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魯鄭: 海內外華人立場何以如此懸殊?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8-7 09: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09-08-06 00:16:28

中國已是當今世界舉足輕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權。這自然要歸功於三十年來改革開放模式的成功。然而,如何看待今日中國,不僅東西方有差異,西方內部也有歧見,甚至海內外華人之間意見都十分的懸殊甚至南轅北轍。總體來看,海外華人對中國模式讚不絕口,對現存的問題相對寬容。而國內則對中國模式更多地 持質疑和批評態度。箇中原因十分的耐人尋味。

海外華人的利益和中國的強大與發展密切相關,並有十分直接的體會。2000年我剛到法國的時候,初認識的法國人往往會問「你是日本人嗎?」,如果不是就會一直問下去:「是台灣人嗎?是香港人嗎?」直到最後才會問是中國人嗎?然而,現在,就是日本人也抱怨,總會被先問是中國人嗎?2000年的時候,中國還是一個令人感到神秘的甚至有些中世紀味道的國度,甚至2001年 我去組裝電腦,店裡的法國小伙還神秘的問我中國人是不是吃狗肉。而現在談中國已成為時髦。可以說海外華人在所居國的聲譽和享受到的尊重程度與中國的強大與否直接相連。特別是對於一些老華僑,感覺更為明顯。中國自滿清以來,不管什麼制度,只要你弱小,就會被歧視。而只要你強大,就會被尊重。從海外華人的角度 講,什麼制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一定要強大。而一個半世紀以來證明唯一能使中國強大的就是現在的模式。(就在寫本文時,我到巴黎最大的書店FNAC去查資料,在以國家排列的圖書面前,有關中國的書籍居然佔了四排,而另一個亞洲大國日本僅一排半,印度則不到一排。在付款時,收款員裸露的上臂醒目的刺著大大的漢字「愛」。什麼是軟實力,這就是軟實力。)

其 次,海外華人對中國的了解要勝於國內的中國人,至少在全球視野上來看,更全面,更理性。這主要是在於海外華人對所在國的問題有著深刻的體會。因此,在看待發生的國內問題時,就會有一個國際對比的視野。比如全國關注、義憤填膺的杭州富家子弟飆車殺人案。這樣的事情在西方也時有發生。今年3月11日,德國一名17歲的富家子弟(其父為當地一家企業老闆)連殺15人。其中12人 是他在學校里開槍橫掃三個教室時被殺。在逃亡的路上又槍殺三人,還不包括兩名重傷的警察。而這位公子哥平時就好炫富、擺闊。而且更令人不解的是警方說這位富家子弟有精神病,還曾多次接受治療。但兇犯的父母一口否認。這遠比中國同類事件惡性的多。然而,現在國內還有幾人記得此事件?還有誰會拿這兩件事進行對 比?中國留學生在紐西蘭表現不佳,結果被自由派人士上升到「中國威脅」的高度。可是前年,一名韓國留學生在美國大開殺戒,數十人命喪當場。其性質又遠比中國在紐西蘭嚴重的多的多。再比如國內痛恨的裙帶,可是號稱「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裙帶風之盛令人瞠目。法國時事周刊《焦點》(LE POINT),5月21日出專刊揭露法國的裙帶。封面就是現任總統薩科奇總統兒子的大幅照片,標題是:「王太子先生」。 文章還列舉了自戴高樂總統直至密特朗總統下一代的從政情況,個個身居要職。再比如說今年中國頻頻發生監獄犯人不正常死亡現象。中國監獄條件差眾所公認。可是法國這個發達國家又是如何?自去年以來頻頻發生犯人自殺事件,以致引起世界人權組織的強烈批評。可以說中國的問題,是世界上共性的問題。要不然法國何已 如此頻繁發生大規模的遊行、示威、罷工?中國經濟起飛過程中一度非常引人關注的拆遷問題現在已逐步得到改善,特別是對補償問題有著嚴格的規定。然而,就在中國逐漸改善的同時,許多國家象亞洲老牌的民主國家印度、菲律賓卻是另外一種場景。由於在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出演幼年時的女主角而出名的女童星,其 在貧民窟的家被開發商一夜間強行拆除。即使她的知名度和西方媒體對此事的廣泛關注也絲毫起不了作用(有產階層的房產當然受到有效的保護,不能隨意拆除)。就在六月三日,菲律賓官方由於首都馬尼拉城市開發規劃的需要,對一個住宅區強行進行拆除,引發了居民強烈的對抗,這成為法國媒體報道的重要新聞。北愛爾蘭天主教學校長期對兒童—許多是孤兒進行虐待和性侵害,然而主流社會長期視而不見。直到今天完全曝光政府才決定進行補償,但條件是一旦接受補償的,不許再到法院起訴。

可 以說,中國的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或者共同經歷過的問題。世界上根本沒有一個理想的模式,中國又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社會轉型和經濟轉軌同時進行的國家,而且是人口如此之多、傳統影響如此之重的國家。這也是為什麼海外華人看待國內的問題更寬容,更帶有理解的成份。而且,中國確實是在一步步的努力解決。

最後,海外華人長期生活在西方,對西方的民主制度,「普世價值」包 裝的背後的本性有著直觀的體會和觀察。特別是西方做為一個政治經濟共同體,對中國上下其手、利益博弈看的十分的清楚。這些國家和政治人物,為了本黨和本國的利益,往往選擇中國做為交易品或犧牲品。覆手為雲,反手為雨。冷戰結束后,西方對中國大小動作不斷,要麼為中國的崛起製造困難,要麼幻想中國俄羅斯化, 葉利欽化。無論是反對中國舉辦奧運會、「銀河號事件」、台海危機、中國大使館被炸、中美撞機事件,包括2008年的一系列衝突,有哪一件是中國主動挑起的?中國這三十年,說是窮以應付絕不為過。和國內自由派親西方不同,海外華人主體都是站在西方的對立面(西方直接出錢收養的民主派不算在內,據統計有幾百人,海外華人有5000萬至一億之眾)。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海內外華人立場何以如此懸殊的原因。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