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國家領導人「被糾錯」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9-27 08: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子一   日期:2009年9月23日 15:49

自謙「在老師面前永遠是學生」的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年在中國教師節(中國的教師節
是9月10日)前夕做了一件讓人感到貼心的事。這名67歲的總理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在初中二年級的課堂里坐了一個上午,一連聽了五堂課:數學、語文、研學(研究性學習
)、地理、音樂。

  教育是立國興邦的大事。近年的新聞報道顯示,溫家寶每年教師節前都會前往探望老
師,他曾邀請基層中小學教師做客中南海、考察京郊鄉村中小學,也曾到小學聽過一節課
。今年他選擇花一個上下午在學校里,根據中國慣例,上級領導巡視某地經常要開座談會
「指導工作」。溫家寶下午的時間就是聽取北京市教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整個事件構成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聞與畫面。新聞照片中可見溫家寶端坐在課室最後一
排,認真記錄筆記。據報道,他對該校老師說,他當天到訪主要是聽課,他要以這種方式
表達對教師的尊敬。

  不過,他這次學習經驗沒有停留在這個美麗的句點上,而是生出連番插曲。在座談會
上點評上課情況時,地質工程師出身的溫家寶指出該校地理教材有問題,對中國地區的划
分不清楚,甚至有錯誤,缺乏自然的或行政的依據。

  中國媒體事後追訪該校地理老師時,查問出溫家寶認為出錯的地方,是課本將中國西
部省份陝西、甘肅划入華北地區。媒體還引述北京市其他中學地理特級教師表示認可溫家
寶「糾錯」,該版本的教科書不對,尤其是將甘肅划入華北「很荒唐」。

  接著,又有許多媒體與網站發表文章盛讚總理的「糾錯精神」,然後大罵中國出版機
制弊端叢生,出版人責任心大不如前,常識性錯誤竟然存在了14年,還有痛陳這是中國教
育的恥辱。

  沒想到,幾天後,被批評的中國地圖出版社在官方網站上發表另一篇聲明,引述論據
稱自己出版的地圖沒有錯。出版社稱,將陝西、甘肅划入「西北地區」是行政劃分或經濟
劃分,而地理教科書採用的是自然劃分,根據眾多權威專家科研成果,全國高校地理專業
師生普遍使用的教材,以及《辭海》的解釋,陝西、甘肅是屬於「華北地區」。由此推論
,出錯的不是出版社,而是總理。
     中圖出版社的聲明沒有直接點名任何人,只是批評「個別報紙和網站等媒體」對該社
的地理教材「進行了不實報道」,但是其聲明顯然是對媒體所稱溫家寶「糾錯」的反駁。

  出版社膽敢「糾錯」總理?有關消息立即在網上傳開,還引發對中國領導人權威地位
受挑戰的遐想。但是仔細想來,學地質出身的溫家寶,自信地對教科書的地域劃分法提出
意見,出版社出於專業尊嚴的維護進行「反糾錯」,也無須大驚小怪。

  領導人走下神壇,他們的一言一行受到社會審視,受到批評或者「糾錯」,在現代國
家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事實上,西方國家領導人能夠被民眾或媒體點名冷嘲熱諷,甚至以
漫畫形式醜化,正是西方國家民主、開放的社會特色之一。這既是由於西方人的權威崇拜
意識淡薄,也因為在公開競爭機制的民主下產生的領導人,反而少了需要竭力維護「絕對
正確」、「永遠正確」的負擔。

  在民主的道路上,中國顯然還有很漫長的道路。然而上述插曲的出現,表現了中國政
治的某種進步。總理、教師、媒體、社會各有發言權,從這個角度說,領導人會被糾錯、
出糗,不論輿論界或者領導人本身都應該對此形成習慣。

  我原以為,溫家寶「糾錯」教科書的消息,很快就會被各網站管理做「毀滅證據」處
理,至今看來還沒有。倒是有不少阿諛奉迎溫家寶「糾錯精神」的文章,如今都不知所蹤
,被屏蔽掉了。

  昨天上網檢查時,中國地圖出版社9月11日的澄清說明,也依然大方地掛在網站上。這
個說明的存在,就是對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註解。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