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丁克」女性面臨的7種傷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8-6 0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還是不生?已經成為了一個困擾現代職業女性的一個經典難題。


生與不生的選擇都在你手裡,如果在你明了了當你選擇不生育,你的身心將要面臨的多種傷害之後,也許你的選擇會更理性更冷靜一些。


一、性冷感與身體重傷


35歲的吳啟紅結婚已經十年,作為大學老師,這十年來她與昵稱為「哥哥」的老公利用假期,基本實踐了「行萬里路」的夢想。他們有一輛白色的北京吉普,夫婦倆曾輪流開著它去青藏高原採風,十年間,光用壞的相機就有三台。吳啟紅的名言是:「我可以踐夢是因為我們兩個都是『自由人』,要是有孩子,可能終老在這湖北小城裡,一步也走不出去。」「孩子是擋在你和志趣之間的一堵牆。」


剛吹熄35歲的生日蠟燭,吳啟紅忽然成為一名「性冷感」患者。表現為樂於遷就「哥哥」,也樂於接受親吻撫觸等前戲程序,但在關鍵時刻卻以「我累了,我今天不舒服」為由,臨陣脫逃。老公起先還以為這是撒嬌的手段,過後才發覺老婆在做愛時滿頭冷汗,有時連下唇也咬破了,幾經追問,吳啟紅才支吾說,很痛,感覺一點也不美妙。又說,大約半年前就開始了,無論是經期還是非經期做愛,下腹都劇痛,好像蛇咬一樣的疼痛,熬都熬不住。


老公一聽問題嚴重。吳啟紅小的時候曾有輕微痛經,這毛病已十年未犯,怎麼現在痛得連飲紅糖水,連用耳壓消痛都不靈了?莫不是有嚴重的炎症?遂特意請假,專程送老婆去醫院診看。


兩個小時后診斷結果出來了:吳啟紅患了子宮內膜異位症,癥狀正在逐步發展中,「長錯了位置」的子宮內膜已侵及子宮直腸,所以造成性交疼痛。吳啟紅問醫生可否經治療痊癒,醫生答應替她做一個小手術,將粘連的內膜與卵巢、子宮分離,以減輕疼痛與出血癥狀。此外,婦科醫生的一個特別建議是:既然你婚姻穩定,可否考慮生一個孩子?如能妊娠,大部分輕度的子宮內膜異位能自愈。


婦科醫生旁白: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原理非常複雜,一般認為與激素依賴相關,至35周歲仍未生育的女性發病率相對較高,比已經歷一次完整孕育的女性多出1.5倍到2.5倍的可能性。此外人工流產和藥物流產也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而一次長達十個月的完整孕育,卻可能使80%的中輕度子宮內膜異位自愈。很可能是妊娠期間性激素維持在低水準上,使長錯了地方的子宮內膜自然萎縮、瓦解。婦科醫生一般視之為「胎兒對母體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生一個孩子,不失為解除疼痛的「良藥」。


沙發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8-6 09:35 | 只看該作者
二、家庭穩定的重大隱患


凌舒26歲那年嫁給研究生時期的學兄曹新之後,轉眼8年過去,凌舒也從一名基層信貸經理,晉陞至某民營銀行的副行長。凌舒本科時期的女同學們,此時孩子也大多升小學了,凌舒的先生曹新,也從一名堅定的「不生育主義者」,變成有些禿頂的好好先生。凌舒發現,他已有很久沒有提「有了孩子真麻煩」的話題了,相反,他常常將妹妹的女兒團團接回家來,做一天「幸福的伯伯」。凌舒目睹先生與粉妝玉琢的團團追逐嬉鬧的場景,內心深處交織著歉疚與矛盾―說歉疚,是自己在職場上爭強好勝的秉性,似乎註定不能停下來,冒著失去生存位置的危險,生一個孩子,以填補先生精神上的空虛之狀;說矛盾,是凌舒到現在也未想好,為了一名可能橫亘在夫婦之間的「小第三者」,冒著提前衰老和身材走形的危險,在經濟和精力上付出巨大的代價,是否值得。越逼近35歲,凌舒的矛盾就越甚:其一,她疑惑此時生養孩子是否太晚?孩子發生畸變或自己身材走樣的可能性是否更大?其二,如果不生育,未來對自己的健康影響,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夫婦兩人的情感基礎,會否出現「審美疲勞」?自己在步入中年之後,是否容易出現不懂包容、性情乖張的傾向?凌舒覺得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她的不同選擇,將使她走上不同的岔道,經歷不同的人生。


心理醫生旁白:知道一點幾何常識的人都知道,三角形的狀態最穩定。在一個核心家庭中,丈夫、妻子和孩子這三個點的情感互動,將矛盾的萌芽消滅在初始狀態中。再沒有比養育一個孩子所帶來的「同舟共濟」的感受,更有助於婚姻的穩定了,也是夫妻安度「審美疲勞」的一個契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8-6 09:36 | 只看該作者
三、便秘與腥臭白帶的禍首


年紀輕輕就當上銀行行長的凌舒,壓抑生育本能帶來的後果,是在單位組織的例行婦檢中查出相當多的子宮肌瘤,小的如黃豆,最大的一個已經如鴿蛋般大小。負責體檢的婦科醫生勸退凌舒的同事與她單獨交流,問及最近有何不適,凌舒窘迫地四下觀望,低聲說:「白帶很多,每天要換兩條內褲。最近更是天天要用清爽護墊,是否與依賴護墊有關?」


婦科醫生搖頭,用鼓勵的眼神讓她說下去,凌舒更不好意思地說:「……還有,便秘得很厲害,下腹常有鼓脹感,尿頻,去上廁所又尿不出多少來,好像排小便排不幹凈的感覺。」


婦科醫生拿診斷書給她看:一個鴿蛋大小的肌瘤生長於子宮頸部,它持續不斷地壓迫膀胱、直腸。凌舒的便秘和尿瀦留癥狀,就是拜它所賜;此外,黏膜下的小肌瘤壞死後,與盆腔炎症合併出現白帶腥臭的跡象,要不是參加婦檢,凌舒一直拿它當宮頸炎症來治,私下買了不少針對宮頸炎的成藥和栓塞藥來「對症下藥」,卻一點也不管用。


婦科醫生旁白:如果一名成年女性缺乏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來降低持續高位的激素分泌,其罹患子宮肌瘤的可能性,在35歲~50歲之間,為25%~35%,50歲以上可高達到60%!生養一名孩子后,這種可能性在35歲至50歲之間降至15%左右,50歲以上罹患的可能性也只有25%。雖然子宮肌瘤惡變的可能性僅有5%~10%,但它所造成的陰道出血、腥臭白帶、下腹壓迫癥狀及強烈的痛經現象,卻可能給女性造成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8-6 09:36 | 只看該作者
四、難言之隱:月經為何淋漓不斷?


奚青不肯生育的理由很簡單:她的母親和姐姐都是婚姻失意者,由此,奚青推遲到29歲才與男友結婚,結婚後五年沒敢要孩子,按奚青的話說:「我不能保證我的婚姻一輩子安然無恙,我不想再製造一個抑鬱寡歡的單親小孩。」


轉眼奚青就33歲了,就在夫婦倆慶祝「結婚四周年」之際,奚青卻患了一種「怪毛病」:經期不規律,原本每30天就要「照面」的「老朋友」常常遲至40天或45天才姍姍來遲。


熬了三四個月,奚青終於掛了婦科的專家號,徹底檢查了一番。醫生結論是:她罹患了不少高齡未育的女性常見的良性卵巢腫瘤:黃體囊腫。

婦科醫生旁白:有證據表明,40歲仍未生育的婦女罹患卵巢良性腫瘤及卵巢癌的可能性,均高於生育過的婦女。大部分卵巢病變與激素水平關係不大,但與未生育女性在35歲以後的精神空茫密切相關,如果沒有找到強有力的精神寄託,未生育的女性會有燥郁傾向,表現為不寬容、孤僻、愛鑽牛角尖、對人對事態度尖刻……在醫學上,這是典型的「C型人格」(又稱「腫瘤人格」)的體現。也就是說,因為情感宣洩的途徑較為狹窄,這部分女性的負面情緒容易積壓在心裡,而這,從很大程度上醞釀了婦科腫瘤的發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8-6 09:36 | 只看該作者
五、隱性更年期悄然提前了?


大學教師周儷,37歲被評上副教授,39歲成為碩導,學科帶頭人,她與先生感情很淡,一門心思想在學術上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風景如畫的榴園宿舍區,周儷書房的燈夜夜要到凌晨一點半才熄,被學生們視為「北斗星」。周儷的一名女研究生,受戀愛挫折的影響,視導師為榜樣,天天看書上網到深更半夜,還說將來也要不結婚不生孩子,走一條「有回報的路」。


聽了弟子的奇談怪論,周儷長嘆一聲。誰知她心裡的苦?因為長期與丈夫處在半分居狀態,周儷已有明顯的更年期癥狀:半夜盜汗、面色潮紅,心情莫名煩躁,總想對人發無名火。皮膚也迅速鬆弛下來,脫髮現象嚴重……從外表上看,你說她今年有四十六七歲了,也絕對有人信。周儷婉轉勸弟子說:「該嫁人時還要嫁,該有孩子就要趁年富力強時生育。有一個正常的家庭生活,有一個飽滿的情感出口,比學術更滋養女人。這是我從教訓中得來的經驗。」聽得女弟子愣在當地,以為導師在說夢話。


婦科醫生旁白:工作負荷最大的女性精英群體,出現更年期提前的癥狀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一般人以為生養了孩子女人才衰老得快,我們從更年期門診的統計數據上看,恰恰相反:從未生育且與丈夫分居或離異的女性,更年期最早在36歲~39歲之間就出現;婚姻狀態尚好但堅持不生育的女性,這個年齡將推遲到44~46歲左右;而婚姻良好的已育女性,出現更年期最早也要到47.5歲,遲的會到52歲左右。原因在哪裡?概因一名女性一生中註定要成熟的卵子會在400~500個左右,也就是說,排卵年限大約是30多年,隨著排卵的停止,絕經期的到來,女性將步入老年時期。


眾所周知,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體內的卵巢暫停了排卵,直到哺乳開始后的第4至第6個月才恢復,這一階段卵巢推遲了近20個卵子的排泌,結果是生育過的婦女可能被推遲了絕經期的到來。「提前更年」的尷尬,也就此被消除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8-6 09:37 | 只看該作者
六、對丈夫的索求和依賴成為一種病態


喬結婚時才23歲,丈夫頗覺得她的孩子氣有趣,喬回來撒嬌犯嗔,說:「我自己還是一個貪心的孩子,你怎麼愛我也不夠,我怎麼會生一個孩子來分享你對我的愛?」彼時,丈夫也真無可奈何拿她當情人和女兒寵。可十年過去了,喬的第一批魚尾紋都長出來了,還如此撒嬌和依賴丈夫,隔三岔五就要問一些戀愛中少女的傻問題,如:「你究竟有多愛我?你今天像個完美先生嗎?」丈夫可就越來越忍受不了啦,喬的丈夫私下裡抱怨說:「我原也是一個貪漂亮的人,不願她產後發胖變成俄羅斯大媽。可看看周圍女同事,有了寶寶后照樣身材修長的多了去,而且人家經過生育,人一下子變得很成熟。結婚十年,別的女人早在心態上長成一棵樹,懂得庇佑孩子、關照父母、也分擔老公的壓力,她倒好,十年前是一棵藤,十年後還是一棵藤,纏定我,一切要我負擔,我真的很受不了……」


心理醫生旁白:有證據表明,未生育女性在心理上的成熟度,遠低於同齡的已育女性。因為缺少孩子的加盟,女性對丈夫的情感依賴度遠高於有孩子的姐妹,表現為不斷在婚內「求證」愛情的濃度有多高,丈夫是否對自己無條件地服從及遷就。新婚時,男性很容易認為這種基於愛的「遙控」很甜蜜,時間一長卻很容易發生「審美疲勞」。也就是說,妻子在心理上永遠長不成「一棵樹」,使男人不斷地扮演呵護者與疏導者的角色,他會覺得累得慌。最後,這種累會演變成冷淡和對峙。而對未育女性來說,婚姻中的任何一點波折可能都是致命的,原本就脆弱,多疑的未育女性,往往視丈夫的呵護為「生命之舵」,而一旦丈夫曳過臉去,她們就會無法控制地變得歇斯底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8-6 09:37 | 只看該作者
七、對同事的嚴厲和苛求成為團隊中的「不受歡迎分子」


Sunny34歲升為中層主管,37歲升為副經理。年中公司搞「雙向選擇」讓所有下屬來挑選「信得過」的上司,也讓中層依據自己的能力和個人魅力招兵買馬。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情形出現了,Sunny鐵了心要「組閣」的「宣傳策劃部」原定7個名額只來了兩人,而這兩位,也是被其他部門淘汰的「能力稍遜者」;   Sunny點名要的七名「精兵強將」,那幾天紛紛躲著她走,連Sunny打電話約他們飲茶,也找借口推託。Sunny簡直鬱悶死:我什麼時候得罪他們了?不錯,我是罵過小徐、小宋、湯米,可我講話就是這種風格,我是為了工作、為了他們好。要是凡事講情面,部門的效率還要不要了?至於傳來「內部消息」說,Sunny不能順利組閣,公司領導將把她從經理降為主管,還要她去別的部門應聘,Sunny更是火冒三丈:「不知是什麼小人在背後嚼蛆,居然說我沒生過孩子性情乖張,待人處事缺少包容度,說我缺乏一名管理者的忍耐和幽默。天,這是哪兒對哪兒啊。」


心理醫生旁白:已育女性與未育女性在職場上的較量結果,當然有特例―也大有未育女性心理平衡得很好,開朗討喜,一步步憑努力升至高層的。但對中低層白領來說,35歲左右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很可能未育女性因為負擔少、精力充沛而成為職場「領跑羊」,但到35歲之後,已婚育女性識大體、懂分寸、懂得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的特質,卻慢慢得到客戶和同事讚賞。已婚育女性在性格上的寬容度,很多是在付出愛的過程中、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磨」出來的。這種磨礪不僅使她領會到父母、師長及職場提攜者的恩情,更除去了刁蠻任性之氣。也就是說,當你與一個「錯誤百出」的孩子朝夕相處之後,你就很難成為一個生硬的完美主義者,你必將懂得自搭台階下,靈活處事以給雙方留足親切相處的空間。這一變化也會浸透到職場。簡單說,我們觀察到,職業女性生育兒女后,她們與同事的關係更為和煦,共同語言也更多。當然,她們的心情也會變得更為風和日麗。


在心理學上,這才叫進入了「良性循環」。你正在試圖進入這一循環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7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4
8
清唱 發表於 2004-8-16 23:17 | 只看該作者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順時應天,方為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