念。
*****************************************************************************
補充如下 :
¬此識的確是總報主,但它非民間所謂之靈魂,民間所謂的靈魂叫做中陰身,有情生命入正死位時因五根壞滅,意識無法生起, 你的第七識意根(俱生我執),因為未斷我見我執故(見思二惑),便促使第八識 (也稱如來藏)出生中陰身,此中陰身具簡單的意識功能,通死前意識,七天一生死,最多七次,依生前習氣而運作,又稱「食香」。 因此民間辦喪事有所謂頭七,七七等名稱。中陰生由於通死前意識,因此死後徘徊家中, 眷屬身旁, 哀凄心悲不願離開。中陰身,所謂的靈魂, 受生時則永斷。因此而說意識不通三世,你這一世的意識覺知心,並非你上一世的意識覺知心. 又因為你上一世的意識 及記憶隨著你入胎時中陰斷滅而已斷滅, 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 「隔陰之謎」,並非死後有什麼「孟婆湯」,那只是民間傳說而已。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中陰身它並不是入胎識,入胎並執 持受精卵的是那位總報主,你的第八識如來藏,其實它就是你的實相心,它具有堅住性,永不斷滅,它非因緣生,無始卻來本來而有,為一切因緣所依,執持著你無量劫來一切善惡種子,它就是眾生的法身。所以佛門證悟的祖師說 「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 就是在講它,你的法身佛,」第八識-如來藏」。
《維摩詰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第八識如來藏不是因緣所生之法,有因有緣所生之法,必會因滅緣散而斷滅。蘊處界都是緣起法,所以其性無常歸於空無,這就是空相;而空性第八識如來藏,無始劫以來,從無一剎那斷滅過。第八識如來藏是一切法的根源,非是生滅法,
它並不是你所熟悉了知的那種意識覺知心,它一向是離見聞覺知,所以趙州禪師才說:「老僧不住明白裏。」他不反觀自己,沒有「我性」,所以又稱「非心心」「非心相心.」, 你根本不知道它在那裏。除非你入佛門久劫修行,具足見道所需的福慧及定力,依正確參禪方法才有機會觸證他。
以上共有緣朋友建立一些法界實相知見, 祝福也希望您有一天也能「明此心」. 如您看后不信,放下便可, 切莫誹謗, 請原諒我多事。但還是祝福您道業增長,一切如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