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路歷程插圖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4 2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9-9-14 12:17 編輯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76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8 16:57 | 只看該作者
不知現在的猶太人是否還堅持在JJ上割一刀?以後遇到自稱是猶太人的人,就悄悄地問一句:「能否看看那一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75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8 06:38 | 只看該作者
james見過以色列人沒有?其實他們的確長得像歐洲人。
MapleTree 發表於 2009-9-18 00:10


這是一個有關辨別猶太人的帖子,很搞笑的。

作者:恐龍釣白馬 回復日期:2009-1-11 11:28:50    
  猶太人比歐洲白種人膚色稍黑一些,類似阿拉伯人
  黑頭髮黑眼珠居多,不過經過十幾二十代民族融合,也有金髮碧眼,棕發綠眼的猶太人,要看宗教還有男人的割禮
  而且據說身體比例是上下幾乎1比1,身材比例不如純種歐洲人那麼好。
  


作者:漫步神秘園 回復日期:2009-1-11 11:32:44    
  一般是小眼睛大鼻子的居多
  請參考伍迪艾倫、斯皮爾伯格、愛因斯坦。。。。。。。。


作者:賽們聽 回復日期:2009-1-11 11:43:46    
  同問。


作者:羅小拉 回復日期:2009-1-11 11:55:18    
  頭上帶個小白帽


作者:嬈然茉莉 回復日期:2009-1-11 11:58:51    
  作者:賽們聽 回復日期:2009-1-11 11:43:46  
  
    同問。


作者:請稍後再試 回復日期:2009-1-11 12:00:53    
  聰明,多是和錢打交道


作者:2514301 回復日期:2009-1-11 12:07:52    
  
  
   脫下褲子就知道了
   社區有登記 因為歐洲社會歧視他們不是一兩天了
  


作者:hzf2000 回復日期:2009-1-11 12:08:21    
  辨別猶太女人的方法不知道,但辨別猶太男人的方法很簡單,讓他把褲子脫了,猶太男人都要割JJ皮的,當年德國佬就用過這方法排查猶太人


作者:老胖加菲貓 回復日期:2009-1-11 12:11:20    
  猶太人現在白黃黑膚色都有了。
  
  信仰猶太教的都是猶太人。嗯,這個基本廢話。


作者:友藏的俳句 回復日期:2009-1-11 12:11:49    
  黑髮黑眼鷹鉤鼻
  去找集中營的照片看 特徵還是挺明顯的

更多的點擊這個鏈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350515.s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74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8 06:24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據此就把堅持要點的牧師貶的一無是處。

我想關鍵是自己和神的要求比自己做的如何,自己怎樣可以從別人的言行那裡收益,而不是總是對別人的言行評頭品足。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8 00:11


要想從牧師的言行那裡收益?很難那!

有一次看到一本西方文學作品里有一段話:「你相信他的話?相信他的話就像相信牧師的話一樣不可靠!」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7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8 00:11 | 只看該作者
我在說耶穌從以色列的民族血緣來看是不應該金髮碧眼的,你卻說不可能一點都不走樣,這活脫脫的一副牧師的嘴臉。

好像鍾共也喜歡玩這一套,一旦美國或西方批評鍾共,鍾共就反擊道:「你們自己就沒有一點問 ...
james2000 發表於 16-9-2009 23:07


我覺得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據此就把堅持要點的牧師貶的一無是處。

我想關鍵是自己和神的要求比自己做的如何,自己怎樣可以從別人的言行那裡收益,而不是總是對別人的言行評頭品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72
MapleTree 發表於 2009-9-18 00:10 | 只看該作者
james見過以色列人沒有?其實他們的確長得像歐洲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71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7 12:07 | 只看該作者
雅各兄自己能描繪出耶穌的全貌一點不走樣嗎?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7 03:10


我在說耶穌從以色列的民族血緣來看是不應該金髮碧眼的,你卻說不可能一點都不走樣,這活脫脫的一副牧師的嘴臉。

好像鍾共也喜歡玩這一套,一旦美國或西方批評鍾共,鍾共就反擊道:「你們自己就沒有一點問題了嗎?一丁點都沒有?一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點都沒有?所以追求永生也鸚鵡學舌般地一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點起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70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7 11:59 | 只看該作者
難怪有電影演耶穌是黑人,說不定將來還有將耶穌打扮成女人,反正只要抓住關鍵性的要點也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69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7 11:55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也喜歡玩極左的那一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6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7 03:10 | 只看該作者
還有當今社會西化了的耶穌。

有一次我問牧師:「耶穌是猶太人的後裔,是中東人,應該是黑髮棕色眼睛,怎麼現在都成了金髮碧眼了?」牧師一本正經地回答道:「不要管耶穌是什麼頭髮和眼睛,我們只知道祂是神!」從 ...
james2000 發表於 16-9-2009 02:45


雅各兄自己能描繪出耶穌的全貌一點不走樣嗎?別說是說出來,或者畫出來,即使是想象出來也行呀。雅各兄認為可以嗎?

所以,抓住關鍵性的要點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67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6 15:45 | 只看該作者
還有當今社會西化了的耶穌。

有一次我問牧師:「耶穌是猶太人的後裔,是中東人,應該是黑髮棕色眼睛,怎麼現在都成了金髮碧眼了?」牧師一本正經地回答道:「不要管耶穌是什麼頭髮和眼睛,我們只知道祂是神!」從此我就知道,牧師都是這種貨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9-16 02:48 | 只看該作者
很不錯,都是「中化」了的聖經。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5 04:42 PM

不是「中化」了的聖經,是一本「中化」了的屬靈書籍。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6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6 02:40 | 只看該作者
很不錯,都是「中化」了的聖經。
james2000 發表於 15-9-2009 03:42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用當地文字和語言把聖經真理原汁原味地表示出來,保持基本原則,與當地的文化背景相吻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64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9-15 16:42 | 只看該作者
很不錯,都是「中化」了的聖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6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5 04:49 | 只看該作者
尾語


讀者,我已經把我的夢向你說明;
看你能不能把它解釋給我聽,
能不能給你自己,給你鄰居解釋一番:
可千萬別解釋錯了;若是那樣,
不但毫無益處,只有把你自己欺矇:
由於誤解,還會後患無窮。

你還得小心,千萬不要過分
拘泥於我這場夢的外表的情景;
也不要讓我的詞藻或比喻
使你發笑或使你厭惡。
這是小孩或者傻瓜做的事;
至於你,要看到內容和實質。

拉開帘子,朝幕後張望,
弄明白我的隱喻,千萬要細細思量。
只要你肯探求,你就會發現這些隱喻
對於一顆純潔的心有多大的幫助。

大膽地拋棄你在那裡面發現的渣滓,
可是千萬要把真金保留下來。
要是我的金子是包在礦石里,又將怎樣?
誰也不會丟掉蘋果而把果核貯藏。
要是你認為它微不足道而全部拋棄,
也許我將因此再度步入夢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6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5 04:48 | 只看該作者
作者為本書所作的辯解

為了要寫作,當初我把我的筆
拿在手中的時候,決沒料及
會寫成這樣一本小書;
我要寫的,原來是大相懸殊;
等到接近完成,自己還不知道
已經開始這樣寫了。 事情是這樣:我原想寫下聖徒們
在我們這個福音時代中所經歷的路程,
萬想不到,我卻寫成了一篇諷喻,
描述他們的旅程和到達榮耀的道路。
我記下了二十件以上的事例。
之後,又有二十件進入我腦子裡;
事情一件又一件地不斷增加,
好像燃燒的木炭中飛出的點點火花。
於是我想,不成,要是你們孵化得
這麼快,
我就再也不把你們理睬,
免得你們最後變成「無窮無盡」,
使我已經著手寫的書被你們侵吞。
好,我就這麼做;並不想以如此方式
使舉世看到我的筆墨;
我一心只想寫,自己也不知道寫些什麼;
要說藉此討好鄰居,我也並沒這個企圖;
不,我可不;我那樣做,
只是為了使自己心滿意足。

我既非為了消磨那無聊的時日
才這樣草草地書寫;我也並不只是
為了讓自己散心消遣,
藉此逃脫那些使我犯罪的更壞的意念。

於是,我愉快地落筆紙上,
黑字白紙飛快地寫下了我種種的思想,
因為如今當我的思潮終止的時候,
只要我再探索一下,它又涌了上來;
於是我又把它們一一寫下;終於,
你看到它成了這樣一本篇幅浩繁的巨著。

好,我把這些片斷的想法編寫完竣,
就拿去給別人看,為的是要弄清,
他們表示譴責,還是表示讚許;
有的說:讓它們存在;有的說:讓
它們死去。
有的說:約翰,把它印成書;有的
說:別這樣做;
有的說:也許有好處;有的說:不。

於是我進退兩難,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最後我想,既然人們這樣意見紛紜,
我把它付印吧;這件事就這樣決定。

因為我想,我明知有人主張這麼辦,
儘管還有人表示疑難;
那麼,要證實誰的意見是最好的意見,
我認為不妨作一次試驗。

我又想,假若我現在拒絕去滿足,
那些主張這麼做的人的願欲,
我不知道是不是會阻礙
他們從那件事上可以得到的歡快;
對那些反對讓它發表出來的人,
我說,「我並不願意開罪你們」;
可是既然你們的弟兄喜歡這樣,
暫且不要論短道長,等你日後看了再講。

要是你不願意去念它,那就算嘍;
有人喜歡吃肉,有人喜歡啃骨頭;
對,我也許能更好地使他們心平氣和,
我也曾這樣忠告過他們。

難道我不能用這種風格著書立說?
用這樣的方式,同時又不失去我的
目的——
使你獲益?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
烏雲帶來雨點,燦爛的雲卻不。
是的,不管是烏黑還是燦爛,
只要它們降落銀色水滴,使土地上
穀物生長,
那就全會受到讚揚,誰也不會受到責難,
它們共同生產的果實都要被人珍藏;
是啊,就這樣把兩種果實混合,
因此對那些果實,沒有人能辨別;
她[1]餓的時候,它們對她都很合適;
她飽了全吐出來,使它們的祝福毫
無價值。

你知道漁夫捕起魚來怎麼辦;
他用的是什麼樣的手段。 看!他怎樣把他的全部智慧都使出; 怎樣使用圈套,釣線,釣鉤,釣具
和網罟;
然而有的魚,無論你用釣線,釣鉤,
圈套,網罟,巧計,也不能捕
到手;
你得用手去摸,還得抓住,
否則,你無論如何也無法捉捕。
捕鳥人怎樣去捕捉他的獵物?
方法繁多,你沒法一一說出:
他的槍,他的網,他那些塗上了粘
膠的杖、燈和鈴;
他一忽兒爬,一忽兒走,一忽兒站定;
誰能把他這些層出不窮的姿勢一一說明?
然而光是這些,還不能使他隨意捕獲野禽。
是啊,他還得吹笛子,吹口哨,去捕捉這一隻;
可是如果他這麼做,他要失去那一隻。

如果珍珠會藏在癩蛤蟆的腦袋裡,
那麼在牡蠣的貝殼裡也找得出來;
如果在那些微不足道的東西里,
竟含有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東西,
那麼凡是略聞風聲的人,
哪個會不屑朝那兒望一眼,把它找尋?
說到我這本小小的書
(雖然多少討人喜歡的圖畫也沒有一幅),
其實它裡面所包含的內容
都不像有些幻想那麼浮誇空洞。

「噯,可是我並不十分相信,
當受到嚴厲的考驗時,你這本書會
站得穩。」

怎麼,這怎麼說?「它是難解的。」
那有何妨?
「可是它是虛假的。」那又怎麼樣?
我相信有的人用虛構的話語,跟我
的一樣隱秘,
使真理髮光,使它光芒四射!
「但是他們要內容充實的東西。」
喂,說出你的意見。
「它們使愚鈍的人無法理解;隱喻
弄得我們摸不著邊。」

的確,寫神聖的事給人們看,
需得把內容充實一番;
但是,難道我把隱喻使用,
就缺少充實的內容?
古時上帝的律法,他的真理的律法,
豈不是通過象徵、預兆和隱喻來表達?
任何沉著的人都不會願意加以吹毛求疵,
為了生怕被人認為是攻擊那至高無上的智慧。
不,他寧可謙卑恭遜,
通過那些瑣屑曲折的小事情,
通過牛犢和綿羊、小母牛和公羊,
通過飛鳥和草木,以及羔羊的血,
設法了解上帝對他所說的話;而且
他滿懷歡暢,
在那裡面找到了恩典和亮光。

因此不要急於作出結論,
說我缺乏充實的內容——粗陋不文;
看上去實在的東西,骨子裡未必結實;
凡是用比喻講的話,我們不要藐視,
免得我們輕易接受極端有害的物品,
而美好的東西卻使我們喪失了靈魂。
我那隱蔽含混的話語里倒含有真理,
就像珍品櫥里藏著金子。

先知往往用隱喻使真理顯露;
是的,不論什麼人,只要他尊重基督,
也尊重他的使徒,就能清清楚楚看見,
直到今日,真理是藏在這種帷幕後面。

我是不是怕說《聖經》,
它的風格和箴言壓倒一切的智慧聰明,
在它裡面充滿了這些東西——
隱秘的人物,譬喻?然而就從這本書里
發出那榮光,一道道的光線,
使我們最黑暗的夜晚變成白天。

好吧,讓慣於吹毛求疵的人們來
讓他在那裡面發現比我的書里更隱
秘的語言;
不僅如此,還得讓他弄清楚,
在最好的作品裡面也有更壞的字句。

讓我們站在公正無私的人們面前,
我敢打賭有比他這可憐蟲多十倍的人員,
他們會認為這些字句的意義,
要比他那銀鑄的神龕里的謊話遠寶貴。

啊,真理,雖然我發現它裹在破布中,
它卻有指導、判斷和糾正思想的功用;
它使人領悟,使人的意志變成謙恭;
也使我們的回憶中
充滿我們所愛好的幻想;
同樣,它也制止我們的憂惶。

我知道,提摩太善用正確的話語,
他拒絕荒誕無稽的談吐;
可是嚴肅的保羅[2]卻不禁止他
用種種的比喻去說話;
那裡面隱藏著金子、珍珠和寶石,
值得你去挖掘,而且要小心翼翼。

讓我再加上一句話。啊,牧師!
我有沒有得罪你?你是不是希冀
我用其他方式表達我的主旨?
或者認為我該把問題表達得明確一些?
讓我先把三件事提出,
然後我再規矩地向我的長輩們屈服: ——

一、我覺得我使用這個方式,
並不是沒有我的權利,因此,
我並非為了欺騙讀者而濫引這些事例和字句;
提出了那些人物或者比喻,也並不粗鹵,
我所以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
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法把真理找到。
沒有權利!我可曾這麼說?不,我得到允許
(而且有先人的例子可以引用,他
們曾以自己的言行
博得上帝的欣喜,
遠遠超過了當今任何人所能達到的成績),
可以這樣表達我的心意,這樣說出
那些對你們說來是最最美好的事物。

二、我發現魁偉如樹木的人們
用對話的體裁寫作;然而他們
並不因此而被人輕視:真的,如果
他們摧殘真理,
他們該受到詛咒,他們因這個企圖
而用的詭計
也該受到詛咒;但是,讓那真理
任意地來向你和我襲擊;
只要上帝滿意就行,因為,該怎麼做,
有誰比上帝知道得更清楚?
他第一個教我們耕種,引導我們的心和筆,
效忠於他的擘畫;他使卑賤的事物帶來神聖的。

三、我發現《聖經》在許多地方跟
這方法頗為相似,
那裡面引證了種種實例,
利用一樁事把另一樁事陪襯;
那麼我採用這個辦法又何嘗不行,
真理的金光不會因此就被遮蔽;不但這樣,
這辦法還可以使它發出光芒,
像白晝一般明亮。

現在,在我擱下我的筆之前,
我要讓我這本書的好處顯現,
然後把你和這本書都交在那隻手裡,
那隻手把強暴的拉下,把柔弱的扶起。

這本書在你的眼前描畫出一個人,
他正在把那永久的賞賜找尋。
你會看見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他撇下什麼沒有做,他做的又是什麼;
你看見他怎樣不停地趕著行程,
一直趕到那榮耀的門。
你也會看見那些畢生努力的人們,
好像那樣做,那永遠的冠冕就屬於他們。
在這裡你可以明白為什麼,他們的努力
白費了,終於像蠢貨一樣死去。

這本書會使你成為一個旅人,
只要你肯接受它的指引;
它會引領你到那聖地,
只要你明白它的指導意義;
而且,它會使怠惰的變得有生氣;
也會使瞎眼的看見可愛的東西。

你在尋找珍貴有益的東西嗎?
你要在寓言中看到真理嗎?
你健忘嗎?你能不能記住
從元旦到除夕的事物?
那麼請來讀讀我這連篇的幻想;它
們會粘住像芒刺一樣,
也許就像粘住那聽憑擺布的毛圍巾一樣。

這本書是以這樣的話語寫出,
即使是無精打采者的心靈也會被打動:
它看上去似乎離奇,然而畢竟
它所包含的只是正確而實在的真理之聲。

要不要解開鬱結的愁腸?
要不要心曠神怡,卻又遠離放蕩?
要不要閱讀隱語和它們的解釋,
還是願意在你的冥想中沉沒?
你喜歡啃骨頭嗎?或者,你喜歡
看見雲中一個人,聽他跟你交談?
你喜歡做夢卻又不入睡?
或者你喜歡有朝一日啼笑皆非?
你喜歡失去你自己,同時又不受到損害,
然後不使用什麼巫術,又把你自己
找了回來?
你要自己讀嗎?讀你所不明白的東西,
然而你念了那些字句,你卻可以
明白你自己有沒有受到祝福?
啊,那麼來吧,讓我的書、你的頭
和你的心靠攏在一處。



約翰·本仁註:
1. 指大地。
2. 提摩太是保羅的學生,保羅是初期教會中最有力的傳道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6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5 01: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9-9-14 15:45 編輯

約翰 . 本仁的一生

約翰.本仁寫過一部自傳,書名為《豐盛的恩典》,講述神 對罪人的恩典。

約翰.本仁1628年生於英國,他的家鄉靠近裴德福郡。他 的父親是一個補鍋匠(這種職業早已被淘汰),專營焊接和修補 鍋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屬製品。在17世紀中葉,補鍋匠奔走於各 個鄉村之間,挨家挨戶地兜攬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東西,他們 就在顧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後顧主當場付錢。按當時的社會標 准,這是一份相當卑賤的職業。通常作補鍋匠的父親會帶上年幼 的孩子們作幫手。約翰.本仁的父親卻是個例外。他一定是意識 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沒有將他帶上作幫手,而是把他留在村 子里。約翰便在那兒上學,一直到小學畢業。

我們不太清楚約翰的宗教背景。他在自傳中寫到,大約在9 歲或10歲那年,他做過好幾個有警示意味的夢,有關於他自己 生命的終結的,有關於未來審判的,還有關於地獄的駭人的景象 和有關永恆的啟示。對此,他尤為困擾。成年以後,他依然記憶 猶新。

不過在青少年時期,他把這一切置之腦後。他形容自己是當 時村裡最壞最野的孩子,尤其是在違背安息日上,簡直就是壞事 做盡。在當地他還以咒詛和發假誓聞名。

16歲那年,他離開家鄉,參加了克倫威爾的軍隊。當時在克 倫威爾領導下的清教徒與支持英國國教的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 之間爆發了一場內戰。國王的軍隊稱為保皇派,他們為國王的至 高統治權而戰;克倫威爾旗下,則是為議會而戰的志士。因此本仁投入的這場戰爭,具有宗教和政治雙重性質。這一經歷很可能 使約翰.本仁獲得了對戰爭的深刻的理解,這反映在他日後所著 的《天路歷程》的好幾個有關戰爭的場景中。在他的另一本書 ——《聖戰》里,他更將屬靈的爭戰比作戰場的交戰。他在戰火 中獲得了關於戰爭的第一手資料。


本仁居所修復前原貌

服役期間,還發生過這樣一樁意義重大的事情:約翰受命隨 一個營去某個地方,臨行的最後一刻,另一個士兵找到本仁,要 求代替他,本仁同意了。這位士兵被派去站崗,結果在崗位上被 一顆步槍子彈擊中而喪命。這在本仁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 象。

退伍后,他與一位窮苦出身的女子結了婚。他們的生活非常 貧困,甚至沒有足夠的生活用品。他妻子帶來了兩本屬靈書籍, 一本是《普通人的天國之路》,另一本是《敬虔的生活》,這兩 本書是她父親給她的。本仁的妻子經常向本仁談起她的父親,她 的父親是一個真正敬虔的人。當時本仁讀了這些書,雖然他很喜 歡,但仍然沒有因此萌發任何個人的悔罪感。

不久,本仁開始與他的妻子一道去做禮拜。一個星期天的早 晨,他對所聽到的佈道印象很深。但禮拜完了以後,他馬上跑去


裴德福郡的鄉村教堂和公園

球場玩一種叫「貓」的遊戲,這種遊戲同今天的板球類似。在那 里他與主以一種奇異的方式首次相遇。日後他在自傳里寫到:在 同一天,我就去玩貓遊戲。當時我剛把球從洞中擊出,準備擊第 二次。突然一個聲音從天國里急速地擊中了我的心:「你是要離 棄你的罪進天國呢,還是要繼續犯罪下地獄?」我楞住了,便沒 去理會那個滾在地上的球,而是舉目望天。彷彿心眼大開,我看 見主耶穌在那裡俯視著我,很不高興的樣子。他似乎在嚴正地警 告我,將來有一天我必為這些和其他不敬虔的行為而受到懲罰。 隨之而來的是一次對他為之聞名的咒詛發假誓的認罪。他寫 到:我依然犯罪,在滿心的貪婪中沉浮,對自己不能如願以償地 得到滿足心懷怨憤。這種狀況持續了一個多月。直到有一天,我 站在鄰家商店的櫥窗前,又是咒詛,又是發假誓,像以前一樣地 裝瘋賣傻。一個女人坐在屋子裡看著我。儘管她自己是一個非常 懶散、不敬虔的人,她卻斷言我的咒詛是如此的惡毒,她聽著都 不寒而慄;她還告訴我,我是她一生中所見最不敬虔的傢伙。我 的所作所為,足以玷污整個城裡的青少年的心靈,如果他們與我 做朋友的話。

約翰.本仁心裡認罪的開始值得我們深思。《聖經》和教會 歷史告訴我們,神經常這樣在人的心裡做工。當神開始做工使人 認罪時,他常從那個人生活中重大的罪開始。神就是這樣對待本仁的。他的罪並非一次現形,神從他顯著的罪開刀:首先是他的 禮拜天褻瀆神靈,然後是他的咒詛發假誓。不過,要注意,如果 你問一個人是否認為他自己是個罪人,十有八九的人會說:不 錯,有時我是個罪人。

神使人認罪的工作始於某種罪,然後聖靈會拓展認罪的廣度 和深度。當一個人試圖洗凈自己的心靈,擺脫某些罪,使自己在 神面前更顯為義時,聖靈不但指出某種罪,而且會進一步地告訴 他,他越試圖潔凈,就越會看見自己的污穢。他們的內心越袒露, 他們就越會明白,他們不能僅僅承認某種罪,還必須放棄自己的 努力。因為除了罪,他們什麼也沒有。

約翰.本仁的一生顯然經歷了這樣一個日益深刻的過程。他 說在他的生命中曾有過長達四年之久的屬靈的混亂時期。在這四 年中,他不斷嘗試去贏得他自己的義。他有時滿懷希望,不久這 些希望又被撞得粉碎。最後,他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在自傳里 他是這樣寫到自己內心掙扎的結果的:有一天,我正穿過田野, 許許多多念頭湧進了我的心,我深恐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費勁。突 然,有一句話落進了我的心頭:你的義是在天上。頓時,我心靈 的眼睛大開,我看見耶穌基督,在神的右邊。我頓悟那才是我的 義。因此不論我在哪裡,不論我作什麼,神都沒有說他要我的義, 而要在他面前的耶穌基督的義。我更看見,不是我的良善使我為 義,也不是我的邪惡毀壞了我的義,因我的義就是耶穌基督,他 昨天、今天、直到永遠都是一樣。至此我的枷鎖解開了,我的鐵 一般牢不可破的苦惱委頓了,我的試探逃之夭夭了。自那時起, 神的可畏的話語不再困擾我。我興高采烈地回到家裡,為神的恩 典和愛而滿心歡喜。

那次經歷以後,他寫到,他以為自己會永遠生活在這樣的景 況中。其實,受苦、拯救、感恩不是一次性的經歷,而是不斷的 循環。我們將發現,在本仁的人生歷程中,受苦、拯救、感恩的 循環在一次又一次地加深。

1653年,也就是他25歲的那年,他加入了一間非國教的教 會。當時英國國教和非國教教會並存,許多不同的宗教團體紛紛 產生,有上層的團體和下層的團體。下層的團體通常被稱為清教 徒教派。起初清教徒是一個綽號,這些人覺得英格蘭教會在穿 著、宗教儀式和教義上都與羅馬天主教並無二致,因此想凈化教 會,摒棄其中許多的宗教儀規。

在這些清教徒之間,又有不少分歧。有些人對另立教會不抱 希望,在他們看來,他們的責任似乎就是留在英格蘭國教教會, 與那裡發生的一切作抗爭。還有一群人以「持異見者」而聞名, 他們的另外一些綽號反不為人知。他們覺得英格蘭教會已經走得


本仁曾常常佈道的聚會所

太遠,很難再加以糾正,重回《聖經》的原則。因此,他們認為, 除了離開國教教會,別無選擇。約翰.本仁加入的就是這樣一家 「持異見者」的教會。而這間教會在施洗的問題上傾向於浸信會 的觀點。

兩年後,本仁的妻子去世;同年,本仁所在的那間教會的牧 師約翰.紀福特也去世了。紀福特的佈道對約翰.本仁的一生影 響很大。他死後,會眾邀請本仁作他們的牧師,為他們佈道。其 實本仁並沒有受過正式的訓練。三年後,即1658年,本仁接受 了他們的邀請。

同一年,偉大的克倫威爾也去世了,他的一個兒子試圖掌管 政權,但他太軟弱無能。許多人對克倫威爾統治下的持續不斷的 高壓政策早已不滿。兩年以後,也就是1660年,查理二世重新 登上王位,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復辟。王室重新成為英國的統治 者,隨之而來的是對英國國教教會的絕對效忠。議會也從支持清 教徒轉變為支持國教。這樣,國王和議會基本上達成了共識,承 認英格蘭教會為不列顛國的唯一的合法教會。

在這種情況下,「持異見者」的處境日趨艱難。當時,約翰.本仁不僅在他自己的教區傳道,而且還探訪周圍的一些村莊。1660 年的一天,當他正在一家農場進行佈道的時候,警察以無執照布 道的罪名將他逮捕。那時候,佈道許可證只頒發給接受英國政府 管理,並在英格蘭教會登記的註冊牧師。

法庭對本仁的判決是這樣的:「約翰.本仁,裴得福郡人, 是一個……的勞工,自從……年以來,他故意不上教堂(指的是 國教教會),不聽道,卻主持數個非法的秘密聚會,擾亂民心, 違反了國王陛下的法律。」

約翰.本仁因此被判十二年的監禁。他入獄時32歲,直到 44歲才獲釋。在這期間,他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時對他的限 制非常寬鬆,他可以到監獄外探訪朋友;有時他不能外出,但朋 友可以來探訪他;有時對他的限制非常嚴厲,折磨審訊不斷。他 寫到:「我發現自己疾病纏身,站立不穩。我被迫離妻別子,在 這個地方忍受骨肉分離之苦。這一切痛苦不僅是緣於我對世俗享 樂的貪愛,而且因為我想到如果我被迫與我可憐的家人分離,他 們可能遭遇到的艱難、困苦和匱乏。我那可憐的失明的女兒瑪 麗,她尤其令我牽掛。唉,一想到我的瑪麗所要忍受的,我就心 如刀絞。可憐的孩子,你在這個世上會遇到怎樣的苦難啊!你會 被鞭打,不得不乞討,忍飢挨餓,衣不蔽體,還有千千萬萬無法 想像得到的災難。我是不能見到你們,但願這風兒能把我的思念 吹到你們心裡。哦,我也要提醒自己,要把你們都交在神的手裡。 可是離開你們實在讓我痛心。」

1672年,他終於獲得赦免。新國王意於復興羅馬天主教。為 此,他作了一個政策性的決定,釋放所有的「持異見者」,企圖 讓這些人在推行英國國教的各團體之間引起更多的糾紛,以便可 以逐步削弱他們的勢力。就這樣,約翰.本仁獲得了釋放。獲釋 后,他馬上重返講壇,在各村之間巡迴講道。

約翰.歐文是本仁最熟悉的清教徒作家之一,他共有二十多 部作品流傳於世。他當時是國王的大臣,是一位法庭佈道家,一 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到倫敦地區時,常常去聽約翰.本仁布 道。一次,國王聽說約翰.歐文常去聽本仁講道,就問歐文:「我 不明白像你這樣一個學識廣博的人,為什麼要去聽一個從未受過 教育,未受過訓練的人講道。」約翰.歐文回答得非常巧妙:「陛 下,若我能擁有那補鍋匠佈道的能力,我寧願放棄我的知識。」 約翰.本仁在佈道方面的恩賜的確是獨一無二的。他能巧妙 地抓住聽眾的心,在寫作上也如此,我們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 他獨特的風格。

1675年年底,他第二次被投入監獄,這次又是因為根據法 令,傳道人必須持有執照才能佈道。本仁的罪名是非法傳教。幸 運的是,這次監禁持續了不到一年。這樣,約翰.本仁一生中共 有13年是在監獄里度過的。他心裡一定常常納悶:如果神果真 呼召我傳道,為什麼我會在監獄里呆這麼多年?使我這麼多年與 會眾分離?我本可以布更多的道,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為什麼 呢?

如果一個人回首往事,他肯定能發現自己飽經磨難的原因。 正是在獄中期間,本仁得以全力以赴地撰寫《天路歷程》。這本 書日後成為歷世歷代讀者的祝福,這想必是本仁從來沒有預料到 的,但神確實這樣成就了。

本仁在第一次監禁時著手寫這本書,大約是在第二次監禁時 完成的,因他第二次出獄后,《天路歷程》便首次出版。這本書 流傳之廣,翻譯的文字之多,僅次於《聖經》。人們讀的次數越 多,越深入,就越會發現它是如此優美,如此生動地昭示了神聖 的真理。書中有許多地方與主耶穌用比喻講道時的風格很類似。 本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揭示了深奧的真理。


位於裴德福橋畔本仁曾被囚禁的監獄

後來,約翰.本仁撰寫了《天路歷程》第二部分。第一部分, 也是主要部分,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基督徒的人,離開毀滅城,奔 向天國城。這個故事有很大一部分取材於本仁自己的生平,以及 他生命中不同時期悔改的歷程。他自己生活中經歷的許多事在基 督徒的天路遭遇中得以反映。

事奉多年,本仁親眼目睹許多人走過了同樣的歷程。同時主 也用不同的方法引領他們,在同一條天路上經歷不同的事,進入 不同的廣度和深度。他從中取材,寫了該書的第二部分,這回主 人公不再是基督徒,而是女基督徒。他以他在事奉中所見的不同 的人和他們的生活作原型,描寫了基督徒的妻子和幾個鄰居的經 歷。

在這裡我們略舉一個例子。在書中有一位害怕先生,他走的 路與勇敢先生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大相徑庭。他們行的是同一條 路,遇到同樣的關鍵時刻,但他們行路的途徑,應付的方式卻很 不相同。可見神在形式方面是不拘泥的。

約翰.本仁卒於1688年。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有一位父 親將其子趕出家門,因他離家出走。這個年輕人到了本仁那裡, 央求他與其父談一談,以便能與父親和好。本仁騎馬冒雨趕去, 見到了那個父親。父子倆在他的勸說下和好。但本仁由此得了重 感冒,並死於此。死時離他六十歲的生日還差兩個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6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5 0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5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5 0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6
5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9-15 0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1: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