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西部戰略大手筆:30億美元砸向土庫曼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8 1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士庫曼斯坦國家媒體上周六報導,中國將向土庫曼提供30億美元貸款,以開發該國儲量巨大的南約羅坦(South Yolotan)天然氣田。

這筆貸款標誌著中國在從前蘇聯的中亞加盟共和國獲取長期能源供應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並有可能鬆動俄羅斯對土庫曼天然氣出口的控制。

預計從土庫曼到中國連綿4,300英里長的輸氣管將於今年年底前完工,每年可輸送520億立方碼(約合397.8億立方米)天然氣。

英國公司Gaffney Cline and Associates(GCA)的一位審計師去年發現,靠近土庫曼和阿富汗邊境的約羅坦氣田可能擁有7.85萬億立方碼(約合6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可以躋身全球儲量前五大氣田之列。

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Gurbanguli Berdymukhamedov)上周五在一個內閣會議上表示,單是南約羅坦天然氣田的儲量,如果每年出產500億立方米,就足以滿足任何國家100年的供應。

中國的貸款支持承諾是在土庫曼和俄羅斯的關係出現緊張之際做出的,俄羅斯此前購買了土庫曼的大多數天然氣,再賣給烏克蘭和歐洲。

今年早些時候,由於歐洲市場需求和價格大幅下降,俄羅斯減少了從土庫曼的天然氣進口量。

與俄羅斯的爭執可能會促使土庫曼轉向中國和西方出口天然氣,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

土庫曼已經根據一項25年期協議每年向俄羅斯出口650億立方碼(約合497億立方米)天然氣,還同意從明年年底開始每年向中國提供520億立方碼(約合397.8億立方米)天然氣。此外,該國每年還向伊朗出售100億立方碼(約合76.5億立方米)天然氣。

一些國際專家質疑土庫曼能否滿足所有的合約供應量,但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表示,該國完全能夠滿足對所有買家的供應量。

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上周五說,土庫曼目前每年出產1,050億立方碼(約合803.25億立方米)天然氣,馬來西亞的Petronas和其他外資公司每年還在裏海的土庫曼海域生產260億立方碼(約合199億立方米)天然氣。

土庫曼預計該國天然氣總儲量超過26萬億立方碼(約合19.9萬億立方米),但國際專家對這一數據表示懷疑。

相關:中國石油儲備基地見聞
我們的嚮導說,我們要去一個秘密的設施,因此你們要聽我們的指令。他將集合在一起的記者帶的火柴都收了過去,以防有人在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所在地附近忍不住想抽根煙什麼的。

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中國也不是以其信息透明度著稱的,它對於石油儲備相關的信息更是守口如瓶。因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決定組織記者採訪團前往浙江鎮海和舟山的決定顯然大大偏離了中國政府此前的立場,同時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揭開國家秘密的神秘面紗一窺究竟。鎮海和舟山位於上海以南,是中國的兩大石油儲備基地。

從來沒有記者去過這些地方,前往途中,採訪團中的一些記者懷疑這個時機未免太巧合了一點,或許是刻意為之,轉移人們對周四天安門事件20周年紀念日的注意力。

不過,陪同我們的各級政府機構新聞代表堅持說這只是中國逐步向外界開放的一部分,而且沒有什麼比參觀石油儲備基地更能體現中國政府的良好意願。外國媒體一直強烈要求參觀儲備基地。

事實上,在石油儲備問題上缺乏透明度有損於中國的利益,人們會猜測--不管有沒有根據--中國買進原油是為了補充儲備,而這種行為去年助長了市場動蕩。

從表面上看,這次採訪活動似乎是中國政府朝著信息公開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但是,50個一模一樣的容量為10萬立方米的油罐排列得整整齊齊,這副景象無疑是挺震撼的,然而卻並不能實實在在地說明中國石油儲備的狀況。同時,雖然我們遇到的官員都十分友好坦誠,但一些關鍵的政策問題(石油的來源,中國政府以什麼方式購買,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會動用這些儲備)卻被推給了並不在場的上級官員。

雖然採訪團的記者們對於此行的收穫或許還有點不確定,但從陪同的國家能源局官員一致傳達的信息來看,中國政府顯然很清楚自己的目的何在。他們傳達的信息是:中國石油儲備是滿的。

這是中國很長時間內向市場發出的最明確的信號,其目的或許在於延緩油價上漲至接近每桶70美元的水平。

同時,這次由中國國務院組織的採訪團的下一站是:一個核反應堆所在地。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