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杜君立:后泡沫時代的物業稅

[複製鏈接]

15

主題

145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akleaf000 發表於 2010-1-17 1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水立方的泡沫造型為中國樹立了一個「不差錢」的形象后,泡沫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現實。去年年底,美國知名雜誌《福布斯》評出了全球七大的經濟泡沫,其中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位居第二大泡沫。理由是中國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房地產價格、股票價格的虛高。
  統計顯示,2009年中國土地出讓金總金額達15000億元,約佔2009年GDP的4.4%。中國70個大中城市土地出讓金共計10836億元,比2008年增加140%,比「瘋狂」的2007年增加49%。杭州和上海成為土地出讓金超過千億的兩個城市,北京以928億元排名第三。業內人士指出,「地王」頻出成為2009年土地出讓金暴漲的最主要原因,而「賣地」也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柱,不少城市包括北京的土地出讓金占財政收入比例接近五成。還有一些地方的土地出讓金甚至佔到了政府財政收入的60%。
  2009年,中國房地產投資佔了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四分之一。 在唯GDP主義政府領導的中國,拆房子蓋房子賣房子買房子成為中國人最熱衷的事情。房地產資產的高度泡沫化,導致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0年經濟藍皮書》指出,中國房價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範圍,85%中國家庭無能力買房。唯GDP主義發展模式產生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負面效應:收入分配不公平、社會分化、勞工權利得不到保障、環保惡化和社會道德體系瓦解等等。
  以投資為主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同時造成嚴重的發展結構失衡。這種結構性失衡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導致了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失衡。以中美經濟關係為例,是中國生產、美國消費。中國政府只能通過購買美國債券來支撐本國出口,使其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得以維持信貸和消費。中國以低工資低福利和剝奪罷工權的低人權優勢贏取國際投資,來推動其經濟增長。在資本和權力的陰謀操控下,勞動力在中國成為最不值錢的東西。在發達國家的企業,工資在營運成本中一般佔50%左右,而在中國則不到10%。正如《2012》中的情景:中國製造了拯救人類的諾亞方舟,最後登上「神舟」的卻是美國人。
  有些經濟學家指出,2008年是中國經濟由盛而衰的拐點,2009年的GDP增長只是依靠資產泡沫催生出來的非理性亢奮。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中國必將進入非理性蕭條。中國經濟不會成為拯救世界的「諾亞方舟」,相反,倒是極有可能成為「泰坦尼克」。
  當泡沫如多米諾骨牌一般紛紛破滅的時候,中國經濟必將進入無可奈何的后泡沫時代。后泡沫時代的來臨,必然將以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為最明顯的標誌,屆時,中國將出現當年日本和香港樓市崩盤的景象:房屋價值嚴重縮水,大量的按揭出現斷供,銀行出現大量的壞賬,地產老闆跳樓的跳樓,外逃的外逃,無數炒房客和購房者負債纍纍……
  在後泡沫時代,最嚴峻最危險的當屬習慣於涸澤而漁的中國政府。已經被唾手可得的土地財政撐大喂肥的財政肚子面臨著土地財政斷糧的威脅。先不說年年加薪、佔全國工資總額55%的公務員及壟斷官企職工工資,即使「三公消費」(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公費出國)每年就得9000多億元。
  如果說房地產是海洛因,那麼政府早已經吸毒上癮了。雖然無數民眾面對空置率畸高的豪宅流離失所,但政府面對源源不斷無本萬利的巨額土地出讓金確實爽歪歪了。從這一點來說,房地產崩盤最大的受害者將是我們可愛的政府——我們把它「慣」壞了,吃喝嫖賭,不學無術。
  對癮君子來說,只要還有得吸,那他就不會戒癮。所以,只要房地產還能供這個政府花錢如尿炕——想尿多大就尿多大,那它就不會真正地打壓房價。事實從反面也證明,政府每一次對房地產進行「調控」,其結果都是房價更進一步地飛漲。或許,這正是暗自竊喜的政府想要的結果:只有房子越來越貴,政府手裡壟斷的土地才奇貨可居,能賣個好價錢。
  后泡沫時代的來臨,讓那些「花錢如尿炕」的美好歲月將都成為回憶。那麼政府真的要學會做個廉潔高效勤儉節約的好政府了么?就如同一個吃喝嫖賭的癮君子真的發誓要戒癮了么?答案是不會,不可能。
  雖然中國政府不顧英國首相的求情和歐盟「最強烈的譴責」,將攜帶4公斤海洛因入境的英國公民注射處死,但中國卻不反對中國煙草广告製造更多的癮君子。去年一年,中國的煙民創造煙草稅利5000多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2%。這是癮君子的貢獻,他們在損害自己和別人健康的同時,為國家創造了巨額利稅。
  癮君子的政府如果沒有了巨額的土地財政,用什麼來代替,來滿足自己饕餮難填的慾望和貪婪呢?只有稅收!什麼稅收最方便最快捷最可觀?就是物業稅!
  物業稅已經被無數經濟學家呼喊了許多年。每當房價高漲時,許多「專家」就說抑制房價上漲的唯一方法是實行物業稅。理由是現行的中國房地產在生產、流通環節的稅賦很重(包括土地出讓金),但持有環節的稅很輕。因此造成有錢人買很多套房,這種投機活動讓房價暴漲,使窮人買不起房子。如果加大了持有環節的稅收,則擁有多套房的投資者會減少,房價就會跌下來了。這種持有環節的稅收就是指物業稅。
  如果這些磚家說的真有道理,那麼房地產飛漲了10多年,中國雖然沒有成為全世界最富的國家,但至少已經成為全世界房子最貴的國家,物業稅就應該早就該出台了,好讓房價回歸其應有的價值,至少不要使其泛濫成為虛偽的泡沫。而事實上,物業稅並沒有引起政府的任何興趣。據說在一些地方,物業稅已經「施行」了,只不過在「空轉」。「空轉」的意思大概就是「做做樣子」或「見死不救」。之所以「空轉」,是「時機不成熟」。
  
  理論上,稅收是政府唯一的合法收入,政府是納稅人用稅收供養的一個公共組織,維持正義和公理,保護弱者,抑制強權。稅收不僅是政府存在的物質基礎——政府需要稅收作為生存費用,稅收也是維持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依靠稅收的槓桿原理,削富濟貧,以福利的名義縮小社會差距,增強人民普遍的幸福感。稅收的這兩種功能中,前者有利於改善政府的生存狀態,後者有利於增進社會公平和人民的幸福。
  在民主國家,稅收構成公民與國家的契約關係基礎。納稅人成為公民的代名詞。公民通過納稅擁有對政府的天然批判權。稅收的第一種作用被儘可能地壓減,而稅收的第二種功能則成為稅收和政府的主要功能,即政府收稅不是為了自身的存在,而是為了社會的公正,也就是常說的「小政府,大社會」。
  中國之不同,叫做「中國特色」。中國是大政府小社會,或者說只有政府沒有社會,政府更接近古代中國的官府。可以說,中國的稅收基本上只體現了第一種功能,國稅是中央政府的財富來源,地稅是地方政府的財富來源。中國稅收是為了保證正腐蓋樓堂館所,保證無數黑領和他們的家屬、情婦等住豪宅開豪車吃喝嫖賭出國旅遊等。
  在這種稅收體制下,稅收基本淪為政府的謀財手段,而逐漸喪失其存在的合理理由和合法借口。稅收使政府食利自肥,越富的人稅收越少福利越多,約窮的人稅收越多越沒有福利。如果把政府比作你雇傭的保姆的話,那麼這個保姆只會不停地要錢而不想幹活,甚至常常喝掉留給孩子的奶粉。
  以燃油稅和個人所得為例。燃油稅歷經了10多年坎坷終於出台了,但它並沒有像許多人所想象的完全代替了多如牛毛的過橋過路費。各種收費從多如牛毛變為多如狗毛,再加上燃油稅,納稅人的支出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大。個人所得稅的初衷是調節個人收入的差距,通過稅收使高收入者貢獻得更多,或者說,富裕的官商階層應是個人所得稅的主體。而實際上收入2000元以上的工薪階層卻成了納稅的主體群體。
  國稅地稅分流后,電信能源煙草等壟斷的優質稅源都成為中央的金庫。大手大腳浪費光榮的地方財政捉襟見肘,只好寅吃卯糧地打起土地的主意,土地財政成為地方財政新的生命線。值得關注的是,地方財政的另一個主要來源就是由工薪階層血汗積成的個人所得稅。
  土地財政如火如荼時,地方政府不惜動用見不得人的非法暴力來掠奪土地,釀造唐福珍、張劍等數不清的強拆慘案。當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土地財政勢必油盡燈枯失去源泉,地方政府的財源勢必嚴重缺氧,那麼物業稅極有可能成為失去土地財政之後的救命稻草。
  經歷10餘年房地產的蓬勃發展,中國一些城市公民的房屋產權狀況甚至已經達到和超過了一些世界發達國家水平,許多富裕的人一人擁有N套房屋產權。這些在房地產泡沫中迅速飛長的小肥羊,正成長為中國未來經濟的另一種待開發資源。他們依靠房地產投機獲得匪夷所思的巨額財富,完全是普通勞動者和生產領域投資者所無法比擬的。如果說「一套住房消滅一戶中產階級」——房地產的水泵曾經吸干榨盡那些「先富起來」的中國中產階級群體的話,那麼物業稅將和個人所得稅一樣,成為又一次對有產階級的掠奪和討伐。
  參考新加坡和韓國等國的物業稅制度(財產稅和土地稅被整合為資本收益稅),假設對自住房產(以戶為單位,100㎡以內,中等區位)的物業稅率是1%,第二套房產(包括自住房超過100㎡部分)為10%,而第三套房產為20%,第四套以上房產及商業性房產為30%。那麼,每個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所有權證》的人都將是稅務部門的征稽對象。擁有的這個財富證件越多,在稅務部門就越是受重視。
  以上面假設的物業稅比例為例,假如你有一套100㎡的自住房,一線城市中等區位,估價為100萬元,那麼每年的物業稅為就是1萬元。如果你還有第二套房產(或許產權證註明是你妻子的姓名),依然為100㎡,估價100萬,那麼你這套房產的物業稅就是每年10萬元。以此類推,擁有房產越多,說明你越有錢,那麼你就需要上繳更多的稅,除非你像很多中國房地產法人代表一樣,善於賄賂稅務官員偷稅漏稅。
  
  50多年前,毛萬歲號召和慫恿中國民眾給這個新政府提意見。人們信以為真紛紛開誠布公。隨後毛萬歲以這招「引蛇出洞的陽謀」極其得意地將所有中國好人「一網打盡」。從50年前的大飢荒算起,一貫涸澤而漁殺雞取卵的這個政府唯一一次例外,或許就是這10年對房地產「支柱」的嬌慣和慫恿,直至房地產從「支柱」墮落成泡沫,最後走向崩潰。
  可以想象,當地產已經崩盤時,房地產一片蕭條,擊鼓傳花的遊戲在一聲鼓響中宣布結束,這場非理性遊戲的不幸兒將成為替罪羊被推上祭壇——你必須為你的房產支付稅費,否則就是逃稅和違法。你可以斷供拖欠銀行的錢,但你不可以欠政府的錢。地方政府完全可以依靠無窮無盡的物業稅繼續過上天天尿炕的闊綽日子。放眼中國的高樓大廈,到處都是有房產的人和沒有人住的房產。可喜的是,中國的無產階級已經越來越少;可悲的是,房子在這個國家的未來,不是成為監獄,就是成為墳墓。
  即使斷了煤停了電,也要將煤老闆攆出政府壟斷的能源領域。在中國大刀闊斧「國進民退」的大背景下,政府已經成為無處不在無所不為的大章魚,房地產只是它一時的營養來源,當房地產這場泡沫遊戲結束后,物業稅將舉著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旗幟閃亮登場,一則打掃戰場,二則大發國難財。無論這個國家向何處發展,這個政府和黑領們都在向「錢」發展。

1151

主題

3848

帖子

1402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2
沙發
guaiyoulia 發表於 2010-1-17 10:55 | 只看該作者
記得《苦海餘生》有這麼一句台詞:「 國家窮,只能有什麼賣什麼 」。咱們國家是人民窮,政府不是代表人民來著 ? 地多當然就得賣地啰 。咱百姓有多幸福 !不用咱想,政府就知咋辦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8: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