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專家驚呼:中國新核潛「不鳥」美反導系統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3 2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早些時候發生的中美艦船南海對峙事件,暴露了美國軍方對中國新型戰略核潛艇的關注,也使中國水下核力量再次成為國際軍事觀察家談論的話題。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安德魯·埃里克森,在《美國海軍學會學報》2009年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海面下的威懾?》一文,對中國戰略核潛艇的部署和使用情況進行了評估。該文就指出中國新核潛艇可破美國反導系統。



新核潛艇可破美反導系統

《青年參考》報道,文章稱,中國海軍的新型「晉」級(094)戰略核潛艇,目前正陸續進入現役。該艇搭載12枚射程超過7200公里的JL-2型導彈,作戰能力顯著增強。在此次南海對峙事件前,就有情報稱,中國海軍在海南島某地新建了包括地下洞庫在內的軍港設施,該基地將成為「晉」級核潛艇未來的常駐地之一。

對於中國發展新型戰略核潛艇的目的,作者從3個角度闡釋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是進一步提升戰略威懾能力。文章指出,對中國而言,戰略核潛艇是阻遏第三方勢力介入局部衝突的利器。儘管中國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戰略核潛艇的存在,仍然使北京在面對危機時擁有更多迴旋餘地,同時讓外來的干涉者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其次是應對導彈防禦系統。按照作者的說法,目前的彈道導彈防禦技術主要針對陸基導彈,對從水下發射的導彈無能為力。因此,中國海軍可以將「晉」級核潛艇部署到美軍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區之外,以增強其核反擊手段的可靠性。

最後是作為大國地位的象徵。文章稱,美、俄、英、法四國都擁有現代化的戰略核潛艇,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自然不甘落後。

「軟硬體」水準皆有進步

那麼,中國新型戰略核潛艇的實際作戰能力如何?對此,文章從「硬體」(裝備性能)和「軟體」(人員訓練水平)兩方面作了分析。

隱蔽性是戰略核潛艇最核心的性能指標之一,其高低主要取決於潛艇的靜音能力。文章指出,早在美蘇冷戰時期,雙方的潛艇就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跟蹤與反跟蹤的較量,中國海軍也從中吸取了不少經驗教訓。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包括消聲材料和高性能推進器在內的降噪技術已經在中國實用化,並率先運用到國產常規動力潛艇上。

文章分析,雖然「晉」級核潛艇的性能參數尚不得而知,但該艇的外型比舊式核潛艇有所增大。根據常識,較大的艇體尺寸意味著更充裕的內部空間,這令該艇有可能採用更多的專業降噪措施。

至於中國海軍核潛艇艇員的訓練水平,作者在文章中強調:雖然電腦模擬器等先進訓練手段愈發普及,但就核潛艇而言,經常開展實際的遠航訓練仍然是提升艇員素質的根本。中國海軍對此有著清楚的認識,早在劉華清將軍擔任海軍司令員時期,就組織過多次潛艇遠航訓練。最新的情報則顯示,中國海軍潛艇部隊去年共進行了12次遠洋巡邏,這個數字兩倍於2007年。

提升透明度彰顯中方自信

文章認為,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炮」部隊相似,作為海基核反擊力量骨幹的「晉」級核潛艇應接受國家最高軍事機構(中央軍委)的直接指揮,這也符合世界各主要核大國的慣例。在這種意義上,中國最高領導層能否隨時同萬里之外的潛艇保持聯繫,就成為決定中國戰略核潛艇實戰能力的又一大關鍵。

文章進一步補充說,岸上指揮所與潛艇之間的通信線路應具備極高的可靠性,確保能在各種複雜環境下(包括核戰爭)正常使用;同時,它還要滿足保密要求,以防被敵軍截獲或實施干擾。

為此,中國海軍核潛艇普遍配備了高頻、低頻和甚低頻通信手段;還有跡象表明,中方對美國海軍使用的「機載對潛通信技術」(利用特種通信飛機與核潛艇進行聯繫,具有很強的戰時生存能力)也抱有濃厚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在結語部分指出,儘管「晉」級核潛艇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但中國政府和軍方對該潛艇的存在和部署情況採取了相對開放的態度,並公開了一些有價值的圖像資料。在作者看來,此舉不僅顯示了中方的自信,也有助於消除因透明度不高而產生的誤解,降低中國與潛在對手發生摩擦的可能性。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沙發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3 20:47 | 只看該作者
相關:

美海軍學會評中國水下核力量: 「中國新型核潛艇是戰略威懾利器」

今年早些時候發生的中美艦船南海對峙事件,暴露了美國軍方對中國新型戰略核潛艇的關注,也使中國水下核力量再次成為國際軍事觀察家談論的話題。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安德魯•埃里克森,在《美國海軍學會學報》2009年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海面下的威懾?》一文,對中國戰略核潛艇的部署和使用情況進行了評估。



資料圖:094核潛艇發射導彈示意圖。

新核潛艇可破美反導系統

文章稱,中國海軍的新型「晉」級(094)戰略核潛艇,目前正陸續進入現役。

該艇搭載12枚射程超過7200公里的JL-2型導彈,作戰能力顯著增強。在此次南海對峙事件前,就有情報稱,中國海軍在海南島某地新建了包括地下洞庫在內的軍港設施,該基地將成為「晉」級核潛艇未來的常駐地之一。

對於中國發展新型戰略核潛艇的目的,作者從3個角度闡釋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是進一步提升戰略威懾能力。文章指出,對中國而言,戰略核潛艇是阻遏第三方勢力介入局部衝突的利器。儘管中國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戰略核潛艇的存在,仍然使北京在面對危機時擁有更多迴旋餘地,同時讓外來的干涉者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其次是應對導彈防禦系統。按照作者的說法,目前的彈道導彈防禦技術主要針對陸基導彈,對從水下發射的導彈無能為力。因此,中國海軍可以將「晉」級核潛艇部署到美軍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區之外,以增強其核反擊手段的可靠性。

最後是作為大國地位的象徵。文章稱,美、俄、英、法四國都擁有現代化的戰略核潛艇,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自然不甘落後。

「軟硬體」水準皆有進步

那麼,中國新型戰略核潛艇的實際作戰能力如何?對此,文章從「硬體」(裝備性能)和「軟體」(人員訓練水平)兩方面作了分析。

隱蔽性是戰略核潛艇最核心的性能指標之一,其高低主要取決於潛艇的靜音能力。文章指出,早在美蘇冷戰時期,雙方的潛艇就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跟蹤與反跟蹤的較量,中國海軍也從中吸取了不少經驗教訓。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包括消聲材料和高性能推進器在內的降噪技術已經在中國實用化,並率先運用到國產常規動力潛艇上。

文章分析,雖然「晉」級核潛艇的性能參數尚不得而知,但該艇的外型比舊式核潛艇有所增大。根據常識,較大的艇體尺寸意味著更充裕的內部空間,這令該艇有可能採用更多的專業降噪措施。

至於中國海軍核潛艇艇員的訓練水平,作者在文章中強調:雖然電腦模擬器等先進訓練手段愈發普及,但就核潛艇而言,經常開展實際的遠航訓練仍然是提升艇員素質的根本。中國海軍對此有著清楚的認識,早在劉華清將軍擔任海軍司令員時期,就組織過多次潛艇遠航訓練。最新的情報則顯示,中國海軍潛艇部隊去年共進行了12次遠洋巡邏,這個數字兩倍於2007年。

提升透明度彰顯中方自信

文章認為,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炮」部隊相似,作為海基核反擊力量骨幹的「晉」級核潛艇應接受國家最高軍事機構(中央軍委)的直接指揮,這也符合世界各主要核大國的慣例。在這種意義上,中國最高領導層能否隨時同萬里之外的潛艇保持聯繫,就成為決定中國戰略核潛艇實戰能力的又一大關鍵。

文章進一步補充說,岸上指揮所與潛艇之間的通信線路應具備極高的可靠性,確保能在各種複雜環境下(包括核戰爭)正常使用;同時,它還要滿足保密要求,以防被敵軍截獲或實施干擾。為此,中國海軍核潛艇普遍配備了高頻、低頻和甚低頻通信手段;還有跡象表明,中方對美國海軍使用的「機載對潛通信技術」(利用特種通信飛機與核潛艇進行聯繫,具有很強的戰時生存能力)也抱有濃厚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在結語部分指出,儘管「晉」級核潛艇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但中國政府和軍方對該潛艇的存在和部署情況採取了相對開放的態度,並公開了一些有價值的圖像資料。在作者看來,此舉不僅顯示了中方的自信,也有助於消除因透明度不高而產生的誤解,降低中國與潛在對手發生摩擦的可能性。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811

帖子

18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1
3
Azrael1 發表於 2009-6-4 15:38 | 只看該作者
  不符合實際的瞎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