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512汶川地震周年=512周年慶嗎?

[複製鏈接]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anren 發表於 2009-5-1 0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艾美麗

在512周年前一個月從北京回到了成都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翻開當地的報紙,希望能了解到一些有關512周年和災區、災民的最新消息。

連續翻了幾天報紙后,我發現包括成都最有影響力的幾份當地報紙在內的各大地方和全國性媒體對災區人民災後生活和重建都絲毫不敢怠慢,每天劃出大塊版面對災區災民進行報道。然而,他們的報道口徑又都非常統一而奇特,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的報道,那就是「喜氣洋洋」。

毫不誇張,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在這場導致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無數人的生活從此被顛覆的重大浩劫周年紀念到來之際,我所見到的一些媒體卻似乎在張開雙臂迎接一場喜氣洋洋的「周年慶」。

為什麼說是一場「周年慶」呢?在這裡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兩天看到的新聞吧。

1. 穿著漂亮少數民族服裝的災民們正歡天喜地地忙著喜結連理重建新家,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杯里倒滿了美酒;縣領導主持集體婚禮,並衷心地祝福他們百年好合。(如果不看正文,讀者也許永遠都猜不到他們是來自災區)。

2. 六十名成都市民在政府的組織下,參觀了災區之一的都江堰村落,看到青山、綠水、紅瓦、白牆,代表們由衷地感慨,「真想不到,災區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變得這麼漂亮!」還有不少市民表示,今年夏天,一定要到災區的農家樂避暑遊玩。

3. 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重災區都江堰推出「災後周年看變化」為主題的11項群眾文化活動,其中「在都江堰的上海人」文藝採風活動,將記錄上海市援建都江堰災后重建的歷史過程,展示上海援建人員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的精神原貌,激發全市人民感恩之情。

……

媒體們,請不要讓我再讀災民婚禮的新聞了!我打內心裡尊重這些走出陰影,鼓起勇氣重建家庭追求幸福的新人們,但在這20對新人之外,究竟還有多少萬的災民們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傷中,以淚洗面,甚至沒有勇氣生活下去?還有多少父母們在為被倒塌的校舍奪去生命的子女們四處奔跑,討個說法呢?為什麼在你們的報道里,我從來聽不到他們的聲音?難道僅僅因為他們和「主旋律」背道而馳,他么就沒有被聽到的權利嗎?

請不要再告訴我災區建設得有多麼漂亮了!這是哀悼的時間,不是歌功頌德的日子。與其讓我讀這些浮華的溢美之詞,我寧願你們用最樸實的方式,每天在報紙上劃出專區一一刊登在災難中失去生命的中小學生的名字。

請不要再「激發」災民的感恩之情了,不管是上海人、北京人、廣東人還是河北人,我相信他們來到災區幫助災區人民的初衷都不是為了在一周年之際能在各紀念場合得以揚名。「感恩」或許是周年紀念的一部分,但這隻應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對很多尚未走出悲痛、家裡被震成危房、依然為新居發愁的都江堰人民來說,「 上海不畏艱難的援建人員們」能給他們一個新家嗎?

悲傷啊,那些痛徹人心的悲傷去哪裡了呢?災區的災民們都是超人嗎?為什麼我看不到一滴眼淚?

2002 年911一周年紀念日之時,所有2800名遇難者的名字都在追悼儀式中被朗誦;今年4月20日在全球猶太人大屠殺紀念日之際,六名大屠殺倖存者在以色列點燃六支火炬,悼念在大屠殺中遇害的600萬猶太人。在這些最簡單、最莊重的紀念日活動中,主旨永遠是悼念,主角永遠是不幸失去生命的人們。

我不知道今年的地震一周年紀念活動會以何種形式登場,但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讓我目睹一場「周年慶」,這也許是我們生者對亡者,能表現出的最大敬意。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沙發
韓冰 發表於 2009-5-1 21:53 | 只看該作者
                           艾美麗

在512周年前一個月從北京回到了成都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翻開當地的報紙,希望能了解到一些有關512周年和災區、災民的最新消息。
...
shanren 發表於 2009-5-1 06:00
地震災難給四川的同胞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讓很多的同胞命喪地震災難,這的確是讓大家很痛心的事!然而我們不能讓從災難的陰影中走出來的的同胞們,不要總是埋沒在地震災難的陰影之中,我們要懷念那些受災的親人,但我們更要讓從災難的陰影中走出來的的同胞不再受陰影的更多照射,要接受陽光的生活!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主題

760

帖子

530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530
3
冷容 發表於 2009-5-1 22:35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已經走出地震的陰霾,四川人更是走出地震的陰影,這是一種心情的放飛,難道還總是要悲哀下去嗎,這是一個自然災害,不是人為災害!
冷思天下,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4: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