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出現網路黨!

[複製鏈接]

0

主題

1

帖子

9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日日好日 發表於 2009-7-21 1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網路黨成立宣言:
      ??
      ??今年是我國的「網路問政年」,自從「八九學—潮」過後近20年的時間裡,人民的政治訴求聲音一直被壓抑著、積累著,直到近年來比較集體的爆發。從「甕安事件」到「援助汶川大地震熱潮」,從「躲貓貓」到最近的「鄧玉嬌事件」,很多被政府定義為「群體性事件」的一件接著一件的爆發,人民的聲音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急迫。
      ??
      ??所有的所謂「群體性事件」,都是引起公憤的具體事情發生后,人們對事情的反應很強烈,比如半夜跑到荒郊河邊做「俯卧撐」,思維正常的人都不會信以為真。偏要說它真,必然引起群情激憤。人民並沒有過分的要求,人民只是要求政府對事件有一個公正的處理。
      ??
      ??但是,在這個社會上,每天還有許多我們並不知道的不公正甚至是惡虐的事情在發生,有些甚至是在我們眼皮底下甚至是自己身上發生,但是我們卻無能為力。就算是那些已經處理的「群體性事件」,等時間一長,所有的事情又恢復原貌。於是,現實生活中,人們仍然得發揮中國人幾千年來練出來的「忍氣吞聲」,人民仍然得向自己所遭遇的不公正現象妥協,甚至大多是無條件妥協。人民仍然只能是默默的在呻吟,社會仍然只能是獨自在流淚。
      ??
      ??我們這些可憐的人民啊!難道我們仍然得把這沿承幾千年的「忍氣吞聲」延續下去,難道我們仍然註定只能是默默的在呻吟?難道我們永遠只能被動的等到從上而下的改革,難道人民註定永遠只能是改革的犧牲品?
      ??
      ??擦乾眼淚,人民不禁要反思,種種以上不公正現象的根源到底出在哪裡?
      ??
      ??根源到底在哪裡?下面我參照一段資料:
      ??
      ??中央黨校教授王長江曾經在《北京日報》的一篇標題為「中國不存在也不允許存在既得利益集團」的文章最後一段說到:「我們必須加快黨內 民主和社會民主發展的步伐,讓公眾的利益得到更加全面的表達。只有這樣,在政治博弈中才不會出現公眾主體缺位、既得利益主導話語權的狀況,我們還要從體制上斬斷權利和利益的紐帶,從制度上進行改革,設計出把權利和利益分離開來的機制,勢在必行。」
      ??
      ??他說了人民這個主體在政治博弈中的缺位。那麼,我們不禁要反思:怎麼讓公眾這個主體不至於缺位呢?
      ??
      ??怎麼才不至於缺位?人民怎麼去監督政府,是靠人民艱難的信訪,然後政府「左手查右手」嗎?人民怎麼去影響政策,是「群體性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象徵性的亡羊補牢」嗎?人民怎麼去參與政策,是靠人代會的民主走秀嗎?(注意形式上的轟轟烈烈,滿足於會議開成「團結的象徵」,「勝利的大會」,而不注重大會是否真正行使了憲法職權,代表作用有沒有充分發揮,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沒有充分表達和實現。 -----蔡定劍:打造高效的人代會,《浙江人大 》)
      ??
      ??怎麼才不至於讓公眾主體缺位政治博弈呢?難道我們去等既得利益群體良心上過意不去?難道我們去等待形式上「雷聲轟鳴」的民主改革。
      ??
      ??當然,我們不是極端分子,我們也理解政府執政不容易。我只是客觀的說,政府是越來越脫離群眾,腐敗、官僚主義和兩極分化很嚴重。我們理解中央對民主改革也煞費苦心,中央最近也提出要向服務型政府改變。但是,光靠著政府「左手查右手」的民主改革也許會走進一條死胡同。
      ??
      ??綜觀民主方面比較完善的國家,基本都是「小政府,大社會」。作為改革先鋒,雖然深圳一直在探討「大社會小政府」的模式,但相對於一些國家和地區,深圳市政府仍然是一個「大政府」,管的事情太多。香港城市規模和深圳差不多,連副特首都沒有,可管得好好的,而深圳九個副市長,整天還忙得不亦樂乎。(6月22日《京華時報》)
      ??
      ??一把手的後面跟著一長串副職,這不是深圳獨有,全國非常普遍。在範圍相同的情況下,為啥內地城市要比香港需要更多的官員去管理? 而且還事情辦不完?
      ??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還是出在這個制度上,我們是一個「大政府小社會」,許多事情依靠社會自身的資源就能管好,可是許多官員們不願意藉助這種無償和效率很高的管理資源。在這方面,官員對媒體的態度最能說明問題。在許多社會矛盾、腐敗現象、突發事故等社會現象的調查上,媒體擁有很大的優勢和更高的效率,且具有很高的積極性又不花政府一分錢(輿論監督的好處之一,就是不需要花納稅人一分錢,而政府監督是需要考慮成本的),可是有些官員就是不喜歡他們參與,寧願自己把其封閉、壟斷起來后自己調查處理,這效率會高嗎?
      ??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讓社會資源參與進來呢?而且,社會資源的參與進來是需要一個比較好的民主環境的。
      ??
      ??歷史證明,我們的民主改革,靠政府左手查右手巳不行了,靠「閉門造車」研究政策再從上而下推行或許也不行了。那麼,我們社會的改革出路路在何方?
      ??
      ??而且,就算是中央政府下決心深化社會民主改革,也會因為體制困局而最終不了了之的!
      ??
      ??也許還是要依靠整個公眾的參與才能走出死胡同,這樣也許網路將成為我們的希望。
      ??
      ??那麼,我們怎麼推行我們的網路推動社會民主改革呢?被動的靠各件「群體性事件」后的「象徵性亡羊補牢」嗎?還是我們主動地去從源頭上去監督呢?
      ??
      ??而且,就算是中央政府下決心深化社會民主改革,也會因為體制困局而最終不了了之的!
      ??
      ??那麼,到底怎麼才能搞好我們的民主改革呢?我們一直在苦苦追尋。直到最近,我們想出了一個創意--------我們決定推出網路黨,網路黨的目前主要的任務是:
      ??
      ??一、把網路的力量集合起來,用網路的力量來監督政府,具體為作為獨立於政府的社會團體審查政府財務,獨立地對政府的政策進行透明介紹,獨立地對社會新聞的報道,獨立地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報道和弱勢群體需求的幫助。
      ??
      ??二、我們成立「網路版全國人大」(有建議我起名「網路版全國議會」)。用網路的力量來參與問政,對全國具體政策進行全國大討論,最後經過全體人民協商進行表決。
      ??
      ??三、各領域如各學術界、藝術界等等建立「網路版全國人大」(或「網路版全國議會」)。對各領域具體政策進行領域全體討論,如學術界論文和文憑資格掛鉤政策怎麼改革的討論,如工商界工人成立獨立工會進行具體事情的討論。
      ??
      ??四、把網路黨建設成為一個獨立團體,重點聲明:網路黨並不反對政府,拒絕暴力。我們是幫助政府進行社會民主改革。另一方面,我們要保持自己的獨立,不能成為被政府收編的一個網路黨。所以我們首先得從政治上保持獨立,我們的組織結構和活動要和政府劃分開來;再次要從經濟上保持獨立,我們準備接受社會資金捐獻,所有社會捐獻我們向社會透明公開在網站上和相關場所。網路黨自己所有經費支出向社會透明公開,在這點上給政府作出榜樣和參照。
      ??
      ??具體的在網路黨介紹在招收章程中,我們最主要的任務是幫助政府進行民主改革,很多具體事情還有待大家進一步討論。(詳細情況在網路黨具體計劃里我會比較詳細的寫出來)
      ??
      ??歡迎大家加入網路黨,或者為網路黨提出建議!!(大家加入QQ群25210518一起討論吧)
      ??
      ??所有網友們,以及比較少上網但有思想的朋友們,我們大家一起出謀劃策建設好我們的網路黨,我們大家一起為中國的社會民主改革出謀劃策吧。
      ??
      ??中國的歷史,也許就被大家改變,中國幾千年的社會民主改革,也許大家成功做好,廣大網友們,我們一起加油,我們一起努力,我們一起完成這件改變歷史的大事吧!

247

主題

492

帖子

24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
沙發
jet360 發表於 2009-7-21 15:26 | 只看該作者
應該自己掏錢辦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做事的想法還比較幼稚,圈錢的想法到很成熟。名不正,言不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3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09-7-21 15:57 | 只看該作者
還網路黨....這名字真沒創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零下三度XIII 發表於 2009-7-21 16:58 | 只看該作者
我操,我要入國民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544

帖子

12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8
5
cool7 發表於 2009-7-21 23:25 | 只看該作者
想一想,沒有網路,誰知道俯卧撐事件,躲貓貓事件,天價煙事件,欺世馬事件,。。。因為官員怕了,覺得貪污有人管了,烏紗帽不穩了,所以,雇你們出來罵人了,對不對?
我看,攪亂公眾視聽的,就是你們這些five mao 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