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生為還款申請助貸 多家銀行停辦學生信用卡

[複製鏈接]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韓冰 發表於 2009-7-23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學生為還款申請助貸 多家銀行停辦學生信用卡
20090722 09:48:06  武義新聞網
資料圖片 CFP 轉自:長沙晚報
新聞回放:
銀監會: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學生髮放信用卡

    銀監會上周下發通知,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髮信用卡,給已滿18歲的學生髮卡,要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信用卡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銀行對學生還款能力審查不嚴,學生消費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導致還款困難等。銀監會通知出台後,包括招行、興業等多家銀行開始叫停大學生信用卡業務,其他銀行則也抬高了大學生信用卡辦理門檻,有的只對部分合作高校的學生髮放名校卡,有的需要申請人提供父母的資料。

  大學生為還款申請助學貸款

    大學生市場曾經是各家銀行信用卡業務「跑馬圈地」的必爭之地,但這個被認為擁有巨大消費潛力的群體,因為沒有固定工作和穩定的收入來源,近年來也成為信用卡業務的「高危人群」,記者近日對南京部分高校大學生信用卡使用情況進行了一番探訪,發現不少同學刷卡消費很容易「衝動」,一不小心就淪為「卡奴」,有的同學甚至依靠申請助學貸款來還款。



南師大大四學生小周曾幫一家銀行代理過信用卡推銷業務,他的「客戶」就是自己周圍的同學。他告訴記者,銀行一開始為了快速地「跑馬圈地」會用大量的優惠、打折來打動你,但辦卡帶來的風險很少提及。「我感覺學生作為無固定收入的群體,又很容易『衝動消費 』,因此刷卡消費帶來的風險還是很大的,但銀行在『忽悠』你辦卡時很少有這種『慎重提醒』。」 大一、大二那會兒辦卡幾乎是「零門檻」,學生只需憑藉身份證和學生證複印件即可辦卡,無需任何個人或家庭經濟能力的證明,銀行也很少會去查詢該學生的信用記錄。「兩證齊全后,銀行一般會讓你在一張『紅頁』上簽字,其實這張紙上有相應的風險和責任說明,但由於銀行推銷人員鮮有強調,很多同學圖省事看都不看就簽了字。」他說。

    在辦理了信用卡后,部分大學生「卡奴」們則總是想著法兒將信用卡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南京大學大三學生小薛向記者透露,她的室友就是典型的衝動消費一族,只要看到喜歡的化妝品或是數碼產品,便會毫不猶豫地刷卡,而小薛的這位室友同時也是不折不扣的「卡奴」,為了還清每月 200元左右的欠款,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令同學們非議不小的是,該同學甚至通過向學校申請助學貸款的方式「補西牆」。小薛向記者表示,「申請助學貸款卻是為了填補自己的超前消費空缺,這對於那些真正需要助學貸款的同學來說是不公平的。」

  多家銀行停辦大學生信用卡

    昨天,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各家銀行對大學生辦理信用卡的門檻已普遍提高。招商銀行是最早開辦校園學生卡的銀行,該行人士表示,18歲是個年齡門檻,硬性指標,辦卡人必須要年滿18歲周歲,但現在審批很嚴格,即使符合條件,也不一定批複得下來。記者從該行網站看到,該行已從16日起暫停申請針對大學生人群的young卡業務,何時恢復還不確定。

    在興業和中行網點,業務經理均向記者表示,銀監會規範信用卡市場的規定出台後,他們已經取消了對大學生的信用卡業務。信用卡的辦理現在要求出示加蓋有單位公章的收入、工作等證明。「如果大學生確實有辦理信用卡的需要,則必須以該學生父母的身份資料來辦理。」中行業務經理說。建行客戶服務中心業務經理告訴記者,該行的大學生信用卡業務並未完全停止,南京有南大、南師大、東南等五所高校的大學生仍可以辦理相應的名校卡系列信用卡,但該業務近期也已經收緊,主要原因是不少大學生的信用度不高,透支過後不具有還款能力,使銀行遭受損失。華夏銀行等銀行的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從未開通大學生信用卡業務,同時也暫時沒有這樣的計劃。

    不過,記者採訪也了解到,對於大學生以附屬卡形式持有的信用卡,各家銀行均未叫停,銀行人士表示,這類信用卡一般與父母的主信用卡捆綁在一起,還款來源有保障,沒有什麼風險。

  業內人士:不贊成學生持有信用卡

    南京某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大學生、未成年人使用信用卡方面確實存在很多隱患。學生沒有穩定收入來源,同時不具備理性消費的素質,容易消費衝動,導致使用信用卡的過程中出現違規、違約的現象。這一方面可能導致信用卡用戶自身的信用被列入不良信用記錄,同時也容易使銀行面臨風險,蒙受損失。他表示不贊成學生使用信用卡。「如果真的有使用信用卡的需求和必要,我建議可以使用信用卡附屬卡等類似的業務,這樣既不用承擔信用風險,也不會出現逾期透支,使銀行蒙受損失的現象。」(實習生 許天穎 孔馳 記者 陳春林)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1 19: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