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軍增兵近萬 查韋斯:美國正秘密佔領海地

[複製鏈接]

9

主題

617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ttp://news.backchina.com/2010/1/19/gb2312_73256.html
1月1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兩位前總統柯林頓、小布希在白宮就海地災情發表講話。奧巴馬已經邀請兩位前任一同參與海地救援工作。

  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17日公開指責美國以海地地震為名,行佔領海地之實,並稱委內瑞拉願向海地提供燃料。

  幾乎是在同時,美軍接管海地機場的緊急運作任務引發了同另一些國家及救援機構的外交爭吵,這些國家和機構對於他們的救災航班被迫轉至其他地點降落感到憤怒,巴西和法國已經向華盛頓發出了正式的抗議。

  美還將增兵一萬

  「我了解到美國向海地派出了3000名士兵,這些海軍陸戰隊員武裝得如同去打仗。上帝啊,那裡並不缺少槍支。美國應該援助的是醫生、藥品、燃料以及戰地醫院。」查韋斯當天在每周電視脫口秀節目中發表講話說,「他們正在秘密佔領海地……除此之外,在街上也看不到美國援助人員,難道他們在收撿屍體嗎?他們在尋找傷者嗎?你們有沒有看到他們,反正我沒看到。他們究竟在哪裡?」

  查韋斯表示,他並不是貶損美國的人道主義援助努力,只是質疑美國派出如此多軍事人員的目的。他還表示,願盡量向海地提供汽油,用於發電和運輸。委內瑞拉此前已經向海地運送了一些救援物資,並派出了醫生以及一些士兵。

  美國參聯會主席邁克.馬倫15日曾在五角大樓宣布,18日前向海地增派約一萬名士兵,以加快散發救援物資並幫助災區維護治安。他還表示,一旦美國國防部決定對海地救援進行進一步增援,美軍還將向海地派出更多兵力。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已在15日抵達海地。

  海地總統普雷瓦爾此前表示,美國軍事人員將幫助海地維持秩序。海地與美國17日簽署的一份共同聲明說,海地政府已正式請求美國在海地災后重建期間向其提供安全援助。

  美國軍方已接管太子港機場,鑒於當地形勢,美國很可能暫時接管海地。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宣布,在海地和其附近參加救災的美軍官兵人數將於18日達到1萬人,而且,如果需要,人數可能還會繼續增加。

  美方強調,美國是應海地政府要求,展開派兵行動的,將「努力維持」海地政府權威,「重新恢復」政府功能並開始重建必須要做的工作。美國和聯合國正密切關注災區可能觸發騷亂的跡象。美國國防部官員說,如有必要,美國準備派往海地的部隊將「投入安全保衛行動」。有分析認為,美國接管海地的可能性很大。  

  「時代周刊」評論說,華盛頓動員了全美國的資源援助海地,海地已經成為了美國的第五十一州。不過,小布希接受電視訪談時說,現在不是聚焦於政治的時候;柯林頓則說,現在不宜浪費時間談論沒有結果又無意義的話題。

  拉美政治研究學者斯蒂芬斯指出,美國的拉美政策向來若非袖手旁觀,便是大力干預。以海地為例,前總統柯林頓於1994年派兵助前總統阿里斯蒂德複位,但隨後10年卻並無協助當地重建經濟,只有2004年阿里斯蒂德下台危機和2008年風災后,美國才再次想起這個後園小島國。  

  美軍方承諾改善調度

  此外,目前接管海地首都太子港機場的美國空軍一支特種部隊一切以美國公民為優先的做法,已引發了其他國家和救援機構的不滿,因為這些國家和機構運送緊急物資的班機被迫轉降多明尼加。

  巴西日前警告稱,不會讓出對海地聯合國部隊的指揮權;而法國抱怨,太子港機場已經變成了美國的「附屬物」。美軍拒絕了兩架法國飛機降落,一架運載著一個移動野戰醫院,另一架則是專門接運在海地的法國僑民。國際紅十字會和無國界醫生組織同樣對被迫轉至其他地點降落表示了不滿。

  這場爭吵致使海地總統不得不出面呼籲鎮定。「局勢目前異常嚴峻,」他說,「我們必須保持冷靜進行合作,而不是彼此指責。」

  巴西和法國已經向美方提出正式抗議。17日,控制太子港機場的美軍方表示,他們正在努力緩解機場的擁堵狀況,以便能讓更多載有救援物資的飛機在機場降落。

  據當天抵達太子港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目前,聯合國提供的供給已送至40000名災民,並希望這一供給人數在兩周內達到100萬。

  「重建海地至少要5年,不能只讓美國人當主角!」

  卡梅倫.辛克萊是一家非營利建築設計機構負責人,在災后重建領域經驗豐富。他認為,海地災后重建至少需要5年。

  辛克萊說,救災工作第一階段還將持續6周,隨後進入第二階段,重點將由救治災民轉向恢復重建,首要任務是建造過渡性建築和永久性住房,同時構建社區結構。

  辛克萊說,海地震后重建應從印度洋海嘯災后重建中吸取經驗教訓,合理規劃建設項目,避免浪費資源。

  按辛克萊的說法,海地災后重建尤其要注意尋找本地合作夥伴,避免海地人過度依賴外部援助。

  「你不能只讓美國人進來當主角,最後招致仇恨和分裂。你必須和當地社區並肩工作,讓他們發出聲音。這不但事關重建家園,也關係到重建社區歸屬感。」辛克萊說。

  另一名專業人士蘇珊.瓦赫特說,重建過程需注重協調合作並保證工程質量,「如果建設者不可靠,建築達不到一定標準,那重建就沒有意義」。

  海地總統忙晤外客 不察災區捱轟

  海地總統普雷瓦爾震災后連番接受外國傳媒訪問,又馬不停蹄地會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聯國秘書長潘基文等人。然而災后6日,他卻從未親自到訪太子港任何一個難民營視察災情,數百萬災民不禁質疑,政府是否已經離棄他們。有電台主持試圖邀請政府官員出席節目,但結果只收到一名總統助理的答覆,對方把一盒錄音帶送到電台,內容是呼籲民眾冷靜。
獨暈輪的末日就要到了!!你們的喪鐘已經在響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9: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