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總結奧巴馬訪華之行:美國如今更依賴中國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1-23 1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時代》周刊
     奧巴馬中國之行已經結束,美國媒體普遍認為此行中國佔據主導地位,奧巴馬顯得頗為被動,並且沒有產生太多符合美方利益和關注的積極成果。
美中角色和對彼此態度的改變預示著兩國之間天平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正如一顆新星冉冉升起,而美國卻正在隕落」。文章還依據奧巴馬此次中國之行總結出三點啟示----
     
   
    11月17日上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舉行歡迎儀式。
   
    美國如今更依賴中國
   
    10年前柯林頓總統訪華時,西班牙是美國最大的債主,但是現在奧巴馬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卻向中國舉債8000億美元。中國經濟發展勢頭正猛,而美國頹靡的經濟狀況還將持續多年。除此之外,不受美國意志控制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連同節節下滑的經濟危機更使美國在全球影響力日趨減少。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的興起,對華府來說真是一種頗具諷刺意味的場面。
   
    有鑒於中國健康的經濟體系和日趨增長的國際影響力,北京將向美國提出要求,因為北京深知中國的繁榮與否與美國息息相關。北京已經對美國仍在膨脹中的巨大財政赤字和陰霾的經濟前景感到警醒,再加上中國手中握著的8000億美元債款和近2萬億的美元資產,中國應該意識到,美國經濟「太大太重要,因此不能讓它垮掉」,這就是中美之間應該保持的經濟關係。
   
    當前,美國在救市和處理地緣事務這兩方面急需中國的幫助,但是北京對華盛頓的依賴度卻沒有那麼多。雖然華府的一些人士可能會批評奧巴馬在訪華期間表現得過於謙恭而讓中方佔據了主導權,然而事實是,由於中美兩國之間的權力態勢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才迫使美國最終改變了對待中國的態度。
   
    中國無意與美統領全球
   
    俄羅斯可能願與美國在地緣政治上角力一把,意圖恢復昔日強國地位,但是中國的目的並不在此。中國只在認為美方的倡議會損害其國家利益時才會拒絕之,伊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在伊朗有著巨額投資,並且其依賴於伊朗的能源市場,它不願看到造成伊朗政治混亂的制裁措施或戰略政策。
   
    雖然一再強調會遵循核不擴散條約,但是北京相信,伊朗在擁有核武器方面不應被視為一個突出的代表。
   
    奧巴馬總統此次中國之行意在向中國傳達如下信息: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中國應擔負起更多的責任,應作為美國的夥伴與其一道處理全球事務,並迎接諸如全球氣候變化和伊朗核問題等帶來的挑戰。遠在歐洲,這個大陸權力的中心都一致為這樣一個觀念而顫抖----華盛頓將和北京聯合起來組成一個統領全球的「G2(兩國集團)」!但是,歐洲大可不必為此擔心,因為中國業已作出了拒絕。
   
    從此次奧巴馬中國之行中我們可以解讀出這樣一個答案:「統領世界是美國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們的關注點只在於如何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並保證周邊環境安全。我們希望與美國保持和諧的關係,但是可別指望我們會做出任何有可能損壞我國利益的事情來。」這也就是說,中國不會考慮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在伊朗問題上的僵局。
   
    個人魅力不能改變世界
   
    美國前總統里根和蘇聯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之間互相信賴的私人關係是冷戰得以迅速和平結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樣,柯林頓、小布希和奧巴馬先後三任美國總統都努力與中國領導人維持密切的私人往來,藉此希望能夠有助於兩國之間頗為微妙的關係。
   
    但是,在與中國打交道的過程中,美國領導人的個人魅力面臨諸多嚴格的限制,這主要是因為這樣一個簡單的原因----按照小布希的話來說,美國的總統是「決策者」,中國的最高決策是集體領導意志的體現。一些觀察家表示,這就是為什麼中方一直迴避與美國領導人舉行一對一的面談,而更傾向於舉行較為正式的由集體參與的會面。奧巴馬總統的個人魅力和領導能力在與其他國家打交道時可能會被視為是美國的資本,但這一套在中國未必行得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6 14: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