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統計局被指「拉低」房價 專家呼籲建新指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3-2 0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0-03-01 08:24

  2009年國家統計局被網友熱評的大事之一叫做「工資被增長」,2010年則又出了個「房價被拉低」。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2009年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1.5%。由於與大多數民眾感覺差距過大,引發媒體和網友熱議。隨後,國家統計局一位工作人員就此作出回應,稱上漲1.5%是全年平均數。然而,房價平均說並沒有平息公眾的疑慮,反而將這一話題的熱度再次拉升。對於這一說法,無論是媒體還是公眾大多表示難以認同,並且有專家呼籲,是時候建立一個權威的房地產價格指數了。


  聚焦 1 統計局專家稱房價漲1.5%是平均數


  據媒體報道,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26日就公眾對2009年房價上漲1.5%所發出的質疑解釋說,之所以數據和大家的感受有差距主要是時間造成的。去年我國房地產價格呈現前低后高走勢,年初慘淡,年尾紅火,但綜合全年數據並不是很高,而這個1.5%指的是全年的平均漲幅。


  「這個1.5%指的是全年的平均漲幅。」潘建成說,去年的房價是下半年增長快,上半年未見明顯增長,所以全年平均來講就沒有預期的高,「(之所以)價格上漲(的感受更深),大家往往感覺到的是近期時點的價格,但是這裡顯示的統計公報指的是全年的價格上漲。它主要還是時間(概念)上的平均。」


  然而就在春節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價格同比上漲9.5%,而2009年全年卻只有1.5%。對此潘建成的解釋是:這正說明了去年1月數據非常低,價格上漲主要出現在下半年。


  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5%,其中新建住宅價格上漲1.3%,二手住宅價格上漲2.4%;房屋租賃價格則下降0.6%。數字一公布,就引發了一片質疑之聲。


  聚焦 2 統計局專家回應難讓公眾信服


  對於潘建成的說法,雖然有專家表示,總體可以接受。但是,更多的則是質疑之聲。


  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統計局的解釋有一定道理,但是即使如潘建成所說的那樣,數據也依然偏低。


  蔡志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統計局公布的2009年房價上漲1.5%,漲幅如此之低,主要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公布的是2009年全年數據,是2009年整體房價數據對2008年的比較。在2007年房地產業高速發展后,2008年相對來說並不景氣,年底更是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並且一直延續到2009年年初。於是,2009年年初成了去年全年房價漲幅的低點,年底則因為2008年年末基數偏低,漲幅明顯。由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數據,是用各月環比數據加權平均得出的,所以考慮全年情況,上漲幅度肯定沒有近來人們感覺的那樣明顯。


  其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房價數據,是70個大中城市的平均數據,並不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的數據,有些三四線城市漲幅並不明顯也會拉低平均數,所以全國整體而言房價漲幅並沒有有些地區居民感受的那麼強烈。而且即使在四個一線城市中,2009年房價上漲的兇猛程度也並不一樣。北京出現了恢復性的上漲,漲得特別厲害。但是在深圳,則相對弱一些。「雖然有的媒體報道去年深圳房價漲了多少多少,但我到深圳的實際感受是,只有一些重點樓盤確實是漲得太快了一些,其他樓盤則還好。」


  不過蔡志洲也同時向記者強調,這兩點理由並不能完全解釋房價漲幅為什麼如此之低。


  作為一個多年從事統計工作的學者,蔡志洲的解釋還是比較客觀。非專業人士的質疑之聲就沒有如此溫和了。一位署名為上海蔣光祥的評論員在揚子晚報上,將公布房價數據的國家統計局直接和聲稱自己拍到老虎的周正龍類比。他表示,周正龍沒什麼文化,我們可以當笑話看,不和他一般見識。但是「數據不能被利益集團左右,否則什麼人間奇迹都能創造,畝產萬斤這樣的皇帝新裝也不會有人點破。」

  聚焦 3 2009年房價到底漲了多少?


  國家統計局作為中國最權威的數據統計機構,其公布的房價數據被公眾質疑。那麼更多的人想問,2009年房價到底漲了多少呢?


  首先看一些相關的統計數據,以及由此得出的推論。國家統計局公布,2009年前11個月,全國累計銷售商品房7.5億平方米,實現銷售額3.6萬億元,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3%和86.8%,銷售額增長比銷售面積增長快了33.8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粗略推算出,2009年前11個月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了22%至24%。


  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2008年北京市四環以內住宅期房均價為15581元/平方米,如果扣除政策性住房因素,四環路以內住宅期房均價為16892元/平方米。2009年第四季度,四環內的期房均價則達到了25907元/平方米。即使以扣除政策房因素的16892元/平方米的價格計算,2009年全年北京市的房價漲幅為53.4%。


  再看經濟學家的預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年初曾表示:「去年1至11月全國房價住宅銷售均價達到4600元/平方米,比2008年均價上漲了1000元/平方米,為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漲幅最高的一年!」


  蔡志洲也對記者說:「我直觀的感受,去年房價無論如何也該漲在5%以上,即使是全國全年平均。」


  聚焦 4 專家呼籲新建權威的房價指數


  針對此事,記者曾致電國家統計局新聞處,得到的回答是這個問題不好說。記者也曾向該局兩位局領導詢問,其中一位表示數據沒有問題,但具體情況要通過新聞處了解;另一位則表示對此問題還沒有研究,下次再說。


  去年7月底,國家統計局公布2009年上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增長12.9%,被網友戲稱為「工資被增長」。開始國家統計局的表態只是強調統計沒有問題。但是到了今年2月底,事隔7個月後,國家統計局人口就業司司長馮乃林做客新華網時則承認了統計制度的缺陷,並表示國家統計局將對工資統計進行一系列改革,包括增加反映勞動報酬結構和差異的統計指標。


  那麼國家統計局對房價的統計是否也有改進餘地呢?蔡志洲告訴記者,在國外,由於考慮到房價與地段關係密切,房價統計大多採用中位數,而不是像我國現在這樣,房價統計權數中包含眾多政策房這種房價多年變化緩慢的類別。如果對此不加以改進,公布的房價數據與民眾感受恐怕總是難免有所偏差。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對記者強調:「有必要重新建立一個權威的房地產價格指數。」


  湯敏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最大的危機在於房地產可能的崩盤,所以現在有必要建立一套機制來預防,要用現在來調控通貨膨脹的方式來調控房地產。首先,就需要建立一個準確的房地產價格指數,這是我們調控的基礎。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業,缺乏一個很權威的比較準確的能夠真實反應情況的價格指數。新建的指數應該把那些農村的房子,小城鎮的房子,經濟適用房以及非常高檔的房子排除掉,只留下普通商品房,叫做城市基本房價指數。然後根據這個指數,建立一個社會容忍度。只要超過這一範圍,無論是漲還是跌國家都要調控。最後,實行地方負責制,各地保證當地房價不會超過容忍度,否則予以問責。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沙發
jedi_xie 發表於 2010-3-2 01:24 | 只看該作者
專家,又見專家,國內的專家真多,可就是解決不了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145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3
oakleaf000 發表於 2010-3-2 02:45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漲多少都在那,數字調不調有啥不同?中國最大的開發商是政府,老百姓存錢,政府借錢,分包蓋房,再賣給老百姓,收差價,房子垮了沒的也是老百姓的錢,反正中國老百姓最倒霉。當然,政府不會這麼認為,政府說爾等窮鄉親才有幾滴存款,我們借也是借財團的錢,這些個財團哪個不是政府養肥地,憑你等老百姓也想當股東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4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0-3-2 02:48 | 只看該作者
我不是專家, 但學過統計. 這些專家的意見. 其實就是統計結果不必是真的, 但必需附合京, 津, 滬.  寧等房價猛漲地區人民的主觀感覺. 至於一些小城市的房價就不必統計在內. 因為這些專家也住在上述大城市內.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