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烏雲未散 經濟信心仍弱

[複製鏈接]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9-8-24 0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加拿大經濟衰退已經結束?二度衰退仍有可能?不斷矛盾相對的經濟預期令人無以適從,其實不必太在意那些經濟學家或政客的預期,看看自己周圍人的生活狀況,不難對現在及未來的經濟環境有一稍明朗化的認識。

經濟資訊往往令普羅大眾很迷惘,人們總是在問,到底加拿大經濟復甦了沒有?金融市場的波動經常使預期觀點兩、三天一變,央行行長稱經濟衰退已過去;財長警示高失業率仍將持續;經濟學家的「高失業率的經濟復甦」理論更令人一頭霧水。各行各業的經濟數據同樣得出不同的結論,有得益於政府的救市計劃,看好未來走勢;也有擔憂政府救市計劃後勁乏力,未來經濟可能二度探底。套用一句中國人官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但經濟預期對一般中產階級的影響很大,左右著民眾對置業、創業及就業各方面的未來計劃,尤其是抵加時間不長的新移民,更需要對前景清晰的認知。然而經過二戰以後最大金融風暴之後,經濟預期、數據常常失去准心,隨著股市的波動而易變。現今金融市場又震蕩強烈,一日之間都可能一波三折,神算都會失准,一段時間的經濟定調實在不容易。

最近加國一項民調顯示,加拿大人對經濟前景越來越充滿信心,六成民眾更認為加國經濟復甦至少比美國強勁一倍。不少人會對這一民調略感意外,高失業率、產業失調之下如何「超美」?當然這種民調僅是一種心理預期,民眾的生活最終離不開實在的衣食住行。

記者最近曾訪談了十多位不同行業、不同抵加時間的中國移民,其心理上普遍沒有主流民調般的樂觀,這自然與移民社群的特殊性有關,移民本來的不安定感就強於本地人,另外很多移民對經濟發展感觀的參照體是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大陸,兩者相比憑添幾份失落感。

收支增漲不平衡 前景存憂

大家最共通的感受是收入與支出不平衡,工作機會持續萎縮,薪資增漲趕不上預期的物價上漲,而且年年增加的政府賦稅及其他收費,使收入更縮水。更重要的是大家並不知未來會有何改變,因為無人真正直接於政府救市計劃中得益,難以感受是否已開始經濟復甦。

華人移民通常喜聚居於大都市,然而在經歷了經濟衰退之後,大都市地區除了見到房價飆升外,經濟狀況並未有很大改善。近來的經濟數據同樣印證了這一狀況,多倫多7月份的失業率升至11.5%,製造業、零售業及建築業的萎縮仍未停止。中國技術移民大多從事IT業、製造業或服務業,恰恰是這次經濟衰退的重災區,就業狀況持續低迷,極大影響移民的就業心理。在與這些大陸移民訪談中,感受最強的是他們在安置生活之後越來越感到生活的重負。初抵加國時大家只是苦於置業、找工之艱難,但當稍事停當,有了房、車,安置了家庭,生活的壓力卻更為強烈,房貸、物業稅、管理費、保險費、子女教育費用等等,每年只見增加開支,收入還是原地踏步,加之「通漲預期」的心理,經濟不安全感日益增加,所以近來也出現不少華人大屋換小房的情況,這都是為自己減壓的做法,也反映出經濟信心問題。另外就是普遍抱怨就是針對政府施政,在這次多市罷工風潮之後,不滿情緒更強烈,他們越來越困惑政府除了徵稅收費外,還能做些什麽?

信心源自未來預期,即使萬貫家產面對坐吃山空的前景都會擔憂不已,更何況還在苦拼的新移民,更是為未來經濟到底何時真正復甦而惶然。

(王迅雷)

(來源:加中時報)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8: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