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盛頓觀察》房屋止贖節節攀高,美國經濟仍難復甦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11-26 15: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新出籠的一組美國經濟數據令人沮喪。房屋止贖數量持續攀升,失業率仍居高不下。

  去年,大量的房貸違約加劇了金融危機和全球性的信貸緊縮,將美國推入二戰後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衰退之中。經濟學家認為,屋主的資金狀況、以及深受打擊的美國房地產業的整體復甦情況將是美國經濟可持續復甦的關鍵。

  數據顯示,10月份的新房開工數量意外滑落。這反映出美國房產部門的持續疲軟狀況;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給予首次購房者的聯邦補助計劃即將到期感到擔心。

  一家私營機構的報告說,美國屋主拖欠貸款、或者喪失房屋贖回權(止贖)的比例不斷升高,連續第9個季度達到創記錄的水平。

  大部分止贖應歸咎於2007年和2008年向信用糟糕的貸款者草率發放貸款。而現在,房貸拖欠者中有良好信用記錄的失業者所佔的比例正在上升。上述報告的編纂者,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首席經濟學家傑伊·布林克曼說,

  「很明顯,這一結果是就業市場的變化所引起的。去年全國有大約550萬新增失業人口。」

  行業雜誌Inside Mortgage Finance總裁蓋伊·切卡勒對此表示贊同。他說,「超過百分之10的失業率會給許多借貸者帶來巨大的麻煩。這也清楚地表現在止贖數量上。」

  切卡勒說,這種惡化的局面可能會持續下去。他說,「預計這樣高的止贖率至少將持續到明年下半年以前。」

  如果房貸止贖數量取決於就業狀況的話,美國的失業率則一直是居高不下。勞工部的報告說,上星期有50萬5千人新近失業的美國人提出了失業救濟申請。這個數字基本上與前一周的數字持平。

  賓夕法尼亞州的經濟學家喬爾·納羅夫說,雖然當前的工作流失情況較今年早些時候有所改善,但仍顯示美國的失業人數處於上升狀態。他說,

  「我們顯然處於一個過高的(失業)水平。這表明失業率仍可能上升。要想降低失業率,我們得等到這個數字降到45萬人以下。我希望看到它降到接近40萬的水平,那樣的話就表示失業問題基本上算是過去了。」

  較為積極的消息是,衡量美國未來經濟活動情況的指標在持續上升。位於紐約的會議委員會(Conference Board)的先導經濟指標指數10月份上升了百分之0.3。不過,這個增幅仍低於多數經濟學家此前的預期。

  美經濟略長但就業滯后

  雖然美國經濟在政府的支持下開始恢復增長,但信用依舊緊縮。在過去的兩次經濟萎縮之後,就業市場都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采恢復能正常的。

  美國經濟終於又開始增長了,但是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如何?政府說,今年7、8、9三個月的生產呈上升趨勢。這就是說,公司用較少的員工生產了更多的產品。

  自2007 年12月這次經濟衰退開始以來,美國丟掉了800萬個工作機會。

  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大學教授傑克·斯特勞斯說,最近開始的經濟復甦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進展緩慢:「美國1991年和2001年經歷了兩次經濟萎縮,1991年衰退後,經過了23個月才恢復了丟失的工作機會,而2001年那次,用了整整3年。」

  專家們仍在辯論這種沒有就業機會的經濟復甦。斯特勞斯教授說,從金融危機中復甦更為困難,因為支持經濟成長的借貸少了。銀行提高了安全儲備金。

  最近,美聯儲將銀行之間隔夜拆借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美聯儲表示,利率「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低利率和不斷增加的聯邦赤字削弱了美元,同時也降低了美國出口商品的價格。這可能有助於創造就業機會。但是,未來的就業機會從何而來呢?

  投資家巴菲特說,美國的「未來繁榮」將依靠它的鐵路系統。

  奧巴馬政府為了加快經濟復甦,也將資金投在交通上。一項補助美國人購買省油的經濟型新車的計劃,抬高了汽車製造商的銷售業績。福特汽車公司報告說,今年7月至9月9,公司盈利獲利近10億美元。

  政府的第二項計劃是對第一次購屋者減稅。這項計劃也推動了房地產市場。這兩項計劃對最近的經濟增長,發揮了相當大的推動力。

  但是經濟學家斯特勞斯教授說,自從2001年以來,信貸市場緊縮威脅了就業機會增長的主要引擎 -- 小型企業。

  最近,經營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 C.I.T. 申請破產保護,以便進行重整。聯邦的救市資金可能將耗費納稅人200億美元。



來源:《華盛頓觀察》2009年第43期,11/20/2009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