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兜售自由」的背後是霸權

[複製鏈接]

546

主題

680

帖子

106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線天 發表於 2010-1-25 16: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0-1-25 23:23 編輯

2010年01月25日 21:54:26來源:新華網

世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令其不僅成為誘惑力十足的商業蛋糕,更成為國家利益與國家力量的角力場。北京時間21日晚,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發表了所謂「網路自由」的演講。希拉里的這次演講受到美國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數天前就向全世界預告,並在21日演講當天在國務院網站首頁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進行全球直播。她在闡述了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給世界帶來了信息的自由、高效流動,以及其產生的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之後,話鋒一轉,指責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對互聯網的管製造成了「不公平和對人權的損害」。

    美國如此高調宣揚其「網路信息自由觀」、並指名道姓批評主權國家對網路事物的正當管理,其背景或有其二:一者,互聯網正在從提供信息服務向提供平台服務延伸,西方社會鼓吹「互聯網是思想和信息自由交換的最典型表達」,而實際上,隨著網路技術創新發展、網路應用重心轉化,互聯網已經從簡單的娛樂消費與信息交換,轉向更複雜的話語表達與思想言說,換言之,互聯網雖然是虛擬空間,但它已經對現實政治經濟生活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影響,因此,2005年3月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明確將網路空間和陸、海、空、航天定義為同等重要的、需要美國維持決定性優勢的五大空間;二者,從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考慮到未來戰爭的需要,出資建立了互聯網雛形的阿帕網后,此後的40年,美國一直利用互聯網發源地優勢、掌控互聯網的核心技術優勢,控制著全球互聯網的命門——根伺服器,成為互聯網霸主。然而,中國等國家基於自身利益與安全考慮之下的合理管控行為,使其互聯網霸權野心遭遇了障礙,這難免讓其心生不爽,這也正是希拉里·柯林頓公開對主權國家內部事務指手畫腳的原因。

    回到希拉里·柯林頓兜售的「網路信息自由流動」話題上來,美國所提倡的網路自由觀,是超越於安全和利益的抽象自由。

    去年11月,奧巴馬在訪華期間也將互聯網自由划入人權範疇,在上海科技館演講時表示,網路信息自由流動好於安全流動,他甚至還「很支持一個做法,就是不要限制互聯網的使用、接觸!」這些話聽來很有蠱惑力——因為自由從來就是個人見人愛的好東西——那麼,我們順著美國的思路,看看口口聲聲、上下齊聲高歌「網路自由」的美國,又是如何奉行這種價值理念的。

    2004年4月,由於頂級域名管理權問題上發生分歧,掌控根伺服器的美國令「LY」(利比亞頂級域名)癱瘓,利比亞在互聯網上消失了三天;2005年12月《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家情報部門與美國電信企業合作開發了一個程序用以截聽外國互聯網通信;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06年1月11日的報道還稱,數年前,中央情報局增設一專門機構利用高科技手段從互聯網上竊取他國情報,相關負責人稱,自互聯網在全球廣泛利用以來,中情局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它的監控,為保存監控獲得的資料及情報,中情局建立了三座錄相帶圖書館。尤其是在「9·11」后,美國為了反恐需要,規定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通訊,甚至可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監視公民通訊,而「嚴格盤查入境人員並留存包括指紋在內詳細信息」等事實也早已說明:美國對網路安全的防範比被其指責的國家做得更天衣無縫。由此可見,美國所謂的自由或人權,從來就只服從並服務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安全。

    事實上,網路信息的流動,如果離開安全,就根本談不上自由。網路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延伸與投影,自由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與法律和規範相對應而存在著的概念。絕對的自由,不是傷害他人利益,就是損毀公共利益,更是對法治社會的反諷。作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互聯網自然也是主權國家利益表達的磁場,就此而言,開放的互聯網與成熟的監管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就如同自由之於法律一樣。墨恩氏對於法律史的解釋有一句名言:「由身分到契約」,互聯網的發展也是這樣一個歷史:越是管控得當,越是自由有序,人權越有保障;網民即公民,秉持契約精神,方能徜徉於自由的網路海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網路信息自由流動固然重要,但是,自由流動的前提是安全流動、有序流動,在國家與人民利益的軌道上健康流動。規矩就是管理,不管是顯性的還是隱形的,互聯網既然關涉國家利益與安全,就不存在真空或失控的可能;而方圓就是利益,我們可以寬容並理解文化與道德上的差異,但不能接受強權國家插手其它國家互聯網秩序的整合、藉以傾銷其核心價值體系。

    對於美國鼓噪的網路自由觀,我們恐怕不能僅僅從信息流動性角度去理解:一方面,在一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美國獨掌互聯網根伺服器的狀況令許多國家擔憂和不滿;另一方面,2009年5月29日美國政府公布網路安全評估報告,報告稱,來自網路空間的威脅已成為美國面臨的嚴重經濟和軍事威脅之一。為佔據網路戰中的優勢地位,2009年5月23日,美國國防部甚至創建了網路戰司令部,其醉翁之意不言而明。

    網路安全才是信息自由流動之根本,希拉里·柯林頓女士在演講網路自由時潛藏的政治野心與霸權意旨,才是全世界其它國家需要警惕的。
    鄧海建

134

主題

953

帖子

58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6
沙發
笑談紅塵 發表於 2010-1-25 18:16 | 只看該作者
一切以美國利益為主,「網路信息自由觀」只是個利用的題材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3

主題

736

帖子

28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2
3
楊柳岸 發表於 2010-1-25 19:4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人的本意當然不是為了別國的網路自由,是為了自己控制全世界的網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6: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