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窮游」到「游碗」 其實都是農民的習慣

[複製鏈接]

96

主題

393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王笑拳 發表於 2009-8-2 1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笑權

扛著電飯鍋,到海外去旅遊,原以為是網友黃遊河同志南美旅遊的首創。前不久見了一篇報道,說是中國有個富豪海外炒樓團,也有很多人隨身都攜帶了電飯鍋,並自嘲為「窮游」。富豪有錢到海外炒樓,居然也哭窮,看來有些不可思議。其實,中國尚處發展中階段,平均溫飽還有不小問題,旅遊卻能蔚然成風,並風靡全球,這個現象恰恰說明國民還沒有脫離農民的習慣。

眾多的農民,尤其是失去了土地的農民,為了生計,不得不遊走四方討生活。紅樓夢中劉姥姥三進大觀園,鬧了很大笑話,究其原始動機,只不過就是想討些便宜罷了。史上有名的「闖關東」,是大規模的集體移民,其實也可算作一種變相的「窮游」。

如果說「闖關東」是移民的先驅,那麼「窮游」可以說是現代旅遊的始祖,也可以說是文明旅遊的初級形式。

因此,農民的很多習俗,都是由於客觀環境形成。包括從一個世紀前的義和團,到60年代的紅衛兵,以至今日的共青,吹牛皮放大炮,憤世嫉富,可以說均為一脈相通。說到眼下流行的扛著電飯鍋「窮游」的習慣,不由得讓我想起兒時大雜院里的「游碗」。

建國初期,機關宿舍是個大通樓,左鄰是單位一把手陳主委,肥東農民打游擊出身;右舍是自學成才,淮北來的農民張「教授」,孩子都是五六七八個。我們家祖父祖母也是皖南山區來的,祖父雖是破落地主,跑過碼頭做生意,但是對收音機能唱大戲,卻因常走到收音機後面,想看看是否真有人,被爸爸笑話為「鄉巴佬」。

每到吃飯時候,有些孩子喜歡到大雜院里到處遊走,甚至遊走到左鄰右舍的飯桌旁。記得當時年紀小,有時我們也坐不住,端著飯碗盛滿菜蠢蠢欲動。不過我們家爺爺儘管不懂無線電,卻從不讓我們「游碗」,說那是比鄉巴佬要更鄉巴佬的舊習氣。

後來,上了中學,雙搶時節到長豐縣郊區支農,才知道農民們果然有「游碗」的陋習。黃昏時分,大人小孩都端著飯碗在打穀場上邊吃邊談,有的三姑六婆,有的則海闊天空,有的能由碗里的油水,順勢窺視的鄰人的「隱私」,有的則趁機擺顯一把。

我國內有不少親朋好友,閑來無事也好「窮游」。有位親戚,家徒四壁,溫飽之餘偏愛大江南北地走親訪友。還有位小康親戚,阮囊不僅不羞澀,據說存款已達6位數字,可是至今使用的還是我20多年前留下的SHARP20寸老彩電,每逢長假不是去京城探親,就是想法去泰國韓國X日游。年前不是我們勸阻,甚至要參加數十萬元的加拿大旅遊團。試想,這筆費用大約相當一年多的薪金,有這筆錢,改善家居環境,買一部高保真音響,外加HD高清電視,乘著藍光DVD旅遊世界,豈不是美哉悠哉?

不過,話說回頭,如果站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立場,對於中國這種大規模的國際「窮游」,不但不會勸阻,而且會大張旗鼓地激勵。這就是如今港澳游,台灣行在中國大行其道的原因。目前,日本歐美諸國也在積極開發中國旅遊市場,日本美國已經有了繳付20萬元保證金的「自由行」,據說中國加拿大也正在為保證金的下限等問題,進入了最後階段的談判。

近年來,中國雖然反法情緒激烈,但中國人在法國巴黎的「自由行」,已經為中國人「窮游」做出了楷模。巴黎歷次出現「窮游」富豪們搶購法國香水手提包的高潮,據報高潮迭起時,需要警方維持秩序,並出現憑五星紅旗護照限量購買的笑話。

也好,有中國13億人口,不單作為西方人力與自然資源補充,現在又成了資源無限旅遊業的廣袤市場,再打幾場阿伊戰爭,軍費何愁沒有來源。

那麼,就讓我們舉起雙手,歡迎源源不絕來之中國的同志們吧。
喜愛音樂拳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