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滸外傳――張青孫二娘故事(一)

[複製鏈接]

1

主題

9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石璧 發表於 2004-8-5 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孟州張青,自幼學得些拳腳,為生計在城郊光明寺做個種菜園子。寺里二僧待之甚薄,張青也不計較。

某日清晨,有一彩服女子奔入菜田,說是被仇家追殺,請張青救助。張青於是將其藏在茅屋。轉眼有個神態倨傲的赤睛綠袍漢綽著兩把紫金鋸齒刀闖來,在園裡四處搜看。張青於是望遠處虛指一下,那漢似乎信了,晃身躍上枝頭,化作一陣墨綠色的猛風呼嘯而去。過了半日,張青見無異常,便轉入屋中看視。

那女子生得娟秀柔麗,風致動人。張青問其來歷,只是笑而不答。張青見她羞色純美,身上陣陣溫香襲人,不覺魯莽起來。那女子不作聲只是羞赫婉拒,兩人推攘纏綿半日,終被張青拉開衣裳,懷裡一片香汗稠甜。張青貪舔了幾下,只覺渾身灼熱如炙,竟然昏了過去。

醒來已是翌日,那女子倚坐床頭,語聲細若嚶嚀。自雲是天上桃源蜂女,名細腰,采釀百花香蜜。只因被二龍山紫臂螳螂精追逐掩殺,折翅墮在園子里,幸得張青救助。細腰又說:「你適才所食乃是神木佳草之蜜,仙人滋補所用,凡人不能消受。我們雖有緣終是異類,勉強非君之福,還請哥哥見諒。」

張青問這蜂女何時歸去,細腰凄然道:「我翅膀被那螳賊打斷,一時回不去,只能在人世漂泊些日子。」張青說:「我這菜園子是個清靜所在,你不如在此休養。」

自此二人在園中共住,相敬如賓。久之被光明寺兩個僧人覺察,見這細腰恬麗溫柔,起了歹心,乘夜用布袋囊回寺中。其中一個正欲行事,忽然覺得下體被針輕扎了一下,似不甚痛卻綿延大片淤黑。那玲瓏美人卻變做個布偶落在地上。

二僧知道蹺蹊,殺黑狗取血及污穢物若干,提禪杖戒刀趕來尋釁。細腰早已喚起張青,張青摸把單刀奮力斗殺二僧,一把火燒了光明寺。

黎明時分,兩個人跑到荒野,有一馬車截道等候,車上有三數個華衣美女向細腰招手。細腰頓時淚眼婆娑道:「此皆我姐妹輩,尋來接我。我隨郎君相伴許多日子,滿腔柔情,盡繫於君,此番回去必定哀求月老,與你生生世世。」

張青大感傷懷,把著細腰的手不放。細腰讓張青坐在樹下,仔細替張青梳理頭髮,末了自身上取出一根鋼針,當作發簪插在頭上。叮囑說:「此針那我身上之物,留為信記,以致此情不渝。若有危難,可以此針傷敵,傷者毒發痛癢難當,非我漿蜜不能解。這瓶漿蜜你也小心收好。」

張青垂淚送細腰登車遠去,那馬車在曠寂的大路上跑了數步,便騰空望月而去。張青目送半晌,見那車在半天之上,忽然被一股墨綠色的旋風卷碎,大塊大塊的落下來。張青急上前看,卻是巨大蜂巢碎片若干,風中許多敗鱗殘翅飄搖而下。

張青料是那二龍山紫臂螳螂精所為,大慟號哭。將許多蜂翅掩埋,提刀望二龍山去。

路上風餐露宿,不多敘。入二龍山,那山根連地厚,峰插天高,荊棘牽漫,洞穴幽深。張青每日搜探於崇山峻岭之間,初時無甚奇逢。直至一日黃昏,逐鹿過澗,那澗水凜冽澄澈,,有一琉璃杯隨水飄下,張青拾起看時聞得酒香猶在。

張青於是搠流而上,至一處房舍,門前楊柳依依,四面竹籬環繞,有杏樹結實累累自園中舒展出來,顯得十分雅緻。張青隱隱聽到裡頭有婦女嬉鬧之聲,便上前叫門,一個老婦蹣跚出來,望見張青怔了一下,張青說是在下游拾得這個琉璃杯前來歸還。那老婦謝過,讓張青稍候,入屋半晌,出來說我家主人正在飲宴,請客人進去一聚。

張青於是相從到園中,幾個紅裳少婦正在把酒談笑,見張青入來,紛紛起身行禮。女主人風流秀曼,自稱是官宦世家女眷隱居在此,有緣幸會,請客人入席。張青西首坐下,席上酒食俱佳,看這些女子猜拳行令,吟詩作對,倒也輕鬆快意。

那幾個女子興緻上來,個個口滑妖嬈,初時且歌且飲,繼而脫去累贅衣物,裸香肩搖玉臂紛紛起舞。一時間滿庭艷影,春光融融。張青看得意奪神搖,見那女主人眼波流動,招他共舞,便起身離席,猛然覺得頭上鋼針鎮響,有人如蜂鳴般耳語道:「這裡兇險無比,你一步莫動,口宣佛號,或能辟邪鎮妖。」

張青聽是細腰的聲音,驚出一身冷汗,慌忙斂定心神,喃喃頌佛。霎時四周一片寂靜,但見藤蘿滿目,野樹連天,樹下伏著幾株磨盤大小的奇花。那花色澤大紅,四周長有幾根數尺長的軟須,發出陣陣腐肉的味道。

張青見這花長的詭異,折枝刺探。花下一根軟須猛地甩起,將那枝條纏住一緊,枝頭傳來硬木碎裂之聲。張青另取枝條將懷中肉脯縛在一端再探,那觸鬚聞腥膩盡皆激發而起,將肉扯下包在花心。張青方知道此即食人花,將人獸誘捕捲入花心慢慢消化,適才幾被擒殺。
張青又驚又怒,搶上前舞單刀將那些花剁個粉碎,刨出根來來作一堆燒了。那花千年惡行,頓化漠漠黑煙。

張青摸黑出了妖巢,倚樹歇息,夢見細腰滿面悲涼,盈盈拜倒道:「那日與眾姐妹在半空被紫臂賊所害,遊魂飄落,依在發簪之上。這幾個女子都是螳螂的妻妾,那妖精到外面覓食去了,過幾日回來必找你尋仇。我已查知,哥哥與地壯星母夜叉另有一段夙緣。你們兩個合力,必能逢凶化吉。我精魄散亂,已不能把持,緣分盡時強求無用,就此拜別。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張青醒來已是午後,傷心嗟悼不已,想那螳螂早晚會找來,不如回去準備,於是下山。行到山腳樹林,困餓難熬,尋思行囊已盡,如何回家?何不做一次沒本錢買賣,正巧前面一對老父女迎面而來。
[:473:]

1

主題

9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沙發
 樓主| 石璧 發表於 2004-8-5 13:38 | 只看該作者

水滸外傳――張青孫二娘故事(二)

張青醒來已是午後,傷心嗟悼不已,想那螳螂早晚會找來,不如回去準備,於是下山。行到山腳樹林,困餓難熬,尋思行囊已盡,如何回家?何不做一次沒本錢買賣,正巧前面一對老父女迎面而來。

張青把手使勁往臉上一抹,摸刀從樹後面縱身躍出,略一欠身對這二人道:「你兩個莫要怕,我但求借幾兩銀子救急,千萬不要推託。」少女擋在老漢身前,也不甚慌,嘿嘿陪笑說你看我們走親戚回來,身上沒有銀兩。好漢饒命則個。

張青見她一臉不在乎,心想自己模樣是不是太窩囊了,猙著眼睛把那刀往少女眼下虛晃,作勢便要拉她。那女子側身躲了一下,搖頭說:「我倆也真是窮酸極了,就隻身上衣衫還值幾文錢,要麼你拿去吧。」張青看這大姑娘滿面膩粉,鬢插野花,頭上沒半個值錢首飾,暗叫晦氣,卻也不忍上去脫光她的衣衫,一時大大躊躇。那女子眼珠子一動,說我身上還有個老媽留下的玉配,給你充數如何?

張青說我這也是窮得要死才起了拚命的心,過了眼前這窘迫,將來贖回來還你。那少女也不害羞,利落的解開衣扣,露出大片心口把那玉配解下來遞與張青。張青看在眼裡,心中邪火一竄一竄的,卻也強忍著,接過手裡轉身便行。

走才數步,背後有人拍了一下,張青也不回頭,伸手反撈了一把,什麼也沒抓著。張青轉身看時,眼前一片樹木森羅,卻不見人。背後忽又被人拍了一下,張青心下暗叫不好,依舊不回頭,上身向地俯衝,小腿反蹬。這一招出人意表而且漂亮利落,只聽有人喝了聲采,可惜依舊踢了個空。

張青就勢向側面打了個滾,躍起揮刀護著自己。定神看時,那少女已經搶到眼前,閃身掠過刀鋒,啪一掌打在張青臉額,小踢一下將他勾倒,踏住心口哈哈大笑:「姑奶奶孫二娘這麼好看,你也不多看看?」說罷把張青揍的昏了過去。

張青醒來被人用牛筋縛在一處山洞,洞外有溪水淌過,孫二娘背著身正磨刀霍霍。那老者依舊一言不發,只是急急地來回走動。忽地轉到角落取出一張虎皮披在身上,霎時化作一隻斑頭大虎,血口如盤神目如電,撲上來噬向張青。

張青駭然,手腳卻被牛筋綁得實了,生死之間勇氣陡生,坐起來迎頭猛頂。那虎咆哮一聲倒退開去,面額已被張青頭上的鋼針劃破。傷處旋即泛青泛黑,那虎將面在四下石壁擦拭,癢不可解,嗥鳴如雷。孫二娘聽聲不對,持刀奔進來,見狀便要剮了張青。張青恨聲道:「這是天下奇毒,老虔婆子上來殺了我同歸於盡吧。」

孫二娘一愣,翻手割斷牛筋,棄刀撲在地上頓首流涕道:「我自幼被人遺棄,多得養父銜回來慈悲照拂。求好漢饒命,救活他這一次,你信不過我時,我自己先卸下兩條胳膊好了。」

張青見她頭破血流,十分誠懇,便一腳踢飛那刀,從懷中取出漿蜜盡數灌入虎口,一併仔細擠弄傷口。那野虎搖頭晃腦,伏爪含睛忍耐。

這蜂毒來的疾時去的也快,眨眼間傷口便流出勃勃鮮血。孫二娘方才舒了口氣,上來不知如何地拉扯了幾下,把虎皮拖下來,老漢一躍而出,一手摸著面上新創,一手挽住張青道:「老兒我叫苗山君,好小子,有點本領,哈哈。二娘快去找些好酒好肉端出來,那肉要煮一下,趕緊的。

孫二娘歡喜地去了,苗山君拉著張青,神秘兮兮地說:「小子,看你手腳挺活泛的,我傳你幾下絕學,虎爪手。你抓緊學會了,到時候有用處呢。」張青自然高興,正兒八經的叩頭拜師。苗山君也不羅嗦,一口氣教了張青幾招擒拿手段,直至孫二娘在洞中青石上擺開酒食。

三人圍坐一起,苗山君與孫二娘各持利刀,割下熟肉大嚼。張青見那肉上毛髮稀落,不敢便吃,一時有些尷尬。苗山君咧嘴一笑,從中挑出幾塊來說:「這幾件都是些黃羊狍子肉,最清淡的,你要是喜歡的話多吃點。」張青抱歉笑了一下,也取一件嚼了開來。

酒足肉飽,那苗山君醉醺醺面紅耳熱,揮手抹抹嘴,又往手上舔了幾下,抬頭大刺刺的道:「世侄我看你人不錯,有句話就不客氣了。我這個女兒跟我這許多年,人粗魯些可良心還行,幹活麻利。在外面人稱母夜叉,沒人敢欺負的。我看你樣子有點福氣,你要是一個人過得孤寂,不如就和她成個家。在這山裡逍遙快活,不是挺好嗎?」

張青聽到母夜叉三字,想起那細腰曾經提過自己與此人有夙緣。只是細腰方才去了,心中十分挂念,猶猶豫豫,尋思如何對答。孫二娘見狀擲了手中刀霍然站起,作色大聲道:「老頭你說什麼話,這傢伙蠢頭蠢腦,手腳還不如我,我寧願找個老虎嫁了罷!」!」又罵了幾句粗口回身轉入洞穴深處。

苗山君也是滿臉不快,一陣風出洞去了,丟下張青一個枯坐。張青暗笑這兩個不通人情,只是既然細腰提起過她,不妨先談談,於是走入洞中覓那孫二娘。穿過一條石廊,見這母夜叉憤憤的坐在油燈旁。

張青正要坐下說話,孫二娘早跳起來喝道:「你這膿包小子,打的過我老虔婆子再來!」甩手就是一巴掌。張青氣得七竅生煙,卻又不好動手(打不過),恢恢然退了出來。

苗山君倚在洞口眯眯的笑,招他走近,交給他一顆葯,說此乃秘制的「丈夫氣概丸」,虎骨鹿鞭熊腰子熬成,對你大有好處。張青正沒好氣,想也不想一口吞下那葯。

少頃,他覺得忿氣填胸,如猛火沖燒,刻不可忍,回身便奔入石廊。孫二娘揮拳欲打時,兩臂已被人一招「虎入豬門」抓實。張青就勢將她壓倒在地,兩腳將其下半身牢牢挾住。二人在地上如一對獅虎般滾打撲殺了大半日,終究成了夫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3
 樓主| 石璧 發表於 2004-8-5 13:40 | 只看該作者

【原創】水滸外傳――張青孫二娘故事(三)

是夜張青孫二娘酣睡似死,直至聽到苗山君在外面如霹靂般吼叫連連。孫二娘驚起道:「義父正與對頭爭鬥呢!」拉上衣服,綽口朴刀和張青趕出去時,那石廊卻被巨石封住。孫二娘跺腳說:「仇人定是十分了得,義父把路封住,不讓我們出去幫忙。」這時虎嘯已寂,兩人使勁用朴刀撬開縫隙,出來看時,那吊睛斑頭虎被斬斷一肢,倒在血里。

二人急急救起,拉去虎皮為其止血,苗山君面色青冷,一聲不哼。待血止住,便問張青:「那紫臂螳螂跟你有過節吧?」張青垂淚道:「此事說來話長,不想連累了泰山大人。」 苗山君手猛一擺道:「自己人不要見外,你先說。」張青於是便把來龍去脈一一說來。

苗山君聽罷略一尋思,道:「那螳螂今夜和我斗至虛脫,暫時去了。他記住了你的氣味,便是千萬里也能尋著你。此精道行在我之上,今天也是看在同鄉的份上饒我性命。我這老骨頭保你不住啦,如今我也只有一計,你聽清楚――蒲東巡檢司大刀關勝,乃是義勇武安英濟王關雲長的嫡派玄孫,關公稱雄六道辟邪震鬼,他的苗裔尋常凶靈是不敢輕入其百步之內的。你一刻也不要停留,帶二娘速到山下尋快馬趕赴蒲東,他若肯收留你,那也可安頓一時,再想辦法了。」

孫二娘初時不願走,苗山君又道:「我前日在洞前老樹下埋了幾個禽獸,不行到山下村子里討點吃的,總之一時半會餓死不了。你現在是人家老婆了,盡你的本分吧。」二人於是灑淚拜別連夜望蒲東來。

蒲東軍官大刀關勝身長八尺,面如重棗,鳳眼朝天,不怒自威頗有祖先氣象。關勝聽那張青一番訴說,卻不太信。只是其人甚為義氣,見是江湖好漢落魄來投,便安頓在家中別園,如是數日無事。

一天關勝率部出獵,張青夫婦相從。孫二娘有意賣弄本事,勘逐獸蹤,在林澤之中銜刀奔走,鷹騰鷙擊,掠殺獐鹿豺狼極多,眾皆悅服。只是漸行漸遠,卻不見回來。

張青攀到樹頂眺望,又見妖風蕭殺,在遠處盤旋如龍掛,一時驚怒攻心,幾乎倒撞下樹。於是下來提把三股鋼叉牽馬向關勝請辭,關勝朗聲道:「既然那妖精如此無禮,關某便與兄弟同去會敵。」

二人與副官唐斌策馬馳去,關勝一騎當先。只見他披綠袍著金甲,胯下赤兔馬騰騰,手中青龍刀凜凜,真可謂英雄蓋世。幾個人趕上前時,那墨綠妖風卻已化作一片幻霧散去,三人領眾軍漢遍尋不著孫二娘,張青便要眾人先走,單獨等那螳精對決,關勝勸慰道:「報仇不必急在今日。關某有一結拜兄弟郝思文,武藝高強,極有膽略。當初他母親夢見星宿井木犴入懷然後有孕,十三個月才產下他。此人天生一對陰陽眼,那妖邪縱有掩眼法或者千變萬化也瞞不過他。且待我尋他來共商對策。」眾人於是怏怏而回。

那郝思文生的俊拔雄健,猿臂狼腰,雖是儒生打扮,不掩豪傑本色。聽張青說罷前因,沉吟半晌道:「我來時確實見一綠衣大漢倚坐外面老榆樹下,黃須赤睛,身旁擱一對紫金鋸齒刀。既然如此,我便去會會他,我思得一計,還請諸位賜教。」眾人於是徹夜商議。

卻說這孫二娘被那螳螂精攝去,丟進樹坑裡推土活埋了。關勝張青等人遍尋不著,孫二娘奄然斃命,靈魂出竅,迷茫恍惚間落在一處河畔,路上人影憧憧,急急往同一個方向走。孫二娘飄然跟在隊伍里。卻有一個髮髻巍峨,白鼻深目的道人轉上前來,將她拉上河堤,低聲道:「姑娘莫去,貧道助你重生,你仔細記住,如此這般。」

那道士從懷裡摸出一張符紙,折成個船丟到水裡,說聲「去罷!」,冷不妨將孫二娘推落船上。孫二娘爬起來時,那紙船已變成一葉輕舟,中間倒也寬敞舒適。孫二娘搖槳順流而下,一路水流平緩,浮萍極多,河面上流風巍巍蕩蕩,不時有烏鴉落在船舷上好奇張望。

約莫過了幾個時辰,孫二娘忽然聽見幾聲雞啼,精神一震,見岸上儘是些五色雜樹,河彎處有一膚色白凈的婦人正在仰天裸泳。她按照那道士之言悄悄摸上岸,果然在一株柳樹下發現個車輪大小的白螺殼。孫二娘於是依計縱身跳進去,只覺得那玩意有股沉實的吸力,身體被緩緩拉入,螺旋捲曲在裡頭,舒服之極並無一絲彆扭。孫二娘於是翻過身來,在地上挖開兩截樹根牢牢抓實。

那婦人浴洗完畢,赤條條的跳上岸來,才發現這螺殼被人佔住了,驚怒之下,嘴裡嘶聲咒罵,奮力推攘。孫二娘來個充耳不聞,咬緊牙一聲不吭,只是把住地上的樹根死不放手。兩個如是這般僵持了一會,那婦人好生無奈,身上被風吹得乾澀難受,終於忍不住悲聲大叫:「老公啊,你這個死鬼快來啊,有人搶了俺的窩窩啦!」

只聽草叢裡一陣瑟瑟響動,有個八臂黑衣人縱身躍出,四對巴掌朝螺殼上一陣亂打,喝道:「你是那裡轄下的賊鬼婆,敢搶我長爪郎女人的殼子,你放不放手,再不放手時,我尋個鉤子勾你出來,架起煮鬼爐把你烤來吃了!」

孫二娘緊緊抓住地面,大聲嚷道:「我要還陽,不讓我還陽就死在裡頭,臭死你老婆。」那婦人擠一副笑臉貼著螺殼柔聲道:「傻妹子啊,做鬼有什麼不好,鬼魂不願重生,就好像人不願求死。饑寒、工作勞累,還有七情六慾,災患憂慮沒完沒了的,你做人時,不都體味過了嗎?還是做鬼快樂逍遙,就算有續命神丹、還魂靈草,你都別稀罕。」

孫二娘喊道:「不行!我死了老公被人欺負,我死得不快活。」長爪郎峻聲說:「地下有地下的法度,不容你想改就改的。你出來,我不為難你,不出來,煮了你。」孫二娘道:「我打聽清楚啦,本國的生死籍冊都是你這個八臂大仙抄送保管的,你大發慈悲想想辦法吧,我以後每天用大個饅頭供祀你。」

長爪郎看看身邊嬌滴滴、慘兮兮的老婆,心想:「再不趕走這個賊女人,一會太陽照下來我老婆就成乾貝了。」只好從懷裡取出本厚厚的名冊來,咒罵道:「賊鬼婆,也不知是那個鳥精教你這陰招。速速報上姓名籍貫!」「華陰孫二娘。」 「呵呵,你真身是地壯星,乃楚江王轄下的執法。你該死了你,在上面什麼都吃。你老公是地刑星菜園子張青!這麼著吧,我悄悄改一改,讓你還陽,你上去燒五千吊冥幣給我。我叫八臂長爪郎,這是我老婆伶俐白螺仙,你記住平日多供些饅頭好酒什麼的。」孫二娘歡喜答諾。

長爪郎細細稽考了一下,又道:「也罷,我現在給你個前程,讓你頂替這個韓伯龍編入水泊七十二地煞之數,你將來有機會好好輔助天魁星替天行道吧。」孫二娘默默記下•••(韓伯龍被奪了氣數,後來在投奔梁山時被黑旋風李逵錯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4
 樓主| 石璧 發表於 2004-8-5 13:42 | 只看該作者

【原創】水滸外傳――張青孫二娘故事(四)

話說蒲東巡檢關勝為人慷慨好義,同情張青夫婦,也惱這螳精在境內凶頑無禮,於是起了除魔衛道之心,尋來義弟井木犴郝思文共商對策。郝思文獻上一計,眾人商議了半日以為可行,關勝於是先著唐斌去準備,郝思文震衣而起,便要去會那螳精。張青感激拜倒在地,郝思文急忙扶起,懇切道:「兄弟雖然不才,卻也久受百姓祿食,保境安民是份內之事,決不能讓這異類在蒲東張狂無忌的!」

門前百步外這個螳螂精也是天賦靈胎,有神通,善變化,品性驕悍梟毒。它在華山記住張青氣味,一路追蹤到蒲東來,每欲加害。怎奈張青總在關勝左右。關某其人頗得壯繆遺風,英雄之姿鎮國之器,靜穆而雄邁,凜凜然壓得它心悸氣促,無法行兇。

螳精雖不敢造次,卻又放不下殺妻之恨,只好在外圍逡巡等待機會。那日見孫二娘落單走遠,殺機陡生,竄上去噴口黑氣將她迷倒,丟下樹洞推土活埋泄憤。只是它心中猶不解恨,又回到官邸外老榆樹下守候。它抖了個掩眼法,尋常人皆看不見,只是瞞不過郝思文一對陰陽眼。

郝思文上前施禮道:「晚輩郝思文,現在本地營中參議軍事。先生儀錶非俗,未請教高姓大名?」那螳精見他居然看破自己道術,心中倒也稱奇,赤睛一翻道:「我乃是二龍山唐降龍,路過此地,歇個腳罷了。」郝思文又道:「原來是唐先生,觀閣下風采,必是豪俠之士。思文自幼不愛農藝,只愛刺槍使棒,結交江湖好漢。未知先生可有片暇隨我到營里聚聚,痛飲一番,順便切磋武藝?」螳精倚坐榆樹,不耐煩地將手一擺道:「你有你升官發財,我有我逍遙快活,各行其是,各不相擾,速去速去。」郝思文卻不死心,耐著性子道:「非是晚輩不識抬舉,實在是先生這兩口寶刀神光眩目,令人敬畏。晚輩也曾傾所有買下一口寶劍,此器是前朝大匠采五山之精,六合之英,去蕪存精並依照幹將莫邪遺法鑄成。晚生曾請異人來相劍,說此劍出爐之際,曾氣沖牛斗,驚動一眾丁甲神下凡來看。晚輩斗膽,請先生一品此器。」螳螂聽他吹得詭異,也動了心,便應諾起身隨郝思文同往。

兩人直入營中,郝思文至軍械處取出一口彎刀,道:「此乃割鹿刀,值銀千兩,剛中有柔,利斷百鐵!」說罷走到校場大青石處揮刀一劃,那石上留下兩寸深的割痕,刀刃卻無一絲捲曲。郝思文彈指往刀上一擊,那刀吟鳴半晌,他不覺面露得色。那螳螂赤睛朝天,一臉輕屑,左刀忽地猛斬,那青石喀嚓一聲分為兩截;右刀拂起時,卻已將那割鹿刀削斷。

圍觀的一眾軍漢驚得膛口結舌,郝思文卻是笑吟吟神色自若,卑詞將這唐降龍請到帳下分賓主坐定。又命人於帳前支起一個大爐,用巨瓮煮酒待客。那螳精裂嘴一笑道:「雖是尋常酒漿,如此豪飲倒也痛快。」兩人於是一口氣幹了幾壺,郝思文自懷中取出一柄短劍來,劍鞘古雅質樸,有如深藏不露。郝思文肅然道:「此劍無名。」 說罷朝那劍恭敬一拜,方才緩緩抽出,那劍白如積雪,利若秋霜,螳螂一見也不禁失聲喝彩。郝思文乘著酒意,持劍醉步於帳中徘徊,輕笑道:「大丈夫當學周郎,舞劍群英會,談笑戲曹瞞。恕晚生狂勃。」說罷意氣風發,舒狼腰,展猿臂,望空舞刺,唱起白樂天名句來,歌云: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白光納日月,紫氣排鬥牛。
有客借一觀,愛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寶有本性,精剛無與儔。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願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不願報小怨,夜半刺私仇。
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5
 樓主| 石璧 發表於 2004-8-5 13:43 | 只看該作者

【原創】水滸外傳――張青孫二娘故事(五)

郝思文歌罷,秉劍峻立。那螳精嘆道:「古人論劍,以劍芒純白為上品。此劍確是當世名器!雖比不了仙家寶物,比之當年步光、龍泉、墨陽這些傳奇古劍,卻也毫不遜色。能得一見,算是沒白跑一趟。老弟持此劍征戰沙場,削天下頭顱,也是快事。」郝思文道:「先生這對寶刀厚重鋒利,估摸也必是高手打造。」螳螂陰惻惻地說:「此刀三十年前曾經屠龍,三十日前曾經伏虎。塵世間絕無一劍可比。」

郝思文笑道:「如此說來,寶刀壓過此劍了?先生既知刀劍以白芒為上,紫氣次之,青鋒更次,何出此顛倒之論?」螳螂嘿嘿應道:「書獃子你懂個鳥!四海茫茫,六道杳杳,幾多靈通造化?幾多怪力亂神?書上都一一記載么?」郝思文斂容概然道:「既如此,恕晚輩張狂,願棄此劍求一是,與先生爭鋒!」話才出口,那螳人赤精中流過一抹殺氣,雙刀一絞,已將那無名寶劍迎鋒裁斷。

郝思文見那半截斷劍直沒入地,不禁一聲痴笑。那螳精拂袖欲去時,郝思文稽首道:「今日幸遇神刀,不作井底之蛙,不亦人生快事?先生請坐,盡此一瓮酒,晚生別無他求,但願藉此刀來一看,以慰平生。」螳精見他瀟洒,倒也暗暗喝彩,說道:「此刀縱橫三界,飲血無數,殺氣極盛的,你把看時,只恐折你壽數。」郝思文道:「人生不能稱心快意,更折壽數。」螳精咧嘴一笑,將那雙刀交付與他。

郝思文將紫金鋸齒刀仔細摩挲,間或望空虛劈,那刀雖是堅剛卻原來不甚重。郝思文窺見那螳精低頭飲酒,忽地將晃身那雙刀送入帳前火爐之中。爐邊的軍漢早被知會,立刻將準備好的桐油煙葯注入爐中,霎時火舌騰空,炭屑紛飛。

那紫金刀實在是螳精兩個前臂所化,烤炙之痛直透心脾。螳螂怪叫一聲,欲去奪時,那火勢早已赫赫威威,不容走近半步。郝思文抄起帳下大槍,踏罡步斗攢刺過來,螳精閃身讓過,渾身一抖,綠袍化作一對鱗翅,衝天而起,將那大帳整個掀飛。外面唐斌早已安排弓弩手,一陣箭排空而來,螳精身披兩矢,嘶聲飛遁而去。眾人往爐中張望,火光烘烘之中,那裡還有紫背金刀,只剩兩截炭灰,一縷焦臭。

郝唐二人引兵四下搜尋螳精不獲,只得回去慶功。行至半路,閃出個長腳高髻道人來,拉住韁繩道:「老弟干下好事,讓兄弟們提心弔膽!」

郝思文覺得此人似曾相識,卻又想不起往日交情,便下馬見禮。那道人示意屏退眾人,笑吟吟的道:「老弟都忘了。你乃天上鬥牛宮二十八宿井木犴下界,編入本朝地煞星之數。我是張月鹿,你我與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翼水蛇、軫火蚓同為南方朱雀七宿,情同手足。眾兄弟知道你在凡間斗妖,都十分挂念,推舉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郝思文暗笑他說得離奇,只道是個跑江湖的茅山術士,卻也不點破,拱手說:「既然道長法駕光臨到蒲東地面上,兄弟自當盡地主之友誼。」張月鹿道:「不忙,我來之前順便幫了那夜叉孫二娘一把,此刻魂魄大概已經回到肉身,你我當速去營救。」

郝思文暗暗稱異,隨他尋到樹洞下將孫二娘挖出運回關勝府上。可憐孫二娘雙目微睜,氣若遊絲,卻說不出話來。張月鹿對張青道:「蓋因她肉身掩埋久了,虛弱得緊,你勤取清酒為其洗刷全身,激張血脈,並用新鮮羊奶塗抹眼睛,灌之以稀粥,三日便可下床。」張青大喜拜謝。

張月鹿動問道:「你頭上發簪好生蹺蹊,是何來歷?」張青便說起細腰故事,張月鹿將那簪要過來端在手上摩挲道:「這細腰也的的是個情深之物!當日她的魂魄曾附在這簪上,她的情和恨也凝結在這簪上。當你再結良緣,她的情便得到解脫。只是對那兇手的綿綿憤恨,至今依舊凝在裡頭,一天不飲仇家鮮血,恨意都不會消散。」眾人嗟嘆不已。

張月鹿自懷中取出符紙,小心粘卷在那針上,念個咒封住,對張青道:「那螳精雖是折了雙臂,神通終非諸君所能相抗。我如今將道術附在這針上,它若嗅到仇人氣味時,必能射出取其性命。你小心插在頭上,一刻不可離身。」張月鹿又拉起郝思文雙手,叮囑他遷入關勝府中照應,凡事小心,張郝二人一一答應。

張月鹿一抖拂塵,縱身跳到牆頭,朗聲道:「天道茫茫,因果相扣。各位好自為之。」言畢化作白鹿,躍入靜謐夜色中去了。

孫二娘得張青小心照拂,倒也好得快。二人酬神謝鬼,從此越加歡好,不多敘。卻說這日軍健來報:「步司防禦使郡馬宣贊到蒲東巡察軍務,請關將軍過衙門見面。」關勝聽是故人大喜,偕同郝思文去了。

孫二娘獨自在前庭舒展筋骨,張月鹿匆匆進來,孫二娘急忙拜倒,謝過救命之恩。張月鹿挽起道:「我在天上稽考卷宗,發覺這張青也是星斗之數,氣質與我法術相衝。我已於太上老君處另取神符換與你等,只是我和他五行不合,見面易生糾紛,種下孽因。你去尋他取針來。」

孫二娘急覓張青時,張青卻在別院灌園。聽夫人說罷,嘆道:「不想我與上仙有此障礙!」便取下簪來與她。

孫二娘回身到前堂時,卻見關勝郝思文急急撞進來。原來他兩個趕到衙門,衙差驚報那郡馬昔才化陣風去了。二人都覺吊軌,便飛馬趕回。孫二娘四望尋不著張月鹿,方知皆中了螳精的調度之計,那邊張青已被妖風掠走。孫二娘手握鋼針,悲惶不已,那針忽然嗡嗡震響,化作一道金光破空而去。

卻說張青被那妖精吐口黑氣迷倒,掙紮起來,卻在當日二龍山焚花處,身下厚厚的儘是些枯柴敗葉。綠袍客頹然坐在一株野樹下,兩邊堆砌著幾個墳冢,上面長滿許多野花。

螳精見張青蘇醒,黯然嘆息道:「自從你燒了這片莊子,我思念亡妻,每日都回來悲傷一場。」張青切齒道:「這我明白,細腰被你加害之後,我在山上連搜三日三夜,一覺也沒睡過。」

螳精點點頭,燃著個火把走過來道:「今天把你燒作灰燼,這些恩怨就算了了,你那些老婆朋友我就算了。」張青閉上眼睛,嘆一聲如此我死也瞑目。

螳精把那火把晃了幾下,旋即四下松柴被烤得聲聲炸響,張青想起二娘和細腰,心中苦水倒騰。

忽聞空中一聲嘯響,張青瞪眼看時,那綠袍客撲然倒地。張青飛身躍下火池,見一隻豹子般大小的猙獰花螳螂跌在地上,細腰的鋼針正正釘在腦門。

噫!流風颯颯,烈火熊熊,夕照空山,煙絡橫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6
 樓主| 石璧 發表於 2004-8-5 13:45 | 只看該作者

【原創】水滸外傳――張青孫二娘故事(後記)

後記,

張青尋得苗山君,山君說這二龍山之上冤讎太盛,不宜久居,便隨張青回孟州。張青又到蒲東與孫二娘拜謝雙雄,結下生死之交。

這父女二人執拗不改嘯傲山林之本色,在孟州道十字坡開店。江湖傳謠:「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

演員表
張青、細腰、螳螂、花妖、孫二娘、苗山君、關勝、郝思文、唐斌、白螺仙、長爪郎、張月鹿

石氏娛樂製作公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7
 樓主| 石璧 發表於 2004-8-5 13:48 | 只看該作者

把這篇舊文在這裡寄存在此處。向水影兒問好,你是

我在網上最喜歡的幾個寫手之一。我會常常來看你,希望你每天寫出好文無數。[:48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8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8-5 15:23 | 只看該作者
熱烈歡迎石壁。

謝謝你的鼓勵,我會儘力寫些海外生活感悟。也希望你會加盟這裡並邀你的好友們同來這裡玩耍。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8: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