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梅新育:更加自信地面對中日關係

[複製鏈接]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10-2-23 14: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要 作為永恆的鄰居,作為一個偉大文化傳統的共同擁有者,我們期望與日本在正確認識歷史、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友好關係。

創巨痛的近代歷史令對日關係在中國社會分外敏感,日本右翼在歷史、台灣、釣魚島、重新武裝等問題上的挑釁又不時挑動中國國民的心,某些日本政客為謀求個人暫時國內政治私利而不惜犧牲日本國家長久大利的行徑更令中日關係波折頻生,以至於許多單純的產品質量、社會治安之類問題也被人為地複雜化了。毫無疑問,對歷史、領土、軍備等問題我們必須堅持原則,對日本右翼勢力的不軌圖謀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對某些日本企業的某些不誠信行為我們也必須依法給予相應的處置,但就整體而言,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裡,我們對中日關係還是應當努力促進,而不是坐視中日關係惡化無所作為。

為什麼?首先是因為我們不能墮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陷阱。在當前中、美、日、俄四大國對峙的東亞力量格局中,任何兩個大國之間的不友好都有可能給另外兩方提供漁利的機會;即使對於上述四大國之外的其他某些東亞國家的某些勢力而言,中日相爭而互相削弱對它們也是有利的。我們如果早早陷入同日本的全面相爭,將損害本國的整體、長遠利益。尤其是盎格魯-薩克遜人從19世紀以來就非常擅長挑動東亞區域各國相互鬥爭、自己分而治之的把戲,日本因國土狹窄、資源貧乏而先天不足,中、俄則具有國土廣大、人口眾多的先天優勢,前者受扶植而興起之後因先天不足仍難以擺脫自己手掌心,後者一旦興起將因其先天優勢而無法挾持,因此,扶植前者以制衡、削弱後者最為可取,這就是從大英帝國到美利堅合眾國的謀臣策士們的謀略所在,我們不能貿然跳進他們的圈套。即使是中韓之間圍繞歷史、文化遺產等問題的一系列爭端,背後也未必沒有第三方勢力的策劃。孫子云:上兵伐謀,與其在陷入別人設計的泥淖之後苦苦掙扎擺脫,不如先行一步打破潛在困局。

其次,我們必須明確:我們要應對的不是歷史上的對手,而是現實和潛在的對手。無論歷史回憶如何令我們痛苦,我們也必須牢記,從軍事、外交等各方面來看,目前日本還不是一個擁有完全主權的國家,有能力打擊我國的不是日本,而是另有他國;而一個國家需要防備的不是歷史上侵犯過自己的國家,而是有能力也有動機侵害自己的國家。

美國佔領者對日本民族精神的壓制進一步削弱了日本某些勢力為惡的能量。無論某些人如何給山姆大叔塗抹「民主」、「自由」之類油彩,都無法改變國際競爭那冷酷的邏輯: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對被佔領者的長久統治,佔領者佔領之後的首要任務便是削弱被佔領國的民族精神,山姆大叔與積累了豐富統治殖民地經驗的大英帝國同屬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在這一點上還有青出於藍之勢。我們既然力斥某些西化論者「三百年殖民地論」之荒唐,就不要以為60多年的佔領居然不會從根本上損害日本的民族精神,而一個民族精神遭到連續近三代人精妙壓制的國家,即使有心「為惡」,又能「作惡」幾何?

兩國相對實力此消彼長的趨勢足以令我們更加自信。且不提軍事、外交等領域,僅就經濟而言,君不見近來熱議的「中國GDP趕超日本」乎?國內外早已普遍認為中國GDP規模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隻是時間問題,中國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和2009年經濟數據發布之後,認為中國GDP至遲2010年間便可超越日本者顯著增多,以至於此事成為新年日本社會輿論焦點。無論我們的GDP構成中還有多少不盡如人意之處,無論我們的人均GDP與日本還有多大差距,經濟總量趕超日本、躍居世界第二都意味著中國經濟的一次飛躍,而這場飛躍又會通過種種途徑加快中國經濟進一步趕超的步伐。在國際經濟領域,在趕超進程中,馬太效應分外明顯。

與此同時,面對不可遏止的中國崛起之勢,面對少子化帶來的日本經濟社會活力衰退,面對中國早在2006年度已首次躍居戰後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的機會,儘管處心積慮企圖繼續唱衰中國、遏制中國、搞亂中國之輩仍不乏其人,但日本社會開始正視現實者越來越多,放棄爭奪亞洲領袖地位的不切實際夢想、追求成為「小而美」國家、尋求對華互利合作的思潮正日益上升,這將為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創造更加堅實的基礎。2009年12月10日,日本民主黨政府「幕後將軍」小澤一郎率領600名國會議員、經濟界精英組成的超大型團組訪華,在啟程前會見楊潔篪外交部長時如此表述:「日中兩國將在21世紀迎來人類歷史上的夥伴關係時代,將繼續先人(指其政治導師田中角榮等)們的政治功績。」在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對美式資本主義、美國霸權主義的抨擊,對日本明治以來軍國主義和目前在援助名義下干涉的反思,以及對中日韓東亞友好合作的倡導。如果鄰居正在努力擺脫教唆其與我們不友好的第三方控制,我們要做的不應該是惡語相向,而應該是笑臉相迎。作為永恆的鄰居,作為一個偉大文化傳統的共同擁有者,我們期望與日本在正確認識歷史、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友好關係,我們也不會忘記日本經濟崛起對我們曾經的激勵。我們不可忘記歷史,我們更要面向未來;經濟規模和綜合國力的相對提升足以讓我們更加自信地超越夢魘,走向未來。

(作者系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
你的明媚太耀眼
你的世界太誘惑
你的眼神太溫柔
你的語言太冷漠
你的,都是你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5: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