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13 04:48 編輯

定居者面臨全新的氣候與地貌和動植物, 部落印第安人教會了殖民者農耕、打獵和採集. 農人們放棄了英式犁而改用鋤頭, 因其小巧玲瓏更適用於印第安玉米和煙草(二者均種於小土丘之上, 俺當農民的山村土話叫做'一窩兒玉米', 適用于山水較大的地塊). 新的食物來源包括信鴿、浣熊和龜. 馬里蘭木材豐富但石料稀少, 所以人們建造住房時只能將木質柱子直接置於土層之上(沒有傳統的奠基石), 但是本地飛螞蟻為害比較嚴重(過去史密森尼展出過飛螞蟻窩的結構, 飛螞蟻以木質素為生, 有些幾十年的老區相當比例的房屋均受害, 所以銀行貸款一定要見檢測證書).
當時環境險惡缺醫少葯, 故人們壽命較短. 而且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達3-4比一, 很多人都沒有機會成家立業, 即使是少數幸運者也極少見到第三代, 所以臨時木屋比較適合. 現代老年醫學的定義為: 人類生理極限為120歲, 即所謂的無疾而終. 不過與安樂死的學術與倫理學爭論一樣, 長壽與生活質量之間還有一個合理性的調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