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孩子5歲后,爸爸更重要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8 2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有一個5歲的女兒,我發現女兒特別依戀她的爸爸。同事姐妹們說,男孩喜歡媽媽,女孩親近爸爸是正常現象,真是這樣的嗎?」 最近有一位家長提出了這樣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廣州向日葵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胡慎之說,從5歲開始,孩子有了性意識,開始有性別身份認同,這個時候母親與兒子、父親與女兒的關係開始有變化,尤其是父親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親子關係中,父親既要平衡母女的「嫉妒之」,又要樹立兒子學習的榜樣。  


    在精神分析的理論中,兒童3-5歲時,處在所謂的性蕾期階段,此階段的一個特點就是有女兒愛戀父親,兒子依戀母親的傾向。胡慎之說,同性相吸、異性相斥,同樣也適用於兒童與異性父母。在4-5歲的時候,女孩總幻想著能跟爸爸在一起,依戀爸爸,而男孩則想要替代爸爸,與媽媽更親密。此時,如果爸爸整天忙工作,早出晚歸,未介入這個家庭結構的建立之中,男孩就沒有了要超越爸爸的動力,和媽媽過多的在一起而變得「娘娘腔」或者「女性化」。  


    同樣的道理,女孩同樣期待男性愛(父愛),在小女孩的無意識中,會認為媽媽不夠好,只有自己才是爸爸理想的「小情人」,於是兩個女人之間有了「嫉妒之心」。因此,在孩子5歲之後,家庭機構發生了變化。如果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依戀引導不當的話,可能影響到他(她)們的性心理發育,從而導致日後的性心理障礙。所以,專家建議,5歲之後孩子就應該跟父母分床睡,在空間上有距離感,讓他(她)明白,自己和異性父母有邊界,學會這些規則。  


    家有女兒,爸爸要平衡母女的「嫉妒之心」  


    女人天生愛嫉妒。在小女孩對自己的性別開始認同之後,她就以為從爸爸那裡獲得的是「愛」,並且開始不尊重媽媽,甚至和媽媽頂嘴。如果爸爸總是偏袒媽媽,那麼女兒一定會傷心欲絕,在成年之後,她在親密關係中,很難信任男性,會覺得他們不能保護自己。而父親與女兒過於親密,則母親也會有失落感。因此,在家庭中,父親始終都要扮演中立的角色,既不能因為偏袒女兒而忽略了媽媽,也不能和媽媽親近而冷落了女兒。  


    胡慎之強調,爸爸要平衡母女的「嫉妒之心」,應該讓孩子更多地接近母親,多引導女孩愛母親、理解母親,以學會如何做一個女人。否則,孩子長大以後就容易形成「性心理障礙」。


    家有男孩,爸爸要成為兒子學習的榜樣  


    一個父親應該具備責任心、堅強、顧家、保護家人等男性應具有的品質。這個時候,如果父親經常不在家,或者爸爸本身性格就懦弱,那麼小男孩失去了學習的榜樣,於是更加依戀母親,並且在無意識中扮演著爸爸的角色。  


    最糟糕的情況是,男孩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喪失了價值感,失去了向外拓展的能力。專家強調,在男孩5歲以後,應該更多地親近具有男性心理特徵的父親,讓他把父親當作本性別的典型代表,從父親那裡學到男性特有性格氣質和舉止神態,從而使他將來成為一個被社會所認同的男人。  


    其實,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辦法,做父親的應多與孩子在一起遊戲、交談,傾聽孩子的心聲,承認孩子的愛好和感受,分享孩子的興趣和快樂,甚至癖好。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8: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