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中國海軍為何在江蘇泰州誕生?[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4-23 1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4月23日 08:46揚子晚報



海軍誕生地的特色標語。



組建海軍的首次會議在此召開。谷岳飛攝

1949年4月23日下午2時許,泰州白馬廟第三野戰軍指揮部內,華中軍區副司令張愛萍主持召開了一個重要的會議。正是這個極具意義的重要會議,宣告了新中國自己海軍的成立!

年輕的人民海軍從泰州始,成長為一支名震四方的威武之師。「白馬廟不靠江不沿海的,人民海軍竟然誕生於此,著實讓人有些費解。」12月冬日的陽光下,江蘇省牧醫學院一學生如此感慨。

江蘇省牧醫學院南校區內,正是第三野戰軍指揮部的舊址所在地。讓學生們更為驚訝的是,宿舍樓前這個平日大門緊閉的小院落,竟然是中國人民海軍的誕生地。聯繫到泰州在版圖上所處的地理位置,一般人更是不懂了:海軍不是誕生在海邊么?

推開古色古香的黑漆大門,一棟清式的兩層小樓出現在面前,和一般的地主莊園沒什麼兩樣,小樓上的雕樑畫棟非常精緻,只是院子內的大鐵錨雕塑和圍牆上的標語,提醒觀者這座小樓的非凡之處。標語上書「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幾個白底黑字很是醒目。

工作人員特意強調,此地仍然保持著當年的舊模樣。清式小樓二樓是海軍誕生及渡江戰役指揮部作戰指揮室,張愛萍將軍正是在此處,宣布人民海軍的成立。記者看見,指揮室內有鋪著軍綠色桌布的長方形會議桌、一按滴滴作響的電報台以及黑舊老式的電話機,牆上掛有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兩位偉人的畫像,一張布滿大紅箭頭的作戰圖,描述著當年那場氣勢恢宏的渡江戰役。

據悉,1949年3月,百萬雄師正欲橫渡長江,駐紮在白馬廟的第三野戰軍接受了組建海軍的任務。當時三野的主要領導陳毅、粟裕、譚震林均是總前委委員,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戰役上。而時任華中軍區副司令的張愛萍臨危受命,獨立擔負起海軍組建工作。

當年4月23日,和解放軍強渡長江天險、將勝利紅旗插上南京總統府同天,張愛萍在白馬廟召開組建人民海軍的第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13個人,成為新中國人民海軍的首批成員。一年後的1月12日,毛澤東主席簽發命令,任命肖勁光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並著手組建海軍領導機關。至此,人民海軍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獨立軍種。

198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正式批複,以1949年4月23日為人民海軍誕生日,而白馬廟也被作為海軍誕生地載入史冊。這段歷史被濃縮到小樓的西側的陳列室內,而小樓的一樓則是張愛萍等將領的辦公室兼卧室,簡簡單單的幾床被褥、一方白色的毛巾和盞盞老舊的煤油燈,依稀可讓人想象張愛萍等人在此運籌海軍的那些不眠之夜。

1982年,泰州市白馬廟的渡江指揮部舊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而1986年8月1日,海軍東海艦隊「泰州艦」的命名,更是讓泰州這座「內陸」城市,被海軍士兵們稱呼為「水兵母親城」。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0: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